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支承机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70686阅读:来源:国知局
面及凸轮从动构件的部分放大图。
[0051]图12是从背面侧观看本实施方式的物品支承装置的立体图。
[0052]图13是表示限制组件的部分放大立体图。
[0053]图14是图13的限制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0054]图15是将支承框架部在下部位置锁定的物品支承装置的后视图。
[0055]图16是沿图13的XV1-XVI线表示限制组件的部分剖视图。
[0056]图17是表示可解除锁定的状态的限制组件的部分剖视图。
[0057]图18是将支承框架部在最上位置锁定的物品支承装置的后视图。
[0058]图19(a)图及(b)图分别是表示限制构件的第一变形例的与图16及图17同样的剖视图。
[0059]图20(a)图及(b)图分别是表示限制构件的第二变形例的与图16及图17同样的剖视图。
[0060]图21 (a)图及(b)图分别是表示限制构件的第三变形例的与图16及图17同样的剖视图。
[0061]图22(a)图及(b)图分别是表示限制组件的第一变形例的与图16及图17同样的剖视图。
[0062]图23(a)图及(b)图分别是与图22(a)及(b)对应地从固定框架部的背面侧观看限制组件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0063]图24是表示限制组件的第二变形例的与图16同样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4]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
[0065]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另外,在附图中,通过本说明书整体地在类似的结构要素上,标注同样的参照符号进行表示。
[0066]图1至图3概要地表示适用了本发明的物品支承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物品支承装置10,是用于对大画面电视显示器等的那样的比较大的重量的物品B进行支承的装置,具备可移动到地板面等上地设置的基台11 ;被固定在该基台上的固定框架部12 ;可升降地安装在上述固定框架部上的支承框架部13 ;第一弹簧14 ;和用于升降操作支承框架部13的操作手柄部15。
[0067]物品A,如后述的那样被一体地且可卸下地安装在支承框架部13上。固定框架部12,由支撑板Ilb将其下部牢固和直立设置地固定在基台11的台板Ila上面上。
[0068]固定框架部12由大致矩形的框构造构成,具有水平地延长的上部框架及下部框架16、17和在上述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之间垂直地延长的左右侧部框架18、19。进而在固定框架部12中,在左右侧部框架18、19之间水平地延长的大致中间高度的中间框架20和在与上述上部框架之间垂直地延长的第一制动轨道21被设置在中央。
[0069]图4(a)表示固定框架部12的一方的侧部框架18的截面,但由于另一方的侧部框架19也被构成为与侧部框架18完全对称,所以附图省略。如图4(a)所示,在侧部框架18、19中,分别从该侧部框架的大致上端到下端形成了向上述框构造的内侧开口的截面3字状的导向轨道22、23。
[0070]在固定框架部12的左右侧部框架18、19中,在与中间框架20相比为下侧部分的内侧,左右对称地安装了固定凸轮构件24、25。固定凸轮构件24,25,分别具有与侧部框架18、19的前后面相互平行地固定的两张在上下方向长的凸轮板。固定凸轮构件24、25分别具有从其上端附近延长到下端附近的固定凸轮面26、27。固定凸轮面26、27在彼此相向的方向做成凸状,其切线方向的倾斜被设置成以从上端到下端遍及全长或者局部地进行变化的方式弯曲。
[0071]支承框架部13具有由大致矩形的框构造构成,具有垂直地延长的左右导向框架28,29和在上述两导向框架之间水平地延长的上部框架30及在上下稍微隔离的两个下部框架31、32。支承框架部13,使左右导向框架28、29分别可滑动地嵌装在上述固定框架部的对应的左右侧部框架18、19的导向轨道22、23内,沿上述导向轨道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固定框架部12上。
[0072]在左右导向框架28、29上,为了消除当在导向轨道22、23内滑动时在其内面之间可能产生的摩擦和其它的阻力,与上述导向轨道内面滑动接触地安装了进行转动的多个辊33。由此,支承框架部13,能相对于固定框架部12不会向左右喀哒喀哒响或位移地在上下方向圆滑地移动。
[0073]这样,通过将支承框架部13以其外框被直接支承在固定框架部12的外框上的方式安装,支承框架部13本身及装置整体的构造强度提高。由此,能实现可与物品B的大重量化对应的耐高负荷且高强度的构造的物品支承装置10。
[0074]在支承框架部13上,为了固定物品A,分别设置了在上述导向框架的正前侧垂直地延长的左右I对安装支撑板34。进而在支承框架部13上,在上部框架30的中央设置了制动装置35。
[0075]第一弹簧14,具有在支承框架部13的左右导向框架28、29的正内侧分别两根两根左右对称且在左右方向并列地配置的拉伸螺旋弹簧36、37。各拉伸螺旋弹簧36、37,将上端固定在固定框架部12的上部框架16上而垂直地悬挂,下端被固定在支承框架部13的上侧的下部框架31上。
[0076]如图5所示,在支承框架部13的下侧的下部框架22上,左右对称地设置了在前后方向贯通该下部框架的两个凸轮槽38、39。关于图中左侧的凸轮槽38,如图4(a)、(b)所示,各凸轮槽38、39具有从下部框架32的左右两端附近朝向相反侧水平地延长规定的长度,并彼此相向的平行的上侧朝下的第一可动凸轮面40a、41a;和下侧朝上的第二可动凸轮面40b、41bo
[0077]在下部框架32上,外装了由压缩螺旋弹簧构成的第二弹簧42。第二弹簧42,通过外装在这样构成支承框架部13的一部分的笔直的下部框架32上,能可靠地防止由其压缩可能发生的弯曲。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能在做成筒状的下部框架32的内部安装第二弹簧42 ο
[0078]在第二弹簧42的左右两端,经滑动自由地外插在下部框架32上的凸轮从动件保持架43、44,分别设置了凸轮从动构件45、46。关于图中左侧的凸轮从动构件45如图4(a)所示,凸轮从动构件45、46具有在前后方向贯通凸轮槽38、39的截面圆形的笔直的杆状的第一凸轮从动件47、48。进而,凸轮从动构件45、46具有分别设置在从上述凸轮槽向前后突出的第一凸轮从动件47、48的前后两端的辊状的第二凸轮从动件49、50。
[0079]第一凸轮从动件47、48,能一边由其外周面与第一可动凸轮面40a、41a及第二可动凸轮面40b、41b接触,一边在凸轮槽38、39内沿该凸轮槽向左右移动。第二凸轮从动件49、50,例如也能经滚动轴承转动自由地安装在第一凸轮从动件47、48的上述两端。
[0080]第二凸轮从动件49、50,以与分别对应的固定凸轮构件24、25的固定凸轮面26、27抵接的方式配置。另外,第二凸轮从动件49、50,由第二弹簧42分别向水平方向外方向加载,被按压在对应的固定凸轮构件24、25的固定凸轮面26、27上。
[0081]关于图中左侧的凸轮从动件保持架43如图4(b)所示,凸轮从动件保持架43、44,沿着第二弹簧42的轴向地由外侧的第一保持架构件51、52和内侧的第二保持架构件53、54构成。上述第一保持架构件,例如经轴承转动自由地保持第一凸轮从动件47、48。上述第二保持架构件,是用于由其端面接受第二弹簧42的端部的弹簧座。
[0082]第一保持架构件51、52和第二保持架构件53、54,分别具有将可互补地卡合的多个台阶在圆周方向设置成阶梯状的对接面,以便构成相互接合地啮合的接头。通过使第一保持架构件51、52和第二保持架构件53、54在圆周方向相对地旋转来改变它们的对接位置,能改变凸轮从动件保持架43、44的轴向长度。
[0083]如图4(a)所示,由于固定凸轮构件24的上述各凸轮板分别沿着凸轮从动构件45的轴向以两个两个地做成前后对称的方式配置,所以上述各凸轮板按压凸轮从动构件45的力,沿着其轴向分散且分别前后对称地作用。虽然未图示,但对于另一方的凸轮从动构件46来说,由固定凸轮构件25的上述各凸轮板产生的按压力也同样地沿着其轴向分散且分别前后对称地作用。
[0084]由此,凸轮从动构件45、46在凸轮槽38、39内被稳定地保持成水平。进而通过这样的力的分散,由于固定凸轮构件25的各上述各凸轮板的负担变小,所以能将它们进一步进行薄板化。由此,能实现装置整体的薄型化、轻量化。
[0085]另外,固定凸轮构件24、25的上述各凸轮板,由于在设置了凸轮槽48、49的支承框架部23的下部框架42之间不存在另外的结构要素,所以能在前后方向减小间隔地配置它们。其结果,凸轮从动构件45、46能缩短第一凸轮从动件47、48的轴向长度,能预先消除在它们过长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过度的挠曲、变形或者折损的危险。
[0086]图6是将支承框架部13的图中左侧部分局部地扩大从上方俯视的图。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物品支承装置10,以与第二弹簧42上下地重叠的方式平面配置了第一弹簧14的拉伸螺旋弹簧36的大致整体。虽然未图示,但相反侧的拉伸螺旋弹簧37也同样,大致整体被平面配置成与第二弹簧42上下地重叠的关系。通过这样的配置,即使第一弹簧14及/或者第二弹簧42的外径变大,也能将物品支承装置10的进深尺寸抑制成最小,设计成薄型。
[0087]如图3所示,固定凸轮面26、27,由与第二凸轮从动件49、50的抵接位置分成3个区域。第一区域SI是与上述第二凸轮从动件的接触点中的法线方向就水平方向而言朝上的区域。第二区域S2是与上述第二凸轮从动件的接触点中的法线方向实质上为水平方向,即切线方向实质上为垂直方向的区域。所谓实质上,意味着如上所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