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冷却结构、压缩机及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917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压缩机冷却结构、压缩机及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冷却结构、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螺杆压缩机运行过程中,主要是电机的绕组温度和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影响压缩机的运行范围和可靠性,尤其是电机的绕组温度。现有螺杆压缩机降低电机的绕组温度的方式主要有吸气冷却和喷液冷却。

吸气冷却的原理是利用低温冷媒经过电机时吸收电机热量从而达到冷却电机的目的。虽然通过吸气冷却的方式可以保证压缩机正常运行,但由于一级压缩后的排气冷媒温度较高,经过电机时,带走的热量偏少,导致电机冷却不充分,直接影响压缩机的性能和电机的寿命;同时,也会很大程度上缩小压缩机的运行范围。因此,需要额外增加喷液冷却来进一步降低电机的绕组温度,但现有的喷液冷却方式,喷液部位较集中,很难满足喷液均匀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压缩机冷却结构、压缩机及空调系统,其能够解决现有压缩机冷却结构冷却不充分、不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冷却结构,其包括壳体和喷液部件,所述喷液部件沿所述壳体的周向设置,且设有多个喷液口,所述喷液口用于向所述壳体内设置的待冷却部件喷液。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喷液部件设有一排喷液口。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喷液部件设有两排以上喷液口。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其中一排喷液口中的其中一个喷液口与相邻排喷液口中的其中一个喷液口对应,且位于所述喷液部件的同一截面。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其中一排喷液口中的其中一个喷液口与相邻排喷液口中的其中一个喷液口对应,且相互错开布置。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喷液口朝向所述待冷却部件。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喷液部件为环形管,所述喷液部件连接一进液管。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喷液部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喷液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连接进液管。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喷液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通过三通管连接所述进液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其包括上述的压缩机冷却结构。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为多级压缩机。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冷却结构设于所述多级压缩机相邻的低压级部件与高压级部件之间。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冷却结构的喷液部件设于所述压缩机的内壁凹槽内。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为待冷却部件。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供冷媒通过的流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上述的压缩机。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壳体的内壁周向设置喷液部件,沿喷液部件设有多个喷液口,也就是沿壳体的内壁周向设有多个喷液口,各喷液口均用于向待冷却部件喷液,对准待冷却部件的喷液面积大,更有利于充分降低待冷却部件的温度,且多个喷液口喷液均匀稳定,能够均匀冷却待冷却部件,解决了现有喷液结构喷液部位单一、喷液流场不均匀导致的压缩机冷却不充分、不均匀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冷却结构中的喷液部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冷却结构中的喷液部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冷却结构中的喷液部件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冷却结构中的喷液部件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液部件设有单排喷液口的出口角度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液部件设有双排喷液口的出口角度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冷却结构应用于压缩机中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

1-喷液部件;11-第一端;12-第二端;

2-喷液口;

3-进液管;

4-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冷却结构包括壳体和喷液部件1(如图1~4所示),壳体内设有待冷却部件,喷液部件1沿壳体的内壁的周向设置,且沿喷液部件1设有多个喷液口2,各喷液口2均用于向待冷却部件喷液,以降低待冷却部件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壳体的内壁周向设置喷液部件1,沿喷液部件1设有多个喷液口2,也就是沿壳体的内壁周向设有多个喷液口2,各喷液口2均用于向待冷却部件喷液,能够解决现有喷液结构喷液部位单一、喷液流场不均匀导致的压缩机冷却不充分、不均匀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中的壳体可以为压缩机的壳体,上述实施例中的待冷却部件可以是压缩机的电机4,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冷却结构能够提高电机4冷却的均匀性,有效提高电机4效率和电机4寿命,进而提升压缩机的能效、运行范围以及运行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中的待冷却部件也可以是压缩机内其他需要冷却的部件。

上述实施例中,喷液部件1上设置的多个喷液口2可以沿喷液部件1均匀设置;或者,也可以在待冷却部件温度较高的部位设置相对多一些喷液口2,在待冷却部件温度较低的部位设置相对少一些喷液口2。

如图1、图2所示,喷液部件1上可以设置一排喷液口2,也就是沿壳体的内壁周向设有一排喷液口2;或者,如图3、图4所示,喷液部件1上也可以设置两排喷液口2,也就是沿壳体的内壁周向设有两排喷液口2;或者,喷液部件1上也可以设置三排或更多排喷液口2,也就是沿壳体的内壁周向设有三排或更多排喷液口2。这样对准待冷却部件的喷液面积大,更有利于降低待冷却部件的温度。

在喷液部件1上设置两排以上喷液口2的实施例中,相邻两排喷液口2,其中一排喷液口2中的其中一个喷液口2与相邻排喷液口2中的其中一个喷液口2对应,且位于喷液部件1的同一截面(如图3所示)。

或者,相邻两排喷液口2,其中一排喷液口2中的其中一个喷液口2与相邻排喷液口2中的其中一个喷液口2对应,且相互错开布置(如图4所示)。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喷液部件1上设置的喷液口2的数量和孔径可根据所需降温幅度来确定,数量越多、孔径越大,喷液量就越大,降温幅度越大。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喷液口2朝向待冷却部件。无论是单排喷液口2的开孔角度θ(如图5、图6所示),还是双排喷液口2的开孔角度α和β(如图7所示),还是三排以上喷液口2的开孔角度均可以根据实际喷液部件1的安装位置以及待冷却部件的发热位置等进行设置,使其对准待冷却部件的最大发热处。

以图5、图6所示为例,喷液口2的开孔角度θ为第一线和第二线的夹角,第一线为喷液口2所在喷液管1位置的截面中心与喷液口2中心的连线,第二线为经过喷液口2所在喷液管1位置的截面中心的水平线。

如图7所示,双排喷液口2的开孔角度α和β同上。

如图1、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液部件1可以为单向进液口的形式。可选地,喷液部件1可以为环形管,喷液部件1包括单向进液口,单向进液口连接一进液管3。进一步地,进液管3与喷液部件1可以进行焊接,由进液管3直接分流至喷液部件1,同时,进液管3穿过壳体连接外置系统的取液口。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液部件1也可以为双向进液口的形式。可选地,喷液部件1包括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喷液部件1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均连接于进液管3。进一步地,喷液部件1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可以通过三通管连接于进液管3,进液管3连接壳体外置系统的取液口。或者,喷液部件1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连接三通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三通管的第三端穿过壳体连接外置系统的取液口,由三通管分流至喷液部件1的两端进口。

上述实施例中,喷液部件1的尺寸可以根据待冷却部件的尺寸和发热量进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冷却结构,其包括的喷液部件1可以具有多种实现形式,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液部件1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喷液部件1的第一实施例中,喷液部件1为环形管,喷液部件1包括单向进液口,单向进液口连接进液管3,沿喷液部件1设有一排喷液口2。

如图2所示,在喷液部件1的第二实施例中,喷液部件1包括双向进液口,即喷液部件1包括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喷液部件1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均为进液口,喷液部件1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均连接进液管3,沿喷液部件1设有一排喷液口2。

如图3所示,在喷液部件1的第三实施例中,喷液部件1为环形管,喷液部件1包括单向进液口,单向进液口连接进液管3,沿喷液部件1设有两排喷液口2,两排喷液口2中的喷液口2一一对应,且位于同一截面,即第一排喷液口2中的其中一个喷液口2与第二排喷液口2中的其中一个喷液口2对应,且位于喷液部件1的同一截面。

如图4所示,在喷液部件1的第四实施例中,喷液部件1为环形管,喷液部件1包括单向进液口,单向进液口连接进液管3,沿喷液部件1设有两排喷液口2,两排喷液口2中的喷液口2一一对应,且相互错开,位于不同截面,即第一排喷液口2中的其中一个喷液口2与第二排喷液口2中的其中一个喷液口2对应,且位于喷液部件1的不同截面。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其包括上述的压缩机冷却结构。

上述实施例中,压缩机冷却结构中的待冷却部件可以为压缩机的电机4的绕组。

压缩机冷却结构中的喷液部件1应用压缩机上,低温冷媒通过沿压缩机壳体内壁周向设置的喷液部件1喷向电机4的绕组,降低电机4温度。

喷液部件1可以设置在电机4两侧的绕组附近,根据压缩机的工况及电机4实际发热量进行设计,可以设置一个喷液部件1或两个以上喷液部件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液部件1匹配电机4的绕组的环形结构,从压缩机外部系统引取低温冷媒,通过周向分布的喷液口2均匀的、精准的喷向电机4的绕组。由于外部系统压力相对稳定,低温冷媒经过周向分布的喷液口2时,不受吸气流场影响,流场均匀稳定,低温冷媒可以长期、稳定、均匀、精准的喷出,从而达到均匀冷却电机4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压缩机可以为多级压缩机。多级压缩机可以包括单机双级螺杆压缩机。

上述实施例中,压缩机冷却结构可以设于多级压缩机相邻的低压级部件与高压级部件之间。

现有技术中喷液部件的喷液流场不均匀,仅从一处或两处喷入冷媒去冷却整个电机4的绕组,很难达到均匀喷液的预期效果,从而影响压缩机能效和运行范围以及电机4寿命;尤其是在多级压缩机上,由于受低压级排气的影响,喷液后冷媒在壳体内更得不到有效混合,电机4的绕组冷却不充分,流场分布不均匀,局部吸气过冷度过高,影响二级能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冷却结构应用于多级压缩机相邻的低压级部件与高压级部件之间,低温冷媒通过沿壳体周向设置的多个喷液口2均匀喷向电机4的绕组,有效降低电机4温度;同时,低温冷媒吸收电机4温度升温后,相当于对压缩机进行补气,随着低压级部件排出的冷媒一起进入高压级部件的压缩腔,提升能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冷却结构,其喷液部件1可以设于压缩机的内壁凹槽内。

如图9所示,喷液部件1安装于电机4的绕组附近或需要降温的部位,将其嵌入压缩机铸件加强筋的凹槽内,利用管夹固定即可,无需设置复杂固定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压缩机的电机4的绕组附近周向设置喷液部件1,喷液部件1设有多个喷液口2,不受壳体内气流的影响,对电机4的绕组进行均匀喷液和冷却。在喷液部件1上均布的喷液口2,可以根据电机4的绕组的冷却位置调整喷液口2的角度,精准喷液。且无需在压缩机铸件中设置复杂固定结构,将喷液部件1嵌入铸件加强筋凹槽内,利用管夹固定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中,电机4的绕组与压缩机的内壁之间设有供冷媒通过的流道,可以对电机4的绕组进行吸气冷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吸气冷却和独立喷液冷却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低温冷媒经过电机4时吸收电机4热量从而达到冷却电机4的目的,同时,喷液流场独立于吸气流场,不受吸气流场影响,利用壳体周向布置喷液部件1,通过均匀布置喷液口2,可以长期、稳定、均匀和精准喷液,均匀有效地冷却电机4,进而提升压缩机的能效、运行范围以及电机4寿命。同时,该结构安装简单可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其包括上述的压缩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上述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