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泄压开关装置的油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4592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泄压开关装置的油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泄压开关装置的油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型工程设备和矿山车辆的高压油管起到了基本的管路传动连接功能,但是存在以下不足:1、拆卸时,油管管路内存在一定的压力,对维修作业增加了危险,造成维修困难;2、在更换较大的油管管路时,由于管路内部存有一定的流动介质,例如液压油、防冻液、齿轮油等,导致拆卸更换后的管路不能回收,造成浪费,维修成本高;3、对油管管路的内部压力进行检测时,需要单独外加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泄压开关装置的油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内容:

一种带泄压开关装置的油管,所述泄压开关装置包括:阀体、阀芯、密封圈、外放端口和接管端口;所述阀体为中空结构,具有第一介质通道,一端设有接管端口,另一端设有阀芯;所述阀体通过接管端口紧固在油管端口的外侧;所述阀芯在其外侧面设有螺纹,所述阀芯依靠螺纹连接在阀体内部,且所述阀芯在其靠近第一介质通道的一端的外径略小于第一介质通道的直径;所述阀芯在其外侧面还设有密封圈;所述阀体在其侧面具有第二介质通道,通道末端设有外放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依次具有横截面直径依次减小的旋钮部、主体部、中间部和细体部,所述主体部的外侧面设有螺纹,所述细体部的外径略小于第一介质通道的直径。这种结构的阀芯能保证泄压开关装置关闭状态时密封完全,且在开启时能保持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的中空结构与阀芯的结构匹配,即中空结构的横截面直径匹配主体部、中间部和细体部依次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外放端口通过焊接或者螺纹紧固在阀体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泄压开关装置还连接有引流管,引流管设置与外放端口相连。在更换油管管路时,利用引流管引流出管路内的介质,将介质进行回收利用,避免了浪费,同时能保证介质的纯净度。

进一步地,所述泄压开关装置还连接有测压装置,例如油压表,设置在外放端口处,用于检测油管管路的内部压力,缩短设备维护时间,使维护作业高效、便捷。

进一步地,所述泄压开关装置还连接有测流量装置,例如流量计,设置在外放端口处,用于检测油管管路的介质流量。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油管管路的接口端加装泄压开关装置,在需要更换油管管路或需要对油管管路进行维修时,不但能够防止在维修时油液喷出伤人,增加了维修工作的安全系数,而且泄压开关装置还可接引流管,在更换管路时,引流出管路内部的油液,进行回收利用,避免了成本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泄压开关装置的油管的泄压开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泄压开关装置关闭状态时的油管介质流向图。

图3是泄压开关装置使用时时的油管介质流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泄压开关装置的油管的泄压开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带泄压开关装置包括阀体1、阀芯2。阀体1为中空结构,具有第一介质通道7,一端设有接管端口5,另一端设有阀芯2。阀体1通过接管端口5经焊接或者螺纹紧固在油管端口的外侧。阀芯2依次具有横截面直径依次减小的旋钮部21、主体部22、中间部23和细体部24,主体部22的外侧面设有螺纹6,阀芯2依靠螺纹6连接在阀体1内部。旋钮部21突出在阀体1的外侧。关闭状态时,阀体1的中空结构与阀芯2的结构匹配,即中空结构的横截面直径也匹配主体部22、中间部23和细体部24依次减小,且细体部24的外径略小于第一介质通道7的直径。同时,在主体部22外侧还设置有密封圈3,起到密封作用。阀体1在其侧面具有第二介质通道8,通道末端设有外放端口4。外放端口4可通过焊接或者螺纹紧固在阀体1的侧面。

如图2所示,是泄压开关装置关闭状态时的油管介质流向图。当泄压开关装置位于关闭状态时,阀芯2紧固在阀体1中,细体部24密封住第一介质通道7,将油液密封在油管管路内部,属于正常管路使用状态。如图3所示,是泄压开关装置使用时时的油管介质流向图。当需要进行管路更换或者维修作业时,将阀芯2往外旋转旋出一段,使细体部24远离第一介质通道7,此时,第一介质通道7与第二介质通道8连通,油液介质在内部管路压力的作用下从外放端口4放出,进行泄压。之后,拆除油管的两端端口,进行管路更换。由于在此之前已经对管路内部的压力进行了释放,在维修时不会出现油液喷出伤人的状况,增加了维修工作的安全系数。可在外放端口4处连接引流管(图中未示出),将介质引流以便进行循环利用,避免浪费。还可在外放端口4处设置油压表、流量计、感应塞等,以便及时判断管路内部状况,帮助维修人员进行快速维修,提高工作效率。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