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无级调节的车用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9181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无级调节的车用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车用减振器,特别是一种能够用手无级调节的车用减振器,适于安装在自行车、摩托车以及其它车辆上。
现有的车用减振器大多是用弹簧或气体为弹性介质,同时利用油液阻尼机构来衰减振动。有的减振器还采用变化弹簧的预紧度,或者增减油液的体积或充气压力的方法来调节减振器的减振性能。作用方式大多是两端受力相对压缩的一种结构。上述技术的不足之处是弹簧的预紧度只能有级地调节;气体或油液的密封要求高;作用方式没有多种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无级调节减振器性能,无须密封,有三种作用方式选择的车用减振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三种方式完成的,1、两端受力,相对压缩式一端有螺纹的中心导杆穿过减振筒、橡胶块、隔板、外罩和凸缘盘后,调节螺母和吊耳及其锁紧螺母旋装在中心导杆的螺杆端,套筒吊耳装配在减振筒的底端,调节螺母通过中心导杆的螺杆对减振器的预压紧度进行无级调节。2、悬臂安装,一端拉伸式装有橡胶块、隔板和外罩的减振筒,通过其底部的螺纹凸台和螺母呈悬臂状地安装在车身支架上,中心导杆穿过上述零件的中心后,调节螺母和止退螺丝旋装在中心导杆的螺杆端,传递悬架振动的连杆安装在中心导杆的另一端,调节螺母通过中心导杆的螺杆对减振器的预紧度进行无级调节。3、两端受力,相对拉伸式空心吊耳安装在车身支架上,中心导杆穿过橡胶块、隔板、减振筒、凸缘盘、胶垫和空心吊耳、鞍形垫后,盖形吊耳旋装在减振筒的口端,调节螺母和止退螺母旋装在中心导杆的上端,调节螺母通过中心导杆的螺杆对减振器的预拉紧度进行无级调节。上述三种作用方式的减振器的弹性介质橡胶块,是采用允许最大压缩量不小于自由高度的35%,与此相应的弹性压力不小于120N/CM2的橡胶材料,其形状为中心有孔的圆环柱形,两个以上的橡胶块之间装有隔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简单的螺旋无级调节机构取代了密封要求高,以增减油液体积或充气压力为手段的调节机构;吸振性能好,负荷能力大,压缩特性为圆弧曲线的弹性介质橡胶块,取代了固有振动频率高,压缩特性为线性或非线性的螺旋弹簧,无须精密的油液阻尼机构便能获得柔和的减振效果;三种作用方式的结构给车架设计师提供了选择余地。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三个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剖视图。
实施例1,中心导杆(1)的形状类似如圆柱头光杆螺栓,其杆径与减振筒(5)、隔板(4)、凸缘盘(10)、胶垫(26)的中心圆孔成滑动配合;杆下端的圆柱头台阶帽(8)与套筒吊耳(6)的套筒内孔成滑动配合;杆上端的螺纹与调节螺母(2)、锁紧螺母(12)、吊耳(13)的内螺纹配合。调节螺母(2)做成便于用手拧转的蝶形螺母。减振筒(5)做成杯形,杯底中心有孔,孔外端的螺纹凸台(7)与套筒吊耳(6)端部的外螺纹配合,装配后,两者的轴线应同心。减振筒(5)的杯形内腔装上橡胶块(3)后,周围要留有空隙,以容纳橡胶块(3)压缩后断面尺寸的胀大。单个橡胶块(3)的柱形高度与外直径之比应小于1·5,即高度÷直径小于1·5,减振器内的橡胶块个数可根据压缩行程的大小选择。隔板(4)的形状为内外圆同心翻边的浅筒形,其外径与减振筒(5)的内径成滑动配合,安装在两个以上的橡胶块(3)之间,同时保持和引导中心导杆(1)稳定地在减振筒(5)的中心线上往复运动。外罩(9)亦做成杯形,杯的内径与减振筒(5)的外径成间隙配合,杯底中心的圆孔处装有凸缘盘(10),如
图1和上述结构装配的减振器,其上端的吊耳(13)和下端的套筒吊耳(6)分别安装在车身支架和车轮悬架上,拧转调节螺母(2),便能在不改变两吊耳中心距的情况下无级调节减振器的预压紧度。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是中心导杆(1)的下端做成台阶吊耳(18),上端的螺杆顶部制有安装止退螺丝(20)的较小规格螺纹。减振筒(5)底部的螺纹凸台(7)的中心孔内有衬套(22),装配时,螺纹凸台(7)穿过车身支架(15)的安装孔后,用螺母(14)固紧,中心导杆(1)依次穿过胶垫(26)、衬套(22)、减振筒(5)、橡胶块(3)、隔板(4)、外罩(9)、凸缘盘(10)和垫片(11)的中心孔后,拧入调节螺母(2),再拧上止退螺丝(20),蝶形套筒(19)装在调节螺母(2)的外面,两者用螺钉(21)固定在一起,这样一来,调节螺母(2)在止退螺丝(20)阻挡下,便不能被人随意拧下中心导杆(1)的螺杆端,而只能在螺杆的有效行程内对减振器的预紧度进行无级调节。与悬架相接的连杆(16)通过连杆销(17)安装在台阶吊耳(18)的横孔中,以一端拉伸的方式将车轮悬架的振动传递给减振器。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是中心导杆(1)的下端做成圆饼形的扁台阶帽(25),其直径与减振筒(5)的内径成滑动配合。空心吊耳(23)为圆柱形,中部的横孔与圆柱的轴线垂直,圆柱形的外表面可滑动地安装在车身或悬架的翼形支架(27)的吊耳孔中。鞍形垫(24)的上端为平面,下端有与空心吊耳(23)圆柱表面吻合的凹弧,中心孔略大于中心导杆(1)的螺杆外径。减振筒(5)做成杯形,杯底中心孔与凸缘盘(10)成滑动配合,杯口端有与盖形吊耳(28)相配合的螺纹。盖形吊耳(28)由带螺纹的浅盖与套筒式的吊耳焊接组成,也可用铝合金铸造成一体。盖形吊耳(28)取代了外罩(9)。如图3和上述结构装配的减振器,其上端的空心吊耳(23)和下端的盖形吊耳(28),分别安装在车身支架和车轮悬架上,拧转调节螺母(2),便能在不改变两吊耳中心距的情况下,无级调节减振器的预拉紧度。
权利要求1.可无级调节的车用减振器,其特征是中心导杆(1)穿过减振筒(5),橡胶块(3),隔板(4),外罩(9)和凸缘盘(10)的中心后,调节螺母(2)和吊耳(13)及其锁紧螺母(12)旋装在中心导杆(1)的螺杆端,套筒吊耳(6)装配在减振筒(5)的底端,调节螺母(2)通过中心导杆(1)的螺杆对减振器的预压紧度进行无级调节。
2.可无级调节的车用减振器,其特征是装有橡胶块(3)、隔板(4)、处罩(9)、凸缘盘(10)的减振筒(5)通过其底部的螺纹凸台(7)和螺母(14)呈悬臂状地安装在车身支架(15)上,中心导杆(1)穿过上述零件的中心后,调节螺母(2)和止退螺丝(20)旋装在中心导杆(1)的螺杆端,传递悬架振动的连杆(16)安装在中心导杆(1)的另一端,调节螺母(2)通过中心导杆(1)的螺杆对减振器的预紧度进行无级调节。
3.可无级调节的车用减振器,其特征是空心吊耳(23)安装在车身或悬架的翼形支架(27)上,中心导杆(1)穿过橡胶块(3)、隔板(4)、减振筒(5)、凸缘盘(10)、胶垫(26)和空心吊耳(23)、鞍形垫(24)后,盖形吊耳(28)旋装在减振筒(5)的口端,调节螺母(2)和止退螺丝(20)旋装在中心导杆(1)的上端,调节螺母(2)通过中心导杆(1)的螺杆对减振器的预拉紧度进行无级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车用减振器,其特征是橡胶块(3)采用允许最大压缩量不小于自由高度的35%,与此相应的弹性压力不小于120N/CM2的橡胶材料,其形状为中心有孔的圆环柱形,两个以上的橡胶块之间装有隔板(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无级调节的车用减振器,中心导杆(1)穿过减振筒(5)、橡胶块(3)、隔板(4)、外罩(9)和凸缘盘(10)的中心后,调节螺母(2)和吊耳(13)及其锁紧螺母(12)旋装在中心导杆(1)的螺杆端,套筒吊耳(6)装配在减振筒(5)的底端,调节螺母(2)通过中心导杆(1)的螺杆,对减振器的预压紧度进行无级调节,以获得柔和的减振效果。三种作用方式的结构给车架设计师提供了选择余地。适于安装在自行车、摩托车以及其它车辆上。
文档编号F16F15/08GK2175847SQ9324524
公开日1994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22日
发明者罗士中 申请人:罗士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