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盘式防抱死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1566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全盘式防抱死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动器,更具体涉及一种浮钳全盘式制动器中的制动块以及制动钳体结构。
背景技术
虽然现有防抱死制动系统的防抱死效果尚且可以,但在驾驶员的操作舒适性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而且在制动时会产生高温,从而引起制动效能的一定程度降低。因为现有的防抱死均为“间歇性”制动,即制动过程相当于由制动块与制动盘多次短暂摩擦综合而成。因此,这种方式会使驾驶员感受到一定程度的震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舒适性,而且由于现有浮钳式制动器的制动块与摩擦盘接触面积很小,而阻止车轮继续转动的制动力又完全由此提供,因此接触面上单位面积承受的摩擦力很大。所以在每次制动块与制动盘摩擦时,刹车片会由于摩擦而温度急剧升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的制动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的制动方式的不足驾驶员脚部的震动和制动瞬间的高温等。本发明专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定圆盘,动圆盘,制动甜体,花键制动轴,活塞,制动钳体齿轮,转速控制小齿轮齿轮。制动时,液压力推活动定圆盘法向移动从而与动圆盘接触,短时间内所有定圆盘与动圆盘在液压力的作用下相互接触。制动时制动圈与制动盘保持接触,但可在水轮机转速控制器的控制下绕车轮中心轴转动,即给动圆盘一定的转速,由此来实现“防抱死制动”的目的。既减少了制动时驾驶员脚部的震动感,又可降低制动时产生的高温,同时还实现了防抱死的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包括定圆盘、动圆盘、活塞、制动钳体、花键制动轴,制动钳体齿轮、转速控制小齿轮齿轮、水轮机、液体输入管、水轮机转速控制器、液体输出管和压缸控制器;所述制动钳体为圆柱形凸台与制动钳体圆筒的一端刚性连接为一体,制动钳体圆筒内圆周面设有沿轴向方向的内花键,外圆周面设有突出的制动钳体齿轮;所述定圆盘共有3个,定圆盘的外圆周设有外花键,定圆盘中间设有圆形通孔;定圆盘通过花键与制动钳体圆筒内的内花键连接,径向固定在制动钳体内,定圆盘与花键制动轴为间隙配合,定圆盘能够沿花键制动轴轴向移动;所述动圆盘共有2个,动圆盘中间设有一圆形通孔并设有内花键,2个动圆盘分别处于3个定圆盘重叠排放所形成的间隙内,即2个动圆盘和3个定圆盘的摆放位置依次位置为1号定圆盘、I号动圆盘、2号定圆盘、2号动圆盘和3号定圆盘3,并且两两之间留有间隙;定圆盘在朝向动圆盘的一面设有圆环状摩擦片;所述活塞共有4个,置于制动钳体圆筒另一端的圆盘上,并在该圆盘上成周向均匀分布,每个活塞尾部均连接导线一端,导线另一端连接液压缸控制器;液压缸控制器的控制活塞施加液压力推动圆盘沿轴向移动;所述花键制动轴为圆柱轴,外部设有外花键;动圆盘与花键制动轴通过花键径向固定在花键制动轴上,并能够沿花键制动轴轴向移动;定圆盘通过内部圆形通孔套在制动花键轴上;所述制动钳体齿轮与转速控制小齿轮齿轮啮合,转速控制小齿轮齿轮与水轮机的输出轴刚性连接为一体;水轮机圆周面上连接一根液体输出管与一根液体输入管,水轮机的侧面上有一水轮机转速控制器;流经水轮机的液体由液体输入管输入并从液体输出管输出,水轮机在液体输入管输入的液压力下转动而输出转矩;液体输入管中输入的流量由水轮机转速控制器控制,即水轮机叶片转动的转速由水轮机转速控制器控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减少驾驶员脚部的震动感。由于制动时的接触方式由原来的“间歇性”制动变为现有的“连续性”制动,避免了制动块不断的“加紧”与“放松”过程。从而消除了制动时带来的震动感。减少制动时产生的高温。由于接触面积由原来的扇形制动块块改进成现在的绕车轮中心轴的制动圈。所以接触面积加大所以可降低制动时产生的高温,减少制动盘沿厚度方向上的热膨胀量。一般没有摩擦助势作用,制动器效能受摩擦因数的影响较小,制动效能比较稳定。


图1是本发明专利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专利定圆盘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专利动圆盘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专利的初始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制动过程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1、定动盘,2、动圆盘,3、活塞,4、制动钳体,5、花键制动轴,6、制动钳体齿轮,7、转速控制小齿轮齿轮,8、水轮机,9、液体输入管,10、水轮机转速控制器,11、液体输出管,
12、液压缸控制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进行具体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专利全盘式浮钳盘式制动器包括定圆盘I,动圆盘2,活塞3,制动钳体4,花键制动轴5,制动钳体齿轮6,转速控制小齿轮7,水轮机8,液体输入管9,水轮机转速控制器10,液体输出管11,液压缸控制器12。如图2所示,所述定圆盘I定圆盘I在朝向动圆盘2的一面设有圆环状摩擦片,定圆盘I的外圆周被加工成外花键,定圆盘I中间被加工出一圆形通孔。其中靠进活塞的定圆与盘四个活塞3圆面连为一体。定圆盘I在液压力的推动下可在车轮法向方向移动,同时可绕着花键制动轴5相对转动。如图3所示,所述动圆盘2内圆周被加工成内花键,外圆周被加工成圆形通孔。如图4所示,在初始状态时动圆盘2与定圆盘I不接触。如图5所示,制动时由于液压力的作用,所有定圆盘I与动圆盘2被液压力夹紧,在动圆盘2上产生与定圆盘转I向相反的制动力矩,促使汽车制动。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制动时,液压力推动定圆盘I法向移动从而与动圆盘2接触,短时间内所有定圆盘I与动圆盘2在液压力的作用下相互接触,由于两者之间有很大摩擦力,所以定圆盘I有随动圆盘2旋转的趋势。此时水轮机转速控制器10控制液体从液体输入管9中进入水轮机8,由于液体对水轮机8叶片的液压力,所以输出轴会产生很大扭矩。扭矩再传递给转速控制小齿轮7,进而传递给制动钳体齿轮6。由于制动钳体齿轮6与制动钳体4为刚性连接,且制动钳体4与定圆盘I为内外花键连接。所以扭矩进一步由制动钳体4传递给定圆盘1,此扭矩用来抵消定圆盘I随动圆盘2的转动趋势。由于定圆盘I与动圆盘2在液压力的作用下紧紧贴合在一起,因此动圆盘2的转动速度也由于摩擦阻力而下降,故花键制动轴5的转速也相应下降,由于车轮与花键制动轴5同转速,因此车轮转速也相应下降。由此达到制动的目的。当车辆快要抱死时,水轮机转速控制器10减少进入水轮机8的液体,因此水轮机输出轴的扭矩相应减少,转速控制小齿轮7传递给制动钳体齿轮6的扭矩也相应减少,进而制动钳体4传给定圆盘I的力矩也相应减少。地面对车轮的切向摩擦力通过花键制动轴5传递给动圆盘2。由于此时制动钳体4传递给定圆盘I的力矩减少,不足以平衡地面对车轮的切向摩擦力,所以车轮会有一定的转速,车轮的转速根据水轮机转速控制器10控制流入水轮机的液体量的不同而不同。由此而达到防抱死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全盘式防抱死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圆盘(I)、动圆盘(2)、活塞(3)、制动钳体(4)、花键制动轴(5),制动钳体齿轮(6)、转速控制小齿轮齿轮(7)、水轮机(8)、液体输入管(9)、水轮机转速控制器(10)、液体输出管(11)和压缸控制器(12);所述制动钳体(4)为圆柱形凸台与制动钳体圆筒的一端刚性连接为一体,制动钳体圆筒内圆周面设有沿轴向方向的内花键,外圆周面设有突出的制动钳体齿轮(6);所述定圆盘(I)共有3个,定圆盘(I)的外圆周设有外花键,定圆盘(I)中间设有圆形通孔;定圆盘(I)通过花键与制动钳体圆筒内的内花键连接,径向固定在制动钳体(4)内,定圆盘(I)与花键制动轴(5)为间隙配合,定圆盘(I)能够沿花键制动轴(5 )轴向移动;所述动圆盘(2 )共有2个,动圆盘(2 )中间设有一圆形通孔并设有内花键,2个动圆盘(2)和3个定圆盘(I)的摆放位置依次位置为定圆盘(I)、动圆盘(2)、定圆盘(I)、动圆盘(2)和定圆盘(I),并且两两之间留有间隙;定圆盘(I)在朝向动圆盘2的一面设有圆环状摩擦片;所述活塞(3)共有4个,置于制动钳体圆筒另一端的圆盘上,并在该圆盘上成周向均匀分布,每个活塞(3)尾部均连接导线一端,导线另一端连接液压缸控制器(12);液压缸控制器(12)的控制活塞(3)施加液压力推动圆盘沿轴向移动;所述花键制动轴(5)为圆柱轴,外部设有外花键;动圆盘(2)与花键制动轴(5)通过花键径向固定在花键制动轴(5)上,并能够沿花键制动轴(5)轴向移动;定圆盘(I)通过内部圆形通孔套在制动花键轴(5)上;所述制动钳体齿轮(6)与转速控制小齿轮齿轮(7)啮合,转速控制小齿轮齿轮(7)与水轮机的输出轴刚性连接为一体;水轮机(8)圆周面上连接一根液体输出管(11)与一根液体输入管(9),水轮机(8)的侧面上有一水轮机转速控制器(12);流经水轮机(8)的液体由液体输入管(8)输入并从液体输出管(11)输出,水轮机(8)在液体输入管(9)输入的液压力下转动而输出转矩;液体输入管(9)中输入的流量由水轮机转速控制器(10)控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盘式防抱死制动器,具体涉及一种浮钳全盘式制动器中的制动块以及制动钳体结构。本发明定圆盘,动圆盘,制动钳体,花键制动轴,活塞,制动钳体齿轮,转速控制小齿轮齿轮。制动时,液压力推活动定圆盘法向移动从而与动圆盘接触,短时间内所有定圆盘与动圆盘在液压力的作用下相互接触。制动时制动圈与制动盘保持接触,但可在水轮机转速控制器的控制下绕车轮中心轴转动,即给动圆盘一定的转速,由此来实现“防抱死制动”的目的。既减少了制动时驾驶员脚部的震动感,又可降低制动时产生的高温,同时还实现了防抱死的目的。
文档编号F16D65/14GK103016573SQ2012105560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0日
发明者陈龙, 张开定, 陈昆山, 胡贝, 江浩斌, 叶燊晨, 周泽磊 申请人:江苏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