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轴总成的耐磨损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01170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驱动轴总成的耐磨损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驱动轴总成,具体涉及一种驱动轴总成的耐磨损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使汽车动力传递,均会使用到驱动轴总成,目前采用最多的是球笼式驱动轴总成,此种驱动轴总成不论是圆弧球道或是直球道都较好地解决了等速传动问题,并且传递工作角度大,效率高。但汽车在路上行驶,碰到的情况是相当复杂的,作为动力传动装置的驱动轴总成不仅仅需要工作稳定、效率高,还需要适应更复杂的传动情况,为了做到与外界密封防尘,一般需要的驱动轴总成的内球笼上安装耐磨密封体,现有耐磨密封体外形是比较规则的波浪形状,这种结构的密封耐磨体在摆动角度大的使用工况下,并在不断地旋转工况下,会导致相邻波峰挤压从而导致耐磨密封体损坏,从而影响驱动轴总成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保证驱动轴总成运行稳定性的驱动轴总成中的耐磨损改进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驱动轴总成的耐磨损改进结构,包括内球笼、外球笼以及中间轴,所述的内球笼和外球笼通过中间轴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球笼包括壳体、球笼总成以及耐磨密封体,所述的球笼总成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的耐磨密封体一端套接在中间轴上,另一端套接在壳体的外壁上,所述的耐磨密封体由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组成,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位于靠近壳体的外壁上且相对于第一连接部斜向增大。为优化上述方案采取的措施具体包括在上述的一种驱动轴总成的耐磨损改进结构中,所述的耐磨密封体具有交替连接波峰和波谷,第二连接部位于靠近壳体的外壁的第二个波谷处。本实用新型最大的创新部分是将第二连接部相对于第一连接部斜向增大,这样在密封耐磨体摆动角度大时,第二连接部为耐磨密封体的波峰处提供了足够的舒展空间,从而避免了个个波峰挤压在一起而造成磨损,影响驱动轴总成的正常使用。在上述的一种驱动轴总成的耐磨损改进结构中,所述的耐磨密封体套接在壳体的外壁的端部大小大于套接在中间轴上的端部,所述的中间轴、壳体与耐磨密封体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卡箍。这里通过卡箍可以保证耐磨密封体具有一定弹性变形空间,又可以相对增加耐磨密封体与中间轴之间的弹性力。在上述的一种驱动轴总成的耐磨损改进结构中,所述的第二连接部的宽度在1-2个波长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耐磨密封体的第二连接部相对于第一连接部斜向增大,这样在密封耐磨体摆动角度大时,第二连接部为耐磨密封体的波峰处提供了足够的舒展空间,从而避免了个个波峰挤压在一起而造成磨损,保证了驱动轴总成的正常使用。

图I是本驱动轴总成的耐磨损改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图中,内球笼I ;外球笼2 ;中间轴3 ;壳体4 ;球笼总成5 ;耐磨密封体6 ;第一连接部7 ;第二连接部8 ;波峰9 ;波谷10 ;卡箍11 ;外盖12。如图I所示,本驱动轴总成的耐磨损改进结构,包括内球笼I、外球笼2以及中间轴3,内球笼I和外球笼2通过中间轴3相互连接,内球笼I包括壳体4、球笼总成5以及耐磨密封体6,球笼总成5设置在壳体4内,在壳体4的外端设置有外盖12,耐磨密封体6 —端套接在中间轴3上,另一端套接在壳体4的外壁上,这里耐磨密封体6主要起到密封防尘作用,耐磨密封体6套接在壳体4的外壁的端部大小大于套接在中间轴3上的端部,中间轴3、壳体4与耐磨密封体6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卡箍11,这里通过卡箍11可以保证耐磨密封体6具有一定弹性变形空间,又可以相对增加耐磨密封体6与中间轴3之间的弹性力。本实用新型最大创新部分是耐磨密封体6由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7和第二连接部8组成,第二连接部8位于靠近壳体4的外壁上且相对于第一连接部7斜向增大,耐磨密封体6具有交替连接波峰9和波谷10,第二连接部8位于靠近壳体4的外壁的第二个波谷10处,第二连接部8的宽度优选为在1-2个波长之间,这样在密封耐磨体摆动角度大时,第二连接部8为耐磨密封体6的波峰9处提供了足够的舒展空间,从而避免了个个波峰9挤压在一起而造成磨损。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ー种驱动轴总成的耐磨损改进结构,包括内球笼(I)、外球笼(2)以及中间轴(3),所述的内球笼(I)和外球笼(2)通过中间轴(3)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球笼(I)包括壳体(4)、球笼总成(5)以及耐磨密封体(6),所述的球笼总成(5)设置在壳体(4)内,所述的耐磨密封体(6) —端套接在中间轴(3)上,另一端套接在壳体(4)的外壁上,所述的耐磨密封体出)由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7)和第二连接部(8)组成,所述的第二连接部(8)位于靠近壳体(4)的外壁上且相对于第一连接部(7)斜向増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驱动轴总成的耐磨损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密封体(6)具有交替连接波峰(9)和波谷(10),第二连接部⑶位于靠近壳体⑷的外壁的第二个波谷(10)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驱动轴总成的耐磨损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密封体(6)套接在壳体(4)的外壁的端部大小大于套接在中间轴(3)上的端部,所述的中间轴(3)、壳体⑷与耐磨密封体(6)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卡箍(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驱动轴总成的耐磨损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ニ连接部(8)的宽度在1-2个波长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驱动轴总成的耐磨损改进结构,包括内球笼、外球笼以及中间轴,内球笼和外球笼通过中间轴相互连接,内球笼包括壳体、球笼总成以及耐磨密封体,球笼总成设置在壳体内,耐磨密封体一端套接在中间轴上,另一端套接在壳体的外壁上,耐磨密封体由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组成,第二连接部位于靠近壳体的外壁上且相对于第一连接部斜向增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耐磨密封体的第二连接部相对于第一连接部斜向增大,这样在密封耐磨体摆动角度大时,第二连接部为耐磨密封体的波峰处提供了足够的舒展空间,从而避免了个个波峰挤压在一起而造成磨损,保证了驱动轴总成的正常使用。
文档编号F16D3/223GK202545631SQ20122019028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2日
发明者叶祥宝 申请人:宁波纬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