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平面度检测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5175发布日期:2018-09-07 23:22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片材平面度检测治具。



背景技术:

平面度作为形位误差中的一种,对于产品的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现有技术中,片材平面度较常采用的检测方法如下:一个作业者将片材竖直放置在平台上,另一个检测者使用钢尺和塞规进行片材的平面度测量。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在进行平面度检测过程中,产品容易晃动,使检测出现误差,经常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使用过程简单易操作,节省人力且量测结果精准的片材平面度检测治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片材平面度检测治具,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固定板和螺栓,所述第一支撑架垂直设在所述底板的中心,所述第一支撑架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一支撑架延伸方向延伸的通槽;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架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侧,且与所述底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螺栓可伸入所述通槽内;所述固定板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可拆卸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槽为三个,自上而下沿直线依次均匀排布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支撑左架和支撑右架,所述支撑左架、支撑右架分别为两根,且间隔分布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左侧和右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架和四根所述第二支撑架沿同一条直线的延伸方向均匀布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架安装所述固定板的平面与四根所述第二支撑架工作台面的平面处于同一直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撑架背对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底板、所述第二支撑架两两垂直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左架的两根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支撑右架的两根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设在平行于所述底板的同一水平高度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螺栓为内六角螺丝,所述内六角螺丝的尾端设有用于紧固所述固定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平垫和螺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板上相对设置的两个平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四个吊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支撑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板为灰铸铁材质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片材平面度检测治具,在结构设计中第一支撑架和四根第二支撑架面向片材一侧的工作平面处于同一直线上,在使用过程中,将片材的一侧贴合到治具的工作平面后,松开螺栓并旋转固定板90°,使固定板的一端压紧片材后,再拧紧螺栓以固定片材,然后用钢尺和塞规进行片材平面度的量测工作,而此工作流程中只要一人操作即可,使用过程简单易操作,节省人力成本。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治具根据结构设计,采用加强筋用于稳定第二支撑架和底板之间的连接;采用连接杆连接第二支撑架中的支撑左架和支撑右架;且底板采用灰铸铁材质整体加工而成,这些结构设计可以保证治具在量测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了治具量测数据的精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片材平面度检测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片材平面度检测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片材平面度检测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板;2-第一支撑架;3-第二支撑架;4-固定板;5-螺栓;6-通槽;7-加强筋;8-吊耳;31-支撑左架;32-支撑右架;33-第一连接杆;34-第二连接杆;51-内六角螺丝;52-平垫;53-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片材平面度检测治具100包括:底板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固定板4和螺栓5,第一支撑架2垂直设在底板1的中心,第一支撑架2设有多个沿第一支撑架2延伸方向延伸的通槽6;多个第二支撑架3设在第一支撑架2的两侧,且与底板1垂直固定连接;螺栓5可伸入通槽6内;固定板4设在第一支撑架2上,通过螺栓5与第一支撑架2可拆卸地连接,实现片材在治具100上的快速组装和拆卸。

如图1所示,通槽6为三个,自上而下沿直线依次均匀排布在第一支撑2架上,根据片材大小高低的不同,可以适当调节固定板4在通槽6中不同的位置。

如图1所示,第二支撑架3包括支撑左架31和支撑右架32,支撑左架31、支撑右架32分别为两根,且间隔分布在第一支撑架2的左侧和右侧;第一支撑架2和四根第二支撑架3沿同一条直线的延伸方向均匀布置,且第一支撑架2安装固定板4的平面与四根第二支撑架3工作台面的平面处于同一直线,保证片材的一侧全面贴合在第一支撑架2和四根第二支撑架面向片材一侧的平面上,提高治具100的检测结果,使量测结果更加精准。

如图1所示,为了增加固定板4与第二支撑架3的稳定性,第二支撑架3背对固定板4的一侧设有加强筋7,加强筋7与底板1、第二支撑架3两两垂直设置。由此,提高片材平面度检测治具100的检测准确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左架31的两根第二支撑架3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3,支撑右架32的两根第二支撑架3上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4,第一连接杆33与第二连接杆34设在平行于底板1的同一水平高度上。由此,在使用治具检测过程中,保证支撑左架31和支撑右架32的稳定性,进一步使量测数据更精准。

如图3所示,为了快速完成片材的固定,螺栓5为内六角螺丝51,内六角螺丝51的尾端设有用于紧固固定板4和第一支撑架2的平垫52和螺母53。由此,使片材在治具100上固定较为牢靠,进一步提高量测的准确性。

如图1所示,底板2上相对设置的两个平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四个吊耳8。由此,实现片材平面度检测治具100的快速平稳的转运。

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架2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二支撑架3,保证固定板4可以上下调节至可压产品处,旋转固定板4一定角度并用固定板4的一端压向片材。

如图1所示,为了使片材的平面度检测数据更加准确,底板1为灰铸铁材质板制成,灰铁板的吸震性能良好,便于加工,且平面不会产生弯曲或变形。

如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根据片材的高度不同,先拧开螺栓5,将固定板4调节到高于片材的位置;然后将片材贴紧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3,再将固定板4下调到片材的最上端,固定板4旋转90°后,用固定板4的一端压紧片材;最后紧固螺栓5,使片材固定后,再用钢尺和塞规进行量测片材的平面度,量测完毕以后松开螺栓5,将固定板4旋转90°后,将片材取下,再进行下一次量测工作,而在整套工作流程中只需一人操作治具100即可,使用过程简单易操作,节省人力成本。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