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玻璃升降器耐久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0995阅读:10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窗玻璃升降器耐久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车窗通常采用有利于视野而又美观的曲面玻璃,借助橡胶密封条嵌在汽车窗框上。为便于开关车窗,在车门上设有导轨,在玻璃与导轨之间,装有呢绒或植绒橡胶等材料的密封槽。车窗玻璃要求的材料必须具有耐高温、强度高、高平整度、高清晰度以及安全性优良等方面的特点。

由于车窗在工作中需要承受使用寿命中无数次的开关。目前的升降检测设备主要是采用手动进行控制。当前,汽车车窗需要经历300000次开关后的耐久性试验,传统的设备无法满足目前的要求。汽车制造工厂亟待开发出一种能够快速、自动进行车窗升降耐久试验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车窗玻璃升降器耐久试验装置,能够快速自动地对车窗升降进行耐久性试验。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窗玻璃升降器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试验台架、车门架、升降控制器、伺服电机、联轴器、减速器、锥齿轮分向器、扭力测试仪、轴承以及加长杆;所述伺服电机和锥齿轮分向器及升降控制器固接在试验台架上,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相连,减速器的另一端与锥齿轮分向器的第一端相连,锥齿轮分向器的第二端与扭力测试仪相连;锥齿轮分向器的第三端与支撑在轴承座上的加长杆相连,所述伺服电机与升降控制器连接,所述试验台架两侧对称置有车门架。

所述升降控制器采用plc控制器。

所述车门架包括底座、平行设置的两组支架和紧固螺栓总成,所述紧固螺栓总成与支架螺接,支架固接在底座表面上。

所述紧固螺栓总成的调整螺栓前端连接有橡胶连接头。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芯片使试验系统在允许范畴内实现多工况加载,用软件代替硬件实现脉冲的环形分配;通过过载信号来改变电机驱动的正反转,从而解决了位置限制带来的无法安装传感器的问题,同时也节省了成本。而且能够通过受试条件及要求进行能力扩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控制流程图;

图3是plc控制梯形图。

图中:1、试验台架,2、伺服电机,3、减速器,4、锥齿轮分向器,5、加长杆,5-1、轴承座,6、扭力测试仪,7、联轴器,8、车门架,8-1、底座,8-2、支架,8-3、紧固螺栓总成,8-4、橡胶连接头,9、升降控制器,10、测试车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见附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窗玻璃升降器耐久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台架1、车门架8、升降控制器9、伺服电机2、联轴器7、减速器3、锥齿轮分向器4、扭力测试仪6、轴承座5-1以及加长杆5;所述伺服电机和锥齿轮分向器及升降控制器固接在试验台架上,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相连,减速器的另一端与锥齿轮分向器的第一端相连,锥齿轮分向器的第二端与扭力测试仪相连;锥齿轮分向器的第三端与支撑在轴承座上的加长杆相连,所述伺服电机与升降控制器连接,所述试验台架两侧对称置有车门架。所述升降控制器采用plc控制器,利用step7v5.5软件编制控制程序。所述车门架包括底座8-1、平行设置的两组支架8-2和紧固螺栓总成8-3,所述紧固螺栓总成的调整螺栓与支架螺接,支架固接在底座表面上。所述紧固螺栓总成的调整螺栓前端连接有橡胶连接头8-4。

工作过程

详见附图1-3,将测试车门10安装并固定到车门架上,加长杆与门窗的升降装置连接,伺服电机为系统核心,是装置的动力源。减速器用来将电机转速减压至合适转速;锥齿轮分向器的三个端头分部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扭力测试仪及加长杆连接,扭力测试仪可以测定扭转力矩,升降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正反转,来实现车窗的升降。

检测试验中,当车窗上升(或者下降)到最高(低)点时,伺服电机电流会变大,产生过载信号,升降控制器即可发送改变信号,改变伺服电机三相电流,改变伺服电机转向。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一种车窗玻璃升降器耐久试验装置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窗玻璃升降器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试验台架、车门架、升降控制器、伺服电机、联轴器、减速器、锥齿轮分向器、扭力测试仪、轴承以及加长杆;所述伺服电机和锥齿轮分向器及升降控制器固接在试验台架上,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相连,减速器的另一端与锥齿轮分向器的第一端相连,锥齿轮分向器的第二端与扭力测试仪相连;锥齿轮分向器的第三端与支撑在轴承座上的加长杆相连,所述伺服电机与升降控制器连接,所述试验台架两侧对称置有车门架。有益效果:本装置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芯片使试验系统在允许范畴内实现多工况加载,用软件代替硬件实现脉冲的环形分配,能够快速自动地对车窗升降进行耐久性试验。

技术研发人员:杜一鸣;王和;李丽远;陈国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航天瑞莱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7.10.25
技术公布日:2018.0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