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双动力输出接口的中重型发动机飞轮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2552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双动力输出接口的中重型发动机飞轮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与整车动力总成技术领域,适用于有特殊需求具备双动力输出功能的中重型发动机,具体涉及一种带双动力输出接口的中重型发动机飞轮壳。



背景技术:

中重型发动机飞轮壳一般包括齿轮室和飞轮室两部分,该两部分由薄壁隔开。发动机飞轮壳安装于气缸体与变速箱之间,发挥着连接动力总成、传递扭矩、防护飞轮和承载等作用。同时,发动机飞轮壳还外接空气压缩机、燃油泵、动力转向油泵、起动机、油底壳等外附件,部分发动机飞轮壳还可以外接动力输出装置。传统的飞轮壳一般不具备额外动力输出接口,但是由于某些车辆的特殊功能要求,需要发动机额外提供动力输出,即需要在发动机飞轮壳上增加动力输出接口。增加动力输出接口的飞轮壳需要进行重新设计,以满足不同车辆对动力输出功能的需求,针对不同类型整车对发动机后部进行固定的需求,设计不同的发动机飞轮壳结构,将重复设计、生产,造成资源浪费,提高了整车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双动力输出接口的中重型发动机飞轮壳,通过通用化设计以满足能在不同类型整车上对发动机后部进行固定的需求,避免了重复设计、生产,实现一件多用。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双动力输出接口的中重型发动机飞轮壳,由飞轮壳本体、双动力输出装置安装接口以及悬置平台组成;

所述双动力输出装置安装接口为两个并排设置的圆周侧沿带有螺纹孔的法兰结构,双动力输出装置安装接口均设置在飞轮壳本体的上方;其中一个安装接口位于飞轮壳本体的上方中间位置,另一个安装接口位于飞轮壳本体的上方右侧位置;

所述悬置平台设置在飞轮壳本体的左右两侧,通过三角加强筋连接于飞轮壳本体,所述三角加强筋沿飞轮壳本体设置,并延伸至悬置平台的安装螺纹孔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这种专用飞轮壳与传统飞轮壳相比,实现结构强度、NVH性能等关键性能指标相当,具备双动力输出接口,该接口通过螺栓连接飞轮壳与输出装置,输出装置通过齿轮传递力矩,两接口可满足不同速比的动力输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双动力输出接口的中重型发动机飞轮壳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双动力输出接口的中重型发动机飞轮壳右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双动力输出接口的中重型发动机飞轮壳左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飞轮壳本体,2-安装接口Ⅰ,3-安装接口Ⅱ,4-螺纹孔Ⅰ,5-螺纹孔Ⅱ,6-悬置平台, 7-三角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双动力输出接口的中重型发动机飞轮壳,由飞轮壳本体1、双动力输出装置安装接口以及悬置平台6组成。所述双动力输出装置安装接口包括安装接口Ⅰ2和安装接口Ⅱ3。

所述双动力输出装置安装接口为圆周侧沿带有四个螺纹孔的法兰结构,用于与双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安装连接,实现动力传递,满足特殊车辆的动力输出需求。双动力输出装置安装接口均设置在飞轮壳本体1的上方;其中,安装接口Ⅰ2位于飞轮壳本体1的上方中间位置,其圆周外沿开有四个螺纹孔Ⅰ4;安装接口Ⅱ3位于飞轮壳本体1的上方右侧位置,与安装接口Ⅰ并排设置,其圆周外沿开有四个螺纹孔Ⅱ5。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悬置平台6设置在飞轮壳本体1外面的左右两侧,并通过三角加强筋7连接于飞轮壳本体1,所述三角加强筋7沿飞轮壳本体设置,并延伸至悬置平台的安装螺纹孔处,悬置平台的安装螺纹孔可根据整车装配状态进行选择性加工。

本实用新型可在结构上做多处预留的悬置安装平台6的通用化设计,以满足能在不同类型整车上对发动机后部进行固定的需求,避免以后重复设计、生产,造成资源浪费,实现一件多用,这样通过通用化来降低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