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润滑效果的圆锥滚子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5044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自润滑效果的圆锥滚子轴承。



背景技术:

轴承是工程机械中的较为常用的固定机件,在市面上种类繁多,应用广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轴承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普通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以及设于内圈和外圈中间的滚珠。早期所使用的圆锥滚子轴承, 因为成本高, 所以有人提出含油轴承,一般含油轴承是以铜质材料做成,其内部具有无数细小孔洞,籍细小孔洞的毛细现象, 可将油质含于其内,故名为含油轴承。而当一转轴旋转于其中空部时,又可籍毛细现象将含油轴承内所含油质引至旋转轴以起到润滑作用,且其成本较低,已被广泛利用,目前所使用的含油轴承,其储油部的油质会随着转轴的转动,顺着间隙快速流到含油轴承的另一头也很容易在运转下甩出而损失掉,不但导致了浪费,而且含油轴承内储的油质损失殆尽,使得含油轴承的寿命大大的降低,因此,如何增加储油部的含油率、防止油的过快流失以及如何提高含油轴承的寿命便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故此现有的含油轴承在结构上有待整体改良,以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自润滑效果的圆锥滚子轴承,能够提高轴承的润滑效果,降低轴承添加润滑油的次数和频率,进而提高轴承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自润滑效果的圆锥滚子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圈和外圈之间的圆锥滚子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上形成轴孔,所述内圈的外侧面上形成上沟槽和下沟槽,在所述上沟槽与所述下沟槽之间设有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槽、所述第三卡槽中填充石墨。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三卡槽分别填充石墨,所述第二卡槽为空槽。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所述上沟槽为环形设置,在所述上沟槽的底部形成容腔。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还包括密封金属环,所述密封金属环卡扣在所述上沟槽上端,与所述容腔之间形成间隙。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所述下沟槽为环形设置,在所述下沟槽的外侧设有环形的抵持环,所述抵持环与圆锥滚子底部相抵。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还包括钢丝环,所述钢丝环的外部设有棉层,所述钢丝环扣在所述下沟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圆锥滚子轴承中的内圈,其上形成轴孔,所述内圈的外侧面上形成上沟槽和下沟槽,在所述上沟槽与所述下沟槽之间设有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沟槽和下沟槽实现上下都可以存放一定的润滑油,而且可以上沟槽上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密封金属环,防止内部润滑油外漏,同时下沟槽上形成的抵持环刚好与圆锥滚子的底部相抵,形成一定的密封,也能够防止润滑油外漏。而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满足自润滑的效果和目的。故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轴承的润滑效果,防止内部润滑油外漏,同时也能够降低轴承添加润滑油的次数和频率,进而提高轴承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提高轴承的润滑效果,降低轴承添加润滑油的次数和频率,进而提高轴承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自润滑效果的圆锥滚子轴承,包括内圈1和外圈2,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圈1和外圈2之间的圆锥滚子保持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1上形成轴孔4,所述内圈1的外侧面上形成上沟槽5和下沟槽6,在所述上沟槽5与所述下沟槽6之间设有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第一卡槽7、第二卡槽8和第三卡槽9。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卡槽7、所述第二卡槽8、所述第三卡槽9中填充石墨。或者是所述第一卡槽7、所述第三卡槽9分别填充石墨,所述第二卡槽8为空槽。本实用新型中的石墨可以填充到卡槽中,这个可以在制作轴承的时候直接填充,尤其是用金属粉末制作轴承的时候之间填充进去效果更好。对于一些车削轴承而言,需要用设备将石墨填充到卡槽内,也可以用粉末加上胶水粘附到卡槽内,另外也可以用石墨环扣在其上。之所以第二卡槽8为空槽,就是为了存放一定的润滑油,当润滑油从第二卡槽8中流出时,不管是哪个方向都会到第一卡槽7或者第三卡槽9中,形成很好的辅助润滑效果,减少浪费。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沟槽5为环形设置,在所述上沟槽5的底部形成容腔,还包括密封金属环11,所述密封金属环11卡扣在所述上沟槽5上端,与所述容腔之间形成间隙。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沟槽6为环形设置,在所述下沟槽6的外侧设有环形的抵持环12,所述抵持环12与圆锥滚子底部相抵,还包括钢丝环13,所述钢丝环13的外部设有棉层,所述钢丝环13扣在所述下沟槽6内,钢丝环14上的棉层可以起到吸附作用,减少润滑油的外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