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缸平移压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6471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缸平移压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容积式压縮机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多缸平移压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 一般的往复活塞空气压縮机虽然种类繁多,结构却大同小 异,就是电机通过曲轴输出动力,由连杆驱动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 来压縮气体或液体做功,以生产压縮空气或高压液体,但是这种压縮 机存在诸多缺陷由于压縮机的气缸与机架均采用相互定位即不运动 的方式,这种结构的压縮机的气缸受侧向力较大, 一是侧向力形成的 是无用功,使压縮机的功率变小,做功效率低;二是压縮行程较长, 偏心质量大,侧向力导致的振动或共振的幅度大,压縮机的噪音大, 使用寿命短;三是一台压縮机的电机只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带动一个或 两个活塞工作,结构复杂;四是由于曲轴及活塞受到的侧向力较大, 活塞环易磨损,导致密封性能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性好、噪音小、做功效率高、使用 寿命长的多缸平移压縮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多缸平移压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主轴、曲轴、活塞、 上下盖板组成的滑槽及缸体,在电机主轴带动的曲轴上连接有一组以 上的活塞,活塞相对于缸体做上下方向的往复运动,缸体及活塞又在 上下盖板的限制下做左右方向的往复运动,在上下盖板上分别设置有进、排气通道,在进、排气通道内分别设置有进、排气阀门,所述的 缸体为上下开口式,此时,缸体、活塞与上下盖板形成两个压縮腔, 在缸体与上下盖板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的缸体也可以为部分或 全部封闭式,即在缸体的上下开口处分别固定有上下缸盖,此时,缸 体、活塞与上下缸盖形成两个压縮腔,在上下盖板或/和上下缸盖上或 /和缸体及活塞上设置有进、排气通道和进、排气阀门及对应的密封装 置。
在上述的主轴的轴线与曲轴的轴线之间具有一偏心距。
在上述的缸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可对缸体与上下盖板的接触面进行 润滑的盛有润滑油的油腔。
在上述的缸体之外的缸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右压縮腔,将 缸体外侧的左右两侧做成活塞的结构或在缸体外侧的左右两侧分别连 接有在左右压縮腔内的左右活塞,在左右压縮腔的左右盖板上分别设 置有进、排气通道,在进、排气通道内分别设置有进、排气阀门。
上述的在上下盖板及左右盖板上的进、排气通道的出口处分别设 置有进排、气接头。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 体积小、做功效率高本发明采用压縮机曲轴上安装的活塞及 缸体可形成两个或四个压縮腔,使得电机在同样耗电的情况下,带动 两个或四个气缸做功,使活塞及缸体相对集中,压縮机的整体体积小, 做功效率高;
2、 噪音低本发明由于采用活塞和缸体平移技术,合理利用或减 少了由于活塞的直线运动对缸体的侧向力造成的撞击,以及由于压縮 行程较短,使得气体在缸体内的脉动时间短,震动时间短,功耗低, 进而使压縮机的噪音较低;
3、 密封性好本发明由于活塞和缸体在压缩过程中平衡了侧向力,使得活塞体的运行平稳,与气缸内壁的摩擦轻,活塞环的磨损少,密
封性好;
4、本发明的结构可在空气压縮机或液压泵领域推广应用。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局部剖视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剖视放大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剖视放大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剖视放大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剖视放大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剖视放大图8是本发明的A缸排气结束、B缸吸气结束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A缸吸气过程、B缸排气过程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A缸排气过程、B缸吸气过程的示意图; 图ll是本发明的A缸吸气结束、B缸排气结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l:参见图1一2:
多缸平移压縮装置,包括电机10、主轴11、曲轴12、活塞、上 下盖板40、 41组成的滑槽及缸体30,在电机主轴11带动的曲轴12 上连接有一组活塞21、 22,当然,也可以在曲轴12上设置二组或更多 组活塞,设置多组活塞时,每组活塞的轴线应在主轴的轴线上交叉均 布设置,活塞21、 22相对于缸体30做上下方向的往复运动,缸体30 及活塞21、 22又在上下盖板40、 41的限制下做左右方向的往复运动, 在上下盖板40、 41上分别设置有进、排气通道401、 402、 411、 412, 在进、排气通道401、 402、 411、 412内分别设置有进、排气阀门,所
5述的缸体30为上下开口式,此时,缸体30、活塞21、 22与上下盖板 40、 41形成两个压縮腔81、 82,在缸体30与上下盖板40、 41之间设 置有密封装置50,在活塞21、 22设置有活塞环51,上下盖板40、 41 与电机10的定位座101相对固定,在上述的电机主轴11的轴线111 与曲轴12的轴线121之间具有一偏心距e,在上述的缸体30的外表面 设置有可对缸体30与上下盖板40、 41的接触面进行润滑的盛有润滑 油的油腔70,在上述的上下盖板的进、排气通道的出口处分别设置有 进排、气接头。
电机10工作,通过主轴11及曲轴12带动活塞21、 22在缸体30 内作相对于缸体30的上下往复运动,而缸体30及活塞21、 22在曲轴 12的侧向力的带动下受上下盖板40、 41的限制下,作左右平移。
实施例2:参见图3及图1一2:
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上 述的缸体30也可以为部分或全部封闭式,即在缸体30的上下开口处 分别固定有全部封闭式的上下缸盖31、 32,此时,缸体30、活塞21、 22与上下缸盖31、 32形成两个压縮腔81与82,在上下缸盖31、 32 上与上下盖板40、 41的进、排气通道401、 402、 411、 412的对应处 设置有进、排气开口,在上下缸盖31、 32的进、排气开口与上下盖板 40、 41的进、排气通道401、 402、 411、 412之外分别设置有进、排气 通道的密封装置52。
电机10工作,通过主轴11及曲轴12带动活塞21、 22在缸体30 内作相对于缸体30的上下往复运动,而缸体30、上下缸盖31、 32及 活塞21、 22在曲轴12的侧向力的带动下受上下盖板40、 41的限制下, 作左右平移,此结构有利于上下压縮腔81、 82的结构密封。
实施例3:参见图4及图l一2:
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在
6上述的缸体30之外的缸体3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右压縮腔83、 84,将缸体30外侧的左右两侧做成活塞的结构,在左右压縮腔83、 84 的左右盖板42、 43上也分别设置有进、排气通道421、 422、 431、 432, 在进、排气通道42K 422、 431、 432内分别设置有进、排气阀门,在 上述的左右盖板上的进、排气通道421、 422、 431、 432的出口处分别 设置有进排、气接头,当然,此结构也可以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改造 成有上下缸盖的压縮机结构。
电机10工作,通过主轴11及曲轴12带动活塞21、 22在缸体30 内作相对于缸体30的上下往复运动压縮气体或液体,同时缸体30及 活塞21、 22在曲轴12的侧向力的带动下受上下盖板40、 41的限制作 左右平移,缸体30的左右平移,又形成了左右压缩腔83、 84内容积 的变化,达到在左右压縮腔83、 84内压縮气体或液体的目的。
实施例4:参见图5:
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3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 于只是在缸体30外侧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在左右压縮腔83、 84 内的左右活塞23、 24。
电机10工作,通过主轴11及曲轴12带动活塞21、 22在缸体30 内作相对于缸体30的上下往复运动压縮气体或液体,同时缸体30及 活塞21、 22在曲轴12的侧向力的带动下受上下盖板40、 41的限制作 左右平移,缸体30的左右平移,又带动左右活塞23、 24在左右压縮 腔83、 84内压縮气体或液体,此结构在制作上比较容易。
实施例5:参见图6:
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 于在缸体及活塞上设置进气通道403、在上下盖板上设置排气通道 404,当然,在进、排气通道上还分别设置有进、排气阀门(图中未画 出),在缸体及活塞上设置进气通道403有利于对缸体及活塞的散热。实施例6:参见图7:
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3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
于在缸体及活塞上设置进气道403,在缸盖上设置排气道404及排气 管,在上下盖板的中部预留有排气管活动空间,缸盖随缸体左右平移 时,排气管可在上下盖板上的开口 405内活动,该结构有利于对缸体 的密封。
当然,也可以将缸盖设置成部分封闭式,也可以设置成缸体运动、 活塞固定式的结构。
图8—11给出了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其中
图8表示A缸排气结束、B缸吸气结束; 图9表示A缸吸气过程、B缸排气过程; 图10表示A缸排气过程、B缸吸气过程; 图ll表示A缸吸气结束、B缸排气结束。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 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8
权利要求
1、多缸平移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主轴、曲轴、活塞、上下盖板组成的滑槽及缸体,在电机主轴带动的曲轴上连接有一组以上的活塞,活塞相对于缸体做上下方向的往复运动,缸体及活塞又在上下盖板的限制下做左右方向的往复运动,在上下盖板上分别设置有进、排气通道,在进、排气通道内分别设置有进、排气阀门,所述的缸体为上下开口式,此时,缸体、活塞与上下盖板形成两个压缩腔,在缸体与上下盖板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的缸体也可以为部分或全部封闭式,即在缸体的上下开口处分别固定有上下缸盖,此时,缸体、活塞与上下缸盖形成两个压缩腔,在上下盖板或/和上下缸盖上或/和缸体及活塞上设置有进、排气通道和进、排气阀门及对应的密封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缸平移压縮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的主轴的轴线与曲轴的轴线之间具有一偏心距。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缸平移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的缸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可对缸体与上下盖板的接触面进行润滑的盛 有润滑油的油腔。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缸平移压縮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的缸体之外的缸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右压縮腔,将缸体外侧 的左右两侧做成活塞的结构或在缸体外侧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在左 右压縮腔内的左右活塞,在左右压縮腔的左右盖板上分别设置有进、 排气通道,在进、排气通道内分别设置有进、排气阀门。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缸平移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上下盖板及左右盖板上的进、排气通道的出口处分别设置有 进排、气接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容积式压缩机技术领域,涉及多缸平移压缩装置,是在电机主轴带动的曲轴上连接有活塞,活塞相对于缸体做上下方向的往复运动,缸体及活塞又在上下盖板组成的滑槽内做左右方向的往复运动,缸体为开口式或封闭式,在盖板、缸盖、缸体及活塞上分别设置有进、排气通道、进、排气阀门及对应的密封装置,优点是本发明的体积小、做功效率高、噪音低、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可在空气压缩机或液压泵领域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F04B3/00GK101476552SQ20091011481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6日
发明者军 于, 倪桂樵, 阮勤江, 陈君立 申请人:浙江鸿友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