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8443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封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型压縮机,尤其是利用一个吸入管给多个汽缸提供 冷媒的密封型压縮机。
背景技术
通常,密封型压縮机在密封的机壳内部设置了用于产生驱动力的电动机 构部和利用电动机构部的驱动力压縮冷媒的压縮机构部。密封型压縮机根 据汽缸的数量区分为单式密封型压縮机和复式密封型压縮机。单式密封型 压縮机在一个汽缸上连接一个吸入管,而复式密封型压縮机在多个汽缸上 分别连接一个吸入管。
但是,如上所述的在若干个汽缸分别独立连接吸入管时,吸入管数量增 加,不仅导致了零部件数量的增加,而且导致了组装工序的增加,具有增 加了生产费用的缺点。而且,在一个储液罐上连接若干个吸入管,并将若 干个吸入管连接在机壳上,使储液罐和机壳的加工难度增加,进一步增加 了生产成本。同时,压縮机构部上产生的振动通过若干个吸入管传递时, 若干个吸入管相互共振,进一步加强了振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型压縮机,其在复式密封 型压縮机中可以共同使用吸入管,不仅减少了部件数量和组装工序,同时 又使储液罐和机壳等的加工难度降低,可以节省生产费用和防止压縮机构 部传递的振动加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密封型压縮机, 包括设置在密封的机壳内部空间的上下两侧的第1汽缸和第2汽缸,第l 汽缸和第2汽缸分别形成了吸入冷媒并压縮的压縮空间,各个压縮空间通
过相互连通的吸入口相连通;为了与多个汽缸一起分别形成压縮空间,分 别设置在第1汽缸的上侧面和第2汽缸的下侧面以及第1汽缸和第2汽缸 之间的多个轴承板;在多个汽缸中,只有一个吸入管直接连接在第1汽缸 的第1吸入口上,第1吸入口与第2汽缸的第2吸入口连通的连通通道倾 斜形成。
所述连通通道和第2吸入口以相同的角度倾斜。 所述连通通道的入口端的棱角处形成圆形结构或者倾斜形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使多个汽缸的吸入口相互连通,并只在其 中一个汽缸的吸入口上连接了吸入管,相对于各个汽缸独立连接吸入管, 减少了部件数量和组装工序,不仅节省了生产成本,而且可以预防吸入管 共振引起的压縮机振动的增加。而且,连接两侧吸入口的连通口倾斜方向 与冷媒的吸入方向相同,降低了冷媒的流动阻力,进一步提高了压縮机的 性能。


图1是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縮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压縮机构部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压縮机构部的吸入通道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表示在图1中冷媒向第1汽缸流动的过程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表示在图1中冷媒向第2汽缸流动的过程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吸入通道应用于可变容积式旋转式压縮机时的纵向剖视图。
图中
100:机壳200:电动机构部
300:第l压縮机构部311:第l吸入口
312:迂回孔400:第2压縮机构部
410:第2汽缸411:第2吸入口
500:中间轴承511:连通口
600:储液罐710:吸入管
720:输出管F:连通通道
VI, V2 :第l,第2压縮空间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密封型压縮机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复式旋转式压縮机中,在机壳ioo的密封空间上
侧设置了用于提供驱动力的电动机构部200,在机壳100的密封空间下侧设
置了利用电动机构部200所产生的旋转力压縮冷媒的第1压縮机构部300 以及第2压縮机构部400。
第1压縮机构部300包括第1汽缸310;上部轴承板(以下称之为上 部轴承)320;第1滚动活塞330;第1叶片340;第1输出阀350;以及第 1消声器360。
第2压縮机构部400包括第2汽缸410;下部轴承420;第2滚动活 塞430;第2叶片440;第2输出阀450;以及第2消声器460。
在第1汽缸310和第2汽缸410之间设置了划分第1汽缸310的第1压 縮空间VI和第2汽缸410的第2压縮空间V2的中间轴承板(以下称为中 间轴承)500。
机壳100的下半部上连接了与储液罐600连接的一个吸入管710,在机 壳100的上端连接了一个输出管720,由此将第1压縮机构部300和第2压 縮机构部400输出到密封空间的冷媒传递给冷冻系统中。
第1压縮机构部300的第1吸入口 311直接连接在吸入管710上,第2 压縮机构部400的第2吸入口 411通过连通通道F并联连接在第1压縮机 构部300的第1吸入口311。
连通通道F包括设置在第1吸入口311中间的迂回孔312;为使迂回 孔312和第2吸入口 411相通而设置在中间轴承500上的连通口 511。
连通通道F向着第2压縮空间V2倾斜形成,由此冷媒可以流畅的从第1 吸入口 311向第2吸入口 411流动。
例如,如图3所示,第1吸入口 311在半径方向上贯通形成,迂回孔312 和连通口 511以第2吸入口 411的倾斜角度相同的角度贯通形成。而且, 迂回孔312可以根据情况,在轴方向贯通形成的同时,单使连通口 511以 第2吸入口 411相同的倾斜角度形成,也可以单使迂回孔312向着冷媒的 吸入方向倾斜形成。
第2吸入口 411如图2以及图3所示,可以通过切开加工第2汽缸410 的内周面棱角,倾斜形成,而且虽然图中没有表示,还可以向着第2汽缸 410倾斜形成。
迂回孔312的直径可以小于或者等于第1吸入口 311的直径,而连通口 511的直径可以等于迂回孔312。
迂回孔312的入口侧棱角如图3所示,为了使冷媒在第1吸入口 311更 加流畅的向连通口 511流动,可以形成圆形结构或者倾斜形结构。
连通口 511的体积达到第2汽缸410的压縮空间体积的1% 10%时,相对 于将吸入管直接连接到各个汽缸310, 410上,可以防止压縮机性能的下降, 而最好是连通口 511的体积达到第2汽缸410的压縮空间V2体积的3% 7%, 这样就可以降低压縮机的输入功率。
图中没有说明的符号210表示定子,220表示转子,230表示旋转轴。
如上的本发明的复式旋转式压縮机其技术效果如下
艮口,电动机构部200的定子210连接电源之后,转子220旋转时,旋转 轴230与转子220 —起旋转,将电动机构部200的旋转力传递给第1压縮 机构部300和第2压縮机构部400。在第1压縮机构部300和第2压縮机构 部400中,第1滚动活塞330和第2滚动活塞430在第1压縮空间VI和第 2压縮空间V2进行偏心旋转运动,由此形成与第1叶片340和第2叶片440 之间具有180。的相位差的吸入室,吸入冷媒。
例如,如图4所示,第1压縮空间VI开始吸入行程时,冷媒通过储液 罐600和吸入管710流入第1吸入口 311,然后流入到第1压縮空间1内被 压縮。
如图5所示,在第1压縮空间V1进行压縮行程的时间里,与第l压縮 空间VI具有180°相位差的第2汽缸410在第2汽缸410的第2压縮空间 V2内进行吸入行程。这时,第2汽缸410的第2吸入口 411通过连通口 (包 括迂回孔)511与第1汽缸310的第1吸入口 311连通,由此经过吸入管 710流入第1吸入口 311的冷媒迂回到迂回孔312和连通口 511,通过第2 吸入口 411流入到第2压縮空间V2被压縮。
由此,通过一个吸入管710吸入的冷媒通过第1汽缸310和第2汽缸410 之间的连通通道F交替进入第1压縮空间VI和第2压縮空间V2内,相对 于各个汽缸310, 410上独立连接吸入管相比,不仅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 而且还可以减少将吸入管710连接到机壳100和储液罐600的组装工序, 从而可以节省生产费用。
而且,第1压縮机构部300和第2压縮机构部400所产生的压縮机振动 只是通过一个吸入管710传递,相对于使用多个吸入管,可以预防共振引
起压縮机的振动的加剧。并且,连接第1吸入口 311和第2吸入口 411的 连通通道F与第2汽缸410 —起向着冷媒的吸入方向倾斜,通过吸入管710 流入第1吸入口 311的冷媒可以更加迅速的迂回到连通通道F中,经过第2 吸入口 411吸入到第2压縮空间V2内。
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复式旋转式压縮机可以适用于容量可变形复式旋转 式压縮机中。
如图6所示,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容量可变型复式旋转式压縮机在第2 汽缸410的第2叶片狭槽(图中没有符号)后方设置了与机壳100的内部 空间分离的叶片箱412,并在叶片箱412上连接了根据压縮机的运转模式提 供吸入压或者输出压的模式转换装置800。这时,也可以只是在第1汽缸 310的第1吸入口 311连接吸入管710,而第2汽缸410的第2吸入口 411 通过连通通道F与第1吸入口 311连通。这些结构的组成以及作用与前述 的一般的复式旋转式压縮机大同小异,因此不再细述。
权利要求
1.一种密封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密封的机壳内部空间的上下两侧的第1汽缸和第2汽缸,第1汽缸和第2汽缸分别形成了吸入冷媒并压缩的压缩空间,各个压缩空间通过相互连通的吸入口相连通;为了与多个汽缸一起分别形成压缩空间,分别设置在第1汽缸的上侧面和第2汽缸的下侧面以及第1汽缸和第2汽缸之间的多个轴承板;在多个汽缸中,只有一个吸入管直接连接在第1汽缸的第1吸入口上,第1吸入口与第2汽缸的第2吸入口连通的连通通道倾斜形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型压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 和第2吸入口以相同的角度倾斜。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型压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 的入口端的棱角处形成圆形结构或者倾斜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型压缩机,使多个汽缸的吸入口相互连通,并只在其中一个汽缸的吸入口上连接了吸入管,相对于各个汽缸独立连接吸入管,减少了部件数量和组装工序,不仅节省了生产成本,而且可以预防吸入管共振引起的压缩机振动的增加。而且,连接两侧吸入口的连通口倾斜方向与冷媒的吸入方向相同,降低了冷媒的流动阻力,进一步提高了压缩机的性能。
文档编号F04C23/00GK101372970SQ20071018762
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2日
发明者高仁锡 申请人: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