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显示设备及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029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软性显示设备及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并且还涉及一种软性显示设备及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当现有的支撑装置在弯折时,由于上述支撑装置内的枢纽模块的总长度在弯折前后维持不变,但安装于支撑装置内侧的板件因弯折所产生的弯折半径(R角)小于上述枢纽模块的弯折半径,所以板件会受到枢纽模块压缩,进而可能会导致板件形变。也就是说,当软性显示屏安装于现有的支撑装置并弯折时,安装于支撑装置内侧的软性显示屏容易被支撑装置所压缩,进而可能会造成软性显示屏的损坏。

于是,本发明人认为上述缺陷可改善,潜心研究并配合科学原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软性显示设备及支撑装置,用来解决现有支撑装置所可能产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软性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软性显示设备包括:两个支撑装置,分别包括有:一枢纽模块,包含:多个枢轴,相互平行地排成一行;及多个扭力单元,套设在多个所述枢轴上,并且多个所述扭力单元在相反两侧上分别具有一定位部与一驱动部;及两个缓冲模块,分别位于排成一行的所述枢轴的相反两外侧并且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定位部上,两个所述缓冲模块分别对应于两个所述驱动部,每个所述缓冲模块包含:一外接件,固定在相对应的所述定位部上;一内接件,能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外接件上,并且所述内接件上设有面向所述外接件的一齿条;及一齿轮,与相对应的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齿条啮合;其中,所述枢纽模块能以多个所述枢轴的中的至少一个枢轴为轴心而在一展平位置与一内折位置之间动作;所述枢纽模块位于所述展平位置时,所述支撑装置呈平板状;所述枢纽模块位于所述内折位置时,所述支撑装置呈弯曲状,并且两个所述内接件位于所述支撑装置的内侧;多个所述扭力单元用以提供相对应的一扭力,以使所述枢纽模块能在所述展平位置与所述内折位置之间随时停止;当所述枢纽模块从所述展平位置朝所述内折位置动作时,在每个所述缓冲模块中,相对应的所述驱动部通过所述齿轮而带动所述齿条,以使所述内接件相对于所述外接件朝向远离多个所述枢轴的方向滑动;一承载板,固定在两个所述支撑装置的所述内接件上;以及一软性显示屏,安装在所述承载板上。

优选地,在任一个所述支撑装置的每个所述缓冲模块中,所述齿轮为正齿轮并且枢接在相邻近的所述定位部上,而所述齿轮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定位部的长度方向。

优选地,每个所述枢纽模块位于所述内折位置时呈C形,并且所述软性显示屏对应于每个所述枢纽模块的部位弯折呈C形,而所述软性显示屏上的对应于多个所述缓冲模块的多个部位则相互平行。

优选地,在任一个所述支撑装置的每个所述缓冲模块中,所述外接件形成有对应于至少部分的所述齿条的一缺口,相对应的所述驱动部及所述齿轮经由所述缺口而从所述外接件中显露于外。

优选地,在任一个所述支撑装置的每个所述缓冲模块中,所述内接件包含有多个滚轮,所述外接件上形成有一凸缘,并且所述凸缘能滑动地设置在多个所述滚轮上。

优选地,在任一个所述支撑装置中,每个所述缓冲模块的所述内接件上形成有长形的一轨道孔并在所述外接件上设有能移动地穿设于所述轨道孔的一导引销,当所述导引销相对移动至所述轨道孔的两末端中的一末端时,所述枢纽模块被维持于所述展平位置;当所述导引销相对移动至所述轨道孔的两末端中的另一末端时,所述枢纽模块被维持在所述内折位置。

优选地,所述软性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有两个连接件与多个连接管,相邻但分属不同所述支撑装置的两个所述内接件与一个所述连接件为一体成形的构造,多个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分别套接于一个所述支撑装置的多个所述枢轴上,而多个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套接于另一个所述支撑装置的多个所述枢轴上。

优选地,每个所述驱动部分别形成在一个所述扭力单元中,并且形成有所述驱动部的任一个所述扭力单元套设在多个所述枢轴上。

优选地,形成有所述驱动部的任一个所述扭力单元所套设的多个所述枢轴依次从排成一行的所述枢轴的最外侧朝内排列;形成有所述驱动部的任一个所述扭力单元所套设的所述枢轴的数量大于未形成有所述驱动部的任一个所述扭力单元所套设的所述枢轴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也公开一种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一枢纽模块,包含:多个枢轴,相互平行地排成一行;及多个扭力单元,套设在多个所述枢轴上,并且多个所述扭力单元在相反两侧上分别具有一定位部与一驱动部;以及两个缓冲模块,分别位于排成一行的所述枢轴的相反两外侧并且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定位部上,两个所述缓冲模块分别对应于两个所述驱动部,每个所述缓冲模块包含:一外接件,固定在相对应的所述定位部上;一内接件,能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外接件上,并且所述内接件上设有面向所述外接件的一齿条;及一齿轮,与相对应的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齿条啮合;其中,所述枢纽模块能以多个所述枢轴的中的至少一个枢轴为轴心而在一展平位置与一内折位置之间动作;所述枢纽模块位于所述展平位置时,所述支撑装置呈平板状;所述枢纽模块位于所述内折位置时,所述支撑装置呈弯曲状,并且两个所述内接件位于所述支撑装置的内侧;多个所述扭力单元用以提供相对应的一扭力,以使所述枢纽模块能在所述展平位置与所述内折位置之间随时停止;当所述枢纽模块从所述展平位置朝所述内折位置动作时,在每个所述缓冲模块中,相对应的所述驱动部通过所述齿轮而带动所述齿条,以使所述内接件相对于所述外接件朝向远离多个所述枢轴的方向滑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公开的软性显示设备及支撑装置,在枢纽模块弯折时能通过内接件相对于外接件移动,借以避免枢纽模块压迫或压缩内侧的构件(如:软性显示屏或承载板)。因此,所述软性显示设备的软性显示屏的外形能与枢纽模块保持一致,以使软性显示屏能够被支撑装置有效地支撑。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这些说明与所附附图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软性显示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局部放大平面示意图。

图2A为图1A的软性显示设备弯折180度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局部放大平面示意图。

图3为图1A的分解示意图(省略软性显示屏)。

图4为图1A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省略软性显示屏)。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5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A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应附图所提及的相关数量与外形,仅用来具体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便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而非用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A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软性显示设备100,包括两个支撑装置1、链接上述两个支撑装置1的两个连接件2与多个连接管3、一承载板4、及一软性显示屏5。上述承载板4是安装于所述支撑装置1、连接件2、与连接管3的一侧(如图1A中的底侧),并且软性显示屏5设置于所述承载板4上。其中,本实施例尤其是指软性显示屏5对应于上述支撑装置1的部位,能够向内弯折至180度(如图2A)而不会有所损坏的软性显示设备100,但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此。

须说明的是,所述软性显示设备100中的连动关系是属于相对运动,但在本实施例的图式中,将以固定部分构件的方式作说明,以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还有,本实施例虽是以支撑装置1应用在软性显示设备100作一说明,但所述支撑装置1也可以应用在其他设备上,并不受限于软性显示设备100。

以下将先就所述软性显示设备100呈平板状时的各个组件构造作一说明,而后再适时介绍软性显示设备100的各个组件连接关系及软性显示设备100弯折时的各个组件动作关系。其中,由于所述两个支撑装置1的构造大致相同或对称,为避免赘述,所以下述仅说明其中一个支撑装置1的详细构造。

如图5和图6,所述支撑装置1包含有一枢纽模块11及安装于上述枢纽模块11相反两外侧的两个缓冲模块12。其中,所述枢纽模块11在本实施例中的最大厚度约为2厘米,并且所述枢纽模块11包含相互平行地排成一行的多个枢轴111、套设于上述多个枢轴111的多个扭力单元112、及多个链接单元113。所述枢轴111在本实施例中为圆杆并且共设置有十二个,但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此。而所述链接单元113可以是单片体及相迭置的多个片体的任意组合,并且每个链接单元113是套设在相邻但穿设不同扭力单元112的两个所述枢轴111。

所述扭力单元112可以是单个齿轮、相迭置的多个齿片、及相迭置的多个垫片的任意组合,并且每个扭力单元112可以是套设于单个枢轴111、两个枢轴111、或是三个枢轴111,而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同行的任两个相邻扭力单元112相互啮合。还有,本实施例的扭力单元112共排成数行,而至少其中一行的所述多个扭力单元112的其中两个扭力单元112位于相反侧且各具有长条状的一定位部1121;至少其中另一行的所述多个扭力单元112的其中两个扭力单元112位于相反侧且各具有长条状的一驱动部1122。

其中,上述位于同一行上且具有定位部1121的两个扭力单元112于本实施例是分别套设在该行枢轴111中最外侧的两个枢轴111,而所述两个定位部1121位于该行枢轴111的外侧。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扭力单元112共具有六个定位部1121,用以分别连接上述两个枢纽模块11,但不受限于此。还有,在相邻两行扭力单元112的其中一行中,包含未具有定位部1121且套设于两个枢轴111的扭力单元112,而上述两个枢轴111分别穿设其中另一行的两个相啮合的扭力单元112。

另外,每个驱动部1122在本实施例中是形成于一个所述扭力单元112,并且形成有驱动部1122的任一个所述扭力单元112是套设于多个枢轴111(如:形成有驱动部1122的任一个扭力单元112所套设的多个枢轴111是依序自该行所述枢轴111的最外侧朝内排列),而所述多个驱动部1122位于该行枢轴111的外侧,用以分别驱动上述两个枢纽模块11。其中,形成有上述驱动部1122的任一个扭力单元112所套设的所述枢轴111的数量(如:三个)是大于未形成有驱动部1122的任一个扭力单元112所套设的所述枢轴111的数量,但本实施例不受限于此。

借此,所述枢纽模块11能以所述多个枢轴111的其中至少一个枢轴111为轴心而于一展平位置(如图1A和图1B)与一内折位置(如图2A和图2B)间动作。其中,所述枢纽模块11位于展平位置时,支撑装置1呈平板状;所述枢纽模块11位于内折位置时,支撑装置1呈弯曲状,并且所述两个缓冲模块12(的内接件122)位于支撑装置1的内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枢纽模块11如图2A弯折至180度的位置定义为上述内折位置,但不受限于此。还有,所述枢纽模块11在弯折动作时,通过所述扭力单元112或/及链接单元113提供相对应的扭力,以使枢纽模块11能在展平位置与内折位置间的任意位置随时停止。

如图5,所述两个缓冲模块12分别位于该行枢轴111的相反两外侧,并且所述两个缓冲模块12分别安装于位在上述多个扭力单元112两侧的定位部1121,并且上述两个缓冲模块12也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驱动部1122。其中,由于所述两个缓冲模块12的构造大致相同或对称,为避免赘述,所以下述仅说明其中一个缓冲模块12的详细构造。

如图6和图7,所述缓冲模块12包含有固定于相对应定位部1121的一外接件121、能相对滑动地设置于外接件121的一内接件122、各自可动地连接相对应驱动部1122与内接件122的两个齿轮123、及穿设固定于相对应的定位部1121并且枢接于上述两个齿轮123的一枢接杆124。其中,通过所述齿轮123及其相接的上述定位部1121与内接件122的配合,上述外接件121与内接件122能够在驱动件123与连动件124静止时保持相对位置、并且在驱动件123与连动件124动作时产生相对地移动。

更详细地说,所述外接件121用以供一包覆板(图略)设置,借以通过包覆板遮蔽所述两支撑装置1、连接件2、与连接管3,以避免上述两支撑装置1、连接件2、与连接管3伤害到使用者。其中,所述外接件121具有一板体1211、自上述板体1211两端缘弯曲朝向承载板4延伸的两个凸缘1212、形成在板体1211的至少一固定部1213(如:开孔)、及设置在板体1211上的至少一导引销1214。还有,所述固定部1213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等同于相对应的定位部1121数量,并且上述外接件121通过固定部1213而与枢纽模块11的相对应定位部1121相互固定。

所述内接件122具有一连接板1221、安装于上述连接板1221两端的多个滚轮1222(如连接板1221的每一端设置有两个滚轮1222)、及面向所述外接件121的两个齿条1224。其中,所述内接件122能通过连接板1221而固定在承载板4,并且所述连接板1221上形成有长形的至少一轨道孔1223,而外接件121的导引销1214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轨道孔1223。所述外接件121的两个凸缘1211分别可滑动地设置于位在上述连接板1221两端的多个滚轮1222。

进一步地说,所述外接件121的板体1211在两端部位(如图6中的板体1211顶部与底部)各形成有对应于至少部分齿条1224的一缺口1215,并且相对应的驱动部1122及齿轮123经由所述缺口1215而自所述外接件121显露于外。并且所述缺口1215能与一个所述固定部1213相互连通。

然而,本实施例虽是以两个凸缘1212分别设置于上述滚轮1222作一说明,但于一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外接件121也可以仅形成一个凸缘1212,而内接件122则对应上述凸缘1212形成滚轮1222。还有,所述外接件121也可以仅形成有一个齿条1224,并且每个支撑装置1对应于上述一个齿条1224而仅设有相连动的一个齿轮123与一个驱动部1122。

所述每个齿轮123啮合于相对应的驱动部1122与齿条1224,借以使所述两个齿轮123能够通过相对应的驱动部1122而分别驱动内接件122的两个齿条1224。由于每个齿轮123与相互配合的驱动部1122及齿条1124的构造及动作大致相同或对称,所以下述仅以一组相互配合的齿轮123、驱动部1122、及齿条1124为例进行说明。更详细地说,所述齿轮123在本实施例中为正齿轮并且通过上述枢接杆124而被枢接于相邻近的定位部1121,上述齿轮123的中心轴线优选是垂直于所述定位部1121的长度方向,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借此,当所述枢纽模块11在弯折时(请参考图1B与图2B、并适时参考图6和图7),所述枢纽模块11的驱动部1122使齿轮123相对于定位部1121自转,以带动相互啮合的齿条1224,借以使内接件122相对于外接件121滑动。

也就是说,当所述枢纽模块11自所述展平位置(如图1A和图1B)朝内折位置(如图2A和图2B)动作时,在每个所述缓冲模块12中,相对应的所述驱动部1122通过齿轮123而带动内接件122的齿条1224,以使所述内接件122相对于外接件121朝向远离多个所述枢轴111的方向滑动。其中,上述内接件122相对于外接件121的滑动距离优选是与枢纽模块11的弯折幅度呈正比,但不受限于此。

其中,如图1B,当所述导引销1214相对移动至轨道孔1223的两末端其中一末端(如图1B中的轨道孔1223右端)时,所述导引销1214与轨道孔1223相互拘束,而使外接件121无法进一步相对于内接件122向左移动,所以枢纽模块11会被维持在展平位置。如图2B,当所述导引销1214相对移动至轨道孔1223的两末端其中另一末端(如图2B中的轨道孔1223左端)时,所述导引销1214与轨道孔1223相互拘束,而使外接件121无法进一步相对于内接件122向右移动,所以枢纽模块11会被维持于内折位置。

如图3和图4,并请参阅图6中的细部构造,所述连接件2呈长形片体,并且每个连接件2是连接固定相邻但分属不同支撑装置1的两个内接件122(如图2A中的左上侧内接件122与右下侧内接件122),相邻但分属不同所述支撑装置1的两个所述内接件122(的连接板1221)在本实施例中是与一个所述连接件2为一体成形的构造,但不受限于此。所述多个连接管3的一端(如图3中的顶端)分别套接于其中一个支撑装置1的多个枢轴111,所述多个连接管3的另一端(如图3中的顶端)分别套接于其中另一个支撑装置1的多个枢轴111。借此,通过设置上述连接件2与连接管3,而能够辅助所述两个支撑装置1更为顺畅地同步运作。

所述承载板4则是固定于所述两个支撑装置1的内接件122(的连接板1221)与连接件2。其中,所述承载板4包含有一金属层41及一软垫层42,所述软垫层42固定于所述两个支撑装置1的内接件122(的连接板1221)与连接件2、并且安装有所述软性显示屏5,而所述金属层41夹持于所述软垫层42与所述两个支撑装置1间。

此外,本实施例虽是以软性显示屏5安装于承载板4为例作说明,但不受限于此。例如,在另一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软性显示屏5也以可直接固定在所述两个支撑装置1的内接件(的连接板1221)。

依上所述,如图1A至图2B,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软性显示设备100,在枢纽模块11于展平位置与内折位置间弯折动作时,能通过内接件122(与连接件2)相对于外接件121移动,借以避免枢纽模块11压迫或压缩软性显示屏5(或承载板4)。因此,所述软性显示屏5的外形能与枢纽模块11保持一致,以使软性显示屏5能够被上述两个支撑装置1有效地支撑。

还有,所述软性显示设备100通过上述两个支撑装置1的结构设计,使得每个支撑装置1的枢纽模块11难以自展平位置朝向非内折位置的方向动作,借以避免软性显示屏5(或承载板4)外折而产生损伤。

另外,上述每个枢纽模块11位于所述内折位置时(如图2A)呈C形,并且对应于每个枢纽模块11与上述多个连接管3的所述软性显示屏5部位也向内弯折呈C形,而对应于上述多个缓冲模块12与两个连接件2的所述软性显示屏5部位则相互平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用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