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锂包装桶旋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0270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氯化锂包装桶旋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工装,尤其是一种氯化锂包装桶旋盖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储物桶或者包装桶均具有密封盖,使用的时候密封盖一般都是手动旋转,手动旋紧的力量因人而异,有些人的力量大,旋紧的密封性比较好,有些人的力量小,旋紧的密封性较差,存在泄露的可能。

但是有些密封盖的外部比较光滑,握紧时的摩擦力比较小,旋紧的时候容易打滑,为了提高摩擦力,有些密封盖的外周会设置一些凸起的防滑条,但是这些防滑条的高度比较小,防滑条为光滑的外表,增加的摩擦力较小,因此还是容易打滑。

尤其是一些盛装危险品的包装桶,本身对密封盖的密封性要求比较高,而且这些危险品有可能存在一定的腐蚀性,不能直接用手接触,这种包装桶现有的密封盖旋紧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密封盖比较光滑,手动旋紧的摩擦力比较小,旋紧时容易打滑,密封性下降的缺陷,提供一种氯化锂包装桶旋盖装置,能与密封盖外表相配合,并具有一个转动手柄,转动更加方便,旋紧力可控,能得到较高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的密封盖通过设置凸条来增加摩擦力,但受人工握紧力的影响,不能得到较高的密封性的缺陷,提供一种氯化锂包装桶旋盖装置,能与密封盖外表相配合,并具有一个转动手柄,转动更加方便,旋紧力可控,能得到较高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氯化锂包装桶旋盖装置,包括与包装桶密封盖相套置的内环和驱动内环转动的外套,外套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柄。内环与密封盖相套置,转动手柄带动外套转动,外套驱动内环转动,内环带动密封盖转动,不用手动直接握紧密封盖,防止出现打滑,转动手柄方便工人双手握持,便于使力,同时也将工人的双手与密封盖相分离,防止对双手产生伤害,确保使用安全。

作为优选,内环与外套之间采用棘轮驱动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棘轮驱动结构包括设置于内环外周上的棘齿及设置于外套上的棘爪,棘爪上设置有压紧棘爪与棘齿配合的压紧弹簧。

作为优选,内环呈环状结构,外套呈环状结构,外套套置于内环外部,内环的外周侧面设置有一圈凸环,外套的内壁设置有一圈凹槽,凸环插入到凹槽内。

作为优选,凸环的外周面均布有棘齿,凹槽的内部通过销轴铰接有棘爪,销轴上套置有压紧弹簧。

作为优选,外套的侧面固定有一个门架,门架上固定转动手柄。

作为优选,转动手柄呈T形,转动手柄的横杆的长度大于竖杆的长度,横杆的长度以双手握持转动为适宜。

作为优选,内环的内表面设置有轴向的内凹的缺口,该缺口与密封盖外周的防滑条相适配。

作为优选,外套与内环为一体结构。

作为优选,外套与门架为铰接连接,外套可绕着铰接部位翻转实现棘爪双向推动棘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内环与密封盖相套置,转动手柄带动外套转动,外套驱动内环转动,内环带动密封盖转动,不用手动直接握紧密封盖,防止出现打滑,转动手柄方便工人双手握持,便于使力,同时也将工人的双手与密封盖相分离,防止对双手产生伤害,确保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剖视图;

图中:1、内环,2、外套,3、棘爪,4、销轴,5、棘齿,6、门架,7、转动手柄,8、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氯化锂包装桶旋盖装置(参见图1图2),密封盖呈圆形,密封盖的外周均布有外凸的防滑条,防滑条截面呈半圆形。

旋盖装置包括与包装桶密封盖相套置的内环1和驱动内环转动的外套2,外套的侧面固定有一个门架6,门架上固定转动手柄7。内环与外套之间采用棘轮驱动结构。

内环呈环状结构,外套呈环状结构,外套套置于内环外部,内环的外周侧面设置有一圈凸环,外套的内壁设置有一圈凹槽,凸环插入到凹槽内。凸环的外周面均布有棘齿5,凹槽的内部通过销轴4铰接有棘爪3,销轴上套置有压紧弹簧。

转动手柄呈T形,转动手柄的横杆的长度大于竖杆的长度,横杆的长度以双手握持转动为适宜。

内环的内表面设置有轴向的内凹的缺口,该缺口与密封盖外周的防滑条相适配。

内环套置与密封盖外部,缺口与防滑条相配合,转动转动手柄进而带动外套转动,外套通过棘爪推动棘齿并带动内环转动,内环带动密封盖旋紧。顺时针转动转动手柄为旋紧密封盖,保持内环与密封盖的配合不脱离,逆时针转动转动手柄,棘爪与棘齿相分离,内环保持禁止,外套相对内环回转,如此不用与密封盖分离即可实现密封盖旋紧。

实施例2:一种氯化锂包装桶旋盖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外套与内环为一体结构,即转动手柄转动外套时,内环随外套同步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其余结构参照实施例1。

实施例3:一种氯化锂包装桶旋盖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门架与外套之间为铰接连接,外套可以绕铰接部位转动,从而实现棘爪推动棘齿反向转动。其余结构参照实施例1。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