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4467发布日期:2019-03-27 11:09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减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重减震的电动车减震装置;属于车部件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今,在电动车行驶过程中,其电动车减震装置起到减震的作用,提供舒适的驾乘体验,现有的减震器,主要是通过一根弹簧来实现减震,由于在行驶过程中,弹簧易发生侧方向的移位,并非一直在弹簧的伸缩方向移动,从而导致减震器失去减震你们你们功能,电动车的减震结构是用来缓解骑行时路面带来的冲击,一般的电动车都是采用单一的弹簧结构来达到上下方向的减震,虽然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是减震效果不好,用户体验感和舒适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动车减震装置。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减震装置,包括主杆本体;所述的主杆本体上设有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通过连接轴连接活塞座;所述的固定座上方设有减震座;所述的活塞座与固定座之间连有橡胶圈;所述的活塞座与缸筒之间设有弹性机构;所述的缸筒之间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的固定座之间设有平衡板;所述的平衡板之间设有调节螺母;所述的固定座底部设有活塞导杆。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座分为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所述的上固定座其底部连接减震杆,所述的下固定座其上部连接套管,所述的减震杆其底部插入套管中,所述的上固定座底部和下固定座顶部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的减震杆和套管设置于弹簧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减震座内设有铁衬套,所述的铁衬套内设有尼龙衬套,所述的活塞座内设有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通过螺丝固定于活塞座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缸筒为铝合金缸筒。

进一步地,所述的弹性机构设有滑杆、滑套和弹簧,所述的滑杆与滑套套接在一起,其中一个部件与其弯臂上端铰接,所述的滑杆上设有第一定位垫,所述的滑套上设有第二定位垫,所述的弹簧套装在所述的滑杆和滑套上,且所述的弹簧一端与所述的第一定位垫相抵顶,其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定位垫相抵顶。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减震装置,发生震动时,车架通过减震座与弹性机构的作用下进行竖直方向上可进行小位移上下移动,起到双重减震,从而避免了刚性冲击,实现了车体的减震,使得电动车的减震效果较好,使得减震结构更贴合电动车车轮的运行轨迹,进而可大幅度提高电动车的减震效果,增加用户体验感和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主杆本体;2-支撑杆;3-调节阀;4-减震座;5-活塞杆;6-平衡板; 7-调节螺母;8-缸筒;9-弹性机构;10-活塞座;11-橡胶圈;12-固定座; 13-活塞导杆。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主杆本体;6-平衡板;7-调节螺母;13-活塞导杆。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支撑杆;3-调节阀;4-减震座;6-平衡板;7-调节螺母;8-缸筒;9-弹性机构;12-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电动车减震装置,包括主杆本体1;所述的主杆本体1上设有固定座12;所述的固定座12通过连接轴连接活塞座10;所述的固定座12上方设有减震座4;所述的活塞座10与固定座12之间连有橡胶圈11;所述的活塞座10与缸筒8之间设有弹性机构9;所述的缸筒8之间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的固定座12之间设有平衡板6;所述的平衡板6 之间设有调节螺母7;所述的固定座12底部设有活塞导杆13。

其中,所述的固定座12分为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所述的上固定座其底部连接减震杆,所述的下固定座其上部连接套管,所述的减震杆其底部插入套管中,所述的上固定座底部和下固定座顶部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的减震杆和套管设置于弹簧内部;所述的减震座4内设有铁衬套,所述的铁衬套内设有尼龙衬套,所述的活塞座10内设有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通过螺丝固定于活塞座10内;所述的缸筒8为铝合金缸筒;所述的弹性机构9 设有滑杆、滑套和弹簧,所述的滑杆与滑套套接在一起,其中一个部件与其弯臂上端铰接,所述的滑杆上设有第一定位垫,所述的滑套上设有第二定位垫,所述的弹簧套装在所述的滑杆和滑套上,且所述的弹簧一端与所述的第一定位垫相抵顶,其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定位垫相抵顶。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减震装置,发生震动时,车架通过减震座与弹性机构的作用下进行竖直方向上可进行小位移上下移动,起到双重减震,从而避免了刚性冲击,实现了车体的减震,使得电动车的减震效果较好,使得减震结构更贴合电动车车轮的运行轨迹,进而可大幅度提高电动车的减震效果,增加用户体验感和舒适度。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