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流控芯片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3704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微流控芯片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夹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微流控芯片技术是在芯片毛细管电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现了由简单的
电泳分离到大规模多功能集成实验室的飞跃。1992年,Manz等采用微电子机械 加工技术在平板玻璃上刻蚀微管道,研制出毛细管电泳微芯片分析装置,成功 地实现了荧光标记的氨基酸的分离,开创了微流控芯片技术之先河。微流控芯 片以微管道为网络连接微泵、微阀、微储液器、微电扳、微检测元件等具有光、 电和流体输送功能的元器件,最大限度地把样品制备、生物与化学反应、分离、 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或基本集成到一块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用以完成不 同的生物或化学反应过程,并对其产物进行分析。它不仅使生物样品与试剂的 消耗降低至纳升(nl)甚至皮升(pl)级,而且使分析速度大大提高,分析费用大大 降低,从而为分析测试技术普及到户外、家庭开辟了一条新路。迄今为止,微 流控芯片技术已成功的用于一系列化学物质的分离,特别在生化领域,已成功 的进行了DNA序列测定、多肽和蛋白质、氨基酸、单细胞和单分子等的分离检
使用微流控芯片进行生化分析、检测等各种操作时,样品与试剂从微流控 芯片相应的注液口注入到微流道中,并且在代检测样品注入的同时,操作产生 废液会从芯片的出液口不断排除。夹持装置起到的就是连接微流控芯片内部的 微流道与普通的注射器等宏观装置的作用。随着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对 微流控芯片的功能多样化与结构集成化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微流控芯片的流 道结构的复杂性与传统的十字电泳芯片相比已经大大提高。同一块微流控芯片 通常包含多个注液口和出液口,分布在芯片的不同位置,并且相互距离非常接 近。这就对夹持装置提出如下的要求
(1) 夹持装置要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以适应注液口、出液口处于不同位置的 微流控芯片。
(2) 夹持装置结构设计要小巧,以适应接口间距较小的微流控芯片。
(3) 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免试剂从接口出泄漏。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微流控芯片接口方式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提供适用于具有多个注液口和出液口的一种微流控芯片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在固定底盘的一两侧面上,分别装有侧向限位块,在固定底盘的另一两侧 面上,分别装有"T"形导轨,两"T"形导轨位于两侧向限位块间,被夹持的微流 控芯片设置在固定底盘上,两块压块跨接在两"T"形导轨间,两块压块中间开有 与侧向限位块平行的长槽,长槽中装有与夹持微流控芯片接口数目相等的联结 器,联结器中心开有轴向通孔,橡胶密封圈套在联结器与微流控芯片接触的一 端,两块压板能在两"T"形导轨上面移动并锁紧,从而调节联结器与微流控芯片 孔的压紧力。
所述的固定底盘中部开有观察窗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采用二维正交导轨加压块的结构设 计解决了多位置接口的适应性问题;采用了联结器加密封圈的方式解决了接口 密封问题;采用可调螺栓和压块结构以保证对不同厚度芯片的适应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2是图1A—A平面的剖面图。
图中1、侧向限位块,2、 "T"形导轨,3、压块,4、微流控芯片,5、压 紧螺钉,6、联结器,7、固定底盘,8、压紧螺钉,9、联结器,10、联结器, 11、压紧螺钉,12、 "T"形导轨,13、压紧螺钉,14、压块,15、侧向限位块, 16、密封圈,17、密封圈,18、滑块,19、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l、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固定底盘7的一两侧面上,分别装有侧向 限位块l、 15,在固定底盘7的另一两侧面上,分别装有"T"形导轨2、 12,两"T" 形导轨2、 12位于两侧向限位块1、 15间,被夹持的微流控芯片4设置在固定 底盘7上,两块压板3、 14跨接在两"T"形导轨2、 12间,"T"形导轨2、 12中 分别装有滑块19、 18,两块压块3、 14两端孔中分别装有压紧螺钉8、 11、 13、 5用来锁紧两块压块3、 14,两块压板3、 14中间开有与侧向限位块平行的长槽, 长槽中装有与夹持微流控芯片接口数目相等的联结器6、 9、 10,联结器6、 9、 IO中心开有轴向通孔,橡胶密封圈16、 17分别套在联结器6、 9、 IO与微流控 芯片4接触的一端,两块压板3、 14能在两"T"形导轨2、 12上面移动并锁紧,从而调节联结器6、 9、 10与微流控芯片4孔的压紧力。所述的固定底盘中部开 有观察窗口。
a、采用双"T"形导轨和滑块的连接方式,滑块中心具有螺纹通孔以便通过 螺栓连接压块;滑块宽度大于"T"形导轨顶部宽度但略小底部宽度,所以可以在 导轨内自由滑动但不能移出导轨,目的是使压块能够沿导轨自由滑动,从而可 以调节联结器以适应"T"形导轨方向不同位置的接口。 b、压块采用中心开槽的 设计,螺栓通过两边的开孔与滑块中心的螺纹孔连接。联结器采用阶梯型结构 的设计,联结器中心打有通孔用于向微流控芯片中注入试剂,联结器的窄部直 径略小于压块开槽的宽度,联结器的宽部直径大于压块开槽宽度,从而使联结 器可沿压块开槽方向移动以适应不同接口位置,通过螺栓压紧压块和联结器从 而实现接口密封的目的。c、底盘为中部开有矩形窗口,底部开窗以便对微流控 芯片内部进行观察检测。d、通过侧向限位块使整个夹持装置的结构牢固,增加 可靠性。
如图1、图2所示,固定底盘7、 "T"形导轨2、 12侧向限位块1、 15通过 螺钉组合。将微流控芯片4置于固定底盘7中心,同时确保需要观察检测的部 分置于观察窗内。然后调节"T"形导轨2、 12内的滑块18、 19的相应位置,使 其与芯片4的进液口和出液口的位置相对应。选择与被夹持微流控芯片接口数 目相等的联结器6、 9、 10,将橡胶密封圈16、 17套在联结器6与芯片接触的一 端;另一端连接外部装置。将联结器6、 9、 IO插入芯片相应的进、处接口。联 结器6、 9、 10的上部通过压块3、 14中心的开槽,压紧螺钉5、 8、 11、 13穿 过压块3、 14两侧的通孔与滑块18、 19中心的螺纹孔实现配合,从而调节联结 器6、 9、 10与微流控芯片4孔的压紧程度。如果需要使用多个压块,操作过程 相同。这样就解决了各种微流控芯片与普通宏观液体传输装置的连接问题,方 便可靠,适应性强。
权利要求1、一种微流控芯片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固定底盘的一两侧面上,分别装有侧向限位块,在固定底盘的另一两侧面上,分别装有“T”形导轨,两“T”形导轨位于两侧向限位块间,被夹持的微流控芯片设置在固定底盘上,两块压块跨接在两“T”形导轨间,两块压块中间开有与侧向限位块平行的长槽,长槽中装有与夹持微流控芯片接口数目相等的联结器,联结器中心开有轴向通孔,橡胶密封圈套在联结器与微流控芯片接触的一端,两块压板能在两“T”形导轨上面移动并锁紧,从而调节联结器与微流控芯片孔的压紧力。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流控芯片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固定底盘中部开有观察窗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夹持装置。在固定底盘的一两侧面上,分别装有侧向限位块,在另一两侧面上,分别装有“T”形导轨,被夹持的微流控芯片设置在固定底盘上,两块压块跨接在两“T”形导轨间,两块压块中间开有与侧向限位块平行的长槽,长槽中装有与夹持微流控芯片接口数目相等的联结器,联结器中心开有轴向通孔,橡胶密封圈套在联结器与微流控芯片接触的一端,两块压板能在两“T”形导轨上面移动并锁紧,从而调节联结器与微流控芯片孔的压紧力。本装置采用二维正交导轨加压块的结构设计解决了多位置接口的适应性问题;采用了联结器加密封圈的方式解决了接口密封问题;采用可调螺栓和压块结构以保证对不同厚度芯片的适应性。
文档编号G01N27/447GK201222052SQ200820120208
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0日
发明者新 傅, 杨华勇, 谢海波, 毅 郑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