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缓冲轴承。
背景技术:
轴承是机械工程或汽车中应用最广的部件之一,现代汽车传动系结构日益复杂,使用工况复杂,高速旋转的发动机突然接合、离合器起步和紧急制动等工况,都会在传动系中产生大的冲击,而钢铁材质的轴承只会刚性变形而不具备缓冲性能,且轴承使用时需要润滑,故传动系统中需要对轴承进行润滑设计,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缓冲冲击且具有自润滑性的汽车缓冲轴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缓冲轴承,包括钢铁材质的外圈、内圈和设在外圈与内圈之间的滚子,所述外圈外周面一侧内凹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与外圈内周面通过第一通槽连通,所述第一通槽沿外圈轴线间隔分布,所述第一环形槽和第一通槽内浇注尼龙材质的第一缓冲环,所述内圈内周面相对第一环形槽另一侧外凸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与内圈外周面通过第二通槽连通,所述第二通槽沿内圈轴线间隔分布,所述第二环形槽和第二通槽内浇注尼龙材质的第二缓冲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外圈一侧设有环形的用尼龙材料制作的第一缓冲环,内圈另一侧设有环形的用尼龙材料制作的第二缓冲环,两个缓冲环可以缓冲汽车行驶时部件对轴承的冲击,第一缓冲环通过第一通槽与滚子连通,第二缓冲环通过第二通槽与滚子连通,由于尼龙材料具有润滑性,故轴承在长期运行时两个缓冲环可以对滚子提供润滑,使轴承具有自润滑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缓冲环还包括从第一通槽突出外圈内周以将滚子轴向限位的第一保持部,通过所述改进,第一保持部可以将滚子轴向限位,以实现滚子保持架的作用,且第一保持部为尼龙材质,可润滑滚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第二缓冲环还包括从第二通槽突出内圈外周以将滚子轴向限位的第二保持部,通过所述改进,第二保持部可以配合第一保持部将滚子轴向限位,以实现滚子保持架的作用,且第二保持部同样为尼龙材质,可润滑滚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缓冲环还包括设在第一缓冲环侧壁轴向向外圈伸入的第一嵌入部,所述第一嵌入部端面设有锥形的用以轴向限位第一缓冲环的第一轴向限位部,通过所述改进,第一轴向限位部轴向限位第一缓冲环,防止第一缓冲环轴向脱出外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第二缓冲环还包括设在第二缓冲环侧壁轴向向内圈伸入的第二嵌入部,所述第二嵌入部端面设有锥形的用以轴向限位第二缓冲环的第二轴向限位部,通过所述改进,第二轴向限位部轴向限位第二缓冲环,防止第二缓冲环轴向脱出内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缓冲环还包括设在第一通槽两侧外凸用以径向限位第一缓冲环的第一径向限位部,通过所述改进,第一径向限位部径向限位第一缓冲环,防止第一缓冲环径向脱出外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第二缓冲环还包括设在第二通槽两侧外凸用以径向限位第二缓冲环的第二径向限位部,通过所述改进,第二径向限位部径向限位第二缓冲环,防止第二缓冲环径向脱出内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1-外圈,1.1-第一环形槽,1.2-第一通槽,2-内圈,2.1-第二环形槽,2.2-第二通槽,3-滚子,4-第一缓冲环,4.1-第一保持部,4.2-第一嵌入部,4.3-第一轴向限位部,4.4-第一径向限位部,5-第二缓冲环,5.1-第二保持部,5.2-第二嵌入部,5.3-第二轴向限位部,5.4-第二径向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
一种汽车缓冲轴承,包括钢铁材质的外圈1、内圈2和设在外圈1与内圈2之间的滚子3,所述外圈1外周面一侧内凹设有第一环形槽1.1,所述第一环形槽1.1与外圈1内周面通过第一通槽1.2连通,所述第一通槽1.2沿外圈1轴线间隔分布,所述第一环形槽1.1和第一通槽1.2内浇注尼龙材质的第一缓冲环4,所述内圈2内周面相对第一环形槽1.1另一侧外凸设有第二环形槽2.1,所述第二环形槽2.1与内圈2外周面通过第二通槽2.2连通,所述第二通槽2.2沿内圈2轴线间隔分布,所述第二环形槽2.1和第二通槽2.2内浇注尼龙材质的第二缓冲环5。
其中,所述第一缓冲环4还包括从第一通槽1.2突出外圈1内周以将滚子3轴向限位的第一保持部4.1。
其中,所述第二缓冲环5还包括从第二通槽2.2突出内圈2外周以将滚子3轴向限位的第二保持部5.1。
其中,所述第一缓冲环4还包括设在第一缓冲环4侧壁轴向向外圈1伸入的第一嵌入部4.2,所述第一嵌入部4.2端面设有锥形的用以轴向限位第一缓冲环4的第一轴向限位部4.3。
其中,所述第二缓冲环5还包括设在第二缓冲环5侧壁轴向向内圈2伸入的第二嵌入部5.2,所述第二嵌入部5.2端面设有锥形的用以轴向限位第二缓冲环5的第二轴向限位部5.3。
其中,所述第一缓冲环4还包括设在第一通槽1.2两侧外凸用以径向限位第一缓冲环4的第一径向限位部4.4。
其中,所述第二缓冲环5还包括设在第二通槽2.2两侧外凸用以径向限位第二缓冲环5的第二径向限位部5.4。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