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动箱油冷器的侧边支架及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8617发布日期:2020-04-03 15:06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动箱油冷器的侧边支架及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地指一种分动箱油冷器的侧边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高机动越野车辆分动箱采用外置式油冷器。越野车辆对总重有限定要求,各总成零件必须采用轻量化材料,以使整车满足重量要求。针对这一要求,油冷器的安装支架需要采用铝合金,但铝合金强度较低,在颠簸的越野路行驶时,安装支架作为主要的承重件,主要受剪切力作用,极易出现断裂的故障。若越野车辆在恶劣工况下行驶,会进一步造成油冷器与环境件碰撞损坏,最终引起分动箱损坏。

公开号为cn20365144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油冷器支架,但这种支架有如下缺点:1.强度低,仅与油冷器顶部连接,与油冷器两侧与底部均未接触,油冷器重量较大,颠簸路况下极易造成油冷器的晃动从而引起支架变形断裂;2.支架在前后向以及上下向均占用了油冷器周围较大空间,不利于车内零部件的紧凑设置;3.支架与车身安装时需要打入多个螺栓,费时费力。

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强度高、体积小、易于安装的分动箱油冷器的侧边支架及其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强度高、体积小、易于安装的分动箱油冷器的侧边支架及其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动箱油冷器的侧边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均为l型且竖向相对设置的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间设有竖向的中间固连板连接形成开口水平、两臂间距可调整的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在远离开口的水平外侧设有第一橡胶软垫、第二橡胶软垫。

优选的,所述上支架包括上水平板和上竖直板,所述上竖直板上开有竖向的第一长圆孔,所述中间固连板上端内侧设有第一凸焊螺母,第一螺栓水平朝内穿过第一长圆孔与第一凸焊螺母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橡胶软垫位于上竖直板的第一长圆孔外侧,所述第一螺栓水平穿过第一橡胶软垫、第一长圆孔与第一凸焊螺母螺纹连接。

更进一步的,第一橡胶软垫包括水平轴向朝外凸起的凸台型的衬芯以及套设于衬芯上的橡胶垫,所述衬芯轴向开设第一水平通孔,所述橡胶垫外缘周向设有安装凹槽且在外端面设有垫片,所述第一螺栓穿过垫片、水平通孔将橡胶垫压紧固连于上竖直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水平板中部下凹形成上搭接面,所述上搭接面周围圆弧过渡。

优选的,所述下支架包括下水平板和下竖直板,所述下竖直板上开有竖向的第二长圆孔,所述中间固连板下端内侧设有第二凸焊螺母,第二螺栓水平穿过第二长圆孔与第二凸焊螺母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橡胶软垫位于第二长圆孔外侧,所述第二螺栓水平穿过第二橡胶软垫、第二长圆孔与第二凸焊螺母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水平板中部上凹形成下搭接面,所述下搭接面上开有油管孔。

优选的,所述上支架的前后边缘对应翻折形成第一翻边,所述下支架的前后边缘对应翻折形成第二翻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上述任一分动箱油冷器的侧边支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冷器以及侧边支架,侧边支架的上支架和下支架分别与油冷器的上下端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上支架、下支架、中间固连板连接形成u形结构,u形结构两臂间距可调,可以有效弥补油冷器的制造、安装误差,u形结构两臂均与油冷器上下端贴合焊接,保证侧边铝支架与油冷器的焊接工艺性,连接牢固,有效地解决了侧边支架断裂故障。

2.采用橡胶软垫作为与车身连接的安装件,可以有效弥补油冷器、侧边支架的制造、装配误差,避免侧边支架受到预应力。

3.侧边支架固定于油冷器侧面,合理利用油冷器周边有限空间,结构紧凑,装配方便,易于维修,具有较高的推广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支架正视图(沿车身前后向)

图4为上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下支架正视图(沿车身前后向)

图6为下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中间固连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橡胶软垫结构示意图

图9为橡胶软垫零件图

图10为上支架、下支架与油冷器连接示意图(沿车身前后向)

其中:1-上支架2-下支架3-中间固连板4-第一橡胶软垫5-第二橡胶软垫6-第一凸焊螺母7-第一螺栓8-第二凸焊螺母9-第二螺栓10-侧边支架11-上水平板12-上竖直板13-第一长圆孔14-上搭接面15-第一翻边16-油冷器21-下水平板22-下竖直板23-第二长圆孔24-下搭接面25-油管孔26-第二翻边41-衬芯42-橡胶垫43-垫片44-安装凹槽45-水平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动箱油冷器的侧边支架,包括均为l型且竖向相对设置的上支架1和下支架2,上支架1和下支架2间设有竖向的中间固连板3连接形成开口水平、两臂间距可调整的u型结构,u型结构在远离开口的水平外侧设有第一橡胶软垫4、第二橡胶软垫5。

上支架1包括上水平板11和上竖直板12,上竖直板12上开有长度方向为竖向的第一长圆孔13,中间固连板3上端内侧设有第一凸焊螺母6,第一螺栓7水平朝内穿过第一长圆孔13与第一凸焊螺母6螺纹连接。第一橡胶软垫4位于上竖直板12的第一长圆孔13外侧,第一螺栓7水平穿过第一橡胶软垫4、第一长圆孔13与第一凸焊螺母6螺纹连接。上水平板11中部下凹形成上搭接面14,上搭接面14周围圆弧过渡。

本实施例中,侧边支架对应于油冷器16右侧,u型结构开口水平朝左,中间固连板3位于上竖直板12左侧,第一凸焊螺母6位于中间固连板3的上端左侧,第一橡胶软垫4位于上竖直板12的右侧,第一螺栓7水平朝左依次穿过第一橡胶软垫4、第一长圆孔13与第一凸焊螺母6螺纹连接。

下支架2包括下水平板21和下竖直板22,下竖直板22上开有长度方向为竖向的第二长圆孔23,中间固连板3下端内侧设有第二凸焊螺母8,第二螺栓9水平穿过第二长圆孔23与第二凸焊螺母8螺纹连接。第二橡胶软垫5位于第二长圆孔23外侧,第二螺栓9水平穿过第二橡胶软垫5、第二长圆孔23与第二凸焊螺母8螺纹连接。下水平板21中部上凹形成下搭接面24,下搭接面24上开有油管孔25,下搭接面24周围圆弧过渡。

本实施例中,第二凸焊螺母8位于中间固连板3的下端左侧,中间固连板3位于下竖直板22左侧,第二橡胶软垫5位于下竖直板22的右侧,第二螺栓9水平朝左依次穿过第二橡胶软垫5、第一长圆孔13与第一凸焊螺母6螺纹连接。

如图8-9所示,第一橡胶软垫4包括水平轴向朝右凸起的凸台型的衬芯41以及同轴套设于衬芯41上的橡胶垫42,衬芯41轴向开设水平通孔45,橡胶垫42外缘周向设有安装凹槽44且在右端面设有垫片43,第一螺栓7穿过垫片43、水平通孔45将橡胶垫42压紧固连于上竖直板12上。第二橡胶软垫5与第一橡胶软垫4结构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上支架1的前后边缘对应翻折形成第一翻边15,下支架2的前后边缘对应翻折形成第二翻边26。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为:

当侧边支架10与油冷器16连接时,将上支架1的上搭接面14和下支架2的下搭接面24分别与油冷器16的同侧上下端面焊接。焊接后如图10所示,上竖直板12、下竖直板22与油冷器16间在左右向留有间隙,将中间固连板3放入间隙中,打入第一螺栓7、第二螺栓9分别将第一橡胶软垫4、第二橡胶软垫5安装。

油冷器16与车身连接时,左右两侧均需安装侧边支架10,考虑到油冷器16两侧的油管分别位于上下端,本实施例侧边支架10对应安装于右侧,油管孔25位于下端,因此将本实施例的侧边支架10上下翻转,使油管孔25位于上端后再左右翻转,安装于油冷器16左侧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