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三层组合隔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2541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三层组合隔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隔热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三层组合隔热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隔热板是真空保温材料中的一种,它主要由填充板与封装膜组合而成,填充板通常为一种多微孔的材料,例如,纳米级或微米级的硅氧混合物、开孔硬质聚氨酯泡沫等;填充板是由多微孔隙材质组成,这种微孔在填充板的内部呈现出不规则的排布,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首先将填充板根据需要压制成使用者需要的形状,压制成形的填充板类似于市场上常见的泡沫板、海绵等,然后利用抽真空技术将填充板内部多微孔的空气抽干,最后再利用封装膜(一种隔气性薄膜)将内部抽为真空的填充板热封,由于封装膜是一种隔气性的薄膜,可以阻止外界的空气进入热封之后的填充板内部,进而使填充板内部保持真空。

然而,现有的真空隔热板多为单层隔热板,其隔热性能一般且若隔热板的真空层在达到一定厚度时其强度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单层隔热板的隔热效果一般,真空层在达到一定厚度时其强度不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真空三层组合隔热装置,包括与加热板连接的上层隔热板、与工作台连接的下层隔热板、设置在上层隔热板和下层隔热板之间的中间层隔热板、以及一用于将加热板和工作台封装形成一个密闭空间的密封件,该密闭空间抽真空,该上层隔热板、中间层隔热板和下层隔热板均设置在该密闭空间内且为中空结构,该上层隔热板、中间层隔热板和下层隔热板中空部分均设置有“井”字形辅助支撑结构。

进一步的,该上层隔热板材料为聚氟乙烯,该中间层隔热板和下层隔热板材料均为玻璃纤维。

更进一步的,该加热板与上层隔热板之间、上层隔热板和中间层隔热板之间、以及下层隔热板和工作台之间均设置有一纤维层。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层隔热板采用聚氟乙烯材料,起到隔热效果的同时能耐高温,中间层隔热板和下层隔热板均采用玻璃纤维材料,隔热效果好,通过设置三层隔热板能起到极佳的隔热效果,最终使得传递到工作台的温度变得极低、节约电能;在每块隔热板中空部分设置有“井”字形辅助支撑结构,极大的增强了该三层隔热板的强度,适用范围变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上层隔热板俯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仅列举了真空三层组合隔热装置运用在硫化机领域这一特例,但不局限于此,在此不再详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真空三层组合隔热装置,包括与加热板1(加热板1内设置有加热管)连接的上层隔热板2、与工作台5连接的下层隔热板4、设置在上层隔热板2和下层隔热板4之间的中间层隔热板3、以及一用于将加热板1和工作台5封装形成一个密闭空间的密封件(图中未示意,该密封件为从加热板1的边缘向下翻折并包围工作台的边缘,包裹住两者之间的前后左右四个面,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知晓的结构,在此不再详述),该密闭空间抽真空,该上层隔热板2、中间层隔热板3和下层隔热板4均设置在该密闭空间内且为中空结构,该上层隔热板2、中间层隔热板3和下层隔热板4中空部分均设置有“井”字形辅助支撑结构(“井”字形辅助支撑结构的设置能极大增加该三层隔热板的强度,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为其它形状的辅助支撑结构,在此不再详述)。该上层隔热板2、中间层隔热板3和下层隔热板4的形状和厚度完全一样,但不局限于此,在此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中,该上层隔热板2材料为聚氟乙烯,起到隔热效果的同时能耐高温;该中间层隔热板3和下层隔热板材料4均为玻璃纤维,隔热性能极佳。

如图1所示,该加热装置1与上层隔热板2之间、上层隔热板2和中间层隔热板3之间、以及下层隔热板4和工作台5之间均设置有一纤维层(图中未示意),该纤维层的设置能增强三层隔热板的隔热效果,且能够起到很好的绝缘效果,有效防止漏电现象的出现。

本实用新型的上层隔热板2采用聚氟乙烯材料,起到隔热效果的同时能耐高温,中间层隔热板3和下层隔热板4均为玻璃纤维材料,隔热效果好,通过设置三层隔热板能起到极佳的隔热效果,最终使得传递到工作台的温度变得极低、节约电能;在每块隔热板中空部位设置有“井”字形辅助支撑结构,极大的增强了该三层隔热板的强度,适用范围变广。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