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式压缩机的过热防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526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涡旋式压缩机的过热防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旋式压縮机,特别是涉及为收集高压部的油而增大开 闭单元开放截面积、从而使运转更迅速和改善运转效率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OVERHEATING PREVENTION APPARATUS FOR SCROLL COMPRESSOR)。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涡旋式压縮机是广泛应用于空调器领域中的低噪音高效 率压縮机。涡旋式压縮机的运转方式如下2个巻轴进行相对的旋转运 动,并在巻轴之间形成多个成对的压縮室;压縮室持续地向中心移动的 同时容积减少,从而对连续吸入的冷媒进行压縮,压縮之后再排出。如 上所述构成的已有技术的涡旋式压縮机设置有过热防止装置,其作用 是,在涡旋式压縮机非正常运行的时候,可以防止涡旋式压縮机产生过 热现象。
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已有技术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 进行说明。
图1至图4是显示已有技术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的图面。 图l显示已有技术涡旋式压縮机内部结构的纵截面图。图2显示已有技 术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纵截面图。图3显示已有 技术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平面图。图4显示已有 技术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的开放状态的纵截面图。
如图1至图4所示,已有技术的涡旋式压縮机是由如下部分所构成-内部形成封闭的收容空间的外壳110;收容在外壳110的内部并对冷媒 进行压縮的压縮部130;设置在外壳110的内部并向压縮部130提供驱 动力的驱动电机170。 '
在这里,外壳110的一侧设置有吸入和排出冷媒用的吸入管111和 排出管113。外壳110的内部还设置有上部支架115和下部支架117, 上部支架115和下部支架117用于支撑压縮部130和驱动电机170。
另外,外壳110内的底部形成有用于收容油120的油收容部119。 驱动电机170是由如下部分所构成固定在外壳110内部的定子171; 设置在定子171的内部,并且以旋转轴175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转子173。
另外,定子171的一侧设置有电机保护装置179,在过热的时候,电机保护装置179可以使驱动电机170停止运转。旋转轴175的轴心形成有供油通路176,供油通路176用于向上供给油120。旋转轴175的 上端形成有偏心部177。
压缩部130是由如下部分构成设置有渐开线形状的蜗巻132,并 且固定在上部支架115的固定巻轴131;设置有渐开线形状的蜗巻162, 并结合在偏心部177上,并且相对于固定巻轴131及上部支架115可进 行旋转的旋转巻轴161。固定巻轴131的中央部位形成有可以排出被压 縮冷媒的排出口 134。固定巻轴].31的上侧设置有高低压分离板141, 高低压分离板141将外壳110的内部空间划分为高压侧和低压侧。
另外,固定巻轴131形成有用于连通高压侧和低压侧的连通部135。 固定巻轴131的上面设置有热反应阀组装体145。热反应阔组装体145 的作用是,当冷媒气体的温度上升的时候,开放连通部135,使高压侧 的冷媒含有的油向低压侧流动。
另外,固定巻轴131的上面设置有沿着其厚度方向凹陷的阀收容部 137,阀收容部137用于收容并设置热反应阀组装体145。连通部135 的一侧设置有管152,管152的作用是将通过连通部135流动的油引导 到电机保护装置179。
如上所述构成的设置在已有技术的涡旋式压缩机上的热反应阀组 装体145是由如下部分所构成圆盘形状的阀板146;圆钩形状,并且 沿着半径方向向外侧延长的多个指状物(finger) 150;设置在阀板146 上侧的固定器149。
在这里,阀板146是使用相互不同的热膨胀系数的两种金属材料沿 着厚度方向层状排列而成的,并且两种金属材料是接合在一起的。阀板 146的中央部位形成有遮蔽部147。遮蔽部147是沿着厚度方向向下凸 出的,并且用于遮蔽连通部135的入口。遮蔽部147的周围形成有多个 贯通孔148。
即,热反应阀组装体145是由不同热膨胀系数的金属构件结合而成 的,固定器149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压入固定器149的多个指状物150。 在涡旋式压縮机处于正常状态的时候,阀板146处于关闭状态;当涡旋 式压縮机处于非正常状态的时候,阀板146会处于开放状态。
在排出的冷媒气体的温度上升的时候,如上所述构成的热反应阀组 装体145中,阀板146产生变形,从而在连通部135的入口处上升。因 此,油通过贯通孔148流入到连通部135,并且沿着管152流动到低压侧。
即,从外壳iio内部的高压侧流动到低压侧的油,是随着涡旋式压 縮机的内部温度上升其温度也是上升的。当油的温度过度上升的时候,
电机保护装置179开始运转,最终使驱动电机170停止运转,从而可以 防止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现象。
但是,如上所述构成的已有技术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存 在如下的问题点。构成已有技术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的热反 应阀组装体145的阀板146可以开放的截面积,是在制作热反应阀组装 体145的时候已经设置好的,因此其截面积不会大于已设定的截面积。 所以,流通油的截面积会狭窄,因此,传递到电机保护装置179的油量 会比较少,从而延长电机保护装置179的运转开启时间。
另外,由于热反应阀组装体145的结构复杂,因此,将其制造及安 装到涡旋式压縮机的作业会比较繁琐,从而增加了制造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结构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 置,将收集在涡旋式压縮机的高压部的油更快回收到低压部,从而减少 油的排出。在涡旋式压縮机非正常运转的时候,为了回收收集在高压部 的油,使开闭单元的开放截面积大于已有技术的过热防止装置,从而使 过热防止装置的运转更加迅速,进而改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 的运转效率。与此同时,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结构简 单,制造及安装也很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涉及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包括如下构成部分外壳; 设置在外壳内部,产生驱动力,并且设置有在过载荷的时候暂时切断电 机电源的电机保护装置的驱动电机;设置在外壳内部,与旋转巻轴形成 压縮室,并且其上面设置有收集从冷媒分离出油的油收集部的固定巻 轴;将收集在油收集部的油引导到驱动电机的电机保护装置的油引导 部;其一侧与油引导部连通,并且随着油温的变化,其弯曲程度产生变 化的同时,开闭油引导部的由热膨胀系数不同的材质制作而成的双金属 材料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 所涉及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由如下部分构成外壳;设 置在外壳内部,产生驱动力,并且设置有在过载荷的时候暂时切断电机 的电源的电机保护装置的驱动电机;设置在外壳内部,与旋转巻轴形成 压縮室,并且其上面设置有收集从冷媒分离开的油的油收集部的固定巻轴;将收集在固定巻轴的油收集部的油引导到驱动电机的电机保护装置 的油引导部;固定结合在油引导部的一侧,并且为了随着收集在油收集 部的油温的变化开闭油引导部,由不同区间热膨胀系数不同的双金属材 料带缠绕而形成的双金属材料塔盘。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具有如下 效果。由于将收集在涡旋式压縮机的高压部的油回收到低压部,从而减 少油的排出。另外,在涡旋式压縮机非正常运转的时候,为了回收收集 在高压部的油,使开闭单元的开放截面积大于已有技术的过热防止装 置,从而使过热防止装置的运转更加迅速,进而改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 热防止装置的运转效率。与此同时,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 装置结构简单,并且制造及安装也很简便。


图1至图4是显示已有技术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的图面。
图1是显示已有技术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的纵截面图。
图2是显示己有技术的涡旋式压缩机的过热防止装置的内部结构的 纵截面图。
图3是显示已有技术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的内部结构的 平面图。
图4是显示已有技术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的开放状态的 纵截面图。
图5至图12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 的图面。
图5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设置有过热防止装置的涡旋式压縮 机的内部结构的纵截面图。
图6是放大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 的纵截面图。
图7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的开 放状态的纵截面图。
图8是放大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
的变形例的纵截面图。
图9及图10是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 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的 开放状态的侧面图。
图12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过热防止装置的变形 例的纵截面图。
附图主要部分的标记说明
110:外壳120:油
130:压縮部131:固定巻轴
134:排出口140:o型圈
144a:高压侧144b::低压侧
155:油管161:旋转巻轴
170:驱动电机179:电机保护装置
200:开闭装置205:连通部
207:油收集部208:入口端
300:双金属材料管301:直角面
302:倾斜面400:油切断部
500:双金属材料塔盘501:双金属材料带
510:第一膨胀部520:第二膨胀部
530:油吸入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的实施 例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结合附图便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 装置,与已有技术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说明部分以及为了说明而附加的图 面中的结构相同的部分给予相同的符号。
图5至图12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 的图面。图5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设置有过热防止装置的涡旋式压縮机的内部结构的纵截面图。
如图5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设置有过热防止装置的涡旋式压縮机包括如下部分外壳110;设置在外壳110内部,产生驱动力,并且设置有在过载荷时暂时切断电机电源的电机保护装置179的驱动电机 170;设置在外壳110内部,与旋转巻轴161形成压縮室,并且其上面 设置有收集从冷媒分离出的油120的油收集部207的固定巻轴201;将 固定巻轴201的油收集部207收集的油120引导到驱动电机170的电机 保护装置179的油引导部;其一端与油引导部连通,并且随着油120的温度的变化,其弯曲程度产生变化的同时,开闭油引导部的由热膨胀系数不同的材质制作而成的双金属材料管300。
在这里,双金属材料管300是由热膨胀系数小的第一管部310和热 膨胀系数大的第二管部320构成。并且,第一管部310和第二管部320 沿着其外管面对接而成。
另外,双金属材料管300的入口端,相对于形成在双金属材料管300 的内部的油路(未图示)是成直角面301或者倾斜面302。并且,双金 属材料管300的另一端固定在油引导部的一侧。
另外,旋转巻轴161和上部支架115之间设置有0型圈(Oldham 's ring) 140, 0型圈(Oldham 's ring) 140的作用是,防止旋转巻轴 161的自转。
下面,将结合图6及图7,对如上所述构成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 防止装置的运转过程进行说明。
图6是放大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 的纵截面图。图7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过热防止 装置的开放状态的纵截面图。
如图6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包 括如下部分为了收集包含在冷媒中的油120,固定巻轴131的上面沿 着其后方向凹陷而形成的油收集部207;为了使形成在固定巻轴131 — 侧的高压侧144a和形成在固定巻轴131的另外一侧的低压侧144b相互 连通,在油收集部207向固定巻轴131的外部贯通的油引导部;其一端 固定油引导部并与油引导部相连通,并且其弯曲程度随着油120的温度 变化而产生变化的同时,开闭油引导部的由热膨胀系数不同的两种材质 构成的双金属材料管300。
在这里,双金属材料管300是由热膨胀系数小的第一管部310和热 膨胀系数大的第二管部320构成,并且,由第一管部310和第二管部320 沿着其管外面对接而成。由于第一管部310和第二管部320各自拥有不 同的热膨胀系数,因此,随着油120的温度的变化,双金属材料管300 可以产生弯曲。
即,如图6所示,在涡旋式压縮机处于正常运转状态的时候,由于 油120的温度是低温,因此双金属材料管300维持原来的状态。相反,在涡旋式压縮机处于非正常运转状态时产生高温的影响下,油120的温 度也随之上升到高温,此时,由于第一管部310和第二管部320的热膨 胀差异,双金属材料管300的形状产生弯曲变化,变化成如图7所示的形状。
这时候,双金属材料管300是向由热膨胀比较小的第一管部310—侧弯曲的。因此,双金属材料管300的整体形状产生弯曲。收集在油收集部207的油120,将通过双金属材料管300的一端,流入到其内部的形成的油路(未图示)。
另外,如图6及图7所示,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的油收集部207设置有油切断部400。在涡旋式压縮机正常运行的时候,双金属材料管300的入口端接触到油切断部400的一侧面,从而切断油120的流入。在涡旋式压縮机非正常运转的时候,双金属材料管300产生弯曲变化,从而使双金属材料管300的入口端从油切断部400的一侧面脱离开,从而可以使油120通过入口端流入。
即,由于油收集部207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油切断部400,因此,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在涡旋式压縮机正常运转的时候,如图6所示,双金属材料管300的入口端接触到油切断部400的一侧面,从而切断油120的流入。
在涡旋式压缩机非正常运转的时候,如图7所示,在第一管部310和第二管部320的热膨胀差异的影响下,双金属材料管300产生弯曲变化,因此,双金属材料管300的入口端从油切断部400的一面脱离开, 从而可以使油120通过形成在双金属材料管300的内侧的油路(未图示)流动到油引导部,然后,从油引导部的另外一侧传递到涡旋式压縮机在 过热时停止驱动电机的运转的电机保护装置,因此可以防止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
在这里,油120拥有一定的粘性,并且以喷雾状态混合在冷媒中,被凝固以后收集在油收集部207。在其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其粘性比较高,因此不太会流动。但是,在涡旋式压縮机运转的时候,如果发生过热现象,在传递到涡旋式压縮机的热的作用下,油变成高温状态,这时候油的粘性比较低,并且很容易流动。
如上所述,在高温下粘性降低从而转变为可以很容易的流动的状态的油120,将通过形成在双金属材料管300内侧的油路(未图示)以及油引导部、油管155,流动到电机保护装置197。
上述构成的双金属材料管300的形状如下在涡旋式压縮机处于正常运转状态的时候,如图6所示,以"﹁"形状弯曲的;在涡旋式压縮机处于非正常运转状态的时候,在第一管部310及第二管部320的热 膨胀的作用下,产生弯曲,从而变化成如图7所示的"I"形状。
另外,为了使油切断部400可以接触到以"7"形状弯曲的双金 属材料管300的一端,油切断部400设置在油收集部207的底面,并 且,与双金属材料管300的位置相邻接。
但是,双金属材料管300的形状以及油切断部400的形状并不只是 限制在如上所述的形状。对于双金属材料管300的弯曲的形状,如果可 以开闭双金属材料管300,其任何其它的形状以及位置也可以采用。
如上所述,油120流入的双金属材料管300的入口端,相对于形成 在双金属材料管300内部的油路的方向是成直角面301的,但是,并不 只是限制在此。如果油120可以通过双金属材料管300内部的油路,并 很顺畅的进行流动,并且油120可以很顺畅的流入到油路内部的话,其 不管是什么形状都是可以的。
下面,结合图8对双金属材料管300的入口端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8是放大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 的变形例的纵截面图。如图8所示,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涡旋式压 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的双金属材料管300的入口端形状如下相对于形 成在双金属材料管300内部的油路方向,双金属材料管300的入口端是 成一定倾斜度的倾斜面302的。
即,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的双金 属材料管300的入口端,相对于形成在双金属材料管300内部的油路方 向是以一定的角度倾斜的,从而形成倾斜面302。因此,可以使油120 流入到油路(未图示)的截面积变得更大。
在涡旋式压縮机运转的时候,油120在拥有更大的截面积的形成在 双金属材料管300的一端的倾斜面302,可更加顺畅的流入到形成在双 金属材料管300内部的油路(未图示),因此,油120可以更加顺畅的 流动到电机保护装置197,从而可以防止涡旋式压缩机的过热。
如上所述,双金属材料管3()0的入口端,相对于形成在双金属材料 管300的内部的油路方向成直角面301或者倾斜面302。但是,并不只 是限制于上述形状,只要是可以使油120流畅的流入的形状都是可以的。
另外,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的双 金属材料管300,是通过其一端压入到油引导部一侧的结构来固定的, 因此,周围环境受到压力或者冲击的时候,其结合力也不会下降。
下面,将结合图9至图11,对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縮机的 过热防止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9及图10是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1是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縮机 的过热防止装置的开放状态的侧面图。
设置有如图9至图11所示的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过热防止装置的
涡旋式压縮机包括如下部分外壳110;设置在外壳110内部,产生驱 动力,并且设置有在过载荷时暂时切断电机电源的电机保护装置179的
驱动电机170;设置在外壳110内部,与旋转巻轴161形成压縮室,并 且其上面设置有收集从冷媒分离开的油120的油收集部207的固定巻轴 201;将收集在固定巻轴201的油收集部207的油120引导到驱动电机 170的电机保护装置179的油引导部;固定结合在油引导部的一侧,并 且随着油收集部收集油120的温度变化开闭油引导部,由不同区间热膨 胀系数不同的双金属材料带501缠绕而形成的双金属材料塔盘500。
在这里,双金属材料带501由热膨胀系数小的材料制成的第一膨胀 部510和由热膨胀系数大的材料制成的第二膨胀部520沿着其长度方向 对接排列而成,并且,第一膨胀部510和第二膨胀部520以一定的间距 相互交替排列。
艮P,由热膨胀系数小的材料制成的第一膨胀部510和由热膨胀系数 大的材料制成的第二膨胀部520相互交替排列的双金属材料带501,缠 绕而形成双金属材料塔盘500的外观。由于各个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的不 同,因此,随着油120的温度的变化,第一膨胀部510和第二膨胀部520 中热膨胀系数大的部分膨胀扩大,从而形成用于油120流入的油流入槽 530,并且,使油120通过油流入槽530流入。或者,第一膨胀部510 和第二膨胀部520消除膨胀扩大,,切断油120通过油流入槽530流入。
在这里,构成双金属材料带501的第一膨胀部510和第二膨胀部520 可以是由热膨胀系数有显著差异的两种材料制成。第一膨胀部510可以 是由热膨胀系数比较大的铜、铅合金或者镍、锰、铁合金或者镍、钼、 铁合金或者锰、镍、铜合金材料制成。第二膨胀部可以是热膨胀系数小 的镍、铁合金材料制成。
如上所述构成的双金属材料带501构成的双金属材料塔盘500,在 涡旋式压縮机正常运转的时候,由于油120是处于低温状态,因此维持 原来的形状。在涡旋式压縮机非正常运转的时候,当产生的热传递到油 以后,油120的温度上升到高温的时候,第一膨胀部510和第二膨胀部 520在热膨胀的作用下,其形状发生变化。
这时候,在双金属材料塔盘500中,由热膨胀大的材料制成的第一 膨胀部510比由热膨胀小的材料制成的第二膨胀部520产生更大的膨胀,因此,位于第一膨胀部510侧的面的间隙变大,从而形成用于油120 流入的油流入槽530。收集在油收集部207的油120,将通过油流入槽 530流入到其内部形成的油路(未图示)。通过油流入槽530流入的油 120,将通过形成在双金属材料塔盘500内侧的油路(未图示)和油引导部很顺畅的流动到电机保护装置197。
另外,为了使双金属材料塔盘500在油120的压力作用下不会向下凹陷,双金属材料塔盘500由双金属材料带501从油收集部207的底部 向上缠绕成越来越小的圆锥形状。并且,其一端压入固定在油引导部的一侧.
在如上所述的各个实施例中的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 装置中,油引导部是由如下部分所构成连通部205;将通过连通部205 流动的油120引导到电机保护装置179的油管155。为了使形成在固定 巻轴一侧的高压侧144a和形成在固定巻轴的另一侧的低压侧144b相互连通,连通部205是从油收集部207向固定巻轴201的外部贯通的。
下面,结合图12对构成油引导部连通部205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图12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的变形 例的纵截面图。如图12所示,设置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涡旋式压 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的油引导部,是相对于涡旋式压縮机的轴方向向设 置有电机保护装置的一侧倾斜一定的角度的。
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 装置中,油引导部中的连通部205是为了使形成在固定巻轴的一侧的高 压侧144a和形成在固定巻轴的另外一侧的低压侧144b相互连通,从开 口形成于油收集部207的底面的流入口 (未图示)开始,通过固定巻轴 201的内部贯通到固定巻轴201的外部。通过改变连通部205的形成方 向,可以使冷媒更加顺畅的进行流动。
即,与如上所述中的内容相同,连通部205相对于涡旋式压缩机的 轴方向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从而可以使在连通部205的内部流动的油 120在重力的作用下,更加顺畅的进行流动,因此,使过热防止装置的 迅速运转成为可能。
权利要求
1. 一种涡旋式压缩机的过热防止装置,所涉及的涡旋式压缩机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产生驱动力,并设置有在过载荷的时候暂时切断电机电源的电机保护装置的驱动电机;设置在外壳内部,与旋转卷轴形成压缩室,并且其上面设置有收集从冷媒分离出油的油收集部的固定卷轴;将收集在固定卷轴的油收集部的油引导到驱动电机的电机保护装置的油引导部;其特征在于涡旋式压缩机的过热防止装置包括其一侧与油引导部连通、并且随着油温的变化其弯曲程度产生变化的同时开闭油引导部的由热膨胀系数不同的材料制作而成的双金属材料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的过热防止装置,其特征 在于双金属材料管由热膨胀系数小的材料制成的第一管部和由热膨胀 系数大的材料制成的第二管部沿着其外管面对接而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的过热防止装置,其特征 在于油收集部设置有凸出的油切断部,油切断部可以从双金属材料管 的入口端脱离开。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其特征 在于双金属材料管的入口端,相对于形成在双金属材料管内部的油路 方向是成直角面或者倾斜面的。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其特征 在于双金属材料管的一端压入固定在油引导部的一侧。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其 特征在于,油引导部是由如下部分构成为了使形成在固定巻轴一侧的 高压侧和形成在固定巻轴另外一侧的低压侧相互连通,从而在油收集部 向固定巻轴的外部贯通而成的连通部;将通过连通部流动的油引导到电 机保护装置的油管;连通部相对于涡旋式压縮机的轴方向向设置有电机 保护装置的方向形成一定角度倾斜。
7、 一种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所涉及的涡旋式压縮机包 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产生驱动力,并设置有在过载荷的时候暂 时切断电机电源的电机保护装置的驱动电机;设置在外壳内部,与旋转 巻轴形成压縮室,并且其上面设置有收集从冷媒分离出油的油收集部的 固定巻轴;将收集在固定巻轴的油收集部的油引导到驱动电机的电机保 护装置的油引导部;其特征在于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包括固定结合在油弓I导 部的一侧,并且为了随着收集在油收集部的油温的变化开闭油引导部,由不同区间热膨胀系数不同的双金属材料带缠绕而形成的双金属材料塔盘。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其特征 在于双金属材料带由热膨胀系数小的材料制成的第一膨胀部和由热膨 胀系数大的材料制成的第二膨胀部沿着其长度方向对接排列而成,第一 膨胀部和第二膨胀部以一定的间距相互交替排列。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双金属材料塔盘以从油收集部的底部向上侧越来越窄的圆锥形形 状缠绕而成。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双金属材料塔盘的一端压入固定在油引导部的一侧。
11、 根据权利要求7或10所述的涡旋式压縮机的过热防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油引导部是由如下部分构成为了使形成在固定巻轴一侧的高压侧和形成在固定巻轴另外一侧的低压侧相互连通,从而在油收集部向固定巻轴的外部贯通而成的连通部;将通过连通部流动的油引导到 电机保护装置的油管;连通部相对于涡旋式压縮机的轴方向向设置有电 机保护装置的方向形成一定角度倾斜。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的过热防止装置,在涡旋式压缩机非正常运转的时候,为了回收收集在高压部的油,增大设计开闭单元的开放截面积,从而使过热防止装置的运转更加迅速,进而改善涡旋式压缩机的过热防止装置的运转效率。所涉及的涡旋式压缩机的过热防止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及安装也很简便。本发明的涡旋式压缩机的过热防止装置包括将收集在固定卷轴上设置的油收集部的油引导到驱动电机的电机保护装置的油引导部;一侧与油引导部连通,并且随着油温的变化弯曲程度产生变化的同时,开闭油引导部的由热膨胀系数不同的材料制作而成的双金属材料管。
文档编号F04C28/00GK101205920SQ20061013046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0日
发明者金洙喆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