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盘离合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731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盘离合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盘离合器装置,该多盘离合器装置包括与动力传动系的输入侧,即发动机侧相连的多个大致环形的离合器盘以及与动力传动系的输出侧,即轮侧相连且与所述离合器盘交替层压布置的多个大致环形的离合器板。
背景技术
:通常,多盘离合器装置用于诸如摩托车的车辆,其旨在将发动机的驱动力传递至传动装置或驱动轮或者从该处切断驱动力,并包括与动力传动系的输入侧,即发动机侧相连的多个大致环形的离合器盘以及与动力传动系的输出侧,即轮侧(驱动轮侧)相连且与离合器盘交替层压布置的多个大致环形的离合器板。由例如软木材料形成的摩擦部件刚性粘附在离合器盘的面向离合器板的相邻表面的表面上,并形成有通过成形模具在摩擦部件的表面上冲压形成为径向延伸的突起的抵接部,并且该抵接部适于抵靠离合器板的表面。所述摩擦部件形成有在抵接部之间沿离合器盘的径向延伸的沟槽,从而所述沟槽可具有排油通道的功能,用于从该处排放留在离合器盘和离合器板之间的油。已经提出了一种在抵接部中形成的传统排油通道,其具有比沟槽浅的深度(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146018/1989号公报)。在这样的多盘离合器装置中,在该多盘离合器装置是新的且各排油通道保持足够深时,除了从沟槽排油以外还可从浅的排油通道排油。有待本发明解决的问题然而,根据现有技术的多盘离合器装置,在抵接部中形成的浅排油通道在离合器的预定使用期后被磨损,因而排油效果也降低。排油效果的降低致使,当离合器盘和离合器板在离合器脱离的情况下松开时,在该离合器盘和离合器板之间留有油,从而由于油的粘性,残留的油会致使阻力矩增大。
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盘离合器装置,其可提高排油效果,从而防止在离合器装置长期使用后阻力矩增大。实现该目的的手段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盘离合器装置,该多盘离合器装置包括与动力传动系的输入侧,即发动机侧相连的多个大致环形的离合器盘;与动力传动系的输出侧,即轮侧相连且与所述离合器盘交替层压布置的多个大致环形的离合器板;摩擦部件,所述摩擦部件刚性粘附在所述离合器盘的面向所述离合器板的相邻表面的表面上,并适于与所述离合器板的表面压接触或从该表面松幵;抵接部,所述抵接部通过成形模具被冲压形成为在所述摩擦部件的表面上径向延伸的突起,并适于抵靠所述离合器板的表面;以及径向延伸的沟槽,在形成所述抵接部的同时,通过所述成形模具在相邻抵接部之间在所述摩擦部件的表面上形成所述沟槽,该多盘离合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部件具有沿周向等距离地布置的所述抵接部以及与所述沟槽共面的宽凹部,各宽凹部的周向宽度均大于所述沟槽的周向宽度。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优选的是,所述宽凹部沿所述摩擦部件的周向基本上等距离地布置。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还优选的是,所述沟槽相对于所述离合器盘成螺旋形布置。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由于摩擦部件具有沿周向等距离地布置的抵接部以及与沟槽共面且周向宽度均大于沟槽的宽凹部,因此能够改善排油效果,从而防止在离合器装置长期使用后阻力矩增大。离地布置,因此既能够实现摩擦部件和离合器板之间的均匀接触又能实现均匀排油。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由于沟槽相对于离合器盘成螺旋形布置,因而能够实现根据离合器盘的旋转沿一个方向进行排油。结合附图从以下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将会清楚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特征,其中图1是本发明的多盘离合器装置的纵剖视图;图2是表示多盘离合器装置的离合器板和离合器盘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离合器盘的平面图;图4是沿图3的线W-IV剖取的剖面图;图5是沿图3的线V-V剖取的剖面图;图6是沿图3的线VI-VI剖取的剖面图;图7是表示用于形成离合器盘的摩擦部件的成形模具以及未形成有宽凹部的部分的示意性剖面图;图8是表示用于形成离合器盘的摩擦部件的成形模具以及形成有宽凹部的部分的示意性剖面图;图9是表示衬垫面积和阻力矩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以及图IO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盘的平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多盘离合器装置安装在车辆或摩托车上,以任选地将发动机或传动装置的驱动力传递至驱动轮或者从该处切断驱动力。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多盘离合器装置主要包括离合器壳体2,其具有形成输入侧,即发动机侧的齿轮l;与形成输出侧,即轮侧的轴3相连的离合器部件4;在离合器部件4的右端(根据图l)安装在该离合器部件上的压板5;与离合器壳体2相连的离合器盘6;以及与离合器部件4相连的离合器板7。齿轮1通过从发动机传递的驱动力(旋转力)绕轴3旋转并经由铆钉8等与离合器壳体2相连。离合器壳体2为在其右端开口的筒状壳部件并且在其内周面上设有多个驱动离合器盘6。各个离合器盘6均形成为大致环形的板件,并装配在离合器壳体2上,从而使离合器盘可与离合器壳体2—起旋转。离合器部件4形成为在其右端开口的筒状壳部件并适于被容纳在离合器壳体2内。轴3穿过离合器部件4的中央并经由花键联接与其相连,从而通过离合器部件4而旋转。在离合器部件4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轴向延伸的花键,离合器板7装配在所述花键上。这些离合器板7与离合器盘6交替布置,使得相互邻接的离合器盘6和离合器板7可彼此压接触或彼此松开。也就是说,离合器盘6和离合器板7都可轴向滑动,从而当被压板5朝左侧方向(根据图1)推动时它们彼此压接触,使得离合器壳体2的旋转力可传递给离合器部件4和轴3。反过来说,当解除压板5的压力时,它们也彼此松开,因而离合器部件4不能跟随离合器壳体2的旋转,且因此动力不能传递至轴3。如图2所示,在各个离合器盘6的面向离合器板7的相对表面上,刚性粘附有由例如具有大摩擦阻力的软木材料制成的摩擦部件10。摩擦部件10的暴露表面形成有均具有突起外形的抵接部10a、在相邻的抵接部10a之间径向延伸的沟槽10b、以及起特定排油通道作用的宽凹部11(下面会更详细描述)。离合器盘6和离合器板7之间的压接触可通过抵接部10a与离合器板7的表面的接触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注意离合器盘6和离合器板7的"松开"是指其中失去压接触且离合器部件4因此不跟随离合器壳体2的旋转的状态(即,离合器盘6在离合器板7上滑动的状态),因而离合器盘6和离合器板7之间不可能有间隙。压板5具有大致盘状的外形,从而关闭离合器部件4的开口(右端),并且在一般情况下通过离合器弹簧"S"朝左侧方向被推动。也就是说,通过布置在从离合器部件4伸出并延伸穿过压板5的凸台部4b与拧在凸台部4b中的离合器螺栓"B"的头部之间的离合器弹簧"S"来实现对压板5的推动。因而,压板5的周缘部5a抵靠定位在最右位置处的离合器板7,从而离合器盘6和离合器板7在一般情况下通过离合器弹簧"S"而彼此压接触。因此,离合器壳体2和离合器部件4在一般情况下保持连接状态,从而当旋转力被输入给齿轮1时,齿轮1可使轴3旋转。当车辆的驾驶者操作以朝右侧方向(根据图1)移动推杆9从而克服离合器弹簧"S"的推动力而朝右侧方向移动压板5时,离合器盘6和离合器板7之间的压接触力可以被解除。当离合器盘6和离合器板7之间的压接触力被解除时,输入给齿轮1且因而输入给离合器壳体2的旋转力被切断,因此不会传递给轴3。也就是说,可通过推杆9的轴向运动,并因此通过压板5的轴向运动可实现离合器盘6和离合器板7之间的压接触或松开。压板5形成有从其伸出的若干止动部5b,用于限制压板5相对于离合器部件4的旋转。各止动部5b具有突起外形,并装配在形成在离合器部件4的内周面上的凹槽4a中,以限制压板5和离合器部件4之间的相对旋转。如图3至图6所示,各离合器盘6包括金属或塑料制成的芯部件"W"以及刚性粘附在芯部件"W"的相对表面上的摩擦部件10,并且各摩擦部件10的暴露表面上形成有抵接部10a、沟槽10b以及宽凹部11。各离合器盘6如下制造首先将任何合适的粘合剂涂敷在芯部件"W"的相对表面上,然后将平坦的摩擦部件10粘附在芯部件"W"的各表面上。在粘合剂固化之后,如图7和图8所示,将成形模具"P"按压到摩擦部件10的各表面上。这样,抵接部10a可通过成形模具"P"的凹部Pa形成,沟槽10b可通过成形模具"P"的突部Pb形成。在位于成形模具"P"的预定位置处的一些凹部Pa中嵌入填料"N"(图8),使得填料"N"的暴露表面Na基本上与成形模具"P"的相邻突部Pb的顶面共面。因此,可形成宽凹部ll,该宽凹部的宽度远大于沟槽10b的宽度并用作特定排油通道。填料"N"的布置位置确定成使得它们沿摩擦部件10的周向基本上等距离间隔开地分布。由于摩擦部件10形成有底面与沟槽10b的底面基本上共面的宽凹部11,在多盘离合器装置的使用期间,油除了从沟槽10b排放之外,当然也可从宽凹部ll排放。因此,可显著改善排油效果,从而防止在多盘离合器长期使用之后阻力矩增大。仅通过在传统成形模具"P"的预定位置处添加填料"N"而对该成形模具"P"稍加改进,就可利用其形成宽凹部11。此外,由于宽凹部11沿摩擦部件10的周向基本上等距离分布,还可实现摩擦部件10和离合器板7之间的均匀压接触以及均匀排油。以下通过将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与一个对比实施例进行对比来描述本发明的改进效果。表1利用在摩擦部件10中等距离地形成48个抵接部10a的对比实施例以及在摩擦部件10中形成8个宽凹部(即,去除了8个抵接部10a)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示出了关于衬垫面积(摩擦部件10和离合器板7之间的压接触面积)与阻力矩的实验结果。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从表1可清楚,虽然衬垫面积仍然减少了16.6%,但是本实施方式的离合器盘可使阻力矩下降24.2%。通过改变摩擦部件10中形成的抵接部和宽凹部的数量进行实验来研究衬垫面积与阻力矩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如表2和图9所示。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从表2和图9可清楚,当具有相同的衬垫面积时,对于降低阻力矩来说,具有6至10个宽凹部的离合器盘比其他离合器盘更有效。尽管已参照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例示的说明。例如,如图10所示,可相对于离合器盘6成螺旋形布置沟槽10b'和宽凹部ll',即它们可相对于离合器盘6的半径倾斜。该布置能够沿着离合器盘6的一个旋转方向(正转)排油。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当离合器盘6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油可被有效排放。在本发明的多盘离合器装置中除软木材料以外还可使用任何摩擦材料,例如在传统湿式多盘离合器装置中所用的纸基或橡胶基摩擦材料。本发明的多盘离合器装置可应用于摩托车、汽车、三轮或四轮车或者任何其他通用动力机械。工业应用性本发明可用于除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多盘离合器以外的任何其他多盘离合器,虽然它们具有不同的结构或附加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多盘离合器装置,该多盘离合器装置包括与动力传动系的输入侧,即发动机侧相连的多个大致环形的离合器盘(6);与动力传动系的输出侧,即轮侧相连且与所述离合器盘(6)交替层压布置的多个大致环形的离合器板(7);摩擦部件(10),所述摩擦部件刚性粘附在所述离合器盘(6)的面向所述离合器板(7)的相邻表面的表面上,并适于与所述离合器板(7)的表面进行压接触或与该表面松开;抵接部(10a),所述抵接部通过成形模具(P)被冲压形成为在所述摩擦部件(10)的表面上径向延伸的突起,并适于抵靠所述离合器板的表面;以及径向延伸的沟槽(10b),在形成所述抵接部(10a)的同时,通过所述成形模具(P)在相邻的抵接部(10a)之间在所述摩擦部件(10)的表面上形成所述沟槽;该多盘离合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部件(10)具有沿周向等距离地布置的所述抵接部(10a)以及与所述沟槽(10b)共面的宽凹部(11),各宽凹部的周向宽度均大于所述沟槽(10b)的周向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盘离合器装置,其中,所述宽凹部(11)沿所述摩擦部件(10)的周向基本上等距离地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盘离合器装置,其中,所述沟槽(10b)相对于所述离合器盘(6)成螺旋形布置。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多盘离合器装置,改善排油效果,防止离合器装置长期使用后阻力矩增大。该装置包括与动力传动系的输入侧,即发动机侧相连的多个大致环形的离合器盘;与动力传动系的输出侧,即轮侧相连且与离合器盘交替层压布置的多个大致环形的离合器板;摩擦部件,刚性粘在离合器盘的面向离合器板的相邻表面的表面上,并与离合器板的表面压接触或松开;抵接部,由成形模具冲压形成为在摩擦部件的表面上径向延伸的突起并抵靠离合器板表面;和径向延伸的沟槽,形成抵接部的同时,由成形模具在相邻抵接部之间在摩擦部件的表面上形成沟槽,特征在于摩擦部件具有沿周向等距布置的抵接部和与沟槽共面的宽凹部,各宽凹部的周向宽度大于沟槽的周向宽度。文档编号F16D13/64GK101117984SQ20071013972公开日2008年2月6日申请日期2007年7月27日优先权日2006年8月2日发明者平井启司,熊冈朝雄,铃木裕介申请人:株式会社F.C.C.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