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船机用三点接触钢丝滚道式回转支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3476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卸船机用三点接触钢丝滚道式回转支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回转支承,尤其是涉及一种滚道式回转支承。
背景技术
现有的粉料卸船机,其回转装置通常是由一对安装在支架上的角接触球轴承来实 现的,由于该轴承的滚道淬硬层浅,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和倾覆力矩能力较差,使用寿命短, 成本高,对于这种卸船机的传动装置,采用回转支承可克服以上缺陷,但现有的回转支承设 计转速较低,一般只在30r/min以下,而一般大型卸船机的额定生产率为1500t/h以上,且 在连续工作环境下温升较大,会严重影响回转支承的使用寿命,为提高卸船机的工作效率 和回转支承的使用寿命,需要用一种新型回转支承来替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卸船机用三点接触钢丝滚道式回转支承,不仅转速 高,噪音低,使用寿命长,而且具备良好的经济适用性和可维修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卸船机用三点接触钢丝滚道式回转支 承,包括外圈、内圈、钢珠和隔离块,在外圈的内壁上开设半圆弧面的环形内滚道,在内圈的 外圆周上对应开设半圆弧面的环形外滚道,该环形内滚道与环形外滚道组合成钢珠的滚 道,在此滚道内依次安装钢珠和隔离块,在外圈内壁的上端部和在内圈外壁的下端部分别 开设密封环槽,在各密封环槽中安装密封条,其特征是将外圈按滚道的水平中心线为基准 分成带台阶孔的上外圈和台阶式的下外圈,在上外圈的台阶孔中开设内螺纹孔,而将下外 圈的上部制成对应的外螺纹段,将下外圈的上部对应旋装进上外圈中,对应于上、下外圈二 者之间的水平结合部,在下外圈的底环面上圆周均布开设直达上外圈的沉头螺孔,在各沉 头螺孔中旋装螺栓而连接,方便钢珠和隔离套的装拆;以滚道的水平(径向)中心线为基 准,在内圈的外滚道上开设一环形内圆弧凹槽,在此环形内圆弧凹槽中嵌装钢丝并形成钢 丝圈,并使钢丝的局部外露于环形内圆弧凹槽,并在此外露的局部钢丝上开设环形圆弧副 滚道,同时,在外圈的内滚道上对称开设两道互成120°夹角的上、下环形内圆弧凹槽,在 此上、下环形内圆弧凹槽中均嵌装钢丝并形成钢丝圈,并使钢丝的局部外凸于环形内圆弧 凹槽,并在此钢丝的外凸部上均开设环形圆弧副滚道,三道钢丝圈形成钢珠的主滚道,滚动 体钢珠与内、外圈上的滚道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与嵌在滚道内的三根钢丝之间的滚动来 实现内、外圈之间的相对转动;此外,在下外圈的底环面上开设与滚道相通的油道并安装注 油杯,在内、外圈上分别圆周均布开设轴向安装孔,分别用高强度螺栓与卸船机的支架对应 连接,整个回转支承竖直安装。 由于滚动体钢珠不与内圈和外圈上的滚道直接接触,这样就降低了内、外圈的滚 道加工工艺的难度,保持了内、外圈的几何精度,而且载荷均匀的分布在每个滚动体上,承 载力均匀,同时润滑更为方便,从而使回转支承实现低摩擦、低噪音、低温升、高转速。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卸船机用三点接触钢丝滚道式回转支承,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靠,承载力均匀,润滑方便,回转支承实现低摩擦、低噪音、低温升、高转速。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卸船机用三点接触钢丝滚道式回转
支承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卸船机用三点接触钢丝滚道式回转支承的主剖视示 意图。 图1中1、注油杯 2、下外圈 3、上外圈 4、钢珠5、隔离块6、内圈 7、钢丝 8、密封条9、螺栓 10、外圈 具体实施方法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一种卸船机用三点接触钢丝滚道式回转支承,包括外圈10、内 圈6、钢珠4和隔离块5,在外圈10的内壁上开设半圆弧面的环形内滚道,在内圈6的外圆 周上对应开设半圆弧面的环形外滚道,该环形内滚道与环形外滚道组合成钢珠4的滚道, 在此滚道内依次安装钢珠4和隔离块5,在外圈10内壁的上端部和在内圈6外壁的下端部 分别开设密封环槽,在各密封环槽中安装密封条8,其特征是将外圈IO按滚道的水平中心 线为基准分成带台阶孔的上外圈3和台阶式的下外圈2,在上外圈3的台阶孔中开设内螺 纹孔,而将下外圈2的上部制成对应的外螺纹段,将下外圈2的上部对应旋进上外圈3中, 对应于上、下外圈3、2 二者之间的水平结合部,在下外圈2的底环面上圆周均布开设直达上 外圈3的沉头螺孔,在各沉头螺孔中旋装螺栓9而连接,方便钢珠4和隔离块5的装拆;以 滚道的水平(径向)中心线为基准,在内圈6的外滚道上开设一环形内圆弧凹槽,在此环形 内圆弧凹槽中嵌装钢丝7并形成钢丝圈,并使钢丝7的局部外露于环形内圆弧凹槽,并在 此外露的局部钢丝7上开设环形圆弧副滚道,同时,在外圈10的内滚道上对称开设两道互 成120°夹角的上、下环形内圆弧凹槽,在此上、下环形内圆弧凹槽中均嵌装钢丝7并形成 钢丝圈,并使钢丝7的局部均外露于环形内圆弧凹槽,并在此钢丝7的外露部上均开设环形 圆弧副滚道,三道钢丝圈形成钢珠4的主滚道,滚动体钢珠4与内、外圈6、 10上的滚道不 直接接触,而是通过与嵌在滚道内的三根钢丝7之间的滚动来实现内、外圈6、10之间的相 对转动;此外,在下外圈2的底面上开设与滚道相通的油道并安装注油杯1,在内、外圈6、 IO上分别圆周均布开设轴向安装孔,分别用高强度螺栓与卸船机的支架对应连接,整个回 转支承竖直安装。 由于滚动体钢珠4不与内圈6和外圈10上的滚道直接接触,这样就降低了内、外 圈6、 10上的滚道加工工艺的难度,保持了内、外圈6、 10的几何精度,而且载荷均匀的分布 在每个滚动体钢珠4上,承载力均匀,同时润滑更为方便,从而使回转支承实现低摩擦、低 噪音、低温升、高转速。
权利要求一种卸船机用三点接触钢丝滚道式回转支承,包括外圈(10)、内圈(6)、钢珠(4)和隔离块(5),其特征是a、将外圈(10)按滚道的水平中心线为基准分成带台阶孔的上外圈(3)和台阶式的下外圈(2),在上外圈(3)的台阶孔中开设内螺纹孔,而将下外圈(2)的上部制成对应的外螺纹段,将下外圈(2)的上部对应旋进上外圈(3)中,对应于上、下外圈(3、2)二者之间的水平结合部,在下外圈(2)的底环面上圆周均布开设直达上外圈(3)的沉头螺孔,在各沉头螺孔中旋装螺栓(9);b、以滚道的水平中心线为基准,在内圈(6)的外滚道上开设一环形内圆弧凹槽,在此环形内圆弧凹槽中嵌装钢丝(7)并形成钢丝圈,在外圈(10)的内滚道上对称开设两道互成120°夹角的上、下环形内圆弧凹槽。在此上、下环形内圆弧凹槽中均嵌装钢丝(7)并形成钢丝圈,各钢丝(7)的局部均外露于各环形内圆弧凹槽,在此外露的局部钢丝(7)上均开设环形圆弧副滚道,三道钢丝圈形成钢珠(4)的主滚道;c、在下外圈(2)的底面上开设与滚道相通的油道并安装注油杯(1),在内、外圈(6、10)上分别圆周均布开设轴向安装孔,分别用高强度螺栓与卸船机的支架对应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卸船机用三点接触钢丝滚道式回转支承,属回转支承,其特征是将外圈按滚道的水平中心线为基准分成上外圈和下外圈,下外圈的上部对应螺纹旋进上外圈的下部,二者之间的各沉头螺孔中旋装螺栓而连接,以滚道的水平中心线为基准,在内圈的外滚道上开设一环形内圆弧凹槽,在外圈的内滚道上开设两道互成120°夹角的上、下环形内圆弧凹槽,在各环形内圆弧凹槽中均嵌装钢丝并形成钢丝圈,并使各钢丝的局部均外凸于环形内圆弧凹槽,并在各钢丝的外凸部均开设环形圆弧副滚道,钢珠通过与嵌在滚道内的三根钢丝之间的滚动来实现内、外圈之间的相对转动,内、外圈分别用高强度螺栓与卸船机的支架连接,承载力均匀,低摩擦、低噪音、低温升、高转速。
文档编号F16C19/00GK201496398SQ200920187939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0日
发明者吴福东, 吴芳, 柏余发, 江勇, 王汉东 申请人: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