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减震器衬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5379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后减震器衬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后减震器衬套。



背景技术:

汽车后减震器的主要任务是降低共振的幅度,衰减震动,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减震器与车架和悬架托臂的连接是通过橡胶衬套柔性连接。该橡胶衬套需要造价低,维修少,可以阻止道路传递的噪声,且在减振器阻尼力作用方向的变形很小。现有汽车上的后减震衬套由外骨架、橡胶体、内骨架组成,内骨架的外径和橡胶体的内径硫化连接,橡胶的外径和外骨架的内径硫化连接,其中橡胶体内径大于内骨架的外径;外骨架、内骨架和橡胶体的结构外形为圆柱形,这种结构和连接方式,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衬套承受一定的径向载荷和轴向冲击载荷,很容易发生疲劳失效,橡胶表面上出现裂纹,外骨架与套管很容易产生滑动,用于安装减振器和扭力梁的螺栓并不能阻挡这种轴向的运动。中国专利CN205689675U于2016年11月16日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器衬套”,包括内骨架、外骨架和橡胶体,橡胶体设于内骨架和外骨架之间,内骨架由内平管部和内斜管部组成,外骨架由外平管部和外斜管部组成,内平管部与外平管部相互平行,内斜管部与外斜管部相互平行,相应地橡胶体截面呈对称的平行四边形状结构,橡胶体通过硫化与内骨架、外骨架为一体结构。由于该类传统技术采用的是四边形对称结构,导致橡胶有内外径分别有一部分并未和金属管相连接,在橡胶进行缩径工艺后,可能会发生褶皱,进而引起疲劳时效;螺栓连接时会直接和橡胶接触,橡胶容易磨损;使用这种衬套,依然要配备一个非标垫片来适配在外骨架的端部,对配件供应造成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汽车后减震器衬套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对橡胶体的包裹效果不佳,容易导致磨损和疲劳失效,从而提供一种汽车后减震器衬套,可以大幅度提高对橡胶体的包裹效果,减轻磨损,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减震器衬套,包括外骨架和同轴套接在内的内骨架,外骨架和内骨架之间填充有橡胶体,外骨架、内骨架和橡胶体均为同轴的旋转体,沿衬套轴向做截面,有外骨架的中部为平行于轴向的直线,两端均为向中心单调收敛的曲线,内骨架的中部为平行于轴向的直线,两端为向外侧单调发散的曲线;外骨架和内骨架的轴向长度相等。

本方案设计的衬套,仍然由外骨架、内骨架和橡胶体三个主要部件组合而成,而外骨架和内骨架的形状均做出了显著的改变。其中,外骨架的截面形状为中间平行于轴向,两端向中心收敛,而内骨架的截面形状为中间平行于轴向,两端向外侧发散。这样,外骨架的收敛曲线和内骨架的发散曲线在端部互相靠近,使外骨架和内骨架形成对橡胶体的更全面的包裹,三者更紧密的结合为一个整体,更好的承受轴向限位和径向受力。同时这种结构带来的是连接强度的提高,可以大幅降低疲劳时效,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外骨架两端的曲线的长度大于内骨架两端的曲线。由于外骨架端部要和垫片等限位件进行匹配,将外骨架的曲线设计的更长一些,可以使外骨架的端部开口更小,适配使用的限位件也可以更小,在体积、重量上都有优势。同时,由于内骨架的端部开孔内还要套接螺栓,内骨架的曲线过长会影响到该孔对螺栓的限位效果。

作为优选,外骨架两端的曲线在旋转时在端部形成虚拟孔,虚拟孔的直径小于标准垫片的直径。在设计时,可以将外骨架的曲线设计至一定的长度,使外骨架的端部因旋转产生的虚拟孔的孔径小于拟使用的标准垫片的直径,就可以彻底摆脱传统方案中大而笨重的非标准垫片,对产品的标准化、对采购的便捷程度都具有帮助。

作为优选,外骨架和内骨架的中部直线与两端曲线之间以圆弧过渡。橡胶通过缩径工艺后,在实车使用工况下,受到交变周期载荷的作用下,会使橡胶在竖直面和斜面你的交接处产生褶皱,进而发生疲劳失效,载在橡胶表面产生裂纹;采用圆弧面则可有效减少产品在疲劳工况下的橡胶褶皱,满足整车的疲劳耐久要求,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外骨架为钢制,由对称的两个半体轴向扣合焊接固定。这样的设计既保持了足够的强度,又可以方便制造安装。

作为优选,以衬套的轴向长度居中做剖面,剖面的两侧镜像对称。这样的设计便于零部件的加工制造,有助于提高总装时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大幅度提高对橡胶体的包裹效果,减轻磨损,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零件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外骨架,2内骨架,3橡胶体,4垫片,5螺栓,11外骨架中段,12外骨架上段,13外骨架下段,21内骨架中段,22内骨架上段,23内骨架上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为一种汽车后减震器衬套。该衬套包括外侧的外骨架1、同轴套接在内的内骨架2,外骨架和内骨架之间填充有橡胶体3。外骨架、内骨架和橡胶体均为同轴的旋转体。沿衬套轴向做截面,观察外骨架的截面,可以发现外骨架由中部的外骨架中段11、上部的外骨架上段12、下部的外骨架下段13三部分构成,其中外骨架中段的轮廓线平行于轴向,外骨架上段的轮廓线和外骨架下段均为向中心单调收敛的曲线,两者彼此对称。而内骨架由中部的内骨架中段21、上部的内骨架上段22、下部的内骨架下段23三部分构成,其中内骨架中段的轮廓线平行于轴向,内骨架上段的轮廓线和内骨架下段均为向外侧单调发散的曲线,两者彼此对称。整个外骨架类似一个上下端开口的中国传统式灯笼形,而整个内骨架类似一个两端大中间小的腰鼓形。外骨架和内骨架的轴向长度相等,且外骨架两端的曲线的长度大于内骨架两端的曲线,当外骨架两端的曲线在旋转时在端部形成虚拟孔,虚拟孔的直径小于标准垫片的直径。外骨架和内骨架均由厚度一致的钢板成型而成,其中外骨架由对称的两个半体轴向扣合焊接固定,成品上可见焊接的合缝线。橡胶件是通过硫化工艺实现与外骨架和内骨架的连接的,外骨架和内骨架的中部直线与两端曲线之间以圆弧过渡,且以衬套的轴向长度居中做剖面,剖面的两侧镜像对称。

在使用状态时,如图3所示,螺栓5从内骨架中心的通孔内贯通,螺栓上的垫片4为标准垫片,其直径大于外骨架端部形成的孔的孔径,并最后以此状态装车使用。本例的一种汽车后减震器衬套,通过改变外骨架和内骨架的形状使此两者对橡胶体产生了很好的包裹作用,能够防止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颠簸导致的轴向移动;可有效减少产品在疲劳工况下的橡胶褶皱,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可以适用标准垫片而降低了配套费用;外骨架由两个半体拼接降低了装配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