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02375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座,包括其顶部带轴承安装孔,底部带竖直支撑板及水平底板的座体,其特征在于该座体一侧设有与竖直支撑板连为一体的水平支撑板及竖直侧板,竖直侧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与基础相连的第二竖直支撑板上,水平底板通过螺栓与水平支撑板相连,水平支撑板与固定在基础上的第三竖直支撑板相连。可方便地通过竖直侧板承受动力缸产生的水平拉力和推力,又通过水平支撑板承受动力缸产生的重力和垂直拉力。不仅延长了轴承座的使用寿命,而且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还避免了因维修造成的停产停工损失,具有固定、支撑效果好,稳定性高,安全可靠等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轴承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座,特别是一种防止螺栓断裂的轴承座,属于机械设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干熄焦装入装置在生产运行时,需要频繁地开合装焦,每天开闭次数达百余次。装入装置的开合全部依靠动力缸的推力和拉力来完成,动力缸推拉时产生的反作用力全部作用在支撑动力缸的轴承座上,而且随着动力缸的推拉动作的进行,轴承座的受力方向也随之发生变化。现有的轴承座为常用的水平安装轴承座,轴承座与基础之间仅通过螺栓连接,这样在动力缸运行过程中,受应力影响而导致螺栓松动,甚至造成轴承座和连接螺栓断裂,轻则使轴承座脱离基础,重则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干熄焦装入装置在运行时,会因动力缸产生的推拉力而损坏轴承座连接螺栓,进而影响动力缸正常工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螺栓断裂的轴承座。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轴承座,包括其顶部带轴承安装孔,底部带竖直支撑板及水平底板的座体,其特征在于该座体一侧设有与竖直支撑板连为一体的水平支撑板及竖直侧板,竖直侧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与基础相连的第二竖直支撑板上,水平底板通过螺栓与水平支撑板相连,水平支撑板与固定在基础上的第三竖直支撑板相连,以通过竖直侧板承受动力缸产生的水平拉力和推力,又通过水平支撑板承受动力缸产生的重力和向上的垂直拉力。
[0005]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板外侧设有斜加强筋,进一步补强支撑作用。
[0006]所述第三竖直支撑板前、后侧分别设有加强筋,进一步补强支撑作用。
[0007]所述竖直支撑板,以及与竖直支撑板连为一体的水平支撑板上分别设有竖直加强筋和水平加强筋,进一步补强支撑作用。
[0008]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方便地通过竖直侧板承受动力缸产生的水平拉力和推力,又通过水平支撑板承受动力缸产生的重力和垂直拉力。不仅延长了轴承座的使用寿命,而且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还避免了因维修造成的停产停工损失,具有固定、支撑效果好,稳定性高,安全可靠等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承座,包括其顶部带轴承安装孔4,底部带竖直支撑板2及水平底板I的座体,该座体右侧设有与竖直支撑板2连为一体的水平支撑板6及竖直侧板7,竖直侧板7通过螺栓10固定在与基础15相连的第二竖直支撑板8上,水平底板I通过螺栓14与水平支撑板11相连,水平支撑板11与固定在基础15上的第三竖直支撑板12相连,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板8外侧设有斜加强筋9,进一步补强支撑作用;所述第三竖直支撑板12前、后侧分别设有加强筋13,进一步补强支撑作用;所述竖直支撑板2,以及与竖直支撑板2连为一体的水平支撑板6上分别设有竖直加强筋3和水平加强筋5,进一步补强支撑作用,以通过竖直侧板7、第二竖直支撑板8承受动力缸16产生的水平拉力和推力,又通过水平支撑板11、第三竖直支撑板12承受动力缸16产生的重力和垂直拉力,如图1、图2。
【权利要求】
1.一种轴承座,包括其顶部带轴承安装孔,底部带竖直支撑板及水平底板的座体,其特征在于该座体一侧设有与竖直支撑板连为一体的水平支撑板及竖直侧板,竖直侧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与基础相连的第二竖直支撑板上,水平底板通过螺栓与水平支撑板相连,水平支撑板与固定在基础上的第三竖直支撑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直支撑板外侧设有斜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竖直支撑板前、后侧分别设有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支撑板,以及与竖直支撑板连为一体的水平支撑板上分别设有竖直加强筋和水平加强筋。
【文档编号】F16C35/00GK203685885SQ201420078170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4日
【发明者】段伟章, 罗伟, 余建维, 李 杰 申请人:云南煤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