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分析试剂和分析方法

文档序号:5842300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免疫分析试剂和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免疫分析试剂和分析方法。更详细地讲涉及到通过 利用免疫反应的凝集反应的分析试剂和分析方法。本说明书中的上述 r分析J包括对分析物质的量进行定量或半定量的r测定J和判断是 否存在待分析物质的r检测」两个方面。
背景技术
作为定量分析生物体液微量成分的方法之一,常用利用待分析物 质的抗体或抗原的免疫测定方法。作为该免疫测定手段,可以利用对 抗原抗体反应生成的免疫复合物进行光学测定的免疫比色(比3,) 法和免疫比浊法,以及利用放射性物质或酶作为标记物的放射免疫分 析和酶免疫分析法。近年来为了适应在短时间内可处理多个被检测样 品的自动分析仪器的普及,以及要求更高灵敏度,广泛应用利用被检 测物质与结合抗体(或抗原)的胶乳粒子反应的胶乳凝集法。所谓的 胶乳凝集法是通过检测待分析物质与结合胶乳的抗体(或抗原)反应 生成的胶乳粒子的凝集程度测定待分析物质的方法。作为检测该凝集 程度的方法有目测观察或使光照射反应液,测定散射光或透射光的方 法。光学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样品中的抗原或抗体的定量。
然而,为了实施上述那样的胶乳凝集法,必须使待分析物质的抗 体(或抗原)附载到胶乳粒子上。这样的方法有诸如使抗体(或抗原) 和胶乳粒子混合之后使它们结合的物理吸附法,或使抗体(或抗原) 和胶乳粒子共价结合的化学结合法。无论哪一种方法,其操作都很烦 瑣,是胶乳凝集法存在的问题之一。而胶乳凝集法的最大问题是当象 上述那样将抗体(或抗原)附载到胶乳粒子上时,由于维持胶乳粒子 自身溶液中分散性的电双层的平衡被破坏,所以与抗原抗体反应无 关,胶乳粒子自凝。由此不仅丧失了测定的正确性,而且由于胶乳粒子自身的保存稳定性变成不稳定,随时间变化灵敏度有时高,有时低。
另外使待分析物质的抗体(或抗原)附载到胶乳粒子上时,由于抗体
(或抗原)吸附胶乳粒子表面,有时使得作为蛋白质的抗体(或抗原)
变性了。如果发生这样的变性,由于待分析物质的抗体(或抗原)的
反应性发生变化,目的免疫反应不会发生,或发生了目的以外的反应,
所以无论出现哪一种情况,都会显著地降低测定结果的可信赖程度。
在以往方法中,为了消除上述问题,进行了诸如通过改进胶乳粒
子的成分或制造方法使抗体(或抗原)能够容易附栽,抑制自凝的手
段等有关方面的各种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即便是对胶乳粒子的制造者
和供应商有益,但对于接受胶乳粒子供给的人来说也没有参加的余
地。虽然想出了使由表面活性剂或多糖类组成的稳定剂在使抗体(或
抗原)附载后的胶乳粒子的保存液中共存等办法,但实际情况是没有 达到一举解决上述问题的程度。.
本发明人为了克服出现在胶乳凝集反应中的上述问题进行了深 入研究,结果开发了使待分析物质的抗体(或抗原)不直接附栽到胶 乳粒子上,而是使胶乳粒子凝集,对其凝集程度进行分析的方法。
本发明正是源于这样的见解。
发明的概述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包括如下(1)和(2)步骤的胶 乳凝集方法
(1) 首先使可能含有待分析物质的被检测样品与待分析物质的 抗原或抗体结合了 l分子生物素的缀合物接触,接下来再与结合了抗 生物素蛋白的胶乳粒子接触的步骤;以及
(2) 通过检测由待分析物质和缀合物之间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以 及抗生物素蛋白结合胶乳粒子引起的凝集程度,分析待分析物质的步 骤。
本发明涉及到包括
(1) 含有待分析物质的抗体或抗原结合了生物素的缀合物的组 合物(以下有时也称之为第1组合物)和
(2) 含有结合了抗生物素蛋白的微粒子的组合物(以下有时也 称之为第2组合物),在上述缀合物中抗原或抗体结合的生物素量是在没有待分析物质存在的情况下与上述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微粒子实 质上没有凝集的量的免疫分析试剂。
按照本发明的免疫分析试剂的比较理想模式,上述第l组合物中 含有的缀合物是抗原或抗体结合了l分子生物素的缀合物。
按照本发明的免疫分析试剂的比较理想模式,上述第2组合物中 含有的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微粒子是结合了抗生物素蛋白的胶乳粒子。
另外本发明包括如下(1)和(2)步骤的免疫分析方法 (1 )可能含有待分析物质的被检测样品和待分析物质抗原或抗 体结合了生物素的缀合物(其中抗原或抗体结合的生物素量是在没有 待分析物质存在的情况下与上述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微粒子实质上没 有凝集的量)和结合了抗生物素蛋白微粒子接触的步骤;
(2)通过检测待分析物质和缀合物之间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以及 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微粒子引起的凝集程度,分析待分析物质的步骤。
按照本发明的免疫分析试剂的理想模式,缀合物是抗原或抗体结 合1分子生物素的缀合物。
按照本发明的免疫分析方法的比较理想模式,最初使可能含有待 分析物质的被检测样品和待分析物质抗原或抗体结合1分子生物素 的缀合物接触,然后继续与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微粒子接触,或是同时 使可能含有待分析物质的被检测样品和待分析物质抗原或抗体结合1 分子生物素的缀合物、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微粒子接触。
按照本发明的免疫分析方法的更理想模式,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微 粒子是结合了抗生物素蛋白的胶乳粒子。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l是表示使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本发明2液体系分析用试剂时 和使用比较例l和2制备的SF抗体致敏胶乳时的吸光度变化量的比 较图。
实施发明的最好模式
本发明中使用的第1组合物含有的缀合物是待分析物质抗原或 抗体上结合了特定量生物素的缀合物。在本发明中,作为上述缀合物, 使用上述抗原或抗体结合生物素的缀合物,其中结合的生物素量是在
5没有待分析物质存在的情况下与上述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微粒子实质 上没有凝集的量(理想的是l分子生物素)。
例如作为上述缀合物,制备待分析物质抗原或抗体上结合了 2分 子生物素的缀合物,如果使该缀合物与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微粒子共 存,由于即使不存在待分析物质,抗生物素蛋白也可与生物素特异结 合,所以形成以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微粒子、缀合物和抗生物素蛋白结 合微粒子顺序连接的复合物,发生自凝。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r没有待分析物质存在的情况下,与抗生物 素蛋白结合微粒子实质上没有凝集的量」的生物素意思是指在不存在 待分析物质情况下,使待分析物质抗原或抗体结合生物素的缀合物与 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微粒子共存时,实质上不发生自凝的生物素量。而 r实质上不凝集」指的是实施该方法时,不会给分析结果带来影响。
就象先前叙述的那样,抗原或抗体结合了 2分子生物素的缀合物 在上述条件下发生自凝。因此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缀合物中抗原或抗体 结合的生物素量不要超过2个分子,最好是l个分子。
本发明中使用的缀合物可以根据众所周知的方法制备,例如,通 过使用生物素化试剂,使l分子或l分子以上生物素(优选l分子) 通过化学方式结合于抗原或抗体,或是使1分子或1分子以上生物素 (优选1分子)通过物理方式吸附于抗原或抗体上,然后继续将没有 与抗原或抗体结合或吸附的残存生物素除去后,通过用緩冲液稀释到 最适浓度可以得到本发明中使用的缀合物。通过将得到的缀合物在没 有待分析物质存在的情况下与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微粒子共存,分析实 质上是否发生自凝,可以判断结合于抗原或抗体的生物素量是否是 r在没有待分析物质存在的情况下实质上没有与抗生物素蛋白结合 微粒子凝集的量J 。
将上述稀释液可以直接或添加适当添加剂(例如,众所周知的稳 定剂)之后作为第l组合物使用。或者将上述稀释液直接冷冻干燥或 添加适当添加剂(例如,众所周知的稳定剂)之后进行冷冻干燥,作 成粉末状的笫l组合物。作为上述的稳定剂如无机盐(例如氯化钠或 叠氮化钠)、蛋白质(例如牛血清白蛋白)或氯化胆碱。
在上述缀合物中,与生物素结合的抗原或抗体只要是分别引起待 分析物质和抗原抗体反应的抗原或抗体,并没有特别限定,作为抗体(包括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可以使用免疫球蛋白本身,或抗体
片段[例如,Fab、 Fab'、 F ( ab') 2、 Fv。在使单克隆抗体与生物素 结合时,有时使用在待分析物质抗原的不同部位结合2种以上的单克 隆抗体、以及当抗原识别部位有2个以上时有时使用l种单克隆抗体。 本发明中使用的第2组合物中含有的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微粒子 是通过使多个抗生物素蛋白分子结合于无机物或有机物微粒子后制 备的微粒子。作为微粒子可以使用有机高分子微粒子,例如聚乙烯、 苯乙烯-2-曱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缩水甘油基(曱基)丙烯酸酯 共聚物、或苯乙烯-苯乙晞磺酸盐共聚物等胶乳等微粒子的胶乳粒 子。
上述微粒子的平均粒径也没有特别限定,0.01 ~ l.Ojrni比较理想, 特别在胶乳粒子的情况,根据待分析物质的检测浓度和使用的测定仪 器可以在0.05 - l.Ofim (最好是0.05 ~ 0.5nm )范围内进行适当选择。
作为抗生物素蛋白可以使用能够与生物素特异紧密结合的任意 的抗生物素蛋白,例如卵清抗生物素蛋白、链霉抗生物素蛋白,或通 过基因操作得到的抗生物素蛋白(即重组抗生物素蛋白)等。
作为制备上述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微粒子的方法可以使用诸如将 肽合成试剂(例如水溶性碳二亚胺)添加到微粒子(例如胶乳粒子) 后,加入抗生物素蛋白,进行搅拌、离心之后,使其分散于水中的方 法。这样得到的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微粒子(特别是抗生物素蛋白结合 胶乳粒子)溶液可以用维持分散性的緩沖液进行稀释,该稀释液可以 直接或加入适当添加剂(例如众所周知的稳定剂)之后作为第2组合 物使用。或者将上述稀释液直接冷冻干燥或添加适当添加剂(例如, 众所周知的稳定剂)之后进行冷冻干燥,作成粉末状的第2組合物。
能够维持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微粒子(特别是抗生物素蛋白结合胶 乳粒子)分散性的緩冲液可以通过在通常的緩冲液[例如, 10mmol/L(pH7.0)磷酸緩冲液中添加分散剂(例如吐温20等)制备。 作为第2组合物用的上述稳定剂可以使用在第l组合物中列举的稳定 剂。
可以将上述方法制备的第l组合物和第2组合物作成例如含有上 述缀合物的液体状或粉末状的第1试剂和作为含有上述抗生物素蛋 白结合微粒子的液体状或粉末状的第2试剂。而粉末状组合物在使用前可以通过适当緩沖液液状化后使用。
在本发明的免疫分析方法中,通过使(1)可能含有待分析物质
的被检测样品与(2)待分析物质抗原或抗体结合生物素的缀合物[其 中结合于抗原或抗体的生物素量在没有待分析物质存在的情况下,实 质上没有与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微粒子凝集的量(最好是结合1个分子 生物素)和(3)与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微粒子接触,检测由待分析物 质和缀合物之间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以及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微粒子引 起的凝集程度,可以分析被检测样品中的待分析物质。本发明的上述 免疫分析试剂是适用于实施本发明免疫分析方法的试剂。
上述的被检测样品(1)与缀合物(2)和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微粒 子(3)的接触也可以同时进行,或者使上述的被检测样品(1)与缀 合物(2)先接触,然后再与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微粒子(3),接触也 可以。当被检测样品中含有待分析物质时,通过上述被检测样品(l) 与缀合物(2)的接触,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之后,形成免疫复合物, 另一方面通过缀合物(2)与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微粒子(3)接触,引 起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反应,形成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复合物。 例如,通过上述被检测样品(1)与缀合物(2)的接触,发生抗原抗 体反应之后,形成免疫复合物,接下来该免疫复合物的生物素与抗生 物素蛋白结合微粒子的抗生物素蛋白通过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反 应结合。形成了上述免疫复合物的待分析物质通过与另外的缀合物 (2)接触,形成另一个免疫复合物,由于该免疫复合物又可以与抗 生物素蛋白结合微粒子结合,所以发生凝集。另外在上述抗生物素蛋 白结合微粒子中也存在很多抗生物素蛋白分子,由于这些抗生物素蛋 白也会引起与上述同样的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反应和抗原抗体反 应,所以从这一方面看也会发生凝集。
作为检测凝集程度的方法可以利用以往众所周知的玻板凝集法 或微滴板凝集法,利用光学方法检测胶乳粒子的凝集程度时,例如可 以使用测定散射光、吸光度或透光度的以往众所周知的光学仪器,理 想的测定波长是300~800nm。检测凝集程度的方法根据众所周知的 方法,通过使用的胶乳粒子的大小、胶乳浓度的选择、抗原抗体反应 时间、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反应时间等的设定,可以测定散射光、 吸光度或透射光强度的增加或减少程度,或者通过它们的组合进行检在本发明的免疫分析方法中存在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反应体系中 的抗体或抗原浓度、缀合物中含有的生物素量、或抗生物素蛋白结合 微粒子的量可以根据被检测样品的种类和待分析物质的种类适当地
变更。例如血清(被检测样品)中的IgG(待分析物质)浓度由于必 须要达到50mg/mL的测定范围,所以要根据其测定范围设定使用量, 而弹性蛋白酶1 (待分析物质)等测定范围到50ng/mL,所以要根据 其测定范围设定使用量。
在本发明的免疫分析方法中通过使被检测样品和结合了生物素 的缀合物接触引起的抗原抗体反应的条件与通常免疫分析方法中的 条件一样。在本发明的免疫分析方法中,由于实施在与实施上述抗原 抗体反应体系相同的体系内通过使生物素缀合物与抗生物素蛋白结 合微粒子接触引起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反应,所以必须要创造适于 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反应的条件。
作为抗原抗体反应和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可以根据待分析物 质的种类适宜选择各种緩沖液。该緩冲液优选具有不会使待分析物质 失活,也不会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和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反应的离子 浓度或pH。例如可使用,々、K緩沖液、甘氨酸緩沖液或Tris緩沖 液。抗原抗体反应和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反应的pH,优选为5~ 10,更优选为6~8。反应温度优选0~50°C,更优选20 40'C。反应 时间可适宜选择。
成为本发明分析方法对象的被检测样品只要是可能含有作为待 分析物质的抗原或抗体的样品,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来自一般用于临 床诊断的体液,如血液、血清、血浆、或尿、或实验样品等。
本发明分析方法的待分析物质也可以是利用 一般抗原抗体反应 可进行分析的物质(特别是生理活性物质),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待 分析物质的代表性例子,如蛋白质和脂质,再详细地讲如各种抗原、 抗体、受体、或酶等。具体讲如C反应性蛋白质(CRP)、类风湿 因子、铁蛋白、p-2微球蛋白、a-胎甲球蛋白(AFP)、抗链球菌溶 血素O抗体、IgE、梅毒螺旋体抗体、抗梅毒脂质抗原抗体、B型肝 炎病毒(HBS抗体、HBS抗原、HBc抗体、HBe抗体)D二聚体、 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分解产物(FDP)、可溶性纤维蛋白(Soluble
9fibrin:SF)、纤维蛋白溶酶和a2-纤维蛋白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PI)、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弹性蛋白酶l、弹性蛋白酶XDP、凝血调 节蛋白、抗DNA抗体等。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 实施例。
实施例1:可溶性纤维蛋白的测定
(1) 可溶性纤维蛋白抗体结合生物素溶液的制备 作为抗可溶性纤维蛋白(SF)的单克隆抗体使用由W095/12617
号^^艮记载的杂交瘤FM No.43 - 1分泌的单克隆抗体FM No.43- 1。 上述杂交瘤从1993年10月27日国内保藏于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 综合研究所专利生物保藏中心[(旧)工业技术院生命工学工业技术 研究所(地址305 - 8566日本国茨城县筑波市东1 丁目1番地1中 央第6)1,从1994年10月27开始转移至国际保藏。国际保藏号(接 在国际保藏号[l内是国内保藏号)是FERM BP- 484FERM P-13925
具体讲按照与W095/12617号公报实施例2(b)记载的方法同 样的方法制备抗可溶性纤维蛋白(SF)的单克隆抗体腹水,利用硫酸 铵进行粗纯化后,用离子交换树脂(DEAE)处理,向经胃蛋白酶消 化得到的F (ab,) 2中加入2-巯基乙胺,制备Fab'抗体片段。将这 样得到的抗体以2.5mg/mL的浓度溶解于50mmol/L磷酸緩冲液 (pH7.1),然后向该溶液添加马来酰亚胺(7大3 ,》公司生产)0.6mg, 于室温下致敏一昼夜。然后通过G25superpharin进行凝胶过滤,回 收Fab'抗体与生物素的缀合物,将该缀合物以0.05mg/mL的量添加 到0.1mol/L磷酸緩沖液(pH6.5),作为SF抗体结合生物素溶液。
(2) 抗生物素蛋白胶乳悬浮液的制备
向O.lmL 10 0/。化学结合胶乳(粒径0.3jim )中添加水溶性碳二 亚胺(Water-sulublecarbodimide:WSC),静置10分钟后,添加链 霉抗生物素蛋白0.8mg/mL,搅拌1小时。将该混合物离心,得到的 沉淀中加入0.5mL蒸馏水,进行搅拌,得到2%抗生物素蛋白胶乳分散液。该分散液用10mmol/L-MOPS悬浮液(pH7.0 )稀释之后作成 0.5%抗生物素蛋白胶乳悬浮液。
(3) SF抗原分析用试剂 本实施例的人SF抗原分析用试剂是由上述(1)的SF抗体结合
生物素溶液组成的第1试剂和上述(2)的抗生物素蛋白胶乳悬浮液 组成的第2试剂构成的2液体系试剂。
(4) 标准SF抗原液
使凝血酶作用于市售的纤维蛋白原(xiii因子7 y力t'公司
生产),得到的凝血块用醋酸溶解,添加到血浆中之后制备SF抗原。 使用含有浓度为Ong/mL、 10pg/mL、 20jig/mL、 40jig/mL、 60pg/mL、 或80pg/mL的该抗原的人血浆。
(5) 分析方法
将上述(1)的SF抗体结合生物素溶液130^11与上述(4)的标 准SF抗原液3ji1混合,于37。C保持5分钟后,添加上述(2)的抗 生物素蛋白胶乳悬浮液130jil,进行搅拌,测定添加之后经历10分钟 的在600nm的吸光度。将该10分钟吸光度变化量作为吸光度变化量 (AAbs)。使用自动分析仪器LPIA-S500进行测定。结果如

图1 所示。
比较例1
(1) 抗体以物理方式吸附于胶乳
将实施例l( 1 )制备的抗SF单克隆抗体F( ab' )2片段以0.5mg/mL 的浓度溶解于10mmol/L-Tris-HCl緩冲液(pH8.0)中,制备抗体液 5mL,然后向该5mL抗体液添加5mL平均粒径为0.3nm的聚苯乙烯 胶乳固体成分=5% (W/V);日本合成橡胶公司之后,于室温搅拌 30分钟。
向上述混合物中添加含有0.3% (W/V)牛血清蛋白(BSA)的 100mmol/L-Tris-HCl緩冲液(pH8.0),于室温搅拌60分钟后,用 20,000rpm对上述混合物进行离心分离。
向得到的沉淀中添加含有0.05"/oNaN3的10mmol/L-Tris-HCl緩 冲液(pH8.0) 10mL,制备比较用抗SF抗体致敏胶乳试剂。
(2) SF的测定
ii将0.1mol/L磚酸緩冲液(pH6.5) 130pi与上述实施例1 (4)制 备的标准SF抗原液3nl混合,于37。C保持5分钟后,添加比较例1 (1)中制备的抗SF抗体致敏胶乳试剂130^1,进行搅拌,测定添加 之后经历10分钟的600nm的吸光度。结果如图1所示。
比较例2
(1 )将实施例l( 1 )制备的SF抗体结合生物素溶液以0.5mg/mL 的浓度溶解在10mmol/L-MOPS緩沖液(pH7.0 ),然后向该溶液中 以1%浓度加入实施例1(2)中使用的抗生物素蛋白胶乳,于室温搅 拌30分钟,制备SF抗体致敏胶乳。将这样得到的SF抗体致敏胶乳 用10mmoI/L-MOPS緩冲液(pH7.0 )稀释,作成0.5%SF抗体致敏 胶乳悬浮液,作为比较用抗SF抗体致敏胶乳试剂。
(2 )将0.1mol/L磷酸緩冲液(pH6.5 ) 130jil与实施例1 ( 4 )制 备的标准SF抗原液3ji1混合,5分钟后,添加比较例2(1)制备的 抗SF抗体致敏胶乳试剂130^1,搅拌,测定添加之后经历IO分钟过 程的600nm的吸光度。结果如图1所示。
在图1中,躍是使用比较例1制备的抗SF抗体致敏胶乳试剂时的 结果,命是使用比较例2制备的抗SF抗体致敏胶乳试剂时的结果, 參和o是在上述实施例1(5)的操作中的分别使用本发明的2种液体 系分析用试剂时的结果,*是SF抗体结合生物素浓度为0.0250mg/mL 的结果,o是SF抗体结合生物素浓度为0.05mg/mL的结果。而A是 在上述实施例1(5)的存在中没有SF抗体结合生物素存在下(即SF 抗体结合生物素浓度为O.OOmg/mL)的结果。
就象图l所表明的那样,如果使用由SF抗体结合生物素溶液组 成的第l试剂和由抗生物素蛋白胶乳悬浮液组成的第2试剂这两种试 剂构成的2液体系的本发明分析用试剂,可以获得与以往使用通常胶 乳的方法(比较例l)同等或以上的反应性。另外使用本发明的分析 用试剂,由于与预先将生物素化抗体结合于抗生物素蛋白胶乳的方法 (比较例2)相比,看不到自凝,所以SF抗原不存在时(0浓度)的 吸光度变化量表现出低的值。这在提高测定灵敏度上也起到了极其重 要的效果。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不需要为了使抗体或抗原附载到胶乳粒子等微粒子的烦 瑣操作。另外看不到胶乳粒子的自凝发生,使保存的稳定性提高。另 外与以往技术不同,在将待分析物质的抗体或抗原附栽到胶乳时,由 于没有发生因吸附于胶乳表面蛋白质变性的现象,所以针对待分析物 质的反应性不会发生变化,待分析物质的正确测定成为可能。另外在 根据免疫凝集反应对待分析物质的测定中,与使用通常抗体(或抗原) 致敏胶乳(物理吸附法)的方法相比,吸光度值上升,灵敏度提高。 另外与预先将生物素化抗体结合于抗生物素蛋白胶乳的方法相比,本 发明方法空白值变低,低值处的精度提高,即使在高值处本发明方法 也可以获得在比较例以上的反应性。本发明的分析试剂适于用作自动 分析仪器用的分析试剂。
以上按照特定模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自明 的变形和改良也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胶乳凝集试剂,其包括含有结合了生物素的、待分析物质的抗原或抗体的第1组合物,和含有结合了抗生物素蛋白的胶乳粒子的第2组合物,其中,一个生物素分子与所述结合了生物素的、待分析物质的抗原或抗体中的所述抗原或抗体结合。
2. 权利要求1的试剂,其中,马来酰亚胺生物素用作生物素化剂 制备结合了生物素的、待分析物质的抗原或抗体。
3. 包括如下步骤的胶乳凝集方法(1)使可能含有待分析物质的被检测样品,结合了生物素的、 待分析物质的抗原或抗体,以及结合了抗生物素蛋白的胶乳粒子接触 的步骤,其中,上述结合了生物素的、待分析物质的抗原或抗体中包 含一个生物素分子;以及(2 )通过检测结合了抗生物素蛋白的胶乳粒子与由待分析物质 和结合了生物素的、待分析物质的抗原或抗体之间形成的免疫复合物 之间的凝集程度,分析待分析物质的步骤。
4. 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马来酰亚胺生物素用作生物素化 剂制备结合了生物素的、待分析物质的抗原或抗体。
5. 权利要求3或4的方法,其特征是使可能含有待分析物质 的被检测样品与结合了生物素的、待分析物质的抗原或抗体接触,接 下来再与结合了抗生物素蛋白的胶乳粒子接触,其中,上述的结合了 生物素的、待分析物质的抗原或抗体中包含一个生物素分子。
6. 权利要求3或4的方法,其特征是,使可能含有待分析物质 的被检测样品,结合了生物素的、待分析物质的抗原或抗体,以及结 合了抗生物素蛋白的胶乳粒子同时接触,其中,上述结合了生物素的、 待分析物质的抗原或抗体中包含一个生物素分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免疫试剂和免疫方法。概述了免疫分析试剂该分析试剂是由含有待分析物质抗原或抗体结合生物素形成的缀合物的组合物和含有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微粒子的组合物构成的,且在上述缀合物中与抗原或抗体结合的生物素量实质上是在没有待分析物质存在的情况下与上述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微粒子不凝集的量。另外概述了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是使被检测样品和与待分析物质抗原或抗体结合生物素形成的缀合物(抗原或抗体结合生物素的量实质上是在没有待分析物质存在情况下与上述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微粒子不凝集的量)以及抗生物素蛋白微粒子接触,检测由待分析物质和缀合物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以及抗生物素蛋白微粒子引起的凝集程度的免疫分析方法。上述免疫分析试剂和分析方法不需要使抗体或抗原附载到胶乳粒子上的操作,没有胶乳粒子的自凝发生,可以正确测定待分析物质,获得与通常致敏胶乳法同等或以上的反应性。
文档编号G01N33/535GK101446586SQ20081018330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1日
发明者中原邦彦, 泽井时男 申请人:株式会社三菱化学药得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