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3807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离合器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离合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离合器装置,其具备用于补偿因摩擦件的磨损而引起的特性变化的摩擦补偿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摩擦补偿装置,其构成为使压盘的外周端部的抵接部与设置于离合器盖的止动部抵接来限制压盘的移动,由此在可调楔块与膜片弹簧之间产生间隙并进行调整动作。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17886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结构中,需要在压盘的外周端部设置抵接部,因此存在压盘的结构复杂化的问题。因此,这种离合器装置需要抑制例如与扭矩的传递有关的能够沿着轴向移动的部件的结构复杂化。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例如具备:第一部件,其以能够围绕旋转中心旋转的方式设置;第二部件,其以能够围绕上述旋转中心旋转的方式设置,并且以至少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沿着上述旋转中心的轴向移动的方式设置,该第一位置是该第二部件与上述第一部件之间通过摩擦能传递扭矩的位置,该第二位置是与该第一位置相比远离上述第一部件而无法传递扭矩的位置;第一弹性部件,其产生将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中的一方压向另一方且根据上述第二部件的上述轴向的位置发生变化的力;第三部件,其以能够沿着上述轴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使上述第二部件的上述轴向的位置发生变化;可变设定部,其位于上述第二部件与上述第三部件之间,能够改变其上述轴向的长度;以及盖,其以能够围绕上述旋转中心旋转的方式设置,覆盖上述可变设定部,其中,上述可变设定部包括:第四部件,其位于上述一方的上述轴向的一侧,设置在上述一方与上述第一弹性部件之间;第五部件,其位于上述第四部件的上述轴向的另一侧,设置在上述第四部件与上述一方之间,以能够在上述轴向上与上述第四部件分离的方式设置,通过相对于上述第四部件向上述旋转中心的周向的一侧移动,从而相对于上述第四部件向上述轴向的另一侧移动;以及移动部,上述盖具有止动部,该止动部通过在上述轴向上支承上述第五部件,来限制上述第五部件向上述轴向的一侧的移动,在上述第五部件向上述轴向的一侧的移动被上述止动部限制而上述第四部件与上述第五部件在上述轴向上分离时,上述移动部使上述第五部件相对于上述第四部件向上述周向的一侧移动。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例如由于止动部在轴向上支承可变设定部的第五部件,所以能抑制与扭矩的传递相关的能够沿着轴向移动的第二部件的结构复杂化。

在上述离合器装置中,例如上述止动部的与上述第五部件抵接的抵接部和上述第五部件的与上述止动部抵接的抵接部中的至少一方,是越靠上述周向的一侧就越靠上述轴向的另一侧的倾斜面。因此,例如在改变可变设定部的轴向长度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第五部件与止动部之间的轴向距离的变化。

在上述离合器装置中,例如上述第四部件与上述第一弹性部件连接,上述第五部件与上述第一弹性部件分离,能够相对于上述第二部件围绕上述旋转中心旋转。因此,例如能够抑制第一弹性部件被第四部件摩擦。

上述离合器装置例如具备第二弹性部件,其设置在上述第二部件与上述第五部件之间,产生能够抵抗从上述第一弹性部件作用于上述第五部件的力且根据上述第二部件的上述轴向的位置而发生变化的力。因此,例如容易减小使第二部件移动的操作部的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的一个示例的中心线一侧的示意性截面图,表示旋转传递部处于切断状态的情况。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的一个示例的中心线一侧的示意性截面图,表示旋转传递部处于半联动状态和切断状态之间的临界状态的情况。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的一个示例的中心线一侧的示意性截面图,表示旋转传递部处于传递状态的情况。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的一个示例的中心线一侧的示意性截面图,表示使可变设定部动作的中途状态。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的一个示例的第二部件的轴向位置与各弹性部件产生的力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可变设定部包括的第四部件和第五部件沿着周向展开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可变设定部包括的锯齿列和啮合部从径向外侧观察时的图,表示调整前的状态。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可变设定部包括的锯齿列和啮合部从径向外侧观察时的图,表示锯齿列与啮合部在轴向上分离的状态。

图9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可变设定部包括的锯齿列和啮合部从径向外侧观察时的图,表示锯齿列与啮合部在轴向上靠近的状态(调整后的状态)。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的一个示例的第二部件的轴向位置与各弹性部件所产生的力之间的关系的图表,表示调整前的状态和调整后的状态。

图1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的一个示例的第五部件和第五部件周围从径向外侧观察时的图。

图1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的一个示例的第五部件和第五部件周围从径向外侧观察时的图,表示调整前的状态和调整中的状态。

图1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的一个示例的第五部件和第五部件周围从径向外侧观察时的图,表示摩擦件变薄时的调整前的状态和调整中的状态。

图14是第一变形例的离合器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可变设定部包括的锯齿列和啮合部从径向外侧观察时的图,表示调整前的状态。

图15是第一变形例的离合器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可变设定部包括的锯齿列和啮合部从径向外侧观察时的图,表示锯齿列及啮合部沿着轴向分离的状态。

图16是第二变形例的离合器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可变设定部包括的第四部件和第五部件沿着周向展开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的一个示例的一部分的示意截面图,表示旋转传递部处于切断状态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结构、以及由该结构带来的作用及结果仅是一个示例。本发明也能够通过以下实施方式及变形例所公开的结构以外的结构来实现。此外,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通过结构所获得的各种效果中的至少一种效果。

此外,以下公开的多个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包含相同的结构要素。以下,对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轴向是指旋转中心ax的轴向,径向是指旋转中心ax的径向,周向是指旋转中心ax的周向。旋转中心ax也可以称为旋转轴或轴心等。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假设轴向一侧是各图中的左侧,轴向另一侧是右侧。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100例如位于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另外,离合器装置100不限于设置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也可以设置在混合动力汽车等各种车辆或具有旋转装置的机械等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离合器装置100是具备一个旋转传递部10的通常所说的单离合器。离合器装置100通过由ecu301控制的致动器303使部件15、16、轴承31等可动部沿着轴向移动,由此能够在旋转传递部10传递扭矩的传递状态、以及旋转传递部10的扭矩传递被切断的切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旋转传递部10能够改变在部件1、2与轴3之间传递的扭矩。部件1是扭矩输入部件和扭矩输出部件中的一方,轴3是另一方。另外,旋转传递部10也能够分别在输出扭矩相对于输入扭矩减小的所谓半联动状态下进行扭矩传递。

作为与旋转传递部10的旋转的传递及切断相关的部件,离合器装置100具备部件1、2、13~16、轴3及轴承31。部件1、2、13~16及轴3都可以由金属材料等构成。

轴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经由轴承部(未图示)支承于壳体5。壳体5也称为变速器壳体。轴3围绕其旋转中心ax旋转。轴3例如至少一部分呈圆筒状。

壳体5设置有突出部51。突出部51从径向外侧覆盖轴3。突出部51从壁部52朝向轴向另一侧、即图1中右侧以旋转中心ax为中心呈圆筒状地突出。突出部51可以与壁部52等壳体5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形,或者也可以构成为与其他部分分开的部件并使用螺钉或铆钉等接合件等将其与该其他部分一体化。壳体5是壳体的一个示例。

部件1以能够围绕旋转中心ax旋转的方式设置。部件1具有壁部1a、1b。壁部1a呈圆板状,与旋转中心ax大致正交地延伸。壁部1b从壁部1a的径向外侧的端部朝向轴向一侧、即图1中左侧突出,其呈圆筒状。部件1支承于发动机等驱动源。部件1例如也可以称为驱动盘、飞轮。

盖2以能够围绕旋转中心ax旋转的方式设置。盖2包括壁部2a、2b、2c、2d。壁部2a与部件1的壁部1a连接。壁部2a呈圆环状的板状,与旋转中心ax大致正交地延伸。壁部2b从壁部2a的比壁部1a更靠近旋转中心ax的位置朝向轴向一侧、即图1中左侧突出,呈以旋转中心ax为中心的圆筒状。壁部2c与壁部2b连接。壁部2c呈圆板状,与旋转中心ax交叉地延伸。此外,轴承33的一个旋转部分即径向内侧的旋转部分与突出部51连接,另一个旋转部分即径向外侧的旋转部分与壁部2c的径向内侧的端部连接。包括壁部2c的盖2以能够围绕旋转中心ax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轴承33。盖2例如也可以称为离合器盖。

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例如三个)壁部2d从壁部2b朝向径向内侧地向内突出。壁部2d呈与旋转中心ax交叉的矩形的板状。

部件13设置在壁部2a的轴向一侧、即图1中左侧。部件13包括壁部13a、13b、13f、弹性部件13c、摩擦件13d、以及花键结合部13e。壁部13a呈圆板状,与旋转中心ax大致正交地延伸。壁部13b呈圆板状,与旋转中心ax大致正交地延伸。具体而言,壁部13a和壁部13b中的某一方设置成在轴向上夹在两个另一方之间的状态。更具体而言,壁部13b设置成在轴向上夹在两个壁部13a之间的状态。此外,壁部13a与13b至少在一部分旋转范围内能够以具有角度差的状态、即互扭的状态旋转。弹性部件13c夹在壁部13a与壁部13b之间,以能够大致沿着周向弹性伸缩的方式设置。弹性部件13c例如是螺旋弹簧。弹性部件13c根据壁部13a与壁部13b之间的相对旋转角度相应地沿着周向伸缩。弹性部件13c通过弹性收缩而将扭矩作为压缩力蓄积,并通过弹性伸长而将压缩力作为扭矩释放。即,部件13能够通过弹性部件13c来减缓扭矩变动。部件13与轴3一体旋转。此外,部件13以能够沿着轴向移动的方式设置。具体而言,壁部13a和壁部13b中的某一方经由圆筒状的花键结合部13e支承于轴3。更具体而言,壁部13b经由花键结合部13e支承于轴3。并且,壁部13a和壁部13b中的另一方具有位于壁部2a、14a之间的区域。更具体而言,壁部13a具有位于壁部2a、14a之间的区域。部件13例如也可以称为离合器片。

此外,壁部13f呈圆环状的板状,与旋转中心ax大致正交地延伸。壁部13f位于壁部13a与壁部2a、14a中的某一方之间。换言之,壁部13f位于壁部13a的轴向一侧或另一侧。具体而言,壁部13f位于壁部14a侧。换言之,壁部13f位于壁部13a的轴向一侧、即图1中左侧。壁部13f与壁部13a一体旋转。而且,在壁部13a与壁部13f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19。弹性部件19在轴向上较薄,例如为膜片弹簧、锥形弹簧、碟形弹簧或者板簧等。弹性部件19随着壁部13a、13f彼此靠近而发生弹性变形。弹性部件19对壁部13a、13f施加因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反力。弹性部件19对壁部13a和壁部13f施加使二者向彼此远离的方向的力。即,壁部13a被弹性部件19施加朝向与壁部13f相反侧的力,壁部13f被弹性部件19施加朝向与壁部13a相反侧的力。在壁部13a、13f中的某一方(图1示例中的壁部13a)与壁部2a之间、以及壁部13a、13f中的另一方(图1示例中的壁部13f)与壁部14a之间分别设置有摩擦件13d。具体而言,在壁部13a与壁部2a之间、以及壁部13f与壁部14a之间分别设置有摩擦件13d。摩擦件13d例如通过粘接或接合件等与壁部13a、13f结合。另外,摩擦件也可以设置于壁部2a、14a。

部件14具有壁部14a。壁部14a呈圆环状的板状,与旋转中心ax大致正交地延伸。部件14经由弹性部件14及可变设定部20支承于部件15。部件14以能够沿着轴向移动的方式设置。此外,部件14构成为与盖2一体旋转。部件14例如也可以称为压盘。

部件15具有壁部15a等。部件15以能够围绕旋转中心ax旋转的方式经由轴承31支承于突出部51。轴承31的径向外侧的旋转部分以相对于突出部51不进行相对旋转的状态且以能够沿着轴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于突出部51,并且与壁部15a的径向内侧的端部连接。而轴承31的径向内侧的旋转部分与壁部16a的径向内侧的端部连接。即,部件15以能够沿着轴向移动并且能够围绕旋转中心ax旋转的方式经由轴承31支承于突出部51。此外,部件15通过盖2与部件15间的周向卡接、摩擦等而与盖2一体旋转。部件15例如也可以称为分离盘。

在盖2的壁部2c与部件15的壁部15a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17。弹性部件17在轴向上较薄,例如为膜片弹簧、锥形弹簧、碟形弹簧或者板簧等。弹性部件17随着壁部2c、15a彼此靠近而发生弹性变形。弹性部件17对壁部2c、15a施加因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反力。弹性部件17对壁部2c和壁部15a施加使二者向彼此远离的方向的力。即,壁部2c被弹性部件17施加朝向与壁部15a相反侧的力,壁部15a被弹性部件17施加朝向与壁部2c相反侧的力。弹性部件17是第一弹性部件的一个示例。

部件16以能够使轴承31相对于壳体5沿着轴向移动的方式设置。部件16具有延伸部16a。延伸部16a沿着径向延伸,呈板状的带状或者呈棒状。延伸部16a与轴承31的由突出部51支承的一侧的相反侧的旋转部分连接。具体而言,延伸部16a与轴承31的径向内侧的旋转部分连接。因此,致动器使与部件16连接的部分沿着轴向移动,由此使轴承31及部件15进而部件14沿着轴向移动,在旋转传递部10的传递状态、半联动状态、切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延伸部16a也可以称为臂部或杆部、壁部。

如图1~图3例示的那样,部件14至少能够在位置p11(图3)与位置p12(图1)之间沿着轴向移动。因此,部件14也能够位于位置p11与位置p12之间的位置p13(图2)。

在部件14与部件15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18及可变设定部20。弹性部件18设置在部件14与可变设定部20之间,可变设定部20设置在弹性部件18与部件15之间。

弹性部件18在轴向上较薄,例如为膜片弹簧、锥形弹簧、碟形弹簧或者板簧等。弹性部件18随着壁部14a、15a彼此靠近而发生弹性变形。弹性部件18对壁14a、15a施加因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反力。弹性部件17对壁部14a、15a施加使二者向彼此远离的方向的力。即,壁部14a被弹性部件18施加朝向与壁部15a相反侧的力,壁部15a被弹性部件18施加朝向与壁部14a相反侧的力。弹性部件18是第二弹性部件的一个示例。

可变设定部20具有两个部件21、22。部件21经由弹性部件18与部件15连接,部件22支承于部件15。可变设定部20由盖2覆盖。可变设定部20具有:两个部件21、22彼此接触的接触状态(通常状态、图1~图3)、以及两个部件21、22彼此分离的分离状态(设定状态、图4)。在接触状态下,部件14、15经由弹性部件18在轴向上抵接而一体化,在分离状态下,部件14、15在轴向上彼此分离。部件15的位置p21~p23分别与部件14的位置p11~p13相对应。如图4所示,随着部件16的移动,部件15也可以位于比位置p22更靠与位置p21相反侧的位置p24。位置p21~p23是部件15在离合器装置100的通常使用时的可动范围。位置p24是脱离了通常可动范围的位置,是进行调整时的位置。在部件15位于位置p24的情况下,可变设定部20处于分离状态(设定状态),部件21、22彼此分离,部件14、15也彼此分离。部件21与壁部2d在轴向上接触,无法向与该壁部2d发生接触的位置的轴向一侧、即图4中左侧移动。壁部2d在轴向上支承部件21,由此限制部件21向轴向一侧的移动。具体而言,壁部2d在轴向上支承部件21的凸部21d。壁部2d是止动部的一个示例。

在部件14位于位置p13与位置p11之间的状态、即图2的状态、图3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状态时,弹性部件19被壁部13a和壁部13f沿着轴向压缩。因此,在该状态下,部件14受到来自弹性部件19的因被壁部13a和壁部13f压缩而产生的弹性压缩反力、即朝向轴向一侧的力。此外,在该状态下,在盖2及部件14与部件13之间经由摩擦件13d传递扭矩。在部件14位于位置p13的附近的状态时,摩擦件13d与盖2及部件14之间产生打滑。该状态是旋转传递部10的半联动状态。在部件14位于位置p11的状态时,旋转传递部10处于传递状态。部件13是第一部件的一个示例,部件14是第二部件的一个示例,位置p11是第一位置的一个示例。此外,随着部件15的轴向位置的变化,部件14的轴向位置也发生变化。部件15是第三部件的一个示例。

另一方面,在部件14位于位置p13与位置p12之间的状态、即图1的状态、以及图1的状态与图2的状态之间的状态时,摩擦件13d与壁部2a、14a双方分离。因此,在该状态下,部件14不会受到来自弹性部件19的因被壁部13a和壁部13f压缩而产生的弹性压缩反力、即朝向轴向一侧的力。在该状态下,旋转传递部10处于切断状态。位置p12是第二位置的一个示例。

从弹性部件17、18、19作用于部件14、15的力根据部件14、15的轴向位置而变化。图5表示与部件15的位置相对应的弹性部件17、18、19作用于部件15的力(弹性力)的大小的一个示例。根据部件15的轴向位置,弹性部件17、18、19的轴向压缩量、乃至轴向的弹性压缩反力发生变化。图5的横轴是部件15的位置。横轴的原点是图3所示的状态下的位置,即部件13的壁部13a及壁部13f被夹在壁部2a与壁部14a之间并且壁部2a与壁部14a最为接近的状态下的、部件15的位置p21。在图5的纵轴上,设壁部14a靠近壁部13a的方向(轴向另一侧、即图1~图4中右侧方向)为正(上侧),而设壁部14a远离壁部13a的方向(轴向一侧、即图1~图4中左侧方向)为负(下侧)。另外,图5中,在横轴是部件14的位置、部件16的位置或致动器303的行程等的情况下也表示相同的特性。

弹性部件17对部件15及部件14的壁部14a施加使其靠近壁部13a的方向的力、即将壁部14a压向壁部13a的力。弹性部件17所施加的力的大小(绝对值)在部件15位于位置p21(原点)的状态下为最大,随着部件15沿着轴向从位置p21向位置p22移动而逐渐减小。

弹性部件18对部件14、15施加使其远离壁部13a的方向的力、即与将壁部14a压向壁部13a的力反向的力。弹性部件18所施加的力的大小(绝对值)在部件15位于位置p21(原点)的状态下为最大,随着部件15沿着轴向从位置p21向位置p22移动而逐渐减小。不过,弹性部件18的弹簧常数小于弹性部件17的弹簧常数,弹性部件18对部件15施加的力的大小小于弹性部件17对部件15施加的力的大小。弹性部件18使从部件15作用于部件14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力减小。

弹性部件19也对部件15及部件14的壁部14a施加使其远离壁部13a的方向的力、即与将壁部14a压向壁部13a的力反向的力。弹性部件18所施加的力的大小(绝对值)在部件15位于位置p21(图3的原点、左端)的状态下最大,随着部件15从位置p21向轴向另一侧移动而逐渐减小。这里,在车辆起步时的低扭矩范围内弹性部件18的弹性力大于弹性部件19的弹性力,在以后的其他扭矩范围内弹性部件18的弹性力小于弹性部件19的弹性力。此外,如上所述,弹性部件19仅在部件14位于位置p11与位置p13之间的状态、即部件15位于位置p21与位置p23之间的状态(图2的状态、图3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状态)下,对部件14、15施力,而在部件14位于位置p13与位置p12之间的状态、即部件15位于位置p23与位置p22之间的状态下,不对部件14、15施力。

在部件16未被操作的状态下,离合器装置100的旋转传递部10处于传递状态,由于弹性部件17产生的力,壁部13a被夹在壁部2a与壁部14a之间。而且,在离合器装置100中,通过施加于部件16的力(操作力),使部件14、15抵抗弹性部件17所产生的力地朝向轴向一侧、即图1~图3中左侧移动,由此能够得到旋转传递部10的半联动状态和切断状态。弹性部件18、19产生使弹性部件17所产生的力减弱的力。即,弹性部件18、19有助于减小为了使离合器装置100的旋转传递部10从传递状态转换成半联动状态或切断状态而对部件16进行操作所需的操作力。即,弹性部件18、19是助力弹簧的一个示例。在离合器装置100中,各弹性部件17、18、19设定为在使部件14位于位置p11、部件15位于位置p21的状态下旋转传递部10不产生打滑地传递扭矩。而且,弹性部件17、18、19设定为弹性部件17所产生的力被弹性部件18、19所产生的力减弱,从而对使部件14、15移动的部件16进行操作所需的力变得较小。从图5可以了解,两个弹性部件18、19产生与弹性部件17所产生的负荷反向的负荷。能够得到如下特性:通过可较简单地构成的两个弹性部件18、19的合力,在部件15、16的可动范围的较大范围内减弱弹性部件17的力。

然而,因弹性部件17、18、19的弹性力减弱、摩擦件13d的磨损等经时劣化、以及各部件的个体差异,有时不能获得所需的特性。因此,离合器装置100具备可变设定部20。可变设定部20具备在轴向上对置地彼此抵接的部件21、22。部件21与弹性部件18连接,部件22与部件15的壁部15a连接。部件21、22位于部件14与部件15之间。部件21设置在部件22与部件14之间,部件22设置在部件21与部件15之间。弹性部件18设置在部件21与部件14之间。可变设定部20能够改变部件21、22的轴向距离、即可变设定部20的轴向长度。通过改变部件21、22的轴向距离,来改变部件14的壁部14a与部件15的壁部15a之间的轴向距离。由此,能够改变在部件14、15、16位于轴向各位置的状态下弹性部件17、18、19和摩擦件13d等所存在的空间的轴向距离,进而能够改变在部件14、15、16位于轴向各位置时弹性部件17、18、19的弹性力以及摩擦件13d与壁部2a、14a的接触状态等。例如,对于弹性部件19,通过调整可变设定部20,能够改变在部件15位于规定位置的状态下支承弹性部件19的轴向两端部的壁部13a、13f之间的轴向距离d(参照图2)。部件15位于规定位置(在可变设定部20的调整前后位于相同位置)的状态下,可变设定部20的长度越长,支承弹性部件19的轴向两端部的壁部13a、13f之间的轴向距离d越短。

如图1至图4所示,部件21、22在轴向上重合。部件21、22都呈以旋转中心ax为中心的环状。部件21包括壁部21b、21c和凸部21d。壁部21b呈圆板状,与旋转中心ax大致正交地延伸。壁部21c从壁部21b的径向内侧的端部朝向轴向一侧、即图1中左侧突出,其呈圆筒状。凸部21d从壁部21b的径向外侧的端部朝向轴向一侧、即图1中左侧突出。凸部21d与各壁部2d对应地设置。部件22呈圆筒状。

部件21、22与壁部14a、摩擦件13d、壁部13a、弹性部件18、19等在轴向上重叠。此外,部件21、22配置在距离弹性部件17与壁部15a的接触点比较近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部件21与弹性部件18连接。部件21与弹性部件18及部件14沿着轴向一体移动。此外,部件21例如能够相对于弹性部件18及部件14围绕旋转中心ax旋转。部件22与弹性15的壁部15a连接。部件22与部件14沿着轴向一体移动。部件22例如相对于部件22围绕旋转中心ax的旋转被限制。部件22可固定于壁部15a。

此外,如图6所示,部件21、22中的一方(本实施方式中为双方)具有面21a、22a(倾斜面、螺旋面),该面21a、22a越靠周向(图6中左右方向)的另一侧(例如左侧)就越靠轴向(图6中上下方向)的一侧(例如上侧)。面21a设置于壁部21c。在部件21、22例如以一定间隔设置有多个面21a、22a。在相邻的两个面21a、两个面22a间设置有使轴向位置发生变化的台阶部。此外,部件21、22中的另一方具有与面21a、22a面向接触的面22a、21a。沿着周向以一定间隔设置的相同形状的多个面21a中的每个面与沿着周向以一定间隔设置的相同形状的多个面22a中的每个面彼此抵接。当部件21、22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围绕旋转中心ax旋转时,面21a、22a彼此滑动,由此部件21、22的轴向距离改变。在可变设定部20中,通过可变地设定部件21和部件22的周向相对位置,来可变地设定部件21、22的轴向距离,可变地设定可变设定部20的轴向长度(高度、厚度)。部件21、22以能够在轴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式构成。部件21、22通过弹性部件17、18、19所产生的力而在轴向上彼此紧贴。部件22是第四部件的一个示例,部件21是第五部件的一个示例。

此外,如图7所示,可变设定部20具有移动部30。在部件21的向轴向一侧的移动被壁部2d限制而部件22和部件21在轴向上分离的情况下,移动部30使第五部件相对于部件22向周向一侧移动。具体而言,移动部30包括:设置于部件21的调节部23、以及设置于部件22的调节部24。图7~图9的左右方向是周向,上下方向是轴向。调节部23以至少在周向上能够一体移动的方式被结合(连接、支承、固定)在部件21上。调节部24以至少在周向上能够一体移动的方式与部件22结合。调节部23具有锯齿列25,该锯齿列25包括沿着周向排列的多个锯齿25a。锯齿列25沿着周向延伸,并且与面21a大致平行地延伸。调节部24具有啮合部26、支承部27和弹性部28。啮合部26与锯齿列25的锯齿25a啮合。啮合部26以能够沿着如下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支承部27,该方向是与轴向交叉且与周向交叉的方向(轴向与周向之间的沿着圆筒面的斜方向、螺旋方向,以下简称为倾斜方向)。具体而言,在支承部27设置有沿着倾斜方向的导向部27a。啮合部26的至少一部分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支承于导向部27a。弹性部28产生将啮合部26向靠近锯齿25a的方向弹性按压的力。弹性部28例如是板簧。啮合部26具有锯齿列29,该锯齿列29包括沿着周向排列的多个锯齿29a。锯齿列29沿着周向延伸,并且与面22a大致平行地延伸。锯齿25a与锯齿29a彼此啮合。

在可变设定部20中,基于锯齿25a与锯齿29a的啮合,部件21、22的周向位置被决定。由此,部件21、22的轴向距离、进而部件14的壁部14a与部件15的壁部15a之间的轴向距离也被决定。这里,在通过致动器(未图示),部件16、15从图1所示的状态移动到图4所示的状态的过程中,例如,部件21基于弹性部件18的弹性力向轴向一侧移动。此外,部件14基于未图示的带(strap)等弹性部件的弹性力向轴向一侧移动。即,部件14、21与弹性部件18一体地向轴向一侧移动。在该移动的过程中,部件21的突出部21c与壁部2d抵接,部件21向轴向一侧的移动被停止,由此部件21、22如图8所示那样在轴向上分离,则啮合部26的锯齿29a沿着轴向移动而与锯齿25a分离。即,啮合部26从与锯齿25a啮合的位置p31向与锯齿25a分离的位置p32移动。此时,啮合部26由导向部27a沿着倾斜方向引导,并且被弹性部28所产生的力压向调节部24侧。因此,位置p32与位置p31相比靠周向另一侧。因此,从图8的状态开始,致动器使部件16、15移动,部件21、22如图9所示那样在轴向上靠近,则锯齿25a与在图7的状态下啮合的锯齿29a沿周向错开的另一锯齿29a(锯齿列29的另一位置)啮合。与此相伴,通过导向部27a和啮合部26的引导,调节部23、24在图7~图9中的左右方向上彼此分离,部件21、22沿着图6的左右方向即周向相对滑动。具体而言,部件15以相对于部件22的周向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与部件22连接,因此部件21相对于部件22沿着周向滑动。通过面21a、22a彼此滑动,部件21、22在轴向上彼此分离。这样,在可变设定部20中,通过使部件21、22在轴向上先分离之后再靠近,壁部14a(部件14)与壁部15a(部件15)之间的轴向距离变长。壁部14a与壁部15a之间的轴向距离越长,由弹性部件19获得的轴向的力(由弹性变形产生的推斥力、弹性力)越大。在例如通过弹性部件19获得的轴向的力小于预期的值的情况下,可变设定部20能够使该力接近预期的值。具体而言,例如在组装了弹性部件19的初始状态下因各部分的尺寸误差累积等而无法获得预期的力的情况、以及弹性部件19经时劣化而无法获得预期的力等情况下是有效的。此外,在摩擦件13d发生磨损的情况下,弹性部件17的轴向两端部间的距离变长,弹性部件17所产生的力减小。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增大由弹性部件17获得的轴向的力。另外,对于这里例示以外的部件以及例示以外的情况,可变设定部20也能使其接近预期的特性。

通过调整可变设定部20,能够将弹性部件19的特性从图10的虚线(调整前)变更成实线(调整后)。图10中的标记与图5相同。调整后与调整前相比,在壁部15a的各位移处弹性部件19被壁部14a压缩的量(长度)增大。因此,调整后在壁部15a的各位移处由弹性部件19产生的力大于调整前。此外,从图3的状态开始,随着部件16的移动使壁部15a与壁部14a分离,从而弹性部件19产生的力减小,在弹性部件19成为不被壁部14a、13a夹着的几乎自由状态的时候(图2的状态即图10中p22m处的状态),弹性部件19产生的力变成0(零)。从图10可知,通过调整可变设定部20而使得部件21、22间的轴向距离越长,则从旋转传递部10的传递状态开始至弹性部件19成为几乎自由状态为止的部件15的位移量st、即弹性部件19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部件15的可动范围(行程)越长。从图10的虚线到实线的特性变更,能够基于致动器所产生的力所对应的参数与规定值(阈值)的比较来进行。

接着,参照图11~图13对可变设定部20的部件21和盖2的壁部2d进行详细说明。在图11~图13中示出了部件21及部件21的周围。在图11~图13中,左右方向是周向,上下方向是轴向。如图11所示,壁部2d具有抵接部2d1。抵接部2d1是壁部2d的轴向另一侧的面。另一方面,凸部21d具有抵接部21d1。抵接部21d1是凸部21d的轴向一侧的面。抵接部2d1和抵接部21d1在轴向上彼此抵接。抵接部2d1的周向长度比抵接部21d1的周向长度长。抵接部2d1和抵接部21d1是越靠周向一侧、即图11中右侧就越靠轴向另一侧、即图11中下侧的倾斜面。抵接部2d1与抵接部21d1彼此大致平行。

在图12和图13中,示出了通过可变设定部20调整的情况。如图12(a)所示,调整前凸部21d与壁部2d在轴向、即图12的上下方向上分离。然后,如图12(b)所示,在调整过程中,部件14、21及弹性部件18一体地向轴向一侧移动,由此凸部21d与壁部2d抵接。此时,部件14沿着轴向移动而与摩擦件13d分离。由此,在部件14与摩擦件13d之间产生间隙s。并且,通过该调整,部件21向周向一侧、即图12中右侧移动,然后向轴向另一侧、即图12中下侧移动。由此,凸部21d与壁部2d分离。

图13中示出了图12之后再次进行可变设定部20的调整时的情况。为了便于说明,将图12的调整称为上一次调整,图13的调整称为本次调整。图13的摩擦件13d相对于图12的摩擦件产生了磨损。图13的摩擦件13d的轴向厚度、即图13的上下方向上的厚度比图12的摩擦件的轴向厚度薄。在本次调整时,凸部21d的周向位置从图13(a)的点划线所示的凸部21d的位置已变成图13(a)的实线所示的凸部21d的位置。这里,抵接部2d1是越靠周向一侧、即图12中右侧就越靠轴向另一侧、即图12中下侧的倾斜面。由此,从图12(a)及图13(a)可知,能够使图13(a)所示的本次凸部21d和壁部2d之间的轴向距离l1与图12(a)所示的上一次凸部21d和壁部2d之间的轴向距离l1大致相同。因此,能够使从图13(a)的状态开始至图13(b)所示的凸部21d与壁部2d抵接为止的区间的部件14的轴向移动量l与图12中的上一次的移动量l大致相同。由此,容易实现每次调整中的使部件15、22等向轴向一侧移动的致动器的驱动量大致相同。

这里,如图13(a)所示,在作为凸部21d的止动部发挥功能的壁部102d在轴向上不倾斜的情况下,如果进行可变设定部20的调整,则凸部21d与壁部102d之间的轴向距离会增大。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抵接部2d1是越靠周向一侧就越靠轴向另一侧的倾斜面,所以能够抑制因调整凸部21d与壁部21d之间的距离l1发生变化。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100具备能够变更轴向长度的可变设定部20。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例如通过调整可变设定部20的轴向长度,能够调整与部件14、15、16的位置对应的弹性部件(例如弹性部件17、19等)的弹性变形量,因而能够更容易地获得预期的特性。在因制造误差的累积、以及弹性部件17、18、19和摩擦件13d的经时劣化等而与预期的特性有较大偏差的情况下,通过变更可变设定部20的轴向长度,能够获得与预期的特性更接近的特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21d设置于可变设定部20的部件21,止动部在轴向上支承凸部21d。因此,例如,能够抑制部件14的结构复杂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壁部2d中的与凸部21d抵接的抵接部2d1和凸部21d中的与壁部2d抵接的抵接部21d1是越靠周向一侧就越靠轴向另一侧的倾斜面。因此,例如在改变了可变设定部20的轴向长度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凸部21d与壁部2d之间的轴向距离l1发生变化。因此,能够抑制使可变设定部20进行动作的致动器的大型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件18设置在部件14与部件21之间,产生能够抵抗弹性部件17的作用于部件21的力且根据部件14的轴向位置发生变化的力。因此,例如容易减小操作部的使部件14移动的力。此外,由于弹性部件18设置在部件14与部件21之间,所以能够利用紧凑的致动器高精度地控制可变设定部20。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是抵接部2d1和抵接部21d1二者均是越靠周向一侧就越靠轴向另一侧的倾斜面的示例,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仅将抵接部2d1设成倾斜面。此外,例如还可以将抵接部21d1的周向长度设成比抵接部2d1的周向长度长,且仅将抵接部21d1设成倾斜面。

第一变形例

在本变形例中,可变设定部20a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设定部20不同。可以替代可变设定部20而设置可变设定部20a。

图14、图15所例示的可变设定部20a包括与可变设定部20同样的部件21、22、调节部23、锯齿列25等。但是,可变设定部20a的调节部24a及啮合部26a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移动部30a具有调节部23、锯齿列25、调节部24a及啮合部26a。调节部24a具有板簧状的啮合部26a。啮合部26a在调节部24a的调节部23(锯齿列25)侧的端部弹性地折弯。啮合部26a在未受到外力作用的状态下,由于该啮合部26a的弹性力而成为朝向调节部23侧突出的状态。在部件21、22靠近时,啮合部26a朝向调节部24a侧弹性地弯折。而且,通过弹性的推斥力(弹性力),啮合部26a的前端部26a与锯齿25a啮合。在通过致动器303的动作等使部件21、22彼此在轴向上分离时,啮合部26a沿着轴向脱离锯齿25a。在与锯齿25a分离的状态下,因弹性力而朝向突出的方向进一步弯折,啮合部26a的前端部26a位于相对于分离之前啮合的锯齿25a沿周向错开的锯齿25a的轴向一侧。即,在本变形例中,啮合部26a以与锯齿25a分离的情况下向周向另一侧移动的方式支承于调节部24a(部件22即第五部件)。因此,部件21、22在轴向上再次靠近时,啮合部26a与相对于分离之前啮合的锯齿25a沿周向错开的锯齿25a啮合。由此,部件21、22彼此沿着周向滑动,部件21、22的轴向距离发生变化。根据本变形例,能够获得新结构的可变设定部20a。此外,根据本变形例,有些情况下能够更简单地构成可变设定部20a。

第二变形例

在本变形例中,可变设定部20b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设定部20不同。可以替代可变设定部20而设置可变设定部20b。

图16例示的可变设定部20b具有与可变设定部20相同的部件21、22。但是,可变设定部20b的移动部30b不具有调节部23、24。移动部30b具有对部件21及部件22中的至少一方施加周向的力(压缩反力)的弹性部28b。弹性部28b例如是螺旋弹簧。在部件21的面21a与部件22的面22a由于弹性部28b的弹性力而滑动时,部件21、22的轴向距离发生变化。但是,在部件21、22彼此抵接的通常状态下,由于面21a与面22a的摩擦,部件21、22的滑动被抑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致动器303使部件15向位置p24侧移动,沿着使部件21和部件22在轴向上分离的方向施力。由此,部件21与部件22之间的摩擦力变小、即在部件21与部件22之间在轴向上作用的力减弱,从而部件21和部件22沿着周向滑动,轴向距离发生变化。根据本变形例,例如,容易更简单地构成可变设定部20b。可变设定部20b的轴向长度(调整量)能够通过致动器303的移动量(行程)进行调整。因此,根据本变形例,能够更容易地或更高精度地改变可变设定部20b的轴向长度。

第二实施方式

图17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100c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100同样具备部件1、13、14、盖2、弹性部件17及可变设定部20等。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设置弹性部件18、19。

此外,在壁部13a与壁部1a之间、以及壁部13a与壁部14a之间设置有摩擦件13d。

此外,盖2具有壁部2a、2b、2c和支承部2m。壁部2a位于部件1的壁部1a的轴向一侧、即图14中左侧,并与壁部1a重叠。壁部2a与壁部1a连接。壁部2a呈圆环状的板状,与旋转中心ax大致正交地延伸。壁部2b从壁部2a的径向内侧的端部朝向轴向一侧突出,其呈以旋转中心ax为中心的圆筒状。壁部2c从壁部2b的轴向一侧的端部朝向径向内侧突出。壁部2c呈圆板状,与旋转中心ax交叉地延伸。此外,支承部2m从壁部2c的径向内侧的端部朝向轴向另一侧、即图14中右侧延伸。盖2与部件1一体旋转。在支承部2m安装有支承部件61。

弹性部件17例如为膜片弹簧。弹性部件17具有呈放射状地配置的多个板部件。弹性部件17由支承部件61支承。弹性部件17能够以支承部件61为支点摆动。弹性部件17设置在轴承31(图17中未图示)与部件14之间。在弹性部件17与部件14之间设置有可变设定部20。另外,也可以替代可变设定部20而设置可变设定部20a、20b。弹性部件17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与轴承31(参照图1)连接,径向内侧的端部与可变设定部20的部件22连接。弹性部件17产生使可变设定部20及部件14与轴承31彼此远离的方向的弹性力。

此外,可变设定部的部件22与弹性部件17连接,部件21与弹性部件17分离。部件22可以固定于弹性部件17。此外,部件21在部件14的壁部14a的轴向一侧、即图14中左侧与壁部14a重叠而与壁部14a接触。部件21能够相对于部件14围绕旋转中心ax旋转。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部件21与壁部2c在轴向上接触,无法向与该壁部2c接触的位置的轴向一侧、即图14中左侧移动。即,壁部2c在轴向上支承部件21,由此限制部件21向轴向一侧的移动。具体而言,壁部2c在轴向上支承部件21的凸部21d。壁部2c是止动部的一个示例。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设置壁部2d。

通过以上说明的结构,也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部件22与弹性部件17连接,部件21与弹性部件17分离,部件21能够相对于部件14围绕旋转中心ax旋转。因此,例如能够抑制弹性部件17被部件22摩擦。

以上,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但是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只不过是示例,并非意在限定发明的范围。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能够通过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组合、变更。此外,各结构、以及形状等规格(构造、以及种类、方向、形状、大小、长度、宽度、厚度、高度、数量、配置、位置、材质等)能够适当地变更来实施。例如离合器装置的各部分的配置及结构等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及上述变形例。此外,离合器装置可以设置在各种装置的各种位置。

符号说明

2…盖;2c、2d…壁部(止动部);13…部件(第一部件);14…部件(第二部件);15…部件(第三部件);17…弹性部件(第一弹性部件);18…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20、20a、20b…可变设定部;21…部件(第五部件);22…部件(第四部件);30、30a、30b…移动部;100、100c…离合器装置;ax…旋转中心;p11…位置(第一位置);p12…位置(第二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