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蜗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0858阅读:9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特别是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蜗轮。



背景技术: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是一种直接依靠电机提供辅助扭矩的动力转向系统,用以帮助驾驶员解决转向操纵负担过于沉重的问题,主要由扭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电动机、减速机构和电子控制单元等组成,其中减速机构是转向器中重要的机械传动组件,该减速机构由蜗轮蜗杆传动副构成,由于减速机构内不具备良好的油润滑条件,因此减速机构中的蜗轮大都采用两种材料镶套组合结构,其齿圈部分采用自润滑性能优良的且机械性能相对较高的非金属材料,如尼龙等,而芯套部分采用金属材料,从而适应减速机构的使用要求。

通常非金属材料的齿圈采用注塑等方式与金属材料的芯套部分实现结合,使芯套镶嵌在齿圈之内,在芯套上与齿圈结合的部分设置有滚花等糙面结构,以增加齿圈与芯套之间的结合牢度,这种结构能保证齿圈与芯套之间结合良好,在一般机械上使用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但作为汽车配件,每个零件都需要有很高的可靠性,否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在上述的齿圈与芯套之问结合部位的滚花等糙面结构所形成的非金属材料齿圈与芯套结合面之间镶嵌的深度与宽度都很有限,工作时的力矩通常都仅有二、三个齿来轮流承受,且在轴向与周向均有较大的受力,容易造成齿圈变形,不仅影响蜗轮蜗杆之问的运动的传递,更有可能对行驶中的车辆带来很大 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强度高以及使用寿命较长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蜗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蜗轮,包括芯套以及设置在所述的芯套的外侧壁的蜗轮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套的外侧壁环设有定位凹槽,所述的蜗轮齿圈的内侧壁环设有定位凸体且所述的定位凸体嵌于所述的定位凹槽内,所述的定位凹槽的槽底宽度与所述的芯套的厚度之比为1:1.5-1:2。

蜗轮齿圈与芯套之间采用注塑一体结构,定位凸体嵌于定位凹槽内。由于定位凹槽的槽底宽度与芯套的厚度之比为1:1.5-1:2,因此使本蜗轮的强度较高且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在上述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蜗轮中,所述的芯套的端面设有环形凹槽且所述的环形凹槽与所述的芯套同轴设置,所述的环形凹槽内嵌有橡胶垫且所述的橡胶垫的外侧壁凸出于所述的芯套的外端面。通过设置上述的橡胶垫,对蜗轮的两端面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避免了在工作或运输的过程中的损伤,提高了实用寿命。

在上述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蜗轮中,所述的环形凹槽与所述的定位凹槽通过若干通孔相连通。环形凹槽与定位凹槽通过若干通孔相连,便于在芯套上注塑蜗轮齿圈与橡胶垫,并增加了本蜗轮的强度,具有制造方便的优点。

在上述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蜗轮中,所述的通孔的数量为4-10个且以所述的芯套的轴线为中心均匀设置。采用上述设 置,具有强度较高且制造方便的优点。

在上述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蜗轮中,所述的定位凹槽的槽底均匀设有若干齿形槽。定位凹槽的槽底设置齿形槽,使蜗轮齿圈与芯套具有较好的连接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蜗轮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定位凹槽的宽度与芯套的厚度之比为1:1.5-1:2,因此使本蜗轮的强度较高且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2、橡胶垫的外侧壁凸出于芯套的外端面,对蜗轮的两端面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避免了在工作或运输的过程中的损伤,提高了实用寿命;

3、定位凹槽的槽底设置齿形槽,使蜗轮齿圈与芯套具有较好的连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蜗轮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芯套;1a、定位凹槽;1b、环形凹槽;2、蜗轮齿圈;2a、定位凸体;3、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的蜗轮,包括芯套1以及设置在芯套1的外侧壁的蜗轮齿圈2,芯套1的外侧壁环设有定位凹槽1a,定位凹槽1a的槽底均匀设有若干齿形槽。定位凹槽1a的槽底设置齿形槽,使蜗轮齿圈2与芯套1具有较好的连接效果。

蜗轮齿圈2的内侧壁环设有定位凸体2a,定位凸体2a嵌于定位凹槽1a内,定位凹槽1a的槽底宽度与芯套1的厚度之比为1:1.5-1:2。芯套1的端面设有环形凹槽1b且环形凹槽1b与芯套1同轴设置,环形凹槽1b与所述的定位凹槽1a通过4-10个通孔相连通,上述的通孔以芯套1的轴线为中心均匀设置。环形凹槽1b内嵌有橡胶垫3,橡胶垫3的外侧壁凸出于芯套1的外端面。

齿圈与芯套1之间采用注塑一体结构,定位凸体2a嵌于定位凹槽1a内。由于定位凹槽1a的宽度与芯套1的厚度之比为1:1.5-1:2,因此使本蜗轮的强度较高且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通过设置上述的橡胶垫3,对蜗轮的两端面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避免了在工作或运输的过程中的损伤,提高了实用寿命。环形凹槽1b与定位凹槽1a通过若干通孔相连,便于在芯套1上注塑蜗轮齿圈2与橡胶垫3,并增加了本蜗轮的强度,具有制造方便的优点。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芯套1、定位凹槽1a、环形凹槽1b、蜗轮齿圈2、定位凸体2a、橡胶垫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