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零游隙减震双列可调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4635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适应零游隙减震双列可调轴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回转精度的精密设备的轴承装置的设计,具体涉及ー种自适应零游隙减震双列可调轴承。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轴承,除推力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外,滚动体与内外套之间不可避免的都存在游隙,在正常工作中,希望间隙越小越好;因此,选用轴承时,要考虑工作环境、旋转速度、承受振动程度、摩擦产生热量及润滑方式等方面;在径向方面、转动定位方面,还没有克服轴承间隙问题;角接触球轴承,即使加一定的预载,在正常工作中,由于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也不能达到零游隙,如果预载太大,轴承将会出现球体滑动、摩擦热量剧増,甚至卡死
坐寸o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轴承在工作过程中存在间隙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自适应零游隙减震双列可调轴承,主要包括轴承内套(I)、轴承外套(2)、两个轴承调节装置,两个轴承调节装置对称置于轴承外套(2)的两侧;所述两个轴承调节装置主要包括限位环(3)、滑动限位环(4)、钢球(5)、固定限位环(6)、弹簧(7),其中,限位环(3)与轴承外套(2) —侧端面连接,固定限位环(6)底端面与限位环(3)连接,其外表面通过过盈配合方式与轴承外套(2)连接,滑动限位环(4)位于固定限位环(6)侧面,并与轴承外套(2)滑动连接,钢球(5)置于轴承内套(I)、固定限位环、滑动限位环(4)形成的空腔内,弹簧(7)置于空腔外,弹簧(7)与滑动限位环(4)连接;弹簧(7)通过滑动限位环(4)、固定限位环(6)对钢球(5)的预载カ为定值;限位环(3)用以防止固定限位环(6)脱出;所述两个轴承调节装置通过弹簧(7 )连接;所述弹簧(7)置于空腔外,并且一端与滑动限位环(4)连接,另一端与轴承内套(I)连接,弹簧(7)通过滑动限位环(4)、固定限位环(6)对钢球(5)的预载カ为定值。本实用新型所述自适应零游隙减震双列可调轴承,其中,所述固定限位环(6)是内锥环件。本实用新型所述自适应零游隙减震双列可调轴承,其中,所述轴承内套(I)、轴承外套(2)、滑动限位环(4)、固定限位环(6)均是轴承钢件。本实用新型所述自适应零游隙减震双列可调轴承,其中,钢球(5)在轴承内套
(I)、固定限位环(6)、滑动限位环(4)形成的空腔内滚动,弹簧(7)置于空腔外,提供预载力。本实用新型所述自适应零游隙减震双列可调轴承,其中,弹簧(7)通过滑动限位环(4)、固定限位环(6)对钢球(5)的预载カ为定值,钢球(5)工作时的预载カ为固定值,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安装不同类型的弹簧(7)改变预载カ大小。本实用新型所述自适应零游隙减震双列可调轴承,其中,所述限位环(3)通过螺钉
(8)与轴承外套(2)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自适应零游隙减震双列可调轴承,结构设计人性化,在弹簧预加载的情况下,能够自动调整滚动游隙,即使球体和滑道磨损的情况下,也能进行自动补偿,使轴承游隙趋近于零,保证转动轴的回转精度,特别是对径向小载荷的设备,有很好的效果,且有自适应性,对轴承的安装不同心情况不敏感,而弹簧(7)的存在,能够在轴承转动时,起到吸震的作用,弹簧(7)通过滑动限位环(4)、固定限位环(6)对钢球(5)的预载カ为定值,钢球(5)工作时的预载カ为固定值,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安装不同类型的弹簧(7)改变预载カ大小。

图1为自适应零游隙减震双列可调轴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所述自适应零游隙减震双列可调轴承,主要包括轴承内套(I)、轴承外套
(2)、两个轴承调节装置,两个轴承调节装置对称置于轴承外套(2)的两侧;所述两个轴承调节装置主要包括限位环(3)、滑动限位环(4)、钢球(5)、固定限位环(6)、弹簧(7),其中,限位环(3)与轴承外套(2)—侧端面连接,固定限位环(6)底端面与限位环(3)连接,其外表面通过过盈配合方式与轴承外套(2)连接,滑动限位环(4)位于固定限位环(6)侧面,并与轴承外套(2)滑动连接,钢球(5)置于轴承内套(I)、固定限位环
(6)、滑动限位环(4)形成的空腔内,弹簧(7)置于空腔外,弹簧(7)与滑动限位环(4)连接;弹簧(7)通过滑动限位环(4)、固定限位环(6)对钢球(5)的预载カ为定值;限位环(3)用以防止固定限位环(6)脱出;所述两个轴承调节装置通过弹簧(7 )连接;所述弹簧(7)置于空腔外,并且一端与滑动限位环(4)连接,另一端与轴承内套
(I)连接,弹簧(7)通过滑动限位环(4)、固定限位环(6)对钢球(5)的预载カ为定值。本实施例所述自适应零游隙减震双列可调轴承,其中,所述固定限位环(6)是内锥环件。本实施例所述自适应零游隙减震双列可调轴承,其中,所述轴承内套(I)、轴承外套(2)、滑动限位环(4)、固定限位环(6)均是轴承钢件。本实施例所述自适应零游隙减震双列可调轴承,其中,钢球(5)在轴承内套(I)、固定限位环(6)、滑动限位环(4)形成的空腔内滚动,弹簧(7)置于空腔外,提供预载力。本实施例所述自适应零游隙减震双列可调轴承,其中,弹簧(7)通过滑动限位环
(4)、固定限位环(6)对钢球(5)的预载カ为定值,钢球(5)工作时的预载カ为固定值,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安装不同类型的弹簧(7)改变预载カ大小。本实施例所述自适应零游隙减震双列可调轴承,其中,限位环(3)通过螺钉(8)与固定外套(2)连接。[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案,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适应零游隙减震双列可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列可调轴承主要包括轴承内套(I)、轴承外套(2)、两个轴承调节装置,两个轴承调节装置对称置于轴承外套(2)的两侧; 所述两个轴承调节装置主要包括限位环(3)、滑动限位环(4)、钢球(5)、固定限位环(6)、弹簧(7),其中,限位环(3)与轴承外套(2)—侧端面连接,固定限位环(6)底端面与限位环(3)连接,其外表面通过过盈配合方式与轴承外套(2)连接,滑动限位环(4)位于固定限位环(6)侧面,并与轴承外套(2)滑动连接,钢球(5)置于轴承内套(I)、固定限位环(6)、滑动限位环(4 )形成的空腔内,弹簧(7 )与滑动限位环(4 )连接; 所述两个轴承调节装置通过弹簧(7)连接; 所述弹簧(7)置于空腔外,并且一端与滑动限位环(4)连接,另一端与轴承内套(I)连接,弹簧(7)通过滑动限位环(4)、固定限位环(6)对钢球(5)的预载カ为定值。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自适应零游隙减震双列可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限位环(6)是内锥环件。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自适应零游隙减震双列可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套(1)、轴承外套(2)、滑动限位环(4)、固定限位环(6)均是轴承钢件。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自适应零游隙减震双列可调轴承,其特征在于:限位环(3)通过螺钉(8)与轴承外套(2)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自适应零游隙减震双列可调轴承,所述双列可调轴承主要包括轴承内套(1)、轴承外套(2)、两个轴承调节装置,两个轴承调节装置对称置于轴承外套(2)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特别提供的自适应零游隙减震双列可调轴承,结构设计人性化,能够自动调整滑动游隙,使轴承游隙趋近于零,且有自适应性,对轴承的安装不同心情况不敏感,而弹簧(7)的存在,能够在轴承转动时,起到吸震的作用,弹簧(7)通过滑动限位环(4)、固定限位环(6)对钢球(5)的预载力为定值,钢球(5)工作时的预载力为固定值,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安装不同类型的弹簧(7)改变预载力大小。
文档编号F16C27/04GK202914531SQ201220429220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8日
发明者孟宪国, 杜雷, 李刚 申请人: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