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封闭制冷压缩机降油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348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封闭制冷压缩机降油壳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压缩机的改进技术,是一种全封闭制冷压缩机降油壳体。
背景技术
全封闭制冷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为了保证各运动副的充分润滑和电机等发热部件的充分冷却,所需的冷冻机油是必不可少的,制冷压缩机冷冻机油注入量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确定(1)满足压缩机各运动副的充分润滑及摩擦发热与电机发热的充分冷却所需的油量;(2)满足由制冷剂带入制冷系统管道及相关部件的循环油量。如此要降低注油量只能从减少留存油量考虑,而要减少留存油量只能减少曲轴下端面至下壳体内支承销安装面的距离。但是为了保证压缩机在运转启动过程中曲轴下端不致撞击下壳体,曲轴下端面至下壳体最下部要保证一定距离,实际设计为13-14mm。这样,两者又相互矛盾。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矛盾,减少留存油量,提供一种全封闭制冷压缩机降油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在压缩机下壳体的底部开设一个凹槽。
所述的凹槽为φ10-90mm,深3-8mm的圆形坑槽,也可以是椭圆形、方形、多边形等各种形状的凹槽。
所述凹槽的中心线与壳体底部的中心线偏移0-40mm。
本实用新型节油原理分析如下全封闭往复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是将压缩机泵体部分通过弹簧支撑结构与壳体部分连成一体,最后通过壳体焊接密封而成。压缩机的下壳内部充注有一定量的冷冻机油,压缩机运行时,冷冻机油是由曲轴下端的吸油孔吸入上行,一部分由偏心轴端面的油孔喷出形成环状油雾喷淋整个电机及泵体,对电机及泵体进行冷却,同时对各运动副进行润滑,然后回流至下壳;一部分被制冷剂带入制冷系统各管道,然后通过吸气管流回压缩机;另一部分留存于壳体。
压缩机在制冷循环系统工作过程中,要保证能够正常泵油,曲轴下端必须没入油面一定深度,同时要保证压缩机在运输及启动过程中曲轴下端面不撞击下壳体,曲轴下端至壳体下部要保证一定距离。
在保证制冷系统所需的油量的前提下,在注入相同的油量的情况下,现有壳体曲轴没入油面的深度比本实用新型壳体没入油面的深度浅3-8mm,也就是说,现有壳体体留存的油量比本实用新型壳体留存的油量多将近3-8mm,折算成冷冻机油为30-80ml。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壳体可以节约冷冻机油30-80ml,达S系列总注入油量的10-25%左右。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减少注油量,降低整机成本,并且凹槽能够促进湍流,减小旋涡,提高泵油效率。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安装结构图。
图中1-上壳体,2-压缩机泵体总成,3-下壳体,4-曲轴,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具上壳体1和下3,特别是在下壳体3的底部压制有一个凹槽5,该凹槽为φ40,深8mm的圆形坑槽(也可根据不同大小的压缩机在φ10-90mm,深3-8mm之间取值),本实用新型中的凹槽中心线与壳体底部的中心可在0-40mm之间偏移设置。本实用新型中的壳体改进后,其中的压缩机泵体总成2及曲轴4可以下移8mm,从而使注油量降低8mm深。
权利要求1.一种全封闭制冷压缩机降油壳体,包括有上壳体和下壳体,其特征是在下壳体底部设计有一个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封闭制冷压缩机降油壳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凹槽为φ10-90mm,深3-8mm的圆形坑槽,也可以是椭圆形、方形、多边形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封闭制冷压缩机降油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凹槽的中心线与壳体底部的中心线偏移0-40mm。
专利摘要一种全封闭制冷压缩机降油壳体,是对现有压缩机壳体的改进,特别是在下壳体底部设计了一个凹槽;这种改进,使整个压缩机泵体安装可以下移,从而在保证曲轴没入油面深度情况下降低油面深度,减少注油量,并且凹槽能够促进湍流,减小旋涡,提高泵油效率,适合于各种制冷压缩机壳体的改进。
文档编号F04B39/06GK2864152SQ20052009875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2日
发明者杨百昌 申请人:杨百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