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缓冲机构的气、液压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9630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缓冲机构的气、液压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液压缸,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气、液压缸。
背景技术
工业上广泛应用的气、液压缸的活塞快速运动到端部时,都会形成机械冲击,特别是气缸的活塞运动速度较快,冲击更为严重。这种机械冲击,不仅会造成冲击噪声,而且会显著影响相关元件的使用寿命。当气、液压缸的活塞运动到其终端时,活塞的动能和压力会造成活塞与端盖之间的较大冲击,这个问题一直难以满意地得到解决,气、液压缸的缓冲研究成为目前国内外该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因此,在气缸和速度大于0. 2m/s的液压缸上,都需要采用缓冲机构。国内外常用的带缓冲机构的气、液压缸基本上都是用排气节流和反向背压作用的方式降低活塞的运动速度以达到减小或消除冲击的目的。如图I所示的普通型单活塞杆双作用气缸,缸筒与前后端盖(配有密封圈)连接后, 内腔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在这个密封的空间内有一个与活塞杆相连的活塞,活塞上装有密封圈,活塞把这个密封的空间分成两个腔室。气缸的前后端盖上设置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由缓冲节流阀、缓冲柱塞和缓冲密封圈等组成。当气缸行程接近终端时,由于缓冲装置的作用,可以防止高速运动的活塞撞击缸盖。上述缓冲装置存在如下缺点a、缓冲效果差;b、活塞的运动速度不易提高;c、气、 液压缸的体积大;d、需要外加一套气、液压压力循环系统,控制背压腔液体回流节流产生阻尼来实现缓冲作用,结构复杂,应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气、液压缸,通过结构的改进,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缓冲距离短,缓冲效果好。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气、液压缸,包括活塞、缸体和固定在缸体上的端盖,所述端盖的内侧固设有第一永磁铁,与该第一永磁铁相对的活塞端面上设有第二永磁铁,所述第一永磁铁与第二永磁铁相对端的极性相同。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永磁铁与端盖之间设有第一隔磁套,所述第二永磁铁与活塞之间设有第二隔磁套。通过上述结构,当气、液压缸的活塞接近于端盖时,第一、第二永磁铁之间的相互排斥力迅速增加,从而对活塞的运动产生缓冲制动,降低活塞的运动速度以达到减小或消除冲击的目的。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I.本发明的第一永磁铁和第二永磁铁之间的排斥力是呈非线性快速增加,因此大大缩短了缓冲制动距离;同时,第一永磁铁的轴向尺寸较小,因此与采用柱塞式节流缓冲腔的缓冲装置相比,端盖的轴向尺寸明显缩小,所以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
2.本发明对活塞与缸体之间的密封要求低,零件易加工,成本低。3.本发明在第一永磁铁和端盖之间以及第二永磁铁和活塞之间均设有隔磁套,永磁铁不会对端盖及活塞造成磁化,可避免其吸附不必要的铁磁物质材料。


图I是背景技术中普通型单活塞杆双作用气缸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其中1、活塞;2、缸体;3、端盖;4、第一永磁铁;5、第二永磁铁;6、第一隔磁套;7、第二隔磁套。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2所不,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气、液压缸,包括活塞I、缸体2和固定在缸体上的后端盖3,后端盖3的内侧固设有第一隔磁套6,其内嵌设有环形第一永磁铁4。所述活塞I的后端面上固设有第二隔磁套7,其内嵌设有环形第二永磁铁5。所述第一永磁铁4的前端与第二永磁铁5的后端极性相同。通过上述结构,当气、液压缸的活塞往复运动至其后端面接近于后端盖的前端面时,第一、第二永磁铁之间的相互排斥力迅速增加,从而对活塞的运动产生缓冲制动,降低活塞的运动速度以达到减小或消除冲击的目的。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气、液压缸的前端盖和活塞的前端面之间增设有另一套磁力缓冲装置,如图3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气、液压缸,包括活塞(I)、缸体(2)和固定在缸体上的端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3)的内侧固设有第一永磁铁(4),与该第一永磁铁(4)相对的活塞端面上设有第二永磁铁(5),所述第一永磁铁(4)与第二永磁铁(5)相对端的极性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有缓冲机构的气、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铁(4)与端盖(3)之间设有第一隔磁套(6),所述第二永磁铁(5)与活塞(I)之间设有第二隔磁套(7)。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气、液压缸,包括活塞、缸体和固定在缸体上的端盖,所述端盖的内侧固设有第一永磁铁,与该第一永磁铁相对的活塞端面上设有第二永磁铁,所述第一永磁铁与第二永磁铁相对端的极性相同。本发明的第一永磁铁和第二永磁铁之间的排斥力是呈非线性快速增加,因此大大缩短了缓冲制动距离。本发明的第一永磁铁的轴向尺寸较小,因此与采用柱塞式节流缓冲腔的缓冲装置相比,端盖的轴向尺寸明显缩小。
文档编号F15B15/22GK102536957SQ20121004371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4日
发明者司广琚, 王传洋, 肖莹华, 钟康民 申请人:苏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