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圈都带防滑结构的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512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外圈都带防滑结构的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外圈都带防滑结构的轴承。



背景技术:

轴承一般包括有内圈和外圈,所述的内圈和外圈之间设置有滚子,同时,轴承一般是装设在轴与轴承座之间使用,因此为避免轴承运转时轴承内圈与轴之间以及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之间发生打滑,目前现有的做法一般分2种,一种是采用过盈配合,但过盈量小还是会产生滑动,过盈量过大则又会导致压装困难;另一种是通过装入键来实现配合,但这样又需要在轴、内圈、外圈以及轴承座孔上开设键槽,而开设键槽后势必会相应降低轴、内圈、外圈以及轴承座孔本身的强度,尤其对于径向厚度较薄的内圈和外圈,开设键槽无法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外圈都带防滑结构的轴承,其通过在内圈和外圈上均设置防滑结构,因而可有效避免轴承内圈与轴之间以及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之间发生打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外圈都带防滑结构的轴承,包括有内圈和外圈,所述的内圈和外圈之间设置有滚子,所述的内圈中嵌装有内防滑套,所述的外圈外套装有外防滑套,且内圈的内环面和内防滑套的外环面为相卡接的多边形结构,外圈的外环面和外防滑套的内环面也为相卡接的多边形结构,其中所述内防滑套包括有第一耐磨套、第二耐磨套和第一钢套,所述第一耐磨套、第二耐磨套和第一钢套呈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钢套轴向夹设在第一耐磨套和第二耐磨套之间,所述第一钢套的轴向两端面上还设置有第一凸柱,且第一钢套轴向两端面上的第一凸柱分别嵌插入到第一耐磨套和第二耐磨套内,第一耐磨套和第二耐磨套的内环面上设置有倾斜的内防滑条纹,且第一耐磨套和第二耐磨套上内防滑条纹的倾斜朝向相反;所述外防滑套包括有第三耐磨套、第四耐磨套和第二钢套,所述第三耐磨套、第四耐磨套和第二钢套呈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钢套轴向夹设在第三耐磨套和第四耐磨套之间,所述第二钢套的轴向两端面上还设置有第二凸柱,且第二钢套轴向两端面上的第二凸柱分别嵌插入到第三耐磨套和第四耐磨套内,第三耐磨套和第四耐磨套的外环面上设置有倾斜的外防滑条纹,且第三耐磨套和第四耐磨套上外防滑条纹的倾斜朝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所述内圈中装设内防滑套,且内圈的内环面和内防滑套的外环面为相卡接的多边形结构,这样可有效避免内防滑套与内圈之间发生打滑,同理,通过在所述外圈上装设外防滑套,且外圈的外环面和外防滑套的内环面为相卡接的多边形结构,这样可有效避免外防滑套与外圈之间发生打滑。同时,所述内防滑套包括有第一耐磨套、第二耐磨套和第一钢套,第一耐磨套和第二耐磨套的内环面上设置有倾斜的内防滑条纹,且第一耐磨套和第二耐磨套上内防滑条纹的倾斜朝向相反,从而可有效避免内防滑套与轴之间发生打滑,同理,所述外防滑套包括有第三耐磨套、第四耐磨套和第二钢套,第三耐磨套和第四耐磨套的外环面上设置有倾斜的外防滑条纹,且第三耐磨套和第四耐磨套上外防滑条纹的倾斜朝向相反,从而可有效避免外防滑套与轴承座孔之间发生打滑。

另,所述第一耐磨套、第二耐磨套和第一钢套呈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钢套轴向夹设在第一耐磨套和第二耐磨套之间,所述第一钢套的轴向两端面上还设置有第一凸柱,且第一钢套轴向两端面上的第一凸柱分别嵌插入到第一耐磨套和第二耐磨套内,这样设置可有效避免第一耐磨套、第二耐磨套和第一钢套之间产生滑动。同理,所述第三耐磨套、第四耐磨套和第二钢套呈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钢套轴向夹设在第三耐磨套和第四耐磨套之间,所述第二钢套的轴向两端面上还设置有第二凸柱,且第二钢套轴向两端面上的第二凸柱分别嵌插入到第三耐磨套和第四耐磨套内,这样设置可有效避免第三耐磨套、第四耐磨套和第二钢套之间产生滑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外圈都带防滑结构的轴承,其通过在内圈和外圈上均设置防滑结构,因而可有效避免轴承内圈与轴之间以及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之间发生打滑。

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钢套轴向两端面上的第一凸柱呈错位设置;所述第二钢套轴向两端面上的第二凸柱也呈错位设置。这样设置结构更合理,防滑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多边形为六至十二边形。这样设置结构更合理,且加工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钢套的内环面上以及所述第二钢套的外环面上还均设置有磨砂层。这样设置可进一步增强内、外防滑套的防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轴承的一般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内防滑套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内圈和内防滑套相配合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外防滑套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圈和外防滑套相配合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所示给出了一种内外圈都带防滑结构的轴承,包括有内圈1和外圈2,所述的内圈1和外圈2之间设置有滚子3,所述的内圈1中嵌装有内防滑套4,所述的外圈2外套装有外防滑套5,且内圈1的内环面11和内防滑套4的外环面41为相卡接的多边形结构,外圈2的外环面21和外防滑套5的内环面51也为相卡接的多边形结构,所述的多边形优选为六至十二边形。其中所述内防滑套4包括有第一耐磨套42、第二耐磨套43和第一钢套44,所述第一耐磨套42、第二耐磨套43和第一钢套44呈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钢套44轴向夹设在第一耐磨套42和第二耐磨套43之间,所述第一钢套44的轴向两端面上还设置有第一凸柱45,且第一钢套轴向两端面上的第一凸柱45分别嵌插入到第一耐磨套42和第二耐磨套43内,所述第一钢套轴向两端面上的第一凸柱45呈错位设置。第一耐磨套42和第二耐磨套43的内环面上设置有倾斜的内防滑条纹46,且第一耐磨套42和第二耐磨套43上内防滑条纹46的倾斜朝向相反;所述外防滑套5包括有第三耐磨套52、第四耐磨套53和第二钢套54,所述第三耐磨套52、第四耐磨套53和第二钢套54呈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钢套54轴向夹设在第三耐磨套52和第四耐磨套53之间,所述第二钢套54的轴向两端面上还设置有第二凸柱55,且第二钢套轴向两端面上的第二凸柱55分别嵌插入到第三耐磨套52和第四耐磨套53内,所述第二钢套轴向两端面上的第二凸柱55也呈错位设置。第三耐磨套52和第四耐磨套53的外环面上设置有倾斜的外防滑条纹56,且第三耐磨套52和第四耐磨套53上外防滑条纹56的倾斜朝向相反。所述第一钢套44的内环面上以及所述第二钢套54的外环面上还均设置有磨砂层。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圈1和外圈2上均设置防滑结构,因而可有效避免轴承内圈与轴之间以及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之间发生打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