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68698发布日期:2020-05-15 19:2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自动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缩短对血液、尿等生物试料进行分析的tat(turnaroundtime:周转时间)的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分析结果的重现性、高处理速度等,对于当前的诊断来说,对血液、尿等生物试料中含有的特定成分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必不可少。

自动分析装置的测定方法中,大致分为使用与试料中的分析对象成分进行反应且反应液的颜色产生变化那样的试剂的分析法(比色分析),以及使用对与对象成分直接或间接特异结合的物质添加了标记物的试剂来对标记物进行计数的分析法(免疫分析)。

通常进行比色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中,构成为使呈环状配置在可旋转的盘上的多个反应容器重复旋转与停止,来连续且循环地分析血液、尿等生物试料和试剂的反应。

作为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循环时间的定义,一般指向一个反应容器分注测定用的试料后到向下一个反应容器分注试料为止的时间。在1个循环中自动分析装置除了分注试料,还进行试剂的添加、试料和试剂的搅拌、反应液的测定、测定结束后的反应容器的清洗等。

例如,专利文献1中,46个反应容器等间隔地配置在转盘上,控制成在1个循环中旋转相当于1圈+1个反应容器。此时的1个循环的时间为30秒,旋转所需时间为23秒。由此,装置在转盘停止的7秒内进行测定用的试料、试剂的分注、测定结束后的反应容器的清洗等作业。之后,装置用23秒使转盘旋转相当于1圈+1个反应容器,并通过配置成横穿反应容器的圆周轨道的光度计来实施吸光度测定。即,本装置中,在着眼于某个反应容器的情况下,在每1个循环中该反应容器沿逆时针方向各偏移相当于1个反应容器,并且约30秒实施1次吸光度测定,在46个循环之后结束了测定和清洗的反应容器返回能分注原来的试料的位置。该自动分析装置中,为了对用于分析的反应容器进行清洗再利用,使用两处排液喷嘴和1处清洗喷嘴合计3处,即3个循环=1分30秒。

专利文献2中,通过对清洗机构喷出清洗水、洗剂的多个喷出喷嘴、及吸引反应液、清洗水、洗剂的多个吸引喷嘴的组合,使用合计9处、即9个循环来进行反应容器的清洗。

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在装置电源启动时自动执行预先设定的反应容器清洗。

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下述内容:在生化学自动分析装置中,能自由地设定反应检测管的测光时间,并能增加装置结构的自由度来进行最佳配置,因此,当将呈圆周状配置的多个反应检测管的数量设为n、将在1个分析循环中移动的反应检测管的数量设为m时,n±1=γ×m(γ为2以上的整数),另外,设n和m之间没有除1以外的公因数,且m<n/2,重复进行反应检测管的移动并依次使用所有的反应检测管来进行分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59-243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4/171346号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8-33884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平5-16476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近年来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当再利用反应容器时,为避免上一次测定出的试料、试剂的残留所导致的错误测定等,通常情况下,在反应容器的清洗工序中,除了利用清洗水进行清洗以外,还实施使用了含碱、酸等的洗剂的清洗、使用后的洗剂的清洗水的清洗、细致地去除水滴等,因此需要更多的清洗工序。例如专利文献2中存在如上所述的9个清洗工序。

通常情况下,自动分析装置在反应液的测定结束后,在完成反应容器的清洗之后结束分析动作,并转移至待机。因此,接下来在开始进行分析时整个反应容器处于清洗完成状态。然而,例如,也有可能在操作员因追加分析用试剂等而使用分析装置时,或空气中的尘埃等作为异物混入到清洗完成的反应容器内而得到不良的测定结果,因此,实际上,当自动分析装置开始进行分析时,通常从最开始预定进行试料测定的反应容器起依次再次实施基于清洗机构的清洗,之后再用于分析。

因此,如果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自动分析装置,则从分析开始起需要使用3个循环=1分30秒来进行最开始用于分析的反应容器的清洗作业。这里,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自动分析装置那样,若存在9个清洗工序,则损耗的时间变长。另外,如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自动分析装置那样,若进行所有反应容器的清洗,则从分析开始到开始测定实际的试料为止的时间变得更长。

越是彻底清洗用于防止残留的反应容器,则清洗所需的时间越是增加,但还存在使该清洗所需的时间延长的其它原因。专利文献1~4所记载的任一个自动分析装置也如上所述那样,通常清洗机构仅配置于反应盘附近的1处,由清洗机构清洗的反应容器位于彼此接近的位置。如果是专利文献1的自动分析装置,由于在1个循环中使转盘旋转相当于1圈+1个反应容器,因此,1个反应容器在1个循环中偏离相当于1个循环容器。由此,如果是3个清洗工序,则在3个循环中来完成。与此相对,在专利文献4的自动分析装置中,为了错开相当于1个反应容器而需要γ个循环。即,若其它条件相同,则即使在进行相同清洗的情况下,专利文献4的自动分析装置也需要专利文献1的自动分析装置的γ倍的时间。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通过缩短与上述反应容器清洗相关的时间,从而能缩短tat。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具有:呈圆周状存储多个反应容器的反应盘;将规定量的试料分注至反应容器的试料分注机构;将规定量的试剂分注至反应容器的试剂分注机构;对分注到反应容器的试料和试剂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对反应容器内的试料和试剂的混合物的反应过程及/或反应后的反应液进行测定的测定部;对反应容器进行清洗的清洗机构;以及控制器,在不需要所述测定部所进行的循环测定的期间,控制器通过循环时间比分析循环要短的清洗循环来进行基于清洗机构的反应容器的清洗,分析循环及清洗循环在1个循环中分别包含反应盘的停止期间和旋转期间,在分析循环中,在其停止期间中,试料分注机构、试剂分注机构、搅拌机构及清洗机构均具有进行动作的时间,在其旋转期间中测定部进行测定,在清洗循环中,在其停止期间中试料分注机构、试剂分注机构及搅拌机构均不具有进行动作的时间,而清洗机构具有进行动作的时间,清洗循环的停止期间比分析循环的停止期间要短,分析循环的旋转期间中的反应盘的旋转量与清洗循环的旋转期间中的反应盘的旋转量相等。

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缩短分析前后及维护的清洗时间,从而能缩短装置的tat。

上述以外的技术问题、结构以及效果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来进一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简要结构图。

图2a是说明存储于反应盘的多个反应容器的配置的图。

图2b是说明存储于反应盘的多个反应容器的配置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分析时序图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分析工程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1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分析、清洗时序图的图。

图6是说明存储于实施例2的反应盘的多个反应容器的配置的图。

图7是说明存储于实施例2的反应盘的多个反应容器的配置的图。

图8是说明存储于实施例2的反应盘的多个反应容器的配置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2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分析工程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2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分析、清洗时序图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简要结构图。自动分析装置100主要由如下部分构成:搭载对试料进行收纳的多个试料容器15的支架16;将支架16传送至所希望的位置的试料传送机构17;沿周向(呈圆周状)以按规定的间隔相互隔开的方式存储多个反应容器2的反应盘1;沿周向(呈圆周状)存储多个对各种试剂进行收纳的试剂瓶10的试剂盘9;向反应容器2分注规定量的试料容器15内的试料的试料分注机构11;向反应容器2分注规定量的试剂瓶10内的试剂的试剂分注机构7;将分注出的试料和试剂在反应容器2内进行搅拌混合的搅拌机构5;对反应容器2内的试料和试剂的混合物的反应过程及/或反应后的反应液进行测定的测定部4;在测定结束后对反应容器2进行清洗的清洗机构3;以及对上述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器21。

另外,设置在反应盘1与试剂盘9之间的试剂分注机构7具备试剂喷嘴7a,试剂喷嘴7a与试剂用泵18a相连接。这里,作为试剂用泵18a,例如使用注射泵等。设置在反应盘1与试料传送机构17之间且能呈圆弧状地旋转及上下移动的试料分注机构11具备试料喷嘴11a。试料喷嘴11a与试料用泵18c相连接,试料喷嘴11a以试料分注机构11的旋转轴为中心边绘制圆弧边移动来从试料容器15或反应容器2吸引试料,并向反应盘1上的其它反应容器2喷出试料,来进行试料分注。这里,作为试料用泵18c,例如使用注射泵等。

测定部4具备配置在反应盘1的内侧的光源(未图示)、及以夹住反应容器2的方式与光源相对配置的分光光度计,对从光源发出的照射光透过反应容器2内的试料和试剂的混合液即反应液的透过光进行检测,来对吸光度进行测定。另外,测定部4并不限于基于分光光度计的吸光度的测定,例如,可以使用对透射光及散射光进行检测的检测器来代替分光光度计。

搅拌机构5例如具备设置于前端的搅拌翼或刮刀状的棒(未图示),通过使搅拌翼或刮刀状的棒在反应容器2内的反应液中浸润并旋转来进行搅拌。

清洗机构3与清洗用泵20及真空泵22相连接。另外,在反应盘1与试剂盘9之间,设置有用于清洗试剂分注机构7的试剂喷嘴7a的清洗槽13。在反应盘1与试料传送机构17之间,设置有用于清洗试料分注机构11的试料喷嘴11a的清洗槽30,在反应盘1与搅拌机构5之间设置有用于清洗搅拌机构5的搅拌翼或刮刀状的棒的清洗槽32,可力图防止污染。

下面,如图1所示,以自动分析装置包括搭载对试料进行收纳的多个试料容器15的支架16以及将支架16传送至所希望的位置的试料传送机构17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构成为将多个试料容器15沿周向(呈圆周状)存储于试料盘,此外,还可以构成为具有呈同心圆状地在内周侧及外周侧沿周向存储多个试料容器15的试料盘。

实施例1

使用图2a、图2b,对存储于实施例1的自动分析装置100的反应盘1的多个反应容器的配置进行说明。如图2a所示,自动分析装置100中,沿反应盘1的周向(呈圆周状)以按规定的间隔相互隔开的方式存储有28个反应容器2-1~2-28。如箭头所示,反应盘1在1个循环中顺时针地重复相当于17个反应容器2的旋转和停止。另外,本说明书中,在表示存储于反应盘1的特定的反应容器的情况下,表示反应容器2-1~2-28中的某一个,在统称任意的反应容器或反应容器的情况下,称为反应容器2。另外,1个循环是指试料分注机构11从试料容器15向1个反应容器2分注测定用的试料后,反应盘1进行旋转及停止,直到向下一个反应容器2分注试料为止的时间。因此,图2a所示的示例中,由试料分注机构11将试料从试料容器15分注至反应容器2的位置为试料喷出位置41,因此,第1个循环中反应容器2-1成为由试料分注机构11从试料容器15分注了测定用的试料的状态,第2个循环中反应容器2-12(位于从反应容器2-1逆时针离开了17个的位置)成为由试料分注机构11从试料容器15分注了测定用的试料的状态,第3个循环中反应容器2-23(位于从反应容器2-12逆时针离开了17个的位置)成为由试料分注机构11从试料容器15分注了测定用的试料的状态。

重复上述的动作,反应容器用28个循环返回相同的位置。本实施例中,若将存储于反应盘1的反应容器2的总数设为n、将在1个循环中旋转的旋转量设为相当于m个反应容器,则β(β>2的整数)个循环后反应盘1移动相当于α(α>1的整数)圈±1个反应容器,β×m=α×n±1成立。具体而言,n=28、m=17、α=3、β=5时,5×17=3×28-1=84,若着眼于1个反应容器,则在5个循环后移动到相邻的停止位置。

在图2a中,反应盘1的外周侧括号内所示的数、即[1]~[28]表示由试料分注机构11在试料喷出位置41进行了试料分注的反应容器2(该示例中,反应容器2-1)在循环[1]~循环[28]中分别停止哪个停止位置,其中,将进行了试料分注的循环设为循环[1]。如上所述,每增加1个循环,反应容器2就停止在顺时针离开了17个的位置。

这里,对反应容器2进行规定的处理的位置由自动分析装置100的机构的配置位置来确定。除了向如上所述的反应容器2分注试料的位置即试料喷出位置41以外,如图2a所示,分别配置有由试料分注机构11从反应容器2吸引预处理(例如稀释等)已完成试料的试料吸引位置42、基于试剂分注机构7的第1试剂分注位置43、基于试剂分注机构7的第2试剂分注位置44、由搅拌机构5对第1试剂喷出后的反应容器2内的试料和第1试剂的混合液即反应液进行搅拌的第1搅拌位置45、由搅拌机构5对第2试剂喷出后的反应容器2内的试料、第1试剂和第2试剂的混合液即反应液进行搅拌的第2搅拌位置46、以及基于作为进行反应液的吸光度测定的测定部4的分光光度计的吸光度测定位置47。图2b是提取出图2a的反应盘1而得的图。将成为试料喷出位置41的反应容器停止位置设为反应容器位置编号=1,反应盘1的内周所示的数字顺时针地定义了反应容器停止位置。

如图2a及图2b所示,在着眼于反应容器2-1的情况下,循环[1]中,在试料喷出位置41(反应容器位置编号1)由试料分注机构11将规定量的试料从试料容器15或试料吸引位置42分注至反应容器2-1。接下来,循环[2]中,在第1试剂分注位置43(反应容器位置编号18)由试剂分注机构7将规定量的第1试剂分注至已分注了规定量的试料的反应容器2-1。循环[3]中,在收纳试料和第1试剂的混合液即反应液的反应容器2-1移动至第1搅拌位置45(反应容器位置编号7)的期间,反应容器2-1通过吸光度测定位置47。此时由作为测定部4的分光光度计来测定吸光度。在第1搅拌位置45(反应容器位置编号7),由搅拌机构5搅拌混合反应容器2-1内的试料和第1试剂的混合液即反应液。接着,反应容器2-1在循环[4]中向反应容器位置编号24移动。此时,反应容器2-1在通过吸光度测定位置47时,由作为测定部4的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循环[6]中,反应容器2-1移动到试料吸引位置42(反应容器位置编号2)并停止。在该期间内,当通过吸光度测定位置47时,也由作为测定部4的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之后,反应容器2-1依次移动到第28个循环,在循环[28]中的反应容器位置编号12中由清洗机构3清洗反应容器2-1,之后,反应容器2-1再次移动到试料喷出位置41即反应容器位置编号1。

图3是1个循环中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反应盘1、清洗机构3、测定部4、试料分注机构11、试剂分注机构7、搅拌机构5的动作时序图的一个示例。1个循环的循环时间设为33秒。1个循环中含有反应盘1的停止期间和旋转期间。循环[1]中,在反应盘1停止中,清洗机构3进行反应容器2-11、12的清洗,并且试料分注机构11对反应容器2-11进行试料分注,试剂分注机构7对反应容器2-18进行第1试剂分注,搅拌机构5进行分注到反应容器2-7的第1试剂的搅拌作业。试剂分注机构7在第1试剂分注后利用清洗槽13进行试剂喷嘴7a的清洗(未图示)。另外,搅拌机构5在搅拌第1试剂后,利用清洗槽32进行刮刀状的棒等的清洗(未图示)。之后,试剂分注机构7对反应容器2-20进行第2试剂分注,搅拌机构5进行分注到反应容器2-9的第2试剂的搅拌作业。所有的作业结束后,反应盘1顺时针旋转相当于17个反应容器2。该期间中测定部4对通过的反应容器2进行吸光度测定。在反应盘1的旋转动作和测定部4的吸光度测定结束后,自动分析装置100转移至下一个循环。

图4中,横轴取循环[1]~[28],示出了某个反应容器2在各个循环实施的分析工序。在循环[1]中进行了试料分注后,实施试剂分注、搅拌等,对试料和试剂的反应进行测定直到循环[18]为止。将该区间设为反应液测定区间。由此,在循环[19]至循环[28]的期间能进行反应容器的清洗,图2的清洗机构3的设置例中,如上所述在循环[23]、[28]中实施反应容器的清洗。

这里,在开始分析时,若将最开始使用的反应容器设为图2a所示的反应容器2-1,则反应盘1使反应容器2-1移动到图2b的反应容器位置编号11,变成从图4所示的循环[23]的反应容器清洗开始。开始分析后进行反应容器2-1的清洗,在从循环[23]起经过循环[28]到循环[1]为止的6个循环中,若也根据图3所示的分析定时来进行反应容器清洗,则到反应容器2-1到达试料喷出位置41且试料分注机构11成为能喷出试料的状态为止需要3分18秒(198秒=6个循环×33秒)。如上所述,图4的反应液测定区间为18个循环(=9分54秒),因此,其结果是,若从分析开始没有经过13分12秒则无法得到最开始的测定结果。尤其是从分析开始在3分18秒间不存在能进行试料分注的反应容器2,因此也不存在喷出了进行试剂喷出、搅拌所需的试料、试剂的反应容器2,因而对于试料分注机构11、试剂分注机构7、搅拌机构5,分别处于停止了动作的状态。对于测定部4,在没有测定物的区间中也不进行吸光度测定(另外,存在下述情况:在利用清洗机构3等将水分注至反应容器2、并具有在通过测定部4时测定反应容器的基准吸光度的功能的情况下,从清洗区间的最终阶段实施吸光度测定)。即,从分析开始起在6个循环期间中,在图3所示的分析时序图中,在反应盘1的停止时间的最开始清洗机构3进行了反应容器的清洗后,实质上成为无用的空闲时间,这将妨碍缩短tat(turnaroundtime:周转时间)。

因此,在图5中示出实施例1中的tat缩短方法。分析循环501与图3相同,分析循环502为在分析循环501中利用清洗机构3仅进行反应容器2的清洗的情况下的时序图。分析循环502如上所述,将妨碍tat缩短。与此相对,定义如下循环来作为清洗循环503:利用清洗机构3仅进行反应容器2的清洗,为了试料分注机构11、试剂分注机构7、搅拌机构5的动作,跳过停止了反应盘1的时间并开始反应盘1的旋转。由此,能缩短空闲时间的量,因此,与分析循环相比,清洗循环更能缩短循环时间,图5的示例中,相对于1个分析循环33.0秒,设1个清洗循环为16.5秒。如果是无需进行基于测定部4的循环吸光度测定的时间段,则能应用该清洗循环,而不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即,在生物试料的分析中,反应容器在2个循环中(2个循环×33秒)通过1次吸光度测定位置47来确保循环吸光度测定的实施,因此无法变更循环时间,但由于清洗循环为喷出试料前的循环,因此没有问题。

例如,在开始分析时,若将最开始使用的反应容器设为图2a所示的反应容器2-1,则反应盘1使反应容器2-1移动到图2b的反应容器位置编号11,变成从图4所示的循环[23]的反应容器清洗开始。该情况下,开始分析后进行反应容器2-1的清洗,在从循环[23]起经过循环[28]到达循环[1]为止的6个循环中,能应用清洗循环503。其结果是,到反应容器2-1到达试料喷出位置41且试料分注机构11成为能喷出试料的状态为止用1分39秒(99秒=6个循环×16.5秒)即可,能使到试料分注为止的等待时间减半。如上所述,图4的反应液测定区间为18个循环(9分54秒),因此能从分析开始起用11分33秒来得到最开始的测定结果。

另外,清洗循环503也可有效地缩短如下时间:在所有的试料容器15的测定结束后,到清洗反应容器、结束分析并使装置停止为止的时间。图4的示例中,最后的反应容器2的测定在循环[18]中结束后,需要在循环[19]~[28]中进行最后的反应容器2的清洗之后使分析结束。若在分析循环(仅清洗动作)502中实施该反应容器2的清洗,则到完成清洗、结束分析并使装置停止为止需要5分30秒(330秒=10个循环×33秒)。与此相对,通过应用清洗循环503,从而能将该时间缩短至2分45秒(165秒=10循环×16.5秒)。

另外,清洗循环503也可以应用于缩短在装置电源导通之后等立即进行所有的反应容器2的清洗那样的维护时间。例如,如图2a所示,对于在分析循环(仅清洗动作)502中利用清洗机构3清洗28个反应容器2,由于对1个反应容器2进行循环[23]和循环[28]两次清洗动作,因此合计需要33个循环(=18分9秒),但通过应用清洗循环503,从而能将33个循环所需的时间缩短至一半。

另外,在循环地进行动作的自动分析装置100中,为了在开始分析后在清洗循环503中进行动作直到最开始的反应容器2能进行试料分注为止后,没有空闲时间地转移至分析循环501,

若设为a:清洗所需的循环数,b:清洗循环时间,c:分析循环时间,k:整数(>1),则优选

a×b=k×c的关系成立。

例如,若在开始分析后将最开始使用的反应容器2设为反应容器2-1,则反应盘1使反应容器2-1移动至图2b所示的反应容器位置编号11,从循环[23]的反应容器清洗开始(参照图4)。由于从开始分析后到进行反应容器2-1的清洗、到达试料喷出位置41为止需要6个循环,因此a=6,如图5所示,若设清洗循环503为b=16.5秒,分析循环501为c=33秒,则在k=3时a×b=k×c的关系成立。即,a×b相当于清洗循环的清洗时间,这成为分析循环时间c的整数倍。自动分析装置100的控制器21根据分析循环501来管理开始分析后的循环,因此能在规定的清洗循环结束后转换到分析循环,而不存在空闲时间。

另外,实施例中,作为清洗工序,示出了两个工序的示例,但并不限于此,若具备对m个(m:整数)反应容器能分别实施第1~第m清洗工序的清洗机构,则能实现含有m个工序的清洗工序的循环。该情况下也优选设定为在将m个工序的清洗所需的循环数设为a时,上述关系成立。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1,例如,不增设清洗机构3,而通过缩短清洗时间,从而能提供tat较短的自动分析装置。

实施例2

实施例2具有与实施例1不同的分析循环。使用图6~8对实施例2的自动分析装置100b中的分析循环进行说明。实施例2中,与实施例1同样,反应盘1中也存储有28个反应容器2-1~2-28,反应盘1在1个循环中顺时针地重复相当于17个反应容器2的旋转和停止。

实施例2中,在1个循环内具有多个停止期间和多个旋转期间。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的分析循环1001所示那样,重复3次停止期间和旋转期间。图6表示在最开始的停止期间1010中,反应容器2-1位于试料喷出位置41的状态。此处,反应盘1的外周示出了反应容器2-1在循环[1]~循环[28]的停止期间1010中分别停止在哪个停止位置,上述反应容器2-1在循环[1]的停止期间1010中由试料分注机构11在试料喷出位置41进行了试料分注。另外,与图2b同样地,将成为试料喷出位置41的反应容器停止位置设为反应容器位置编号=1,反应盘1的内周所示的数字顺时针地定义了反应容器停止位置。

根据该状态,反应盘1在顺时针地移动了相当于9个反应容器2后停止。图7表示该状态(第2次的停止期间1011)。图7中,反应盘1的外周示出了反应容器2-1在循环[1]~循环[28]的停止期间1011中分别停止在哪个停止位置,上述反应容器2-1在循环[1]的停止期间1010中由试料分注机构11在试料喷出位置41进行了试料分注。

并且,之后,反应盘1在移动了相当于1个反应容器2后停止。图8表示该状态(第3次的停止期间1012)。图8中,反应盘1的外周示出了反应容器2-1在循环[1]~循环[28]的停止期间1012中分别停止在哪个停止位置,上述反应容器2-1在循环[1]的停止期间1010中由试料分注机构11在试料喷出位置41进行了试料分注。

之后,反应盘1在移动了相当于剩余的7个反应容器后停止,并结束1个循环的动作。

实施例2的自动分析装置100b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各机构由控制器21控制。然而,机构的配置位置与实施例1不同(对与实施例1相同的配置用相同标号表示,详细说明也省略)。具体而言,如图6~8所示,分别配置有向反应容器2分注(喷出)试料的试料喷出位置41(反应容器位置编号1)、由试料分注机构11从反应容器2吸引预处理已完成试料的试料吸引位置42(反应容器位置编号2)、基于试剂分注机构7的第1试剂分注位置71(反应容器位置编号10)、基于试剂分注机构7的第2试剂分注位置72(反应容器位置编号8)、基于试剂分注机构7的第3试剂分注位置73(反应容器位置编号9)、由搅拌机构115进行搅拌的试剂搅拌位置75(反应容器位置编号18)、基于作为进行反应液的吸光度测定的测定部4的分光光度计的吸光度测定位置47。实施例2中的搅拌机构115设为采用通过超声波元件振荡的声波来搅拌反应容器内的试料和试剂的固定式的方式,设为反应液的搅拌仅能在试剂搅拌位置75来实施。

图9中,横轴取循环[1]~[28],示出了在各个循环中实施的分析工序。实施例2中,在循环[1]中进行了试料分注后,实施试料分注、搅拌等,对试料和试剂的反应进行测定直到循环[18]为止。该区间成为反应液测定区间,在循环[19]至循环[28]之间能进行反应容器的清洗,在图6~8的清洗机构3的设置例中,在循环[23]、[28]中实施反应容器的清洗。

边参照图9所示的分析工序边对图10所示的分析循环1001进行说明。

在循环[1]的停止期间1010中,试料分注机构11从试料容器15或试料吸引位置42吸引试料,对停止在试料喷出位置41的反应容器2-1喷出试料(图6)。之后,在循环[1]的停止期间1011中,反应容器2-1停止在第1试剂分注位置71(图7)。试剂分注机构7从架设于试剂盘9的试剂瓶10采集试剂,对停止在第1试剂分注位置71的反应容器2-1喷出试剂。之后,在循环[1]的停止期间1012中,反应容器2-1停止在反应容器位置编号11(图8),但在该停止期间清洗机构3不进行动作。之后,在循环[2]的停止期间1010中,反应容器2-1移动至试剂搅拌位置75,分注有第1试剂的反应容器2-1由搅拌机构115进行搅拌(图6)。

分析循环1001中,设为对于试料和第1试剂的反应液,可以分注第2试剂或第3试剂中的任意一个。

在第2试剂被分注至反应容器2-1的情况下,反应容器2-1在循环[8]的停止期间1010中,停止在第2试剂分注位置72(图6)。试剂分注机构7从架设于试剂盘9的试剂瓶10采集试剂,对停止在第2试剂分注位置72的反应容器2-1喷出试剂。之后,在循环[8]的停止期间1011中停止在反应容器位置编号17(图17),并且,在循环[8]的停止期间1012中移动至试剂搅拌位置75,分注有第2试剂的反应容器2-1由搅拌机构115进行搅拌(图8)。

另一方面,在第3试剂被分注至反应容器2-1的情况下,反应容器2-1在循环[13]的停止期间1010中停止在第3试剂分注位置73(图6)。试剂分注机构7从架设于试剂盘9的试剂瓶10采集试剂,对停止在第3试剂分注位置73的反应容器2-1喷出试剂。之后,在循环[13]的停止期间1011中移动至试剂搅拌位置75,分注有第3试剂的反应容器2-1由搅拌机构115进行搅拌(图7)。在循环[13]的停止期间1012中停止在反应容器位置编号19(图8)。

如图10的分析循环1001所示,在停止期间1010中选择性地进行第2试剂分注和第3试剂分注。因此,在进行了第2试剂分注的情况下进行第2试剂搅拌,而不进行第3试剂搅拌。另外,在进行了第3试剂分注的情况下进行第3试剂搅拌,而不进行第2试剂搅拌。另外,仅在停止期间1010中进行基于清洗机构3的反应容器的清洗和基于试料分注机构11的试料的喷出。另外,测定部4所进行的吸光度测定分别在3次旋转期间中实施。

由此,在1个分析循环中,即使在重复旋转期间和停止期间的方式下也会产生与实施例1同样的问题。即,若设最开始使用的反应容器为反应容器2-1,则反应盘1使反应容器2-1移动至图6的反应容器位置编号11,变成从图9所示的循环[23]的反应容器清洗开始。若在图10所示的分析循环(仅清洗动作)1002中实施,则将妨碍tat缩短。因此,定义如下清洗循环来作为图10的清洗循环1003:利用清洗机构3仅进行反应容器2的清洗,为了试料分注机构11、试剂分注机构7、搅拌机构115,跳过停止了反应盘1的空闲时间并开始反应盘1的旋转。由于能缩短空闲时间的量,因此与比分析循环相比,清洗循环更能缩短循环时间,图10的示例中,相对于1个分析循环33.0秒,设1个清洗循环为16.5秒。另外,可以使反应盘1的旋转无空闲时间地动作相当于9个反应容器、相当于1个反应容器、相当于7个反应容器,也可以使反应盘1一次动作相当于17个反应容器。实施例2中,为了在开始分析后在清洗循环1003中进行动作直到最开始的反应容器2能进行试料分注为止后,没有空闲时间地转移至分析循环1001,

若设为a:清洗所需的循环数,b:清洗循环时间,c:分析循环时间,k:整数(>1),则优选

a×b=k×c的关系成立。

在无需进行基于测定部4的循环吸光度测定的时间段,即,在开始分析时到最开始使用的至少一个反应容器完成清洗为止,在所有的试料容器15的测定结束后,到清洗反应容器2、结束分析并使装置停止为止,或缩短在装置电源导通后等立即进行所有的反应容器2的清洗那样的维护时间的部分,能应用该清洗循环而不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对于能缩短的时间,由于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省略。

如上所述,即使在1个循环中使反应盘1旋转动作多次那样的自动分析装置中也能缩短tat。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人所完成的发明具体地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实施方式的记载,能进行各种变更。

标号说明

1反应盘

2反应容器

3清洗机构

4测定部

5搅拌机构

7试剂分注机构

7a试剂喷嘴

9试剂盘

10试剂瓶

11试料分注机构

11a试料喷嘴

13清洗槽

15试料容器

16支架

17试料传送机构

18a试剂用泵

18c试料用泵

20清洗用泵

21控制器

22真空泵

30、32清洗槽

41试料喷出位置

42试料吸引位置

43第1试剂分注位置

44第2试剂分注位置

45第1搅拌位置

46第2搅拌位置

47吸光度测定位置

71第1试剂分注位置

72第2试剂分注位置

73第3试剂分注位置

75试剂搅拌位置

100、100b自动分析装置

115搅拌机构

501、1001分析循环

502、1002分析循环(仅清洗动作)

503、1003清洗循环

1010、1011、1012停止期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