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油排出减少功能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527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备油排出减少功能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具备油排出减少功能的涡旋式压縮机的发明。更为详 细的说是,关于具备可防止由于油的不足而引起的可靠性和性能低下的 问题点的油排出减少功能的涡旋式压縮机的发明。
背景技术
图1是显示已有技术的涡旋式压縮机的结构的纵截面图。 如图1所示,已有技术的涡旋式压縮机是由如下部分所构成其内
部形成有封闭的收容空间,并且其一侧设置有用于吸入及排出冷媒气体 的吸气管SP和排气管DP的外壳11;分别固定在外壳11的上下两侧的 上部支架12及下部支架13;设置在上部支架12及下部支架13之间, 并且产生旋转力的驱动电机14;压入到驱动电机14的转子14b的中心,
并且在通过上部支架12后,与下面将要说明的涡旋转子16连接,从而 传递旋转力的旋转轴17;设置有渐开线形状的涡巻15a,并且固定设置 在上部支架12的上部的涡旋定子15;设置有渐开线形状的涡巻16a,并 与涡旋定子15对接,形成连续移动的两个成对的压縮室P,并且通过进 行相对于涡旋定子15的相对运动,从而压縮冷媒的涡旋转子16;设置 在涡旋转子16和上部支架12之间,用于防止涡旋转子16的自转的奥尔 德姆圈(Oldham, sring) 18。
上部支架12的中央形成有沿着半径方向支撑旋转轴17的轴孔12a。 轴孔12a的上端部形成有扩张形成的轴套收容部12b。轴套收容部12b 可以使涡旋转子16的轴套部16b进行迴转。
旋转轴17压入到驱动电机14的转子14b,并且其上下两侧被上部 支架12和下部支架13所支撑。旋转轴17的内部形成有沿着轴方向延长 而成的油路17a。油路17a的作用是可以吸入外壳11的油,从而润滑 各个轴承的面。
涡旋定子15的硬板部底面形成有涡巻15a,涡巻15a为渐开线形状, 并且构成两个成对的压縮室P。涡旋定子15的硬板部的侧面形成有吸入 口 (未图示)。通过吸气管SP吸入到吸入压縮空间Sps的冷媒,将通过 吸入口 (未图示)吸入到压縮室P,涡旋定子15的硬板部的上面中央形 成有排出口 15b。在压縮室P最终被压縮的压縮气体,将通过排出口 15b 排出到排出压縮空间Spd。
涡旋定子15的上面设置有止回阀20。止回阀20可以选择性的开闭排出口15b,并且还可以防止冷媒气体的逆流现象。通过涡旋定子15,外壳11的内部空间被划分为排出压縮空间Spd和吸入压缩空间Sps。
涡旋转子16的硬板部上面形成有涡巻16a,涡巻16a为渐开线形状,并且与涡旋定子15的涡巻15a—起构成两个成对的压縮室P。涡旋转子 16的硬板部底面中央形成有轴套部16b。旋转轴17与轴套部16b相结合, 从而传递到驱动电机14的动力。轴套部16b可以插入到上部支架12的轴套收容部12b中,并且可进行迴转。
在附图中,未说明的符号14a是驱动电机14的定子,lla是遮盖外壳ll的上部的上部盖。
下面,将说明如上构成的已有技术的涡旋式压缩机的运转结构。
电源接通到驱动电机14后,旋转轴17随着驱动电机14的转子14b一起旋转。此时,涡旋转子16在奥尔德姆圈18的作用下,在上部支架12的上面进行既定偏心距的旋转运动。与此同时,涡旋转子16与涡旋 定子15的涡巻15a、 16a之间连续形成一对压縮室P。压縮室P在涡旋转子16的持续的旋转运动的作用下,向中心移动,从而减小其体积。随着压縮室P体积的减小,冷媒气体连续的吸入并被压縮,然后排出。
在这里,冷媒气体通过吸气管SP吸入到吸入压縮空间SPS,然后通过吸入口吸入到压縮室P,在压縮室P被压縮以后,通过涡旋定子15的排出口 15b排出到排出压縮空间Spd,然后通过排气管DP排出到冷冻循环系统(未图示)。
此时,通过吸气管SP吸入的冷媒气体中的一部分,将通过吸入压縮空间Sps直接吸入到压縮室P。其余的一部分流入到外壳内部后,随着转子14b的旋转,通过定子14a与转子14b之间的间隙等部位向上方流动, 然后通过吸入压縮空间Spd吸入到压縮室P。
相反,旋转轴17高速旋转的时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油通过旋转轴17的油路17a吸入后,向上方流动。然后,其中的一部分润滑上部支架12的轴孔12a,同时, 一部分供给到涡旋转子16的止推轴承面和上部支架12的止推轴承面之间,并进行润滑。
但是,在己有技术的压縮机中,沿着旋转轴17的油路17a向上流动的油,通过定子14a与转子14b之间的间隙等部位,与向上侧流动的冷媒气体一起吸入到压縮室P。然后通过排气管DP,过多的流出到外壳ll 的外部,从而引起外壳ll内部油不足的问题点。并且,还导致各个摩擦部位产生磨损的现象等,从而降低压縮机的可靠性及性能、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防止由 于油的不足而引起的可靠性和性能低下的,具备油排出减少功能的涡旋 式压縮机。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一种具备油排出减少功能的涡旋式压縮机,包括在其内部 形成封闭的收容空间的外壳;固定设置在外壳内部,并与涡旋定子相对 接,并且形成可以连续移动的两个成对的压縮室的涡旋转子;为了将固 定于外壳内部的驱动电机的驱动力传递到涡旋转子,其一侧连接到驱动 电机,另一侧连接到涡旋转子的旋转轴;其特征在于设置在驱动电机
的上侧,并连接于旋转轴,可以从流动到驱动电机的上侧的冷媒气体中
分离出油的油分离构件;油分离构件是倾斜的;油分离构件是沿着旋转 轴的轴线方向以既定的间距由多个排列而成的;油分离构件距外壳的内 周面既定的距离;油分离构件由板材或者网材制成;油分离构件可以选 择性的从旋转轴分离开;油分离构件还形成有可以外插到旋转轴的一体 形成的固定部,固定部形成有沿着其厚度方向贯通的螺栓连接孔。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的具备油排出减少功能的 涡旋式压縮机具有防止由于油的不足而引起的可靠性及性能低下的效


图1是显示已有技术的涡旋式压縮机的结构的纵截面图。
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油排出减少功能的涡旋式压縮机的结构的 纵截面图。
图3是放大显示图2中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油排出减少功能的涡旋式压縮机中的油分 离构件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5是显示在本发明的具备油排出减少功能的涡旋式压縮机中,在 油分离构件的作用下的冷媒气体和油的流动情况的纵截面图。
图6及图7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油排出减少功能的涡旋式压縮机中
的油分离构件的其它实施例的截面图。
主要符号说明
111:外壳 112、 113:上/下部支架114:驱动电机 115:涡旋定子
116:涡旋转子 117:旋转轴 130:油分离构件 131:固定部
131a:螺栓连接孔 132:螺栓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
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油排出减少功能的涡旋式压縮机的结构的 纵截面图;图3是放大显示图2中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显示本发 明的具备油排出减少功能的涡旋式压縮机中的油分离构件的结构的平面 图;图5是显示在本发明的具备油排出减少功能的涡旋式压縮机中,在 油分离构件的作用下的冷媒气体和油的流动情况的纵截面图;图6及图 7是显示本发明的具备油排出减少功能的涡旋式压縮机中的油分离构件 的其它实施例的截面图。
在说明本发明的过程中,为了明确本发明的宗旨,省略了对于共知 的功能及结构的详细说明。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具备油排出减少功能的涡旋 式压縮机是由如下部分所构成其内部形成封闭的收容空间,并且其一
侧形成有用于吸入及排出冷媒气体的吸气管SP和排气管DP的外壳111; 分别固定在外壳111内部的上下两侧的上部支架112和下部支架113;
设置在上部支架112和下部支架113之间,并且产生旋转力的驱动电机 114;压入到驱动电机114的转子114b的中心,并在通过上部支架112 后,与下面将要说明的涡旋转子116结合,从而传递驱动电机1]4的旋 转力的旋转轴117;设置有渐开线形状的涡巻115a,并且固定在上部支 架112的上部的涡旋定子115;设置有渐开线形状的涡巻116a,并与涡 旋定子115相对接,从而形成两个成对的压縮室P,并且进行相对于涡 旋定子115的相对运动,从而压縮冷媒的涡旋转子116;设置在涡旋转 子116和上部支架112之间,用于防止涡旋转子116的自转的奥尔德姆 圈118;结合于旋转轴117,并位于驱动电机114的上侧,并且从向驱动 电机114的上侧流动的冷媒气体中分离出油的油分离构件130。
上部支架112的中央形成有轴孔112a,轴孔112a沿着半径方向支 撑旋转轴117。轴孔112a的上端部形成有扩张形成的轴套收容部112b, 涡旋转子116的轴套部116b可在轴套收容部112b中进行迴转运动。
旋转轴117压入到驱动电机114的转子114b,并且其上下两侧被上 部支架112和下部支架113支撑。旋转轴117的内部形成有沿着轴方向 延长而成的油路117a。油通过油路117a流动后,润滑各个轴承的面。
涡旋定子115的硬板部底面形成有涡巻115a。涡巻115a为渐开线形状,并且构成两个成对的压縮室P。涡旋定子115的硬板部的侧面形成有吸入口 (未图示)。通过吸气管SP吸入到吸入压縮空间Sps的冷媒, 将通过吸入口 (未图示)吸入到压縮室P。涡旋定子115的硬板部的上 面中央形成有排出口 115b。在压縮室P最终被压縮的压縮气体,将通过 排出口 115b排出到排出压缩空间:Spd。
涡旋定子115的上面设置有止回阀120。止回阀120可以选择性的 开闭排出口 115b,并且还可以防止冷媒气体的逆流现象。通过涡旋定子 U5,外壳111的内部空间被划分为排出压縮空间Spd和吸入压縮空间SPS。
涡旋转子116的硬板部上面形成有涡巻116a。涡巻116a为渐开线 形状,并且与涡旋定子115的涡巻115a —起构成两个成对的压縮室P。 涡旋转子116的硬板部底面中央形成有轴套部116b。旋转轴117与轴套 部116b相结合,从而传递到驱动电机114的动力。轴套部116b可以插 入到上部支架112的轴套收容部112b中,并可进行迴转。
驱动电机114和上部支架112之间的旋转轴上设置有油分离构件 130。油分离构件130的作用是随着转子114b的旋转,使向驱动电机 114的上侧流动的冷媒气体接触到油分离构件130,从而分离出冷媒气体 中含有的油,并使油返回到外壳111的底部。
为了使接触到冷媒气体的同时分离出的油迅速返回到外壳的底部, 油分离构件130的形状是以既定的角度向下倾斜的斗笠状。油分离构件130也可以是向上倾斜的。
如上构成的油分离构件130是由板材或者网材制成的。为了保持最佳的向驱动电机114的上侧流动后吸入到压縮室P的冷媒气体的吸入效 率,油分离构件130距外壳111的内周面相隔既定的距离。
油分离构件130可以通过焊接连接法, 一体形的结合于旋转轴117, 也可以是可拆卸的结合于旋转轴。为了便于维修及维护,油分离构件130 最好是可拆卸的结合于旋转轴117。
下面,将以油分离构件130通过螺栓132可拆卸的结合于旋转轴117 的情况来举例说明。
油分离构件130的上部形成有圆筒形状的固定部131。为了能够外 插到旋转轴,固定部131的内径与旋转轴117的直径是相对应的。固定 部131是在油分离构件的上部一体形的延长而成。为了连接螺栓132, 固定部131形成有沿着其厚度方向贯通而成的螺栓连接孔131a。
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将固定部131外插到旋转轴117后,将螺栓 132拧紧到螺栓连接孔131a,从而将油分离构件130结合于旋转轴。需 要进行维修或者维护的时候,松开螺栓132,然后将油分离构件130从旋转轴117分离开。
附图中未说明的符号114a是驱动电机114的定子,llla是遮蔽外 壳lll的上部的上部盖。
下面,将说明如上构成的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运转结构。 电源接通到驱动电机114后,旋转轴117随着驱动电机114的转子 114b—起旋转。涡旋转子116在奥尔德姆圈118的作用下,在上部支架 112的上面进行既定偏心距的迴转运动。与此同时,涡旋转子116与涡 旋定子115的涡巻115a、 116a之间连续形成一对压縮室P。压縮室P在 涡旋转子116的持续的迴转运动的作用下,向中心移动,从而减小其体 积。随着压縮室P体积的减小,冷媒气体连续的吸入并被压縮,然后排 出。
冷媒气体通过吸气管SP吸入到吸入压縮空间Sps,然后通过吸入口 吸入到压縮室P,在压縮室P被压縮以后,通过涡旋定子115的排出口 115b排出到排出压縮空间Spd,然后,通过排气管DP排出到冷冻循环系 统(未图示)。
通过吸气管SP吸入的冷媒气体中的一部分,将通过吸入压縮空间 Sps直接吸入到压縮室P。其余的一部分流入到外壳内部以后,随着转子 114b的旋转,通过定子114a与转子114b之间的间隙等部位向上方流动, 然后通过吸入压縮空间Spd吸入到压縮室P。
旋转轴117高速旋转的时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油通过旋转轴117 的油路117a吸入以后向上方流动。其中的一部分润滑上部支架112的轴 孔112a, 一部分供给到涡旋转子116的止推轴承的面和上部支架112的 止推轴承的面之间,进行润滑。
随着如上所述的转子114b进行旋转,外壳111内部的油可能通过定 子114a与转子114b之间的间隙等部位,与向上侧流动的冷媒气体一起 吸入到压縮室P。然后通过排气管DP,可能过多的流出到外壳lll的外 部。在本发明中,向驱动电机114的上侧流动的冷媒气体接触到设置在 驱动电机114的上侧的旋轴轴117的油分离构件130的同时,冷媒气体 中含有的油被分离出来,从而可以防止由于油的不足而引起的各种问题 因此,可以提高压縮机的可靠性,还可以防止由于油的不足而引起的压 縮机性能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在如上所述及如图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举例说明了为了从向 驱动电机114的上侧流动的冷媒气体中分离出油,设置有一个斗笠状的 倾斜的油分离构件130的情况。如图6所示,为了提高油分离构件130 的油分离能力,沿着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以既定的间距可以设置多个油分 离构件。如图7所示,油分离构件130可以是平坦的板状。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如上所 述的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发明基本技术思想的范畴内,可对其进行适当 的变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具备油排出减少功能的涡旋式压缩机,包括在其内部形成封闭的收容空间的外壳;固定设置在外壳内部,并与涡旋定子相对接,并且形成可以连续移动的两个成对的压缩室的涡旋转子;为了将固定于外壳内部的驱动电机的驱动力传递到涡旋转子,其一侧连接到驱动电机,另一侧连接到涡旋转子的旋转轴;其特征在于设置在驱动电机的上侧,并连接于旋转轴,可以从流动到驱动电机的上侧的冷媒气体中分离出油的油分离构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油排出减少功能的涡旋式压縮机,其特 征在于油分离构件是倾斜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油排出减少功能的涡旋式压縮机,其特 征在于油分离构件是沿着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以既定的间距由多个排列而 成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油排出减少功能的涡旋式压縮机,其特 征在于油分离构件距外壳的内周面既定的距离。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油排出减少功能的涡旋式压縮机,其特 征是油分离构件由板材或者网材制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油排出减少功能的涡旋式压縮机,其特 征在于油分离构件可以选择性的从旋转轴分离开。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备油排出减少功能的涡旋式压縮机,其特 征在于油分离构件还形成有可以外插到旋转轴的一体形成的固定部,固 定部形成有沿着其厚度方向贯通的螺栓连接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具备油排出减少功能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发明。在本发明的一种具备油排出减少功能的涡旋式压缩机,包括在其内部形成封闭的收容空间的外壳;固定设置在外壳内部,并与涡旋定子相对接,并且形成可以连续移动的两个成对的压缩室的涡旋转子;为了将固定于外壳内部的驱动电机的驱动力传递到涡旋转子,其一侧连接到驱动电机,另一侧连接到涡旋转子的旋转轴;设置在驱动电机的上侧,并连接于旋转轴,可以从流动到驱动电机的上侧的冷媒气体中分离出油的油分离构件。本发明具备可防止由于油的不足而引起的可靠性和性能低下的问题。
文档编号F04C18/02GK101205915SQ20061013047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0日
发明者金舜同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