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油组件、泵和旋转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249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控油组件、泵和旋转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地涉及控油组件、泵和旋转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旋转式压缩机中,电机无需将转子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活塞的往复运动,而是直接带动旋转活塞作旋转运动来完成对制冷剂蒸气的压缩,因而旋转式压缩机特别适用于小型空调器,特别是在家用空调器上的应用更为广泛。

同时,随着变频空调的流行,变频压缩机的需求越来越大,现有变频压缩机技术中,由于曲轴中心吸油孔和排油孔的大小均固定不变,从而在压缩机低转速时,容易因供油不足而引起压缩机润滑不良,而在压缩机高转速时,用会因供油过多而引起压缩机排气含油率增大,压缩机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供油量无法调整的问题,提供一种控油组件,该控油组件能够随着曲轴转速调整供油量,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可靠性和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控油组件,该控油组件能够安装在曲轴的中心吸孔中,该控油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轴向弹性件、轴向推送件和油口配合件,其中,所述轴向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中心吸孔的顶端,另一端固定有所述轴向推送件;所述轴向推送件能够随着所述曲轴的旋转速度的变化形成不同推动力压迫所述轴向弹性件而在所述中心吸孔中移动;所述油口配合件的外周面与所述中心吸孔的底端的内周面形成油通道,该油口配合件固定在所述轴向推送件上,所述外周面的径向轮廓从所述轴向推送件沿轴向变大,而在所述油口配合件随着所述轴向推送件移动时使所述油通道的供油量变化。

优选地,所述轴向变形件包括固定在所述中心吸孔中的止动端部件,和连接在所述止动端部件上的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止动端部件为具有第一中心通孔的圆柱体,该圆柱体的外周面与所述中心吸孔的内周面过盈配合;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间隙配合在所述中心吸孔中。

优选地,所述轴向推送件沿轴向呈螺旋状或者螺旋扭曲状。

优选地,所述油口配合件为具有第二中心通孔的圆锥体,该圆锥体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中心吸孔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泵,包括曲轴,所述曲轴的中心吸孔中设置有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油组件。

优选地,所述曲轴包括副轴部、偏心轴部、主轴部,沿轴向贯穿所述副轴部、偏心轴部、主轴部的一部分的所述中心吸孔、沿轴向贯穿所述主轴部的其他部分的贯通孔和沿径向贯通的排油孔,所述排油孔与所述中心吸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排油孔为多个,至少包括位于所述副轴部侧的副轴侧向排油孔和位于所述主轴部侧的主轴侧向排油孔。

优选地,所述轴向推送件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所述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油口配合件的轴向长度。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所述旋转式压缩机中设置有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油组件,或者设置有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曲轴的中心吸孔设置所述控油组件,轴向推送件能够随着所述曲轴的旋转速度的变化推动力压迫轴向弹性件而在中心吸孔中移动,从而带动油口配合件相对中心吸孔的底端位移,而使油通道的供油量发生变化,既能够确保低转速式旋转时压缩机的具有足够的供油量,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可靠性,还能够避免高转速时旋转时压缩机容易产生排气含有率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式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曲轴6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控油组件8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当曲轴6在低转速下时本实用新型所述控油组件8的位置示意图。

图5是当曲轴6在额度转速下时本实用新型所述控油组件8的位置示意图。

图6是当曲轴6在高转速下时本实用新型所述控油组件8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储液器 2中壳体

3上壳体 4电机定子

5电机转子 6曲轴

61贯通孔 62主轴侧向排油孔

63副轴侧向排油孔 64中心吸孔

65主轴部 66偏心轴部

67副轴部

7下壳体 8控油组件

81油口配合件 82轴向推送件

83弹性件 84止动端部件

85第一中心通孔 86第二中心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油组件,该控油组件8能够安装在曲轴6的中心吸孔64中,该控油组件8包括:依次连接的轴向弹性件、轴向推送件82和油口配合件81,其中,所述轴向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中心吸孔64的顶端,另一端固定有轴向推送件82;轴向推送件82能够随着曲轴的旋转速度的变化形成不同推动力压迫轴向弹性件而在中心吸孔64中移动;所述油口配合件81的外周面与中心吸孔64的底端的内周面形成油通道,该油口配合件81固定在轴向推送件82上,该外周面的径向轮廓从轴向推送件82沿轴向变大,而在油口配合件81随着轴向推送件82移动时使所述油通道的供油量变化。

通过固定在曲轴6中的轴向弹性件,使轴向推送件与曲轴同步旋转,当曲轴转速较高时,流经轴向推送件的冷冻油等的流速较快,能够形成较大的提升力,向上压迫轴向弹性件变形,使油口配合件81处于较高位置。如图4所示,当转速较低时,所述外周面上部的径向轮廓较销部分与中心吸孔64的内表面形成流通面积较大的油通道,使得油供给量增加,确保低转速式旋转时压缩机的供油量,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可靠性。当转速为额度转速时,如图5所示。如图6所示,当转速较高时,所述外周面下部的径向轮廓较大部分与中心吸孔64的内表面形成流通面积较小的油通道,使得油供给量减少,从而限制油泵供给泵体的油量,降低旋转式压缩机高转速下的排气含油量。

所述轴向变形件能够以现有技术的各种方式固定到曲轴6的中心吸孔64中,例如粘结、焊接等。轴向变形件为现有技术中在外力条件下能够拉伸或缩短的各种部件,例如弹簧。作为一种简单的可替代方式,所述轴向变形件为弹簧,该弹簧的一端粘接在中心吸孔上,另一端粘接在轴向推送件上。

本实用新型优选轴向变形件包括固定在所述中心吸孔64中的止动端部件84,和连接在所述止动端部件84上的弹性件83。通过设置制动端部件84能够更加容易地固定轴向变形件,更加可靠地保证控油组件的整体的旋转轴线与曲轴6的旋转轴线保持一致。

具体地,止动端部件84为具有第一中心通孔85的圆柱体,该圆柱体的外周面与所述中心吸孔64的内周面过盈配合;所述弹性件83为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间隙配合在所述中心吸孔64中。该第一中心通孔85与曲轴的贯通孔61连通,以平衡压力。另外,该第一中心通孔85的与贯通孔61同轴,且直径小于贯通孔61的直径,以使在冷冻油中所混入的气能够及时地排出。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将止动端部件84固定到中心吸孔,优选在止动端部件84的一端设置有导缘,以使控油组件8的安装更易进行。另外,由于弹性件83采用压缩弹簧,能够在受轴向力作用时稳定地轴向变形,而不容易产生偏离轴向的挠度。

另外,优选压缩弹簧的外径与所述中心吸孔64之间形成有间隙,避免压缩弹簧在变形时表面剐蹭中心吸孔64的表面。另外即使在曲轴转速较大,压缩弹簧受离心现象的影响产生了偏离轴向方向的位移,也不会接触中心吸孔64的表面。

优选轴向推送件82沿轴向呈螺旋状或者螺旋扭曲状。如图4所示,轴向推送件82为螺旋扭曲状的叶片,轴向推送件82的上端面固定在所述弹性件83上,下端面固定有油口配合部81。该螺旋扭曲状的叶片的表面与中心吸孔64的内表面形成输送油道,在曲轴旋转时,向排油孔强制输油。另外,轴向推送件82的外周部与中心吸孔间隙配合,该间隙配合所具有的间隙小于压缩弹簧的外径与中心吸孔64之间所形成的间隙,从而规制压缩弹簧所能够产生的偏离轴向方向的位移量,可靠地保证控油组件6能够与曲轴6的旋转保证一致。

具体地,油口配合件81为具有第二中心通孔86的圆锥体,该圆锥体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中心吸孔64的孔径,从而能够可靠的保证油通道始终处于连通状态,避免油口配合件81与中心吸孔64内表面接触发生粘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包括曲轴6,该曲轴6的中心吸孔64中设置有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油组件8。泵包括下轴承、气缸、活塞、滑片、上轴承和曲轴等。其中曲轴作为压缩机内的传动装置,用于接受来自于电机的以扭矩形式传递来的动力。

如图2所示,曲轴6包括副轴部67、偏心轴部66、主轴部65,沿轴向贯穿副轴部67、偏心轴部66、主轴部65的一部分的中心吸孔64、沿轴向贯穿主轴部65的其他部分的贯通孔61和沿径向贯通的排油孔,所述排油孔与中心吸孔64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排油孔为多个,至少包括位于副轴部67侧的副轴侧向排油孔63和位于主轴部65侧的主轴侧向排油孔62。所述轴向推送件82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其中所述第一极限位置即为压缩机的最大预定转速时轴向推送件82所在位置,第二极限位置即为转速为零时轴向推送件82所在位置,所述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的距离能够通过调节弹性件83的刚度来调整。另外,关于曲轴的转速和供油量变化速率能够通过调整圆锥面的锥度容易地调整。优选所述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油口配合件81的轴向长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所述旋转式压缩机中设置有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油组件,或者设置有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泵。由于在周中的中心细孔64中安装有控油组件8,供油量能够随着压缩机转速变化,不但能可靠地避免因转速下降带来的供油量不足,防止泵体润滑不良的发生,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可靠性,还能够避免泵体的供油量随压缩机转速的增加而供油量过多,避免转速过高时排气含有率的提高,有效地改善压缩机性能。

具体地,如图1所示,旋转式压缩机包括电机、泵、壳体和储液器1等,具体地,所述壳体包括中壳体2、上壳体3和下壳体7,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定子4和电机转子5,其中泵中的曲轴作为压缩机内的传动装置,用于接受来自于电机的以扭矩形式传递来的动力。通过能够随旋转式压缩机的转速调整供油量,从而提高压塑机的可靠性和性能。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