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速器油气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1064发布日期:2020-07-21 12:37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速器油气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速器,具体涉及一种缓速器油气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液力缓速器作为车辆的辅助制动装置,是集机、电、气、液于一体的智能化产品。在缓速器工作过程中,缓速器工作介质(油)通过高压气体压入工作腔中产生制动扭矩,达到为整车减速的目的。油液进入工作腔后,占据工作腔空间的气体会混合着少量油液从工作腔排气孔排出到大气中。在这个过程中,从缓速器排出的油气混合介质会将少量油液带出缓速器,每次启动缓速器都会重复上述过程,随着时间的累积,就会有较多的缓速器工作介质(油)排出缓速器,并在缓速器上留下一些明显的油液印迹,造成一种缓速器漏油的假象,为缓速器的维修或检查带来影响。

针对缓速器工作腔排气喷油问题,目前的处理方式是在缓速器的排气通道内加装吸油滤芯,用于吸附油气混合介质中的油液,使气体正常排出,缓速器工作一段时间,待吸油滤芯上吸附满油液后,更换滤芯继续使用。但是,此种方法虽能够在短期内控制缓速器油液不排出缓速器壳体外,暂时解决缓速器的整体清洁和美观的问题,但需要客户或维护人员经常更换滤芯,更换过程繁琐,同时也增加了不少维护成本。此外,如果滤芯更换不及时,会有油液流到缓速器壳体表面影响整体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缓速器现有排气喷油处理方法过程繁琐、维护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缓速器油气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缓速器油气分离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浮子阀上盖、隔板和支撑环;所述浮子阀上盖包括顶盖和设置在顶盖上的中间环形壁、外周环形壁、侧边壁;所述中间环形壁位于外周环形壁的内部,所述侧边壁位于外周环形壁的一侧;所述中间环形壁的内腔形成第一环形腔,所述中间环形壁、外周环形壁之间的腔体形成第二环形腔,所述中间环形壁上开设有第一缺口,用于连通第一环形腔和第二环形腔;所述侧边壁的内腔为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与第二环形腔之间设置有第一阻挡壁,所述第一阻挡壁上设置有第二缺口,用于连接第二环形腔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与缓速器的排气口连通,将油气分离的气体排出;所述支撑环的内腔与缓速器油箱连通,所述第一环形腔通过隔板上的中间孔与支撑环的内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中间孔的内表面为楔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设置有与缓速器油箱连通的回油口,且回油口与第三腔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腔体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二阻挡壁。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环形壁和外周环形壁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筋,所述连接筋上设置有通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筋为四个,沿中间环形壁的周向均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浮子阀上盖通过紧固螺栓设置在缓速器壳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缓速器油气分离装置,该装置将排出缓速器的油气混合介质中的油液留在缓速器内部,气体排出缓速器外,避免了现有缓速器排气喷油处理方法过程繁琐、维护成本较高的问题,同时改善了缓速器的整体洁度和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缓速器油气分离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缓速器油气分离装置中浮子阀上盖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速器油气分离装置中隔板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浮子阀上盖,2-隔板,3-支撑环,11-顶盖,12-中间环形壁,13-外周环形壁,14-第一环形腔,15-第二环形腔,16-第一缺口,17-第三腔体,18-第一阻挡壁,19-第二缺口,110-第二阻挡壁,111-连接筋,112-侧边壁,113-通气孔,21-中间孔,22-回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缓速器油气分离装置,用于将排出缓速器的油气混合介质中的油液留在缓速器内部,气体排出缓速器外,改善缓速器的整体洁度和美观度。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缓速器油气分离装置主要包括浮子阀上盖1、隔板2和支撑环3。

浮子阀上盖1包括顶盖11和设置在顶盖11上的中间环形壁12、外周环形壁13、侧边壁112;中间环形壁12位于外周环形壁13的内部,侧边壁112位于外周环形壁13的一侧;中间环形壁12的内腔形成第一环形腔14,中间环形壁12、外周环形壁13之间的腔体形成第二环形腔15,中间环形壁12上开设有第一缺口16,用于连通第一环形腔14和第二环形腔15;侧边壁112的内腔为第三腔体17,第三腔体17与第二环形腔15之间设置有第一阻挡壁18,第一阻挡壁18上设置有第二缺口19,用于连接第二环形腔15和第三腔体17;第三腔体17与缓速器的排气口连通,将油气分离的气体排出;支撑环3的内腔与缓速器油箱连通,第一环形腔14通过隔板2上的中间孔21与支撑环3的内腔连通。隔板2上设置有与缓速器油箱连通的回油口22,且回油口22与第三腔体17连通。第三腔体17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二阻挡壁110。中间环形壁12和外周壁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筋111,连接筋111上设置有通气孔113,连接筋111为四个,沿中间环形壁12的周向均匀设置。

如图3所示,隔板2中间环形区域为楔面,油液可以滑下。经过长时间工作后,浮子阀上盖1与隔板2中间的环形区域会有一些从壁面流下来的油液,这些油液会从隔板2中间环形楔面回流到支撑环3下方,不会停留积累,更不会影响该装置的持续使用。

本实用新型缓速器油气分离装置安装于缓速器上,通过四个紧固螺栓与缓速器壳体连接,可以在缓速器排气时,有效分离油气混合介质中的油液和气体,使油液留在缓速器内,气体排出缓速器外。从整体结构来看,缓速器在排油气混合介质时,油气混合介质从支撑环进入装置,从第三腔体通过排气口排出缓速器。在此过程中,油气混合介质会经过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油气分离装置。

在缓速器排油气混合介质通过时,油气混合介质通过支撑环3和隔板2中间的孔,之后进入浮子阀上盖1的第一环形腔,这时油气混合介质经过第一次阻挡,部分油液附着到浮子阀上盖1的顶部,其余油气混合介质从侧面的第一缺口处流出,进入两侧的第二环形腔13,油气在第二环形腔13经过连接筋111处通气孔113向前流动时,会受到第二次和第三次阻挡,又有部分油液附着到第二环形腔13的壁面和连接筋111上,其余油气混合介质再经过第一阻挡壁18的第四次阻挡后进入第三腔体17,油气混合介质经过第二阻挡壁后,从隔板2上的小孔处向下进入缓速器壳体,向下的流动也会受到下部隔板的阻挡,此为第五次阻挡,进入缓速器壳体的油气混合介质再由排气通道,经过又一次阻隔筋的阻挡后,进入一个阻隔分离区域,最后排出到大气中,在整个流动过程中,油气混合介质一共受到了七次正面的阻挡。油气混合介质中质量较重的油液会在每一次正面阻挡过程中附着在壳体或阻隔筋表面上而残留下来,质量较轻的气体则会沿崎岖的气道最终排出,从而起到油气分离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缓速器排气时的油气分离处理装置相比现有的处理方式,可以节约维护成本,使用更方便,可长期稳定运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