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动式电磁阀以及将其作为导向阀而具备的四通切换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9136发布日期:2020-02-08 00:0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直动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以下述方式形成:

在一端侧外周外嵌固定有电磁线圈的阀壳,从一端侧开始依次串联配置有吸引部件、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并且,在所述第二柱塞的一部分设有通过所述第一柱塞的外侧并向所述吸引部件侧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靠近所述吸引部件侧的面积形成为比所述第一柱塞的靠近所述吸引部件侧的面积小,在所述阀壳的比所述第二柱塞的更另一端侧,设有主端口,并设有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端口的阀座,在该阀座,为将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端口之间的连通状态进行切换而以滑动自如的方式对接有与所述第一柱塞联动的第一阀芯,并且,为将所述第四端口进行开关而以滑动自如的方式对接或者以能远离接近的方式配置有与所述第二柱塞联动的第二阀芯,根据向所述电磁线圈施加的电压,所述第一柱塞和所述第一阀芯以及所述第二柱塞和所述第二阀芯分别独立地处于多个位置。

2.一种直动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以下述方式形成:

在一端侧外周外嵌固定有电磁线圈的阀壳,从一端侧开始依次串联配置有吸引部件、由压缩线圈弹簧构成的第一弹簧、第一柱塞、由压缩线圈弹簧构成的第二弹簧和第二柱塞,并且,在所述第二柱塞的一部分设有通过所述第一柱塞的外侧并向所述吸引部件侧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靠近所述吸引部件侧的面积形成为比所述第一柱塞的靠近所述吸引部件侧的面积小,为阻止所述第一柱塞和所述第二柱塞向另一端侧移动而设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

在所述阀壳的比所述第二柱塞的更另一端侧,设有高压导入端口,并设有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端口以及第四端口的阀座,在该阀座,为将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端口之间的连通状态进行切换而以滑动自如的方式对接有被所述第一柱塞推拉的滑动式的第一阀芯,并且,为将所述第四端口进行开关而以滑动自如的方式对接有被所述第二柱塞推拉的滑动式的第二阀芯、或者以能远离接近的方式配置有提升式的第二阀芯,

根据向所述电磁线圈施加的电压,所述第一柱塞和所述第二柱塞分别处于吸引位置和非吸引位置,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第一柱塞联动而处于使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连通的一端位置、以及使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连通的另一端位置,并且,所述第二阀芯与所述第二柱塞联动而处于将所述第四端口打开的打开位置和将其关闭的关闭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动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于所述第一柱塞的外周部的凹槽,插通有所述延伸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动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柱塞连接固定有第一阀芯保持件的一端部,该第一阀芯保持件的一端侧以滑动自如的方式嵌插在所述第二柱塞,在该第一阀芯保持件的另一端侧,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第一柱塞联动并以处于所述一端位置和所述另一端位置的方式而被连接、嵌合或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动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阀座,从一端向另一端横向设有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端口及第四端口,

在所述第二柱塞连接固定有第二阀芯保持件的一端部,该第二阀芯保持件的另一端部位于比所述第一阀芯保持件的另一端部的更另一端侧,在该第二阀芯保持件的另一端侧,所述滑动式的第二阀芯与所述第二柱塞联动并以处于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的方式而被连接、嵌合或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动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阀座,从一端向另一端横向设有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端口,并且,在所述阀座的一端面设有所述第四端口,

在所述第二柱塞,所述提升式的第二阀芯与该第二柱塞联动并以处于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的方式而被连接、嵌合或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动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

为阻止所述第一柱塞和所述第二柱塞的直接接触,在其之间安装有由非磁性材料构成的接触阻止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动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簧的施力设定为比所述第二弹簧的施力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动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以下述方式形成:

在向所述电磁线圈停止通电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的施力,所述第一柱塞处于与所述第一限位件抵接卡止的非吸引位置,并且,所述第二柱塞处于与所述第二限位件抵接卡止的非吸引位置,以此,所述第一阀芯处于所述另一端位置,并且,所述第二阀芯处于所述关闭位置,

在该状态下,若向所述电磁线圈施加第一电压,则所述第一柱塞仍处于与所述第一限位件抵接卡止的非吸引位置,所述第二柱塞抗拒所述第二弹簧的施力而处于向所述第一柱塞侧拉近且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吸引部件抵接的吸引位置,以此,所述第一阀芯仍处于所述另一端位置,所述第二阀芯处于所述打开位置,

在该状态下,若向所述电磁线圈施加比所述第一电压高的第二电压,则所述第一柱塞抗拒所述第一弹簧的施力而处于被所述吸引部件拉近的吸引位置,但所述第二柱塞仍处于所述吸引位置,以此,所述第一阀芯处于所述一端位置,并且,所述第二阀芯仍处于所述打开位置,

在该状态下,若向所述电磁线圈施加比所述第一和第二电压低的第三电压,则所述第一柱塞通过所述吸引部件的吸引力仍被保持在所述吸引位置,所述第二柱塞通过所述第二弹簧的施力而被返回到所述非吸引位置,以此,所述第一阀芯仍处于所述一端位置,所述第二阀芯被返回到所述关闭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动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以下述方式形成:

在向所述电磁线圈施加所述第三电压、所述第一柱塞通过所述吸引部件的吸引力仍被保持在所述吸引位置、并且所述第二柱塞也仍处于所述非吸引位置的状态下,若向所述电磁线圈施加所述第二电压,则所述第一柱塞仍被保持在所述吸引位置,所述第二柱塞抗拒所述第二弹簧的施力而处于向所述第一柱塞侧拉近且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吸引部件抵接的吸引位置,以此,所述第一阀芯仍处于所述一端位置,所述第二阀芯处于所述打开位置,

之后,若向所述电磁线圈停止通电,则所述第一柱塞通过所述第一弹簧的施力而被返回到所述非吸引位置,并且,所述第二柱塞通过所述第二弹簧的施力而被返回到所述非吸引位置,以此,所述第一阀芯被返回到所述另一端位置,并且,所述第二阀芯被返回到所述关闭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动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阀壳的所述吸引部件的一端侧,配置有永磁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动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以下述方式形成:

在向所述电磁线圈停止通电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的施力,所述第一柱塞处于与所述第一限位件抵接卡止的非吸引位置,并且,所述第二柱塞处于与所述第二限位件抵接卡止的非吸引位置,以此,所述第一阀芯处于所述另一端位置,并且,所述第二阀芯处于所述关闭位置,

在该状态下,若向所述电磁线圈施加第一电压,则所述第一柱塞仍处于与所述第一限位件抵接卡止的非吸引位置,所述第二柱塞抗拒所述第二弹簧的施力而处于向所述第一柱塞侧拉近且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吸引部件抵接的吸引位置,以此,所述第一阀芯仍处于所述另一端位置,所述第二阀芯处于所述打开位置,

在该状态下,若向所述电磁线圈施加比所述第一电压高的第二电压,则所述第一柱塞抗拒所述第一弹簧的施力而处于被所述吸引部件拉近的吸引位置,但所述第二柱塞仍处于所述吸引位置,以此,所述第一阀芯处于所述一端位置,并且,所述第二阀芯仍处于所述打开位置,

在该状态下,若向所述电磁线圈停止通电,则所述第一柱塞通过所述永磁体的磁力仍被保持在所述吸引位置,所述第二柱塞通过所述第二弹簧的施力而被返回到所述非吸引位置,以此,所述第一阀芯仍处于所述一端位置,所述第二阀芯被返回到所述关闭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直动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以下述方式形成:

在向所述电磁线圈停止通电、所述第一柱塞通过所述永磁体的磁力仍被保持在所述吸引位置、并且所述第二柱塞也仍处于所述非吸引位置的状态下,若向所述电磁线圈施加所述第二电压,则所述第一柱塞仍被保持在所述吸引位置,所述第二柱塞抗拒所述第二弹簧的施力而处于向所述第一柱塞侧拉近且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吸引部件抵接的吸引位置,以此,所述第一阀芯仍处于所述一端位置,所述第二阀芯处于所述打开位置,

之后,若向所述电磁线圈施加极性相反的第三电压,则所述永磁体的磁力被抵消,所述第一柱塞通过所述第一弹簧的施力而被返回到所述非吸引位置,并且,所述第二柱塞通过所述第二弹簧的施力而被返回到所述非吸引位置,以此,所述第一阀芯被返回到所述另一端位置,并且,所述第二阀芯被返回到所述关闭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动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由配置固定在所述阀壳内周的限位部件、设在所述阀壳的阶梯部分、以及所述阀座的一部分之中的任一个而构成。

15.一种四通切换阀,是使用在热泵式制冷供暖系统中的用于切换制冷剂流动方向的滑动式的四通切换阀,该热泵式制冷供暖系统是以能够将制冷运转、供暖运转以及将制冷剂向与制冷运转时相同的方向流动的除霜运转进行选择的方式而形成的,其特征在于,以下述方式构成:

作为导向阀而具备权利要求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直动式电磁阀,并具备汽缸型的四通阀主体,

在该四通阀主体,从一端侧开始依次配置有第一工作室、第一活塞、主阀室、第二活塞、第二工作室,在所述主阀室设有与压缩机的吐出侧连接的吐出侧高压端口,并设有主阀座,在该主阀座的阀座面,从一端侧开始依次设有与室外热交换器连接的室外侧进出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的吸入侧低压端口、以及与室内热交换器连接的室内侧进出端口,并以滑动自如的方式对接有剖面为倒立碗状的主阀芯,该主阀芯能够有选择地处于将所述室外侧进出端口打开且使所述吸入侧低压端口和所述室内侧进出端口连通的制冷位置、以及将所述室内侧进出端口打开且使所述吸入侧低压端口和所述室外侧进出端口连通的供暖位置,

所述直动式电磁阀的所述高压导入端口与所述吐出侧高压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工作室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吸入侧低压端口连接,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工作室连接,并且,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吸入侧低压端口连接,

在从除霜运转向供暖运转切换时、以及从供暖运转向除霜运转切换时,使所述直动式电磁阀的所述第二阀芯处于将所述第四端口打开的打开位置,使所述主阀室的压力能够降低到预定压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四通切换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通过主连接体而能够一体移动地连接,在所述主连接体,所述主阀芯以伴随所述第一和第二活塞的往返移动而在所述制冷位置和所述供暖位置之间进行往返的方式而被连接、嵌合或卡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四通切换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四通切换阀的一端固定有一端侧盖状部件,该一端侧盖状部件兼作为阻止所述第一活塞向一端方向移动的限位件,在所述四通切换阀的另一端固定有另一端侧盖状部件,该另一端侧盖状部件兼作为阻止所述第二活塞向另一端方向移动的限位件。

18.一种四通切换阀,是使用在热泵式制冷供暖系统中的用于切换制冷剂流动方向的旋转式的四通切换阀,该热泵式制冷供暖系统是能够将制冷运转、供暖运转以及将制冷剂向与制冷运转时相同的方向流动的除霜运转进行选择的方式而形成的,其特征在于,以下述方式构成:

作为导向阀而具备权利要求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直动式电磁阀,并具备主阀,该主阀具有:分划主阀室的筒状的主阀箱;以能够转动的方式配置在所述主阀室的主阀芯;以及用于使所述主阀芯转动的、具有将高压制冷剂有选择地导入或排出的体积可变化的第一工作室和第二工作室的致动器,

在所述主阀箱设有与压缩机的吐出侧连接的吐出侧高压端口、与室外热交换器连接的室外侧进出端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的吸入侧低压端口、以及与室内热交换器连接的室内侧进出端口,通过控制高压制冷剂向所述第一工作室和所述第二工作室的导入或排出且使所述主阀芯转动,而进行连通端口之间的切换,以此进行从制冷或除霜运转向供暖运转、以及从供暖运转向制冷或除霜运转的切换,

所述直动式电磁阀的所述高压导入端口与所述吐出侧高压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工作室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吸入侧低压端口连接,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工作室连接,并且,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吸入侧低压端口连接,

在从除霜运转向供暖运转切换时、以及从供暖运转向除霜运转切换时,使所述直动式电磁阀的所述第二阀芯处于将所述第四端口打开的打开位置,使所述主阀室的压力能够降低到预定压力。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四通切换阀,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主阀箱的上表面开口和下表面开口气密性封闭的上侧阀座和下侧阀座,设有所述吐出侧高压端口、所述室外侧进出端口、所述吸入侧低压端口、以及所述室内侧进出端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四通切换阀,其特征在于,以下述方式形成:

具备用于控制向所述直动式电磁阀的所述电磁线圈施加电压的控制部,通过该控制部,在从除霜运转向供暖运转切换时,首先向所述电磁线圈施加第一电压,使所述第二阀芯处于所述打开位置,以此,所述主阀室的压力降低到所述预定压力之后向所述电磁线圈施加比所述第一电压高的第二电压,在使所述第一阀芯处于所述一端位置之后,向所述电磁线圈施加比所述第二电压低的第三电压,

另一方面,在从供暖运转向除霜运转切换时,向所述电磁线圈施加所述第二电压,使所述第二阀芯处于所述打开位置,以此,所述主阀室的压力降低到所述预定压力之后停止向所述电磁线圈的通电,使所述第一阀芯处于所述另一端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四通切换阀,其特征在于,以下述方式形成:

具备用于控制向所述直动式电磁阀的所述电磁线圈施加电压的控制部,通过该控制部,在从除霜运转向供暖运转切换时,首先向所述电磁线圈施加第一电压,使所述第二阀芯处于所述打开位置,以此,所述主阀室的压力降低到所述预定压力之后向所述电磁线圈施加比所述第一电压高的第二电压,在使所述第一阀芯处于所述一端位置之后,停止向所述电磁线圈通电,

另一方面,在从供暖运转向除霜运转切换时,向所述电磁线圈施加所述第二电压,使所述第二阀芯处于所述打开位置,以此,所述主阀室的压力降低到所述预定压力之后向所述电磁线圈施加极性相反的第三电压,在使所述第一阀芯处于所述另一端位置之后,停止向所述电磁线圈的通电。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四通切换阀,其特征在于,

配备有用于检测所述主阀室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部形成为:根据从所述压力传感器得到的信号,来检测所述主阀室的压力降低到所述预定压力。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