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尼减震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87358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电阻尼减震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装置,特别是一种电阻尼减震器。本发明包括动结构件、静结构件和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设在所述动结构件和所述静结构件之间;直线电动机构的电磁静件设在所述静结构件上,所述直线电动机构的电磁动件设在所述动结构件上,所述电磁静件和所述电磁动件电磁配合;或转动电动机构的电磁静件设在所述静结构件上,所述转动电动机构的电磁动件受所述动结构件驱动,所述电磁静件和所述电磁动件电磁配合。本发明利用所述电磁静件和所述电磁动件的相互作用产生的阻尼,减少了多余的震动,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在设有电感非闭合线圈的结构中还可以将震动中的一部分能量回收,因此在节能方面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专利说明】电阻尼减震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装置,特别是一种电阻尼减震器。
【背景技术】
[0002]带有阻尼器的减震器的用途十分广泛,特别是在车辆等领域,如果没有阻尼的存在就将形成更多的不必要的震动,影响车辆的舒适性,甚至影响车辆的寿命。然而,阻尼器均是由流体流动来实现的,这种减震器寿命和功能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新型阻尼减震器。

【发明内容】

[0003]一种电阻尼减震器,包括动结构件、静结构件和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设在所述动结构件和所述静结构件之间;直线电动机构的电磁静件设在所述静结构件上,所述直线电动机构的电磁动件设在所述动结构件上,所述电磁静件和所述电磁动件电磁配合;或转动电动机构的电磁静件设在所述静结构件上,所述转动电动机构的电磁动件受所述动结构件驱动,所述电磁静件和所述电磁动件电磁配合。
[0004]所述电磁静件设为电感闭合线圈,所述电磁动件设为永磁磁铁。
[0005]所述电磁静件设为永磁磁铁,所述电磁动件设为电感闭合线圈。
[0006]所述电磁静件设为电感非闭合线圈,所述电磁动件设为永磁磁铁,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与负载连通或经控制单元与负载连通。
[0007]所述电磁静件设为永磁磁铁,所述电磁动件设为电感非闭合线圈,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与负载连通或经控制单元与负载连通。
[0008]所述电磁静件设为电感非闭合线圈,所述电磁动件设为励磁磁铁,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与电源连通或经控制单元与电源连通。
[0009]所述电磁静件设为励磁磁铁,所述电磁动件设为电感非闭合线圈,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与电源连通或经控制单元与电源连通。
[0010]所述电磁静件设为电感非闭合线圈,所述电磁动件设为永磁磁铁,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与蓄电池连通或经控制单元与蓄电池连通。
[0011 ] 所述电磁静件设为永磁磁铁,所述电磁动件设为电感非闭合线圈,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与蓄电池连通或经控制单元与蓄电池连通。
[0012]所述弹性元件设为金属弹簧、气体弹簧或设为气液混合弹簧。
[0013]本发明中,所谓的“静结构件”和“动结构件”是为了区分两个结构件而定义的,在所述电阻尼减震器工作过程中,可以将所述静结构件与机构本体连接使其处于静止状态,而所述动结构件处于运动状态,从而形成所述弹性元件的形变,也可以使所述静结构件和所述动结构件均处于运动状态,在运动过程中形成所述弹性元件的形变。
[0014]本发明中,所谓的“直线电动机构”是指直线状态的由电产生动力的机构或由动力产生电的机构,例如直线电机,再例如直线发电机。在所述直线电动机构设为直线发电机的时候,发电电路可以首尾连接形成负载,也可以使发电电路对外部负载供电。
[0015]本发明中,所谓的“转动电动机构”是指旋转状态的由电产生动力的机构或由动力产生电的机构,例如旋转电机,再例如旋转发电机。在所述转动电动机构设为旋转发电机的时候,发电电路可以首尾连接形成负载,也可以使发电电路对外部负载供电。
[0016]本发明中,所谓的“电磁静件”和“电磁动件”是为了区分两个电磁件而定义的,在所述电阻尼减震器工作过程中,只要所述电磁静件和所述电磁动件形成相对运动,就会形成电感效应,产生电流,电流流过所述电感闭合线圈或流过所述负载就会形成阻尼作用。
[0017]本发明中,所谓“电感非闭合线圈与电源连通或经控制单元与电源连通”的目的是利用电源内的电能形成所述电磁静件和所述电磁动件的相互作用,产生阻尼。
[0018]本发明中,所谓“电感非闭合线圈与蓄电池连通或经控制单元与蓄电池连通”的目的是将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内产生的电能储存在所述蓄电池内,相当于利用所述电磁静件和所述电磁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发电作用,再将所发出的电储存在所述蓄电池内供用电器使用。这实质上是利用减震器对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进行回收。这种结构用于车辆领域会大大减少车辆的能耗。
[0019]本发明中,应根据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
[00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利用所述电磁静件和所述电磁动件的相互作用产生的阻尼,减少了多余的震动,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在设有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的结构中还可以将震动中的一部分能量回收,因此在节能方面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I动结构件、2静结构件、3弹性元件、41电磁动件、42电磁静件、5控制单元、6负载、7电源、8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电阻尼减震器,包括动结构件1、静结构件2和弹性元件3,所述弹性元件3设在所述动结构件I和所述静结构件2之间,直线电动机构的电磁静件42设在所述静结构件2上,所述直线电动机构的电磁动件41设在所述动结构件I上,所述电磁静件42和所述电磁动件41电磁配合。[0023]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将所述电磁静件42设为电感闭合线圈,将所述电磁动件41设为永磁磁铁。
[0024]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将所述电磁静件42改设为永磁磁铁,将所述电磁动件41改设为电感闭合线圈。
[0025]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电阻尼减震器,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所述电磁静件42改设为电感非闭合线圈,将所述电磁动件41改设为永磁磁铁,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经控制单元5与负载6连通。
[0026]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取消所述控制单元5,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直接与负载6连通。
[0027]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将所述电磁静件42改设为永磁磁铁,将所述电磁动件改41设为电感非闭合线圈,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与负载6连通或经控制单元5与负载6连通。
[0028]实施例3
如图3所示的电阻尼减震器,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所述电磁静件42改设为电感非闭合线圈,将所述电磁动件41设为励磁磁铁,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经控制单元5与电源7连通。
[0029]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取消所述控制单元5,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直接与电源7连通。
[0030]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将所述电磁静件42改设为励磁磁铁,将所述电磁动件41改设为电感非闭合线圈,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与电源7连通或经控制单元5与电源7连通。
[0031]实施例4
如图4所示的电阻尼减震器,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所述电磁静件42改设为电感非闭合线圈,将所述电磁动件41改设为永磁磁铁,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经控制单元5与蓄电池8连通。
[0032]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取消所述控制单元5,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直接与蓄电池8连通。
[0033]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将所述电磁静件42改设为永磁磁铁,将所述电磁动件41改设为电感非闭合线圈,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与蓄电池8连通或经控制单元5与蓄电池8连通。
[0034]实施例5
如图5所示的电阻尼减震器,包括动结构件1、静结构件2和弹性元件3,所述弹性元件3设在所述动结构件I和所述静结构件2之间,转动电动机构的电磁静件42设在所述静结构件2上,所述转动电动机构的电磁动件41受所述动结构件I驱动,所述电磁静件42和所述电磁动件41电磁配合。
[0035]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将所述电磁动件41转动设置在所述静结构件2上,所述动结构件I通过齿轮结构驱动所述电磁动件41旋转。
[0036]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将所述电磁静件42设为电感闭合线圈,将所述电磁动件41设为永磁磁铁。
[0037]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将所述电磁静件42改设为永磁磁铁,将所述电磁动件41改设为电感闭合线圈。
[0038]实施例6
如图6所示的电阻尼减震器,其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将所述电磁静件42改设为电感非闭合线圈,将所述电磁动件41改设为永磁磁铁,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经控制单元5与负载6连通。
[0039]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取消所述控制单元5,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直接与负载6连通。
[0040]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将所述电磁静件42改设为永磁磁铁,将所述电磁动件41改设为电感非闭合线圈,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与负载6连通或经控制单元5与负载6连通。
[0041]实施例7
如图7所示的电阻尼减震器,其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将所述电磁静件42改设为电感非闭合线圈,将所述电磁动件41改设为励磁磁铁,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经控制单元5与电源7连通。
[0042]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取消所述控制单元5,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直接与电源7连通。
[0043]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将所述电磁静件42改设为励磁磁铁,将所述电磁动件41改设为电感非闭合线圈,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与电源7或经控制单元5连通与电源7连通。
[0044]实施例8
如图8所示的电阻尼减震器,其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将所述电磁静件42改设为电感非闭合线圈,将所述电磁动件41改设为永磁磁铁,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经控制单元5与蓄电池8连通。
[0045]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取消所述控制单元5,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直接与蓄电池8连通。
[0046]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将所述电磁静件42改设为永磁磁铁,将所述电磁动件41改设为电感非闭合线圈,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与蓄电池8连通或经控制单元5与蓄电池8连通。
[0047]以上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中显示的所述弹性元件3均为金属弹簧结构,在实际应用时,还可以选择性地将所述弹性元件4设为气体弹簧或设为气液混合弹簧,或其他形式的能够使所述动结构件I和所述静结构件2之间具有相对运动并复位的结构。
[0048]本发明所有设置所述转动电动机构的实施方式,均是将所述电磁动件41转动设置在所述静结构件2上,所述动结构件I通过所述齿轮结构驱动所述电磁动件41旋转,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可选择性地使所述动结构件I采用其他方式驱动所述电磁动件41以实现所述电磁动件41的相对于所述电磁静件42的转动。
[0049]本发明的上述各实施方式,给出了所述电磁动件41和所述电磁静件42的几种具体形式,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电磁静件42和所述电磁动件41可以设为其他任何合适形式,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只要能够利用所述电磁静件42和所述电磁动件41的相对运动形成电感效应,产生电流,从而形成阻尼作用即可。
[0050]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和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推导出或联想出许多变型方案,所有这些变型方案,也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阻尼减震器,包括动结构件(I)、静结构件(2)和弹性元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3)设在所述动结构件(I)和所述静结构件(2)之间;直线电动机构的电磁静件(42)设在所述静结构件(2)上,所述直线电动机构的电磁动件(41)设在所述动结构件(I)上,所述电磁静件(42)和所述电磁动件(41)电磁配合;或转动电动机构的电磁静件(42)设在所述静结构件(2)上,所述转动电动机构的电磁动件(41)受所述动结构件(I)驱动,所述电磁静件(42)和所述电磁动件(41)电磁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静件(42)设为电感闭合线圈,所述电磁动件(41)设为永磁磁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静件(42)设为永磁磁铁,所述电磁动件(41)设为电感闭合线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静件(42)设为电感非闭合线圈,所述电磁动件(41)设为永磁磁铁,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与负载(6)连通或经控制单兀(5)与负载(6)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静件(42)设为永磁磁铁,所述电磁动件(41)设为电感非闭合线圈,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与负载(6)连通或经控制单元(5)与负载(6)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静件(42)设为电感非闭合线圈,所述电磁动件(41)设为励磁磁铁,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与电源(7)连通或经控制单元(5)与电源(7)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静件(42)设为励磁磁铁,所述电磁动件(41)设为电感非闭合线圈,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与电源(7)连通或经控制单元(5)与电源(7)连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静件(42)设为电感非闭合线圈,所述电磁动件(41)设为永磁磁铁,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与蓄电池(8)连通或经控制单元(5)与蓄电池(8)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静件(42)设为永磁磁铁,所述电磁动件(41)设为电感非闭合线圈,所述电感非闭合线圈与蓄电池(8)连通或经控制单元(5)与蓄电池(8)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电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3)设为金属弹簧、气体弹簧或设为气液混合弹簧。
【文档编号】F16F15/03GK103742589SQ201410010691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9日
【发明者】靳北彪 申请人: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