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3195发布日期:2019-08-07 00:5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结构物长期漂浮于水面之上,其承受载荷形式多样,需长时间承受风、浪、流等不规则载荷作用,且由于海水、盐雾等恶劣气候条件,也可能会造成结构腐蚀。复杂多变的载荷作用和外部恶劣的气候环境条件,即使船舶设计师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可能的影响,海洋结构物也依然需要定期检查。

船体结构由船用钢板焊接而成,船体结构焊缝处是最容易出现疲劳损伤的位置,而且易发生显著腐蚀。因此船体结构需要定期的进行检查,以发现腐蚀、重大变形、裂纹、损坏或者其他缺陷。

船体结构焊缝密集、结构复杂,特别是双层底和双层舷侧,空间狭小,给人工检测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且工作人员不方便携带检测设备,检查效率较低。不利于海上浮动核电站运行的同时对结构、焊缝质量的检测。同时压载水舱等液舱,工作人员无法直接进入检查,需要排水之后检测,检查代价高且效率较低,同时部分淡水舱若将淡水排出,也浪费了宝贵的船用淡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更加方便地解决船体检测工作中待检测结构的内部空间的狭小以及处于液体环境中导致的不方便检测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其包括:

轨道;

底座,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轨道上;

检测机构,其设于所述底座上,其包括摄像头;

控制机构,其与所述底座和所述摄像头相连,并用于控制所述底座沿所述轨道运动以及控制所述摄像头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

平移机构,其包括平移座和第一驱动器,所述平移座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轨道上,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平移座及所述控制机构相连;

旋转机构,其包括旋转座和第二驱动器,所述旋转座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平移座上,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旋转座及所述控制机构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安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摄像头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控制机构还用于驱动摄像头沿所述支撑组件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固定杆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摄像头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支撑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采用伸缩杆,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伸缩杆相连,并用于控制所述伸缩杆的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上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其中一对相对的壁面均开设有舱门,所述舱门与所述摄像头相适配,所述支撑组件自所述舱门穿设于所述保护罩。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罩内设置有清洗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清洗机构相连,并用于控制所述清洗机构清洗所述摄像头。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摄像头上的光源,且所述光源与所述控制机构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可以放入人进入不了的狭小空间,通过摄像头进行拍照获取信息,相较于常规的人工检测方法,本实用新型检测简便,拍摄画面相较于人眼而言,检测结果准确。

(2)本实用新型检测数据和图像可以存档,方便资料查阅,并且为今后提高船体结构健康水平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适合于海洋核动力平台、极地科考船等重要海洋结构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轨道;2、底座;20、平移座;21、旋转座;3、检测机构;30、摄像头;31、支撑组件;310、支撑杆;311、固定杆;32、保护罩;320、舱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船体待检测结构的内部空间,其包括轨道1、底座2、检测机构3和控制机构;轨道1可以放置在待检测结构的内部空间内;底座2可移动地安装在轨道1上;检测机构3设置在底座2上,检测机构3包括用于拍摄画面的摄像头30,检测机构3用于检查待检测结构的内部空间并得到检查信息。

当然了,检测机构3还可以包括:光敏传感器、声敏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可分别用于采集待检测结构的内部空间内的光信息、声信息、气体信息、压力信息、温度信息等,并根据采集到的检查信息分析判断待检测结构的内部空间的各种情况,例如,船体内壁破损等。

控制机构与底座2和摄像头30相连,控制机构可以控制底座2沿轨道1运动,同时控制摄像头30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可以放入人进入不了的狭小空间,通过摄像头进行拍照获取信息,相较于常规的人工检测方法,本实用新型检测简便,干湿两用,拍摄画面相较于人眼而言,检测结果准确。

如图1和图2所示,对底座2进一步地细化,底座2包括平移机构和旋转机构;其中,平移机构包括平移座20和第一驱动器,平移座20可移动地安装在轨道1上,第一驱动器与平移座20及控制机构相连,控制机构控制第一驱动器驱动平移座20沿轨道1移动;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座21和第二驱动器,旋转座21可旋转地安装在平移座20上,第二驱动器与旋转座21及控制机构相连,控制机构控制第二驱动器驱动旋转座21沿自身竖直的轴线在平移座20上旋转,通过旋转旋转座21,可以驱动摄像头30在水平面内360°拍摄,扩大了拍摄视野,避免摄像头30拍摄的盲区。

于本实施例中,平移座20为长方形板状物,旋转座21为圆盘状物。

较佳的,平移座20的下板面上具有限位槽(图中未示出),限位槽的尺寸、形状与轨道1的尺寸、形状匹配,限位槽安装在轨道1上,防止平移座20脱轨。同时,还可在轨道1的一端或两端设置限位块(图中未示出),从而防止平移座20滑出轨道1。

较佳的,第一驱动器安装在底座2上,用于驱动平移座20沿着轨道1移动。第一驱动器包括平移驱动电机和偶数个滚轮。偶数个滚轮对称设置在平移座20的底部,滚轮均放置在轨道1上,平移驱动电机设置在平移座20内部,且与控制结构相连,通过联轴器驱动滚轮朝同一方向滚动,从而带动平移座20沿着轨道1向前或向后平移。于本实施例中,滚轮的数量为6个,滚轮为筒状物,每3个滚轮放置在1条轨道1上。

较佳的,限位槽设置在滚轮的两侧。

第二驱动器安装在底座2上,用于驱动旋转座21相对平移座20转动。较佳的,第二驱动器包括:旋转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设置在旋转座21和/或平移座20的内部,旋转座21通过转动轴与平移座20可转动地连接,且与控制机构相连,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转动轴连接,从而驱动旋转座21水平360度转动。

较佳的,旋转座21包括:固定盘和转动盘。转动盘通过转动轴与固定盘可转动地连接,旋转驱动电机设置在固定盘内,固定盘的底部固定在平移座20的上部,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转动轴连接,从而驱动转动盘水平360度转动。

参见图1所示,检测机构3还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组件31,支撑组件31安置在底座2上,具体地,安置在旋转座21上,摄像头30可移动地设在支撑组件31上,控制机构可以控制摄像头30沿支撑组件31移动,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摄像头30的位置,以方便获取更好的拍摄视角。

参见图1所示,支撑组件31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杆310,支撑杆310通过固定杆311固定在旋转座21上,从而摄像头30可以方便地在支撑杆310上移动。

本实施例中,支撑杆310采用伸缩杆,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为朝旋转座21的外侧伸缩,控制机构与伸缩杆相连,通过控制机构控制伸缩杆的伸缩,以及控制摄像头30在伸缩杆上的移动,可以扩大摄像头30到达的范围,使得摄像头30更靠近拍摄对象。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支撑组件31包括两根支撑杆310,两支撑杆310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间隔设置,摄像头30设于两个支撑杆310之间,并在两个支撑杆310上移动。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31设置两个,分设于旋转座21两侧,每个支撑组件31上设置一个摄像头30,且被控制机构分别可控,不同摄像头可同时工作检查不同位置,检查效率较高。进行检查时,可通过旋转座21、伸缩杆的调整来扩大摄像头到达的范围。摄像头可多自由度运动,能有效避免摄像头盲区。

参见图1所示,检测机构3还包括设于底座2上的保护罩32,保护罩32其中一对相对的壁面均开设有舱门320,舱门320与摄像头30相适配,支撑组件31自舱门320穿设于保护罩32,控制机构可以控制摄像头30移动至保护罩32内,以获得对摄像头30的保护;保护罩32内设置有清洗机构,控制机构与清洗机构相连,并用于控制清洗机构清洗摄像头30。当暂停检测时,摄像头30可返回保护罩32内清洗镜头。

进一步地,检测机构3还包括安装在摄像头30上的光源,用于为摄像头30提供照明,且与控制机构相连。较佳的,光源可选为探照灯。摄像头和光源均可防水,可直接在液舱中进行工作。

较佳的,检测机构3还包括声呐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防止检测机构3碰壁从而损坏,且与控制机构相连。

进一步地,轨道1为可伸缩式轨道1,包括:主轨(图中未示出)和副轨(图中未示出)。

主轨用于放置在待检测结构的内部空间内,副轨可移动地安装在主轨上,底座2可移动地安装在副轨上。

较佳的,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的电源的开启与关闭、控制底座2相对轨道1移动、控制支撑组件31相对保护罩32移动、控制摄像头30相对支撑组件31转动、控制光源的开关。

进一步地,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还包括连接机构(图中未示出),用于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与外部设备的连接。

进一步地,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还包括处理机构(图中未示出)。

处理机构用于处理检测机构3发送的检查信息得到处理信息,以及接收外部设备响应于客户控制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的操作产生的控制指令并转发到控制机构。

其中,外部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显示屏,显示屏对应摄像头30的摄像画面,显示屏用于显示处理机构发送的处理信息。外部设备响应于用户控制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对待检测结构的内部空间进行检测的操作,产生并通过连接机构发送控制指令给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的控制机构,控制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对待检测结构的内部空间进行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外部设备包括:终端及各种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监控室等。

在实际应用中,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放置在待检测结构的内部空间内并固定好,开启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的电源或者直接由用户通过外部设备发送开启电源指令给处理机构,处理机构转发开启电源指令给控制机构,从而控制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开启电源,使得检测机构3开始工作,从而使得摄像头30采集到的检查信息经处理机构处理后得到处理信息,再由连接机构发送给外部设备,用户通过显示屏得到初始的处理信息,并根据处理信息通过外部设备对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进行操控,响应于用户的该操控,外部设备产生控制指令并经连接机构发送给处理机构,处理机构转发控制指令给控制机构,控制底座2相对轨道1移动、控制支撑组件31相对保护罩32移动以及控制摄像头30相对支撑组件31移动等。用户即可通过外部设备对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进行实时操控,并根据得到的实时的处理信息对待检测结构的内部空间的检查结果进行判读。不同的摄像头30可同时工作且检查待检测结构的内部空间内的不同位置,检查效率高。

当然,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和外部设备均具有存储功能,即可将处理信息,如检测数据和图像实时存档,方便资料查阅,并且为今后提高船体结构健康水平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适合于海洋核动力平台、极地科考船等重要海洋结构物。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第一方面,由于底座可活动地安装在轨道上,支撑组件可活动地安装在底座上,多个摄像头可活动地安装在多个支撑组件上,不同摄像头可同时工作检查待检测结构的内部空间的不同位置,检查效率较高,检测结果准确。第二方面,由于检测机构具有防水功能,因此,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可干湿两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以上为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滑轨式船体检测装置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