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压滤机的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688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用于压滤机的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压滤机的液压系统,包括油箱、压紧油缸及翻板油缸,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柱塞泵、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及第三换向阀,所述柱塞泵与所述油箱相连,所述第一换向阀连接在所述压紧油缸与所述第三换向阀之间,所述第二换向阀连接在所述翻板油缸与所述第三换向阀之间,所述第三换向阀与所述柱塞泵相连,所述第三换向阀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所述第三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位时将液压油从所述柱塞泵经由所述第三换向阀及所述第一换向阀导入所述压紧油缸中,所述第三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作位时将液压油从所述柱塞泵经由所述第三换向阀及所述第二换向阀导入所述翻板油缸中。上述液压系统的整体结构紧凑,并可降低使用和维护成本。
【专利说明】用于压滤机的液压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液分离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压滤机的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压滤机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用于固体和液体的分离,使混合液中的固体提取出来。固液分离的基本原理是:混合液流经过滤介质(滤布),固体停留在滤布上,并逐渐在滤布上堆积形成过滤泥饼,而滤液部分则渗透过滤布,成为不含固体的清液。
[0003]压滤机的种类包括板框压滤机、厢式压滤机等,压滤机的结构一般包括机架、压紧机构和过滤机构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压紧机构一般采用液压方式进行压紧,由压紧油缸驱动压板压紧,以对滤室内的固液混合物进行挤压过滤。
[0004]在过滤的过程中,由于滤布的毛细现象,滤液通过滤布向外渗漏出,导致少量的滤液往下流,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到处滴流污染环境。为此在滤板下方还设置有翻板,在翻板的旁边设置接液盘,翻板的下面是卸料斗,由翻板油缸驱动翻板翻转,与压滤机的压紧、回程动作联动。压滤机开始挤压过滤时,翻板闭合导引滤液到接液盘;过滤完成后,翻板打开完成卸料。翻板一般采用双门屋檐式集液结构,常用一字型翻板和人字型翻板。
[0005]目前在压滤机中,滤板的压紧与松开,翻板的打开与闭合均采用开式液压系统。由于滤板压紧装置需要大流量液压泵,而翻板开合装置所需流量非常小,为满足滤板压紧及翻板开合时对液压油流量的要求,目前压滤机液压系统都采用双泵及双电机系统,其中滤板压紧装置采用恒功率柱塞泵,而翻板开合装置采用齿轮泵,柱塞泵、齿轮泵、回油过滤器、阀组均集成安装在液压油箱上,这就导致液压系统复杂,同时为了满足双液压泵的设计就需要增大液压油箱的体积,增多液压油量,增加了压滤机液压系统的制造和使用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紧凑、并可降低使用和维护成本的用于压滤机的液压系统。
[000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压滤机的液压系统,包括油箱、压紧油缸及翻板油缸,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柱塞泵、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及第三换向阀,所述柱塞泵与所述油箱相连,所述第一换向阀连接在所述压紧油缸与所述第三换向阀之间,所述第二换向阀连接在所述翻板油缸与所述第三换向阀之间,所述第三换向阀与所述柱塞泵相连,所述第三换向阀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所述第三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位时将液压油从所述柱塞泵经由所述第三换向阀及所述第一换向阀导入所述压紧油缸中,所述第三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作位时将液压油从所述柱塞泵经由所述第三换向阀及所述第二换向阀导入所述翻板油缸中。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换向阀为一个两位三通的换向阀,所述第三换向阀具有入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三换向阀的入油口与所述柱塞泵的出油口相连,所述第三换向阀的第一出油口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相连,所述第三换向阀的第二出油口与所述第二换向阀相连。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三换向阀的入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通,而第二出油口截止;所述第三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作位时,所述第三换向阀的入油口与第二出油口连通,而第一出油口截止。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向阀为一个三位四通的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具有入油口、回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一换向阀的入油口与所述第三换向阀的第一出油口相连,所述第一换向阀的回油口与所述油箱相连,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出油口与所述压紧油缸的无杆腔相连,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二出油口与所述压紧油缸的有杆腔相连。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向阀具有中位、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中位时,第一换向阀的入油口截止,第一出油口截止或与回油口连通,第二出油口与回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一换向阀的入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通,回油口与第二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作位时,所述第一换向阀的入油口与第二出油口连通,回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通。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向阀为一个三位四通的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具有入油口、回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二换向阀的入油口与所述第三换向阀的第二出油口相连,所述第二换向阀的回油口与所述油箱相连,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一出油口与所述翻板油缸的无杆腔相连,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二出油口与所述翻板油缸的有杆腔相连。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向阀具有中位、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中位时,所述第二换向阀的入油口截止,第一出油口截止或与回油口连通,第二出油口与回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二换向阀的入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通,回油口与第二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作位时,所述第二换向阀的入油口与第二出油口连通,回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通。
[0014]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连接在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出油口与所述压紧油缸的无杆腔之间,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二出油口还同时与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液控口相连。
[0015]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第二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连接在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一出油口与所述翻转油缸的无杆腔之间,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二出油口还同时与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液控口相连。
[0016]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高压卸荷阀,所述高压卸荷阀连接在所述压紧油缸的无杆腔与所述油箱之间,所述高压卸荷阀为一个具有两个工作位的换向阀,所述高压卸荷阀处于第一工作位时,所述高压卸荷阀处于截止状态;所述高压卸荷阀处于第二工作位时,所述高压卸荷阀处于导通状态。
[00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压滤机的液压系统,在压紧和松开滤板时,通过第三换向阀和第一换向阀控制压紧油缸动作,此时,翻板油缸不动作;在卸饼过程中翻板油缸工作时,通过第三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控制翻板油缸动作,此时,压紧油缸不动作。该液压系统采用一个柱塞泵驱动,压紧油缸和翻板油缸的驱动共用一个柱塞泵,油泵的数量由两个减少至一个,油泵电机也减少一个,液压系统的结构更加简洁紧凑,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在油路中加注的液压油量同比也减少约15%,也降低了使用及维护成本,达到了既能使结构简洁紧凑,又能降低成本的目的。
[0018]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造,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用于压滤机的液压系统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如下。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用于压滤机的液压系统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该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00、柱塞泵200、阀组300、压紧油缸400、翻板油缸500及滤油器600。阀组300包括第一换向阀301、第二换向阀302、第三换向阀303、第一液控单向阀311、第二液控单向阀312、高压卸荷阀321、第一溢流阀331、第二溢流阀332、第三溢流阀333、第四溢流阀334、第一压力表341、第二压力表342、手动阀351及调速阀361。
[0022]柱塞泵200与油箱100相连,为液压系统中提供液压油。由于柱塞泵200为流量可变的液压泵,可以根据负载的压力自动调节流量,在油缸压力大时减小流量,降低油缸运行速度,适合用于压紧动作。
[0023]第三换向阀303能在控制液压油进入压紧油缸400与控制液压油进入翻板油缸500两种状态间转换,具体地,第三换向阀303为一个两位三通的换向阀,例如为两位三通的电磁换向阀,第三换向阀303具有入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第三换向阀303的入油口与柱塞泵200的出油口相连,第三换向阀303的第一出油口与第一换向阀301的入油口相连,第三换向阀303的第二出油口与第二换向阀302的入油口相连。第三换向阀303具有第一工作位(图中的右位)和第二工作位(图中的左位),第三换向阀303处于第一工作位时,第三换向阀303的入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通,而第二出油口截止,柱塞泵200的液压油可以经第一换向阀301流向压紧油缸400 ;第三换向阀303处于第二工作位时,第三换向阀303的入油口与第二出油口连通,而第一出油口截止,柱塞泵200的液压油可以经第二换向阀302流向翻板油缸500。第三换向阀303在得电或失电时可以实现在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之间的切换。
[0024]第一换向阀301用于控制液压油进入压紧油缸400的无杆腔或有杆腔,从而控制压紧油缸400伸出或缩回,以实现对滤板的压紧与松开。具体地,第一换向阀301为一个三位四通的换向阀,例如为三位四通的电磁换向阀,第一换向阀301具有入油口、回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第一换向阀301的入油口与第三换向阀303的第一出油口相连,第一换向阀301的回油口通过滤油器600与油箱100相连,第一换向阀301的第一出油口通过第一液控单向阀311与压紧油缸400的无杆腔相连,第一换向阀301的第二出油口与压紧油缸400的有杆腔相连,第一换向阀301的第二出油口还同时与第一液控单向阀311的液控口相连。第一换向阀301具有中位、第一工作位(图中的右位)和第二工作位(图中的左位)。第一换向阀301处于中位时,第一换向阀301的入油口截止,第一出油口截止或与回油口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出油口与回油口连通),第二出油口与回油口连通;第一换向阀301处于第一工作位时,第一换向阀301的入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通,回油口与第二出油口连通,柱塞泵200的液压油经第一换向阀301及第一液控单向阀311流入压紧油缸400的无杆腔,压紧油缸400伸出;第一换向阀301处于第二工作位时,第一换向阀301的入油口与第二出油口连通,回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通,柱塞泵200的液压油经第一换向阀301流入压紧油缸400的有杆腔,高压油同时将第一液控单向阀311打开,压紧油缸400的无杆腔中的油液通过打开的第一液控单向阀311回流至油箱100。第一换向阀301在一端得电或失电时可以实现在第一工作位和中位之间的切换,第一换向阀301在另一端得电或失电时可以实现在第二工作位和中位之间的切换。
[0025]第一换向阀301由于流经的液压油量及油压大,单纯依靠电磁及弹簧的推靠力难以开启,因此第一换向阀301优选为先导式电磁换向阀,以通过先导油路的控制利于阀芯的移动换向操作。
[0026]第二换向阀302用于控制液压油进入翻板油缸500的无杆腔或有杆腔,从而控制翻板油缸500伸出或缩回,以实现对翻板的打开与闭合。具体地,第二换向阀302为一个三位四通的换向阀,例如为三位四通的电磁换向阀,第二换向阀302具有入油口、回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第二换向阀302的入油口与第三换向阀303的第二出油口相连,第二换向阀302的回油口通过滤油器600与油箱100相连,第二换向阀302的第一出油口通过第二液控单向阀312及调速阀361与翻板油缸500的无杆腔相连,第二换向阀302的第二出油口与翻板油缸500的有杆腔相连,第二换向阀302的第二出油口还同时与第二液控单向阀312的液控口相连。第二换向阀302具有中位、第一工作位(图中的右位)和第二工作位(图中的左位)。第二换向阀302处于中位时,第二换向阀302的入油口截止,第一出油口截止或与回油口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出油口截止),第二出油口与回油口连通;第二换向阀302处于第一工作位时,第二换向阀302的入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通,回油口与第二出油口连通,柱塞泵200的液压油经第二换向阀302、第二液控单向阀312及调速阀361流入翻板油缸500的无杆腔,翻板油缸500伸出;第二换向阀302处于第二工作位时,第二换向阀302的入油口与第二出油口连通,回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通,柱塞泵200的液压油经第二换向阀302流入翻板油缸500的有杆腔,高压油同时将第二液控单向阀312打开,翻板油缸500的无杆腔中的油液通过打开的第二液控单向阀312回流至油箱100。第二换向阀302在一端得电或失电时可以实现在第一工作位和中位之间的切换,第二换向阀302在另一端得电或失电时可以实现在第二工作位和中位之间的切换。
[0027]高压卸荷阀321连接在压紧油缸400的无杆腔与油箱100之间,用于在压紧油缸400缩回之前对无杆腔进行卸荷。具体地,高压卸荷阀321为一个具有两个工作位的换向阀,例如为两位两通或两位三通的电磁换向阀,高压卸荷阀321处于第一工作位(图中的右位)时,高压卸荷阀321的入油口与出油口不连通,高压卸荷阀321处于截止状态,不对压紧油缸400的无杆腔进行卸荷;高压卸荷阀321处于第二工作位(图中的左位)时,高压卸荷阀321的入油口与出油口连通,高压卸荷阀321处于导通状态,此时可以对压紧油缸400的无杆腔进行卸荷。高压卸荷阀321在得电或失电时可以实现在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之间的切换。
[0028]第一液控单向阀311连接在第一换向阀301的第一出油口与压紧油缸400的无杆腔之间。第二液控单向阀312与调速阀361串联连接在第二换向阀302的第一出油口与翻转油缸500的无杆腔之间,调速阀361用于对翻板油缸500的伸缩速度进行调控。第一溢流阀331连接在压紧油缸400的有杆腔与油箱100之间,第二溢流阀332连接在翻转油缸500的无杆腔与油箱100之间,第三溢流阀333连接在第三换向阀303的第二出油口与油箱100之间,第四溢流阀334连接在柱塞泵200的出油口与油箱100之间。第一压力表341连接在柱塞泵200的出油口上,用于检测柱塞泵200的出油口压力。第二压力表342连接在压紧油缸400的无杆腔上,用于检测压紧油缸400的无杆腔压力。手动阀351连接在翻转油缸500的无杆腔与油箱100之间,用于在翻转油缸500的油路出现故障时手动对翻转油缸500的无杆腔进行卸荷,手动使翻板打开。
[0029]当压滤机需要进行滤板压紧作业时,第三换向阀303不得电并处于第一工作位,第一换向阀301的一端得电并处于第一工作位,柱塞泵200将油箱100中的液压油经过第三换向阀303、第一换向阀301及第一液控单向阀311送入压紧油缸400的无杆腔内,压紧油缸400的活塞杆外伸,驱动滤板压紧。当压紧力达到第二压力表342设定值时,柱塞泵200的电机(图未标)通过电控自动停机,同时第一换向阀301失电回到中位,压紧油缸400被第一液控单向阀311锁紧,柱塞泵200停止运行。在压紧作业过程中,高压卸荷阀321不得电并处于截止状态。
[0030]当压滤机进行滤板松开作业时,高压卸荷阀321得电并处于导通状态,压紧油缸400的无杆腔通过导通的高压卸荷阀321进行卸荷,以降低无杆腔中的油压,当卸荷达到一段时间(优选为30秒)后,高压卸荷阀321失电并重回截止状态。此时,第三换向阀303仍保持处于第一工作位,而第一换向阀301的另一端得电并处于第二工作位,柱塞泵200将油箱100中的液压油经过第三换向阀303及第一换向阀301进入压紧油缸400的有杆腔内,压紧油缸400的活塞杆收缩,带动滤板松开。压紧油缸400的无杆腔中的油液此时通过打开的第一液控单向阀311回流至油箱100。
[0031]当压滤机进行拉板卸饼作业时,第三换向阀303得电换向并处于第二工作位,第二换向阀302的一端得电并处于第一工作位,柱塞泵200将将油箱100中的液压油经过第三换向阀303、第二换向阀302、第二液控单向阀312及调速阀361进入翻板油缸500的无杆腔中,使翻板油缸500的活塞杆伸出,驱动翻板打开。在此过程中,进入翻板油缸500的无杆腔中的液压油的流速由调整好的调速阀361来决定,即翻板油缸500的运行速度由调速阀361决定,多余的液压油经第二溢流阀332流回油箱100。
[0032]当压滤机拉板卸饼作业完成后,第三换向阀303保持处于第二工作位,第二换向阀302的另一端得电并处于第二工作位,柱塞泵200将将油箱100中的液压油经过第三换向阀303及第二换向阀302进入翻板油缸500的有杆腔中,翻板油缸500的活塞杆缩回,带动翻板闭合,使翻板可用于导引滤液到接液盘,防止滤液到处滴流。翻板油缸500的无杆腔中的油液此时通过打开的第二液控单向阀312回流至油箱100。
[0033]可以理解地,根据翻板油缸500是正向安装还是反向安装的不同,也可以是翻板油缸500的活塞杆缩回时驱动翻板打开,翻板油缸500的活塞杆伸出时带动翻板闭合,在此并不做限制。
[0034]在上述过程中,为了防止液压系统因压力过大而发生危险,多余的液压油都可以通过四个溢流阀及滤油器600流回油箱100中。
[0035]在上述压紧和松开滤板时,通过第三换向阀303和第一换向阀301控制压紧油缸400动作,此时,翻板油缸500不动作;在上述卸饼过程中翻板油缸工作时,通过第三换向阀303和第二换向阀302控制翻板油缸500动作,此时,压紧油缸400不动作。该液压系统采用一个柱塞泵200驱动,压紧油缸400和翻板油缸500的驱动共用一个柱塞泵200,油泵的数量由两个减少至一个,油泵电机也减少一个,液压系统的结构更加简洁紧凑,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在油路中加注的液压油量同比也减少约15%,也降低了使用及维护成本,达到了既能使结构简洁紧凑,又能降低成本的目的。
[00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压滤机的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00)、压紧油缸(400)及翻板油缸(500),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柱塞泵(200)、第一换向阀(301)、第二换向阀(302)、及第三换向阀(303),所述柱塞泵(200)与所述油箱(100)相连,所述第一换向阀(301)连接在所述压紧油缸(400)与所述第三换向阀(303)之间,所述第二换向阀(302)连接在所述翻板油缸(500)与所述第三换向阀(303)之间,所述第三换向阀(303)与所述柱塞泵(200)相连,所述第三换向阀(303)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所述第三换向阀(303)处于第一工作位时将液压油从所述柱塞泵(200)经由所述第三换向阀(303)及所述第一换向阀(301)导入所述压紧油缸(400)中,所述第三换向阀(303)处于第二工作位时将液压油从所述柱塞泵(200)经由所述第三换向阀(303)及所述第二换向阀(302)导入所述翻板油缸(50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向阀(303)为一个两位三通的换向阀,所述第三换向阀(303)具有入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三换向阀(303)的入油口与所述柱塞泵(200)的出油口相连,所述第三换向阀(303)的第一出油口与所述第一换向阀(301)相连,所述第三换向阀(303)的第二出油口与所述第二换向阀(30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向阀(303)处于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三换向阀(303)的入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通,而第二出油口截止;所述第三换向阀(303)处于第二工作位时,所述第三换向阀(303)的入油口与第二出油口连通,而第一出油口截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301)为一个三位四通的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301)具有入油口、回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一换向阀(301)的入油口与所述第三换向阀(303)的第一出油口相连,所述第一换向阀(301)的回油口与所述油箱(100)相连,所述第一换向阀(301)的第一出油口与所述压紧油缸(400)的无杆腔相连,所述第一换向阀(301)的第二出油口与所述压紧油缸(400)的有杆腔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301)具有中位、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所述第一换向阀(301)处于中位时,第一换向阀(301)的入油口截止,第一出油口截止或与回油口连通,第二出油口与回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301)处于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一换向阀(301)的入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通,回油口与第二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301)处于第二工作位时,所述第一换向阀(301)的入油口与第二出油口连通,回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向阀(302)为一个三位四通的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302)具有入油口、回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二换向阀(302)的入油口与所述第三换向阀(303)的第二出油口相连,所述第二换向阀(302)的回油口与所述油箱(100)相连,所述第二换向阀(302)的第一出油口与所述翻板油缸(500)的无杆腔相连,所述第二换向阀(302)的第二出油口与所述翻板油缸(500)的有杆腔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向阀(302)具有中位、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所述第二换向阀(302)处于中位时,所述第二换向阀(302)的入油口截止,第一出油口截止或与回油口连通,第二出油口与回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302)处于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二换向阀(302)的入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通,回油口与第二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302)处于第二工作位时,所述第二换向阀(302)的入油口与第二出油口连通,回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311),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311)连接在所述第一换向阀(301)的第一出油口与所述压紧油缸(400)的无杆腔之间,所述第一换向阀(301)的第二出油口还同时与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311)的液控口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第二液控单向阀(312),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312)连接在所述第二换向阀(302)的第一出油口与所述翻转油缸的无杆腔之间,所述第二换向阀(302)的第二出油口还同时与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312)的液控口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高压卸荷阀(321),所述高压卸荷阀(321)连接在所述压紧油缸(400)的无杆腔与所述油箱(100)之间,所述高压卸荷阀(321)为一个具有两个工作位的换向阀,所述高压卸荷阀(321)处于第一工作位时,所述高压卸荷阀(321)处于截止状态;所述高压卸荷阀(321)处于第二工作位时,所述高压卸荷阀(321)处于导通状态。
【文档编号】F15B11/20GK204164066SQ201420616584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3日
【发明者】宋开宇, 颜林军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