钻孔施工孔口水渣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4530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钻孔施工孔口水渣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孔施工孔口水渣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瓦斯的防治主要依靠钻孔抽采,因此避免不了施工大量瓦斯抽采钻孔,在采用湿式钻孔期间,钻杆在与岩壁接触时,一般向钻杆的钻头通入水源,进而有利于钻头的钻孔操作,钻头在钻孔操作时,难免会产生大量的水渣,在钻孔操作中还存在大量的瓦斯。现有技术中,在实际钻孔操作时,在岩壁上钻入封孔管,钻机的钻杆穿置在封孔管内,并向钻杆的钻头通入水源,钻杆钻设过程中产生的水渣及瓦斯由封孔管流出,在封孔管管端设置有三通管,三通管的出口与分离装置连接,分离装置用于分离水渣与瓦斯,上述用于通入钻杆的三通管的管口与钻杆配合时,大量的水渣会从三通管的一端管口流出,并涌入钻场或巷道内,造成钻孔操作现象较为混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孔施工孔口水渣导流装置,避免水渣从三通管的一端管口流出,确保水渣全部导入分离装置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钻孔施工孔口水渣导流装置,包括封孔管,封孔管内插置有钻杆,封孔管裸露在岩壁外侧的一端设置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端出料口与分离单元的进料口连通,分离单元的出料口与气体缓冲单元的进料口连通,气体缓冲单元的出料口与瓦斯抽采管连通,所述三通管的管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段,三通管的管端外螺纹段与直通管的管腔内螺纹段连接,三通管的管口设置有第一压接环,所述直通管的管口设置有第二压接环,第一压接环与第二压接环之间设置有止水渣垫圈。

本实用新型还存在以下特征:

所述分离单元包括分离箱体,分离箱体的箱底设置成上大下小的倒锥台形结构,位于分离箱体的箱底下端设置有排渣阀门,分离箱体的上端分别设置有进料管及出料管,出料管与气体缓冲单元的进料口连通。

所述分离箱体的箱底下端设置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为上小下大的锥台孔结构,所述排渣阀门为上小下大的锥台结构,排渣阀门的下端与拉杆连接,排渣阀门的上端与弹 簧的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分离箱体的上端固定。

所述出料管与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管呈S形管结构,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气体缓冲单元的进料口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技术效果为:钻杆在钻孔操作时,封孔管内的瓦斯及水渣导入封孔管管端的三通管内,水渣及瓦斯由三通管的一端出料口进入分离单元内,分离单元实现对瓦斯及水渣的分离,瓦斯导入气体缓冲单元内,并且由气体缓冲单元进入瓦斯抽采管内,并且由瓦斯抽采管排除,水渣存留在分离单元内,从而实现水渣及瓦斯的分离,上述的水渣在止水渣垫圈的封堵作用下,无法由三通管与钻杆之间的间隙流出,进而避免水渣涌入钻场或巷道内,确保作业现场的整洁度。

附图说明

图1是钻孔施工孔口水渣导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钻孔施工孔口水渣导流装置的三通管、直通管及止水渣垫圈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钻孔施工孔口水渣导流装置的三通管、直通管及止水渣垫圈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分离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分离单元的分离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钻孔施工孔口水渣导流装置,包括封孔管10,封孔管10内插置有钻杆20,封孔管10裸露在岩壁外侧的一端设置有三通管30,所述三通管30的一端出料口与分离单元40的进料口连通,分离单元40的出料口与气体缓冲单元50的进料口连通,气体缓冲单元50的出料口与瓦斯抽采管60连通,所述三通管30的管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段,三通管30的管端外螺纹段与直通管70的管腔内螺纹段连接,三通管30的管口设置有第一压接环31,所述直通管70的管口设置有第二压接环71,第一压接环31与第二压接环71之间设置有止水渣垫圈80。

结合图1、图2、图3所示,钻杆20在钻孔操作时,封孔管10内的瓦斯及水渣导入封孔10管管端的三通管30内,水渣及瓦斯由三通管30的一端出料口进入分离单元40内,分离单元40实现对瓦斯及水渣的分离,瓦斯导入气体缓冲单元50内,并且由气体缓冲单元50进入瓦斯抽采管60内,并且由瓦斯抽采管60排除,水渣存留在分离 单元40内,从而实现水渣及瓦斯的分离,上述的水渣在止水渣垫圈80的封堵作用下,无法由三通管30与钻杆20之间的间隙流出,进而避免水渣涌入钻场或巷道内,确保作业现场的整洁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结合图4所示,所述分离单元40包括分离箱体41,分离箱体41的箱底设置成上大下小的倒锥台形结构,位于分离箱体41的箱底下端设置有排渣阀门42,分离箱体41的上端分别设置有进料管43及出料管44,出料管44与气体缓冲单元50的进料口连通。上述的分离箱体41的箱底设置的结构,可确保水渣顺利的从排渣阀门42导出。

进一步地,结合图5所示,所述分离箱体40的箱底下端设置有排渣口411,所述排渣口411为上小下大的锥台孔结构,所述排渣阀门42为上小下大的锥台结构,排渣阀门42的下端与拉杆421连接,排渣阀门42的上端与弹簧45的一端连接,弹簧45的另一端与分离箱体41的上端固定。当需要泄出水渣时,拉动拉杆421,从而使得排渣阀门42与排渣口411分离,进而使得水渣从排渣口411排出,并且在弹簧45的弹性力下复位,操作简单。

结合图1所示,为避免水渣进入气体缓冲单元50内,所述出料管44与连接管46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管46呈S形管结构,连接管46的另一端与气体缓冲单元50的进料口连通。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