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曲轴。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曲轴油孔结构,通常采用在主轴颈和连杆颈钻一个通过轴心的油孔,然后通过一个与曲轴轴线成一定角度的斜油孔将二者连接起来,此油孔结构复杂,加工困难,不便于冲洗,油道阻力大,容易导致使用时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降低油道阻力的发动机曲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曲轴的主轴颈与连杆颈内开有斜油孔,所述斜油孔连通主轴颈和连杆颈,所述斜油孔的两个孔口分别开在主轴颈的外圆表面和连杆颈的外圆表面上。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连杆颈包括三段,分别沿主轴颈轴心呈正三角形偏心布置;所述斜油孔包括三个;三个所述斜油孔的两个孔口中心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主轴颈和连杆颈的中轴面上;三个所述斜油孔以主轴颈轴心为中心点在主轴颈横切面上的投影呈成正三角形分布。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斜油孔的孔口设有全孔口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从主轴颈到连杆颈只有一个油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冲洗方便,油道阻力小,润滑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油孔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油孔倒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本实用新型所述曲轴1的主轴颈2与连杆颈3内开有斜油孔4,所述斜油孔4连通主轴颈2和连杆颈3,所述斜油孔4的两个孔口分别开在主轴颈2的外圆表面和连杆颈3的外圆表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杆颈3包括三段,分别沿主轴颈2轴心呈正三角形偏心布置;所述斜油孔4包括三个;从曲轴1侧面看,三个所述斜油孔4的两个孔口中心分别位于主轴颈2和连杆颈3的中轴面上(如图1所示);从曲轴1前端或后端看,三个所述斜油孔4围绕曲轴1中轴线呈对称分布,形成正三角形(如图2所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油孔4的孔口设有全孔口倒角5(如图3所示),斜油孔4的全孔口倒角5半径不大于0.5mm。
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