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轮对驱动试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569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轨道车辆轮对驱动试验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检测设备,特别的,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轮对驱动试验设备。



背景技术:

轮对是轨道车辆的重要零部件,轮对的性能对轨道车辆的运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安装在轨道车辆上的轮对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检查轮对轴承及减速机是否存在故障隐患,一般是通过设置试验台,试验台带有成对设置的摩擦轮,将轮对吊装至摩擦轮上,摩擦轮连接有转动驱动装置,通过摩擦轮带动轮对转动,在轮对转动的过程中检测轮对轴承及减速机,轮对的每一个车轮都由两个摩擦轮支撑,一组轮对共需设置四个摩擦轮,设备占用空间多;且现有试验台一般多针对装车前的轮对进行测试,功能较多,结构复杂,为节省空间,现有试验台的摩擦轮及其驱动总成一般设置在凹陷的地坑中,摩擦轮及其驱动总成拆装不方便,试验过程中不便于观察,影响检测效率,且由于地坑的限制,不便于对已安装至轨道车辆车架上的轮对进行检测,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轮对驱动试验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轮对驱动试验设备,包括摩擦轮1与顶紧装置2,所述摩擦轮连接有用于驱动摩擦轮转动的驱动装置3,摩擦轮悬设在所述驱动装置转轴31末端,摩擦轮用于设置在轮对前方或后方且摩擦轮外壁用于与轮对4的车轮41外圆壁贴合,所述摩擦轮的中心轴11一端与驱动装置的转轴末端直接或间接连接,摩擦轮的中心轴的另一端套设有轴承A12,轴承A外圈由所述顶紧装置2直接或间接顶住,顶紧装置用于配合驱动装置对摩擦轮提供贴紧车轮的顶力,从而使摩擦轮与车轮间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使车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顶紧装置2可拆卸的固定在轨道车辆的行走轨道5上,且顶紧装置在轨道上的安装位置可调。

进一步的,所述顶紧装置包括安装座21、顶紧螺栓22、连接螺栓23与顶架24,所述安装座和顶架上均设有供连接螺栓23穿过的安装孔,顶架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和/或顶架上的安装孔为条形孔,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沿顶紧装置的顶力方向设置,所述顶紧螺栓旋设在安装座上,顶紧螺栓轴心线方向沿顶紧装置的顶力方向设置,所述顶架一端用于顶住所述轴承A外圈,顶架另一端用于供所述顶紧螺栓顶住,顶紧装置通过顶紧螺栓、连接螺栓与顶架对摩擦轮1提供顶力。

进一步的,所述顶紧装置还包括固定螺栓26,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对准行走轨道5的螺纹孔27,固定螺栓旋设在螺纹孔内,固定螺栓末端顶紧行走轨道5的侧壁而将顶紧装置固定在行走轨道5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的位置可沿与摩擦轮轴心线垂直的方向调节,从而使摩擦轮可适应不同尺寸规格的车轮或车架。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驱动底座6上,驱动底座安装在基座7上,基座与地基9固连在一起,驱动底座与基座7之间设置有可沿与摩擦轮轴心线垂直的方向产生相对滑动的导轨61与滑槽62,所述轨道车辆轮对驱动试验设备还包括驱动调节装置8,驱动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基座上的相对分布于驱动底座两侧的调节底座A81与调节底座B82,调节底座A与调节底座B上分别旋设有调节螺栓A811与调节螺栓B821,调节螺栓A与调节螺栓B的末端分别与驱动底座6两侧相抵,驱动底座通过调节螺栓A与调节螺栓B来实现位置的调节。

所述驱动装置及摩擦轮均为对称设置于轮对轴向两侧的两组,每一组驱动装置对应一个摩擦轮,每一个摩擦轮对应一个车轮。

优选的,每一组所述驱动装置均包括电机32、传动轴33与轴承座34,所述电机与轴承座均固定在驱动底座6上,所述驱动装置转轴31为电机转轴,所述传动轴33一端与电机转轴连接,传动轴中间部位套设有轴承B331,轴承B安装在轴承座34内,传动轴另一端与摩擦轮1的中心轴1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上罩设有防护罩332。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辆轮对驱动试验设备结构简单,将摩擦轮设置在车轮前方或后方,无需布置地坑,检测与观察方便,本实用新型的轮对驱动试验设备中,摩擦轮无需对对车轮起支撑作用,非常适合已安装至轨道车辆车体上的轮对的检测,一个车轮设置一个摩擦轮即可,结构精简,拆装维护方便。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轨道车辆轮对驱动试验设备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M-M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N-N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轨道车辆轮对驱动试验设备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轨道车辆轮对驱动试验设备主视图。

图中:1-摩擦轮,11-中心轴,12-轴承A,121-安装环,2-顶紧装置,21-安装座,22-顶紧螺栓,23-连接螺栓,24-顶架,25-安装孔,26--固定螺栓,27-螺纹孔,3-驱动装置,31-驱动装置转轴(电机转轴),32-电机,33-传动轴,331-轴承B,332-防护罩,333-联轴器,34-轴承座,4-轮对,41-车轮,5-行走轨道,6-驱动底座,61-导轨,62-滑槽,7-基座,8-驱动调节装置,81-调节底座A,811-调节螺栓A,82-调节底座B,821-调节螺栓B,9-地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见图1~图5的轨道车辆轮对驱动试验设备,包括摩擦轮1与顶紧装置2,摩擦轮连接有用于驱动摩擦轮转动的驱动装置3,摩擦轮悬设在驱动装置转轴31末端,摩擦轮用于设置在安装在轨道车辆车体上的轮对前方或后方且摩擦轮外壁用于与轮对4的车轮41外圆壁贴合,摩擦轮的中心轴11一端与驱动装置的转轴末端通过传动轴33连接,摩擦轮的中心轴的另一端与轴承A12内圈套接,轴承A外圈固定套设有悬空的安装环121,轴承A外圈由顶紧装置2通过安装环121间接顶住,顶紧装置用于配合驱动装置对摩擦轮提供贴紧车轮41的顶力,从而使摩擦轮与车轮间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使车轮转动。

本实施例中,顶紧装置包括安装座21、顶紧螺栓22、连接螺栓23与顶架24,安装座和顶架上均设有供连接螺栓23穿过的安装孔,顶架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安装座上,本实施例中,顶架上的安装孔25为条形孔,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沿顶紧装置的顶力方向设置,顶紧螺栓旋设在安装座上,顶紧螺栓轴心线方向沿顶紧装置的顶力方向设置,顶架一端用于顶住轴承A外圈,顶架另一端用于供顶紧螺栓顶住,顶紧装置通过顶紧螺栓、连接螺栓与顶架对摩擦轮1提供顶力。

本实施例中,顶紧装置包括固定螺栓26,安装座上设有对准行走轨道5的螺纹孔27,固定螺栓旋设在螺纹孔内,固定螺栓末端顶紧行走轨道5的侧壁而将顶紧装置或拆卸的固定在行走轨道5上。

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位置可沿与摩擦轮轴心线垂直的方向调节,从而使摩擦轮可适应不同尺寸规格的车轮或车架。

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安装在驱动底座6上,驱动底座安装在基座7上,基座与地基9固连在一起,驱动底座与基座7之间设置有可沿与摩擦轮轴心线垂直的方向产生相对滑动的导轨61与滑槽62,本实施例中,导轨固定在基座上,滑槽设置在驱动底座底部,本实施例中,轨道车辆轮对驱动试验设备还包括驱动调节装置8,驱动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基座上的相对分布于驱动底座两侧的调节底座A81与调节底座B82,调节底座A与调节底座B上分别旋设有调节螺栓A811与调节螺栓B821,调节螺栓A与调节螺栓B的末端分别与驱动底座6两侧相抵,驱动底座通过调节螺栓A与调节螺栓B来实现位置的调节。

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及摩擦轮均为对称设置于轮对轴向两侧的两组,每一组驱动装置对应一个摩擦轮,每一个摩擦轮对应一个车轮。

本实施例中,每一组驱动装置均包括电机32、传动轴33与轴承座34,电机与轴承座均固定在驱动底座6上,驱动装置转轴31为电机转轴,传动轴33一端与电机转轴连接,传动轴中间部位套设有轴承B331,轴承B安装在轴承座34内,传动轴另一端通过联轴器333与摩擦轮1的中心轴11连接。

本实施例中,传动轴上罩设有防护罩332。

本实施例的轨道车辆轮对驱动试验设备的操作过程大致为:

将安装有轮对的车体顶起,使待测轮对悬空,相应的车轮踏面离开行走轨道顶面,调节驱动装置3的位置,使摩擦轮与车轮41相贴,调整顶紧装置2的位置,使顶架末端靠近摩擦轮1,将连接螺栓23旋松,使顶架与安装座可基于条形安装孔25与连接螺栓间的空隙发生相对移动,调节顶紧螺栓22,使摩擦轮顶紧车轮,达到所需的顶紧程度后,旋紧连接螺栓23,开启电机32,使摩擦轮带动车轮转动,即可开始测试,轮对达到额定转速后,检测人员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听、配备轴承检测设备判断轮对减速机、轴承是否出现故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