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连续油管设备注入头马达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5011阅读:7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设备液压控制装置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新型连续油管设备注入头马达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注入头作为连续油管设备的重要部件,对连续油管设备的作业安全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现有连续油管设备对注入头马达进行驱动多采用闭式变量柱塞泵作为控制动力源,该控制方式存在响应速度慢、系统温度较高等缺点,急需一种新型连续油管设备注入头马达驱动系统克服传统控制方式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连续油管设备注入头马达驱动系统,该驱动系统实现了注入头马达驱动系统的响应速度快、控制注入头马达驱动系统温度低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连续油管设备注入头马达驱动系统,包括定量泵、安全溢流阀、溢流阀、定压差阀、电控换向节流阀、油箱、节流阀,所述的定量泵与油箱、定压差阀连接,所述的定压差阀与电控换向节流阀连接,所述的电控换向节流阀与A口、B口连接,所述的定量泵出口处连接有安全溢流阀,所述A口和B口连接在注入头马达上,所述的A口与电控换向节流阀之间、所述的B口与电控换向节流阀之间各连接有一个节流阀,两个所述的节流阀之间连接有梭阀,所述的节流阀和梭阀之间各安装有一个安全溢流阀,所述的梭阀还与远程调压阀连接,所述的远程调压阀与定压差阀的先导口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的定量泵与定压差阀之间连接有溢流阀。

作为优化,所述的溢流阀的先导口与通过调节远程调压阀与油箱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的溢流阀的先导口还并联了先导安全阀。

作为优化,所述的A口与电控换向节流阀之间、所述的B口与电控换向节流阀之间各连接一个溢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连续油管设备注入头马达驱动系统,通过定量泵与控制阀相结合的控制方式来达到驱动注入头马达的功能,达到增加注入头马达驱动系统的响应速度、控制注入头马达驱动系统温度的目的,通过人工控制电控手柄远程控制电控换向节流阀的方向和开口大小,从而调节液压油的流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图;

其中,1定量泵、2安全溢流阀、3溢流阀、4定压差阀、5电控换向节流阀、6油箱、7节流阀、8梭阀、9A口、10B口、11先导安全阀、12远程调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一种新型连续油管设备注入头马达驱动系统,包括定量泵1、安全溢流阀2、溢流阀3、定压差阀4、电控换向节流阀5、油箱6、节流阀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量泵1与油箱6、定压差阀4连接,所述的定压差阀4与电控换向节流阀5连接,所述的电控换向节流阀5与A口9、B口10连接,所述的定量泵1出口处连接有安全溢流阀2,所述A口9和B口10连接在注入头马达上,所述的A口9与电控换向节流阀5之间、所述的B口10与电控换向节流阀5之间各连接有一个节流阀7,两个所述的节流阀7之间连接有梭阀8,所述的节流阀7和梭阀8之间各安装有一个安全溢流阀2,所述的梭阀8还与远程调压阀12连接,所述的远程调压阀12与定压差阀4的先导口相连接。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定量泵1从液压油箱6吸取液压油,并将液压油输送通过定压差阀4,然后进入电控换向节流阀5,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电控手柄远程控制电控换向节流阀5的方向和开口大小,从而调节液压油的流量,了保证液压系统的安全,在定量泵1的出口连接了安全溢流阀2,以保证定量泵1的出口压力不超限,电控换向节流阀5的A口9或B口10出来的高压液压油则可以直接用于驱动注入头马达,而另一口则可用于注入头马达回油,节流阀7可用于从电控换向节流阀5的A口9或B口10取油,并通过梭阀8将高压侧液压油取出,为了保证系统安全,在节流阀5和梭阀8之间安装有安全溢流阀2,从梭阀8出来的高压液压油与远程调压阀12相连,操作人员通过调节远程调压阀12,可以调整梭阀8出来的高压液压油的压力大小,通过调节远程调压阀12调整之后的液压油与定压差阀4的先导口相连接,从而保证定压差阀输出的流量恒定,对于定量泵1输出的多余的流量,可以通过溢流阀3将多余的液压油送回液压油箱6,溢流阀3的先导口与通过调节远程调压阀12调整之后的液压油箱连接,可以保证溢流阀3的压力较低,从而节约能量,为了保证溢流阀3的安全,在溢流阀3的先导口还并联了先导安全阀11,保证溢流阀3的溢流压力不超限,为了保证驱动注入头马达的液压油压力不超限,在电控换向节流阀5的A口9和B口10还连接有溢流阀3,以保证电控换向节流阀5的A口9和B口10液压油的压力处于安全范围。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一种新型连续油管设备注入头马达驱动系统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