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原子灰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37771发布日期:2020-09-25 18:1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原子灰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原子灰灌装机。



背景技术:

原子灰俗称腻子,又称不饱和聚酯树脂腻子,是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嵌填材料,能很好地附着在物体表面,并在干燥过程中不产生裂纹,其是一种高分子材料,由主体灰(基灰)和固化剂两部分组成,主体灰的成分多是不饱和聚酯树脂和填料,固化剂的成分一般是引发剂和增塑剂,起到引发聚合,增强性能的作用,不饱和聚酯树脂是主体,在引发以后发生聚合,快速成型固化,粘附在物体表面,填料里往往还加入苯乙烯等稀释剂和其他改性材料,提高整体的性能,这种能够在物质表面粘附并快速成型的性质,特别适合表面涂料类的应用,比方汽车、轮船、家具等行业,其主要是对底材凹坑、针缩孔、裂纹和小焊缝等缺陷的填平与修饰,满足面漆前底材表面的平整、平滑,广泛应用于火车制造、轮船制造、客车制造、工程机械制造、机床机械设备制造、汽车修补、家具、模具、混凝土砼体类建筑物及各种需要填平修补的金属制品、木制品、玻璃钢制品等领域。

目前市面上的原子灰灌装机在出料口处容易发生原子灰堵塞的情况,出料缓慢,导致灌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全自动原子灰灌装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原子灰灌装机,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面固定有支撑腿,所述支撑板表面的两端固定有传送装置,所述支撑板表面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表面固定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的一侧设有防堵塞装置,且防堵塞装置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防堵塞装置底面固定有灌装装置。

优选的,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与支撑板表面两端固定连接的两块固定板,所述两块固定板之间设有转轴,且转轴贯穿固定板并与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转轴表面固定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辊表面设有传送带,且传送带与传动辊表面相抵,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电机,且电机与转轴活动连接,且电机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料装置包括与支撑架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一桁架,所述第一桁架表面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设有进料管,且进料管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进料管远离支撑架的一端固定有进料斗。

优选的,所述防堵塞装置包括与支撑架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二桁架,所述第二桁架底面固定有油缸,所述油缸远离第二桁架的一端固定有压板。

优选的,所述灌装装置包括与支撑架底面固定连接的漏斗,且漏斗贯穿支撑架顶面,所述漏斗底面固定有出料管。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直径与漏斗的内径相同,所述进料管靠近支撑架的一端靠近漏斗的开口处。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防堵塞装置,实现原子灰灌装机在灌装堵塞出料口时,可以疏通出料口,提高工作效率,在出料口处发生堵塞时,油缸启动,油缸底部固定连接的压板随之向下移动,而压板的直径和漏斗的内径相同,则漏斗中的原子灰被挤压进入出料管,从而被灌装入原子灰罐中,实现原子灰的灌装。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传送装置,实现对原子灰的流水线灌装,减少灌装的人力物力,提高灌装效率,在原子灰装罐时,原子灰通过进料斗进入进料管中,再流入漏斗中,通过出料管进入传送装置,而罐体依次置于传送带的一端,电机启动,转轴随之转动,传动辊随之转动,而传动辊表面的传送带随之传动,传送带表面的管体被一侧传送至出料管的正下方进行灌装,通过调整电机的转速,可以保证每一罐原子灰重量基本相同,灌装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自动原子灰灌装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自动原子灰灌装机中传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自动原子灰灌装机中进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自动原子灰灌装机中防堵塞装置和灌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支撑板;2、支撑腿;3、传送装置;31、固定板;32、电机;33、转轴;34、传动辊;35、传送带;4、支撑架;5、进料装置;51、第一桁架;52、固定架;53、进料管;54、进料斗;6、防堵塞装置;61、第二桁架;62、油缸;63、压板;7、灌装装置;71、漏斗;72、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一:

参照图1-4,一种全自动原子灰灌装机,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底面固定有支撑腿2,支撑板1表面的两端固定有传送装置3,传送装置3包括与支撑板1表面两端固定连接的两块固定板31,两块固定板31之间设有转轴33,且转轴33贯穿固定板31并与固定板31活动连接,转轴33表面固定有传动辊34,传动辊34表面设有传送带35,且传送带35与传动辊34表面相抵,转轴33的一端设有电机32,且电机32与转轴33活动连接,且电机32与固定板31固定连接,支撑板1表面固定有支撑架4。

支撑架4表面固定有进料装置5,进料装置5包括与支撑架4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一桁架51,第一桁架51表面固定有固定架52,固定架52内部设有进料管53,且进料管53与固定架52固定连接,且进料管53靠近支撑架4的一端靠近漏斗71的开口处,进料管53远离支撑架4的一端固定有进料斗54,进料装置5的一侧设有防堵塞装置6,且防堵塞装置6与支撑架4固定连接,防堵塞装置6包括与支撑架4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二桁架61,第二桁架61底面固定有油缸62,油缸62远离第二桁架61的一端固定有压板63,防堵塞装置6底面固定有灌装装置7,灌装装置7包括与支撑架4底面固定连接的漏斗71,且漏斗71贯穿支撑架4顶面,压板63的直径与漏斗71的内径相同,漏斗71底面固定有出料管7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原子灰装罐时,原子灰通过进料斗54进入进料管53中,再流入漏斗71中,通过出料管72进入传送装置3,而罐体依次置于传送带35的一端,电机32启动,转轴33随之转动,传动辊34随之转动,而传动辊34表面的传送带35随之传动,传送带35表面的管体被一侧传送至出料管72的正下方进行灌装,通过调整电机32的转速,可以保证每一罐原子灰重量基本相同,灌装均匀,在出料口处发生堵塞时,油缸62启动,油缸62底部固定连接的压板63随之向下移动,而压板63的直径和漏斗71的内径相同,则漏斗71中的原子灰被挤压进入出料管72,从而被灌装入原子灰罐中,实现原子灰的灌装。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