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及支撑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87927阅读:90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及支撑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装置及支撑座。该支撑座放置于一平面上,该支撑座包括一基座、一旋转件以及一壳体;该基座包括一主体及一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可移动地结合该主体;该旋转件可转动地结合该定位装置以形成一枢接部,且该旋转件随着该定位装置移动,该旋转件包括一定位导柱;该壳体结合于该主体,该壳体包括至少一导引结构,该定位导柱在该定位装置移动时沿着该至少一导引结构移动,并藉由该至少一导引结构界定该定位导柱随着该旋转件转动的一旋转操作。本发明避免结合于本发明的支撑座的电子装置,因使用者操作不慎而可能造成的撞击损害,同时亦提供稳定且安全的装置调整效果。
【专利说明】电子装置及支撑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关于一种电子装置及支撑座,特别是一种界定电子装置相对于支撑座的旋转功能的支撑座。
【背景技术】
[0002]一般桌上型计算机系统是由计算机主机与显示屏幕两个独立装置所构成,而随着计算机相关技术的蓬勃发展,现今市面上亦出现了整合主机与显示屏幕为一体的All inone计算机系统(例如Apple的iMac等),以节省计算机系统所占空间。由于设计上显示屏幕包含计算机主机,使得这类系统的显示屏幕重量会比一般单纯显示屏幕来得重。
[0003]为因应目前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的需求,在画面的显示方式上也不单以传统横式画面为主,亦可产生对应的直式画面;而为了配合直式画面的显示,使用者必须将显示屏幕旋转90度,以符合可完全对应的直式显示位置。然而就显示屏幕来说,在设计上其屏幕横向长度会大于直向宽度(例如采用长宽比4:3规格的屏幕),近年来更趋向采用宽屏幕的尺寸规格(例如长宽比16:9);无论前述哪一种屏幕规格,当屏幕欲进行旋转操作时,若是屏幕底端太靠近所放置的桌面或平台,使用者只要稍一不注意,在屏幕旋转过程中很容易就让屏幕长边撞击桌面而无法顺利完成旋转操作,甚至会造成屏幕的损伤。
[0004]因此,如何能针对此类电子装置的支撑座结构加以设计,界定电子装置的显示屏幕相对于支撑座的旋转功能,以防止前述问题的发生,实为一值得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界定电子装置相对于支撑座的旋转功能的支撑座。
[0006]本发明的一种支撑座,该支撑座放置于一平面上,该支撑座包括:一基座,该基座包括一主体及一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可移动地结合该主体;一旋转件,该旋转件可转动地结合该定位装置以形成一枢接部,且该旋转件随着该定位装置移动,该旋转件包括一定位导柱;以及一壳体,该壳体结合于该主体,该壳体包括至少一导引结构,该定位导柱在该定位装置移动时沿着该至少一导引结构移动,并藉由该至少一导引结构界定该定位导柱随着该旋转件转动的一旋转操作。
[0007]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支撑座包括基座、旋转件及壳体。基座包括主体及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可移动地结合主体;旋转件可转动地结合定位装置以形成枢接部,并随着定位装置移动,旋转件包括定位导柱。壳体结合于主体,且壳体包括至少一导引结构,定位导柱在定位装置移动时沿着至少一导引结构移动,并藉由至少一导引结构界定定位导柱随着旋转件转动的一旋转操作。其中所界定的该旋转操作包括界定定位导柱的旋转位置、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
[000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导引结构包括直线部、圆弧部及止挡部,圆弧部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连接直线部,且第二端连接止挡部。当定位导柱移动至圆弧部的第一端时,旋转件的枢接部位于圆弧部所对应的圆心位置,使得旋转件旋转时,定位导柱可沿着圆弧部移动。
[000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支撑座还包括加强件,且导引结构还包括镂空部,镂空部设置于定位导柱沿导引结构移动的一侧,且镂空部供设置加强件以使定位导柱直接接触加强件。
[0010]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装置本体;以及一支撑座,该支撑座放置于一平面上并结合该装置本体,该支撑座包括:一基座,该基座包括一主体及一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可移动地结合该主体;一旋转件,该旋转件可转动地结合该定位装置以形成一枢接部,且该旋转件随着该定位装置移动,该旋转件包括一定位导柱;以及一壳体,该壳体结合于该主体,该壳体包括至少一导引结构,该定位导柱在该定位装置移动时沿着该至少一导引结构移动,并藉由该至少一导引结构界定该定位导柱随着该旋转件转动的一旋转操作。
[0011]藉此,本发明利用导引结构配合定位导柱,使得旋转件必须移动至特定高度位置后,才可容许进行对应的旋转操作,避免结合于本发明的支撑座的电子装置,因使用者操作不慎而可能造成的撞击损害,同时亦提供稳定且安全的装置调整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的支撑座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发明的支撑座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分解图。
[0014]图3是本发明的支 撑座的壳体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0015]图4 Ca)是本发明的支撑座以定位装置带动旋转件移动的示意图。
[0016]图4 (b)是本发明的支撑座在旋转件移动至可旋转位置的示意图。
[0017]图4 (c)是本发明的支撑座的定位导柱沿圆弧部移动的示意图。
[0018]图4 Cd)是本发明的支撑座在旋转件旋转移动后的示意图。
[0019]图5 Ca)是本发明的支撑座的壳体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0020]图5 (b)是本发明的支撑座的壳体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0021]图5 (c)是本发明的支撑座的壳体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0022]图6是本发明的支撑座的第五实施例结构分解图。
[0023]图7是本发明的支撑座的第五实施例前视图。
[0024]图8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0025]图9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装置本体进行旋转操作的示意图。
[0026]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0027]支撑座l、ld固定框架40
[0028]基座10加强件50
[0029]主体11加强部51
[0030]定位装置12平面S
[0031]移动件13枢接部P
[0032]支撑部14圆C
[0033]旋转件20圆心位置O[0034]定位导柱21圆心角A
[0035]螺固组件22高度H
[0036]壳体30、30a、30b、30c、30d距离 L
[0037]导引结构31、31a、31b、31b’、31c、31c’、31d中线 N
[0038]直线部311、311a、311b、311b’、311c、311c’、311d 电子装置 90
[0039]圆弧部312、312a、312b、312b’、312c、312c’、312d 装置本体 91
[0040]第一端3121、3121a、3121b、3121b’、3121c、3121c’ 中心位置 911
[0041]第二端3122、3122a角落位置 912
[0042]止挡部313、313a、313b、313b’、313c、313c’ ,313d
[0043]镂空部314d
[0044]滑槽结构32、32a、32b、32c、32d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为能让审查员能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出较佳实施例说明如下。
[0046]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2。图1是本发明的支撑座I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支撑座I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分解图。本发明的支撑座I可供放置于平面(例如平坦的桌面、地面或其他类似支撑平面)上,且支撑座I用以结合电子装置(图未示),以提供电子装置的摆设高度或/及角度等调整功能。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可为显示屏幕、一体化计算机系统或其他类似的电子装置,但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0047]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支撑座I包括基座10、旋转件20及壳体30。基座10供放置于平面S上,基座10包括主体11及定位装置12,定位装置12可移动地结合主体
11。在本实施例中,定位装置12可采用内建定位弹簧的结构件,使得定位装置12能相对于主体11,沿实质上直线方向移动至任意位置并予以固定;由于此定位装置12为一般公知设计,在此不多加赘述。而基座10还包括至少一移动件13及支撑部14,支撑部14用以固定于平面S上,而至少一移动件13的两端分别枢接主体11及支撑部14,以藉由至少一移动件13配合主体11形成多自由度的移动调整机构,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例如主体11亦可直接固定于支撑部14上,仅藉由定位装置12提供调整效果。
[0048]旋转件20可转动地结合定位装置12,在本实施例中,旋转件20藉由螺固组件22固定于定位装置12上,以形成枢接部P并可相对于定位装置12旋转,并且旋转件20能随着定位装置12 —同移动。旋转件20包括定位导柱21,其设置于旋转件20朝向定位装置12的一面,且定位导柱21可随着旋转件20进行对应移动或旋转。在本实施例中,旋转件20采用圆形平板的设计,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旋转件20亦可改用其他形式的结构件。
[0049]壳体30结合于主体11,且定位装置12能相对于主体11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定位装置12穿过壳体30以结合旋转件20,使得定位装置12能相对于主体11在壳体30外部移动,此处壳体30以套设方式结合于主体11,且壳体30包括至少一滑槽结构32,各滑槽结构32自壳体30边缘向内延伸而形成直线滑槽。因此,当壳体30结合于主体11时,容许定位装置12穿过至少一滑槽结构32,而能相对于主体11移动。
[0050]壳体30还包括至少一导引结构31,各导引结构31朝向旋转件20凸设于壳体30表面,且其设置位置对应旋转件20的定位导柱21,使得定位装置12相对于主体11移动时,定位导柱21能沿着至少一导引结构31移动,保持定位装置12移动或定位时的稳定性;且藉由至少一导引结构31的结构配置,来界定定位导柱21随着旋转件20转动的旋转操作。通过至少一导引结构31所界定定位导柱21的旋转操作,包括界定其的旋转位置、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
[0051]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支撑座I还包括固定框架40 (在图2中以虚线表示),用以结合电子装置使其可相对主体11移动,固定框架40与旋转件20相结合,以随着旋转件20相对于基座10旋转;且固定框架40亦随着旋转件20及定位装置12相对于主体11移动。
[0052]请一并参考图3是本发明的支撑座的壳体30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1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30包括单一个导引结构31,而此导引结构31包括直线部311、圆弧部312及止挡部313。直线部311用以界定定位导柱(图未示)仅能沿着直线部311两端的延伸方向移动,以界定定位导柱的旋转位置。
[0053]圆弧部312用以供定位导柱旋转时沿着圆弧部312进行曲线移动,藉由圆弧部312设置于相对该直线部311的不同侧,以界定定位导柱的旋转方向。圆弧部312包括第一端3121及第二端3122,第一端3121连接直线部311,且第二端3122连接止挡部313,因圆弧部312为一圆C的局部圆弧结构,因此圆弧部312具有对应的圆心位置O ;在本实施例中,圆弧部312的外形呈四分之一圆弧状,且圆弧部312设置于直线部311的左侧,因此可供定位导柱沿着圆弧部312进行逆时针旋转,但其设置位置不以此为限。
[0054]止挡部313则用以限制定位导柱继续移动至圆弧部312的第二端3122外,提供止挡效果,因此藉由止挡部313配合圆弧部312的弧长距离,以界定定位导柱的旋转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圆弧部312的弧长距离所对应的圆心角A实质上约为90度,亦即界定定位导柱的旋转角度约为90度。前述导引结构31的设置形式及数量可依设计不同而改变,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0055]请一并参考图4 (a)至图4 (d)。图4 (a)是本发明的支撑座I以定位装置12带动旋转件20移动的示意图;图4 (b)是本发明的支撑座I在旋转件20移动至可旋转位置的示意图;图4 (c)是本发明的支撑座I的定位导柱21沿圆弧部312移动的示意图;图4(d)是本发明的支撑座I在旋转件20旋转移动后的示意图。需注意的是,为了清楚显示定位导柱21与导引结构31间的动作关系,因此将旋转件20及固定框架40以虚线表示,且在图4 (b)至图4 (d)中未显示定位装置12,特此说明。
[0056]如图4 Ca)所示,当本发明的支撑座I的定位装置12相对于主体11,沿着至少一滑槽结构32实质上直线移动或定位的过程中,旋转件20及固定框架40会随着定位装置12移动。此时,由于定位导柱21受到导引结构31的直线部311的止挡,使得旋转件20无法以枢接部P为圆心朝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定位导柱21在反方向亦受到定位装置12的止挡,使得旋转件20亦无法以枢接部P为圆心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旋转件20的定位导柱21仅会沿着导引结构31的直线部311实质上直线移动。藉此,当定位装置12位于相对于主体11的较低位置或非合适位置时,以对应结构设计限制旋转件20的旋转,避免电子装置在过于接近平面的状态下旋转而造成损伤。
[0057]如图4(b)所示,当旋转件20的定位导柱21随着定位装置移动,而沿着直线部311移动至圆弧部312的第一端3121 (即直线部311与圆弧部312相连接处)时,旋转件20的枢接部P位于圆弧部312所对应的圆心位置O,此处即形成一可旋转位置;此时因为定位导柱21不再受到直线部311的阻挡,使得旋转件20能以枢接部P为圆心朝向直线部311的左侧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定位导柱21即可随着旋转件20旋转而沿着圆弧部312移动,如图4 (c)所示。而当旋转件20旋转至定位后(例如旋转90度),因为定位导柱21会在圆弧部312的第二端3122受到止挡部313所止挡,使得旋转件20无法继续逆时针方向旋转,藉此产生旋转后的定位效果,如图4 (d)所示。
[0058]相反地,已旋转至定位的旋转件20,在经过施力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后,定位导柱21会随之沿着圆弧部312自第二端3122朝第一端3121移动,进而回到如图4 (b)所示的状态;此时旋转件20可再次随着定位装置的移动以调整其相对于主体11的高度位置。
[0059]藉此,只有当定位导柱21移动至圆弧部312的设置位置时,旋转件20才会被允许执行旋转操作,且其旋转方向、角度均会受到导引结构31所界定;因此本发明的支撑座I只要将导引结构31的圆弧部312,设置在距离支撑座所放置平面的适当高度(例如所结合的电子装置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以上,即可确保旋转操作不会受到所放置平面的干涉,提高旋转操作执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0060]请一并参考图5 Ca)至图5 (C)。图5 Ca)是本发明的支撑座的壳体30a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5 (b)是本发明的支撑座的壳体30b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图5 (c)是本发明的支撑座的壳体30c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此处第二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均为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变化形式。
[0061]如图5 (a)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壳体30a亦包括单一导引结构31a,其中圆弧部312a及止挡部313a设置于直线部311a的右侧,使得定位导柱(图未示)移动至圆弧部312a的第一端3121a时,会受到导引结构31a界定而只能以顺时针方向朝第二端3122a移动,以提供相反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实施方式。
[0062]如图5 (b)所示,在第三实施例中,壳体30b包括二个导引结构31b、31b’,且此二导引结构31b、31b’的结构形式及位置以壳体30b的中线N为基准呈彼此对称设置,亦即导引结构31b具有位于直线部311b左侧的圆弧部312b,而导引结构31b’具有位于直线部311b’右侧的圆弧部312b’。藉此,当定位导柱(图未示)移动至圆弧部312b的第一端3121b与圆弧部312b’的第一端3121b’间的对应位置时,可供使用者选择以顺时针方向沿着圆弧部312b’或逆时针方向沿着圆弧部312b执行旋转操作,提供具有不同方向的旋转操作变化的实施方式。
[0063]如图5 (C)所示,在第四实施例中,壳体30c亦包括二个导引结构31c、31c’,且此二导引结构31c、31c’以相同的结构形式采用彼此上下对齐方式排列设置,藉由二导引结构31c、31c’构成位于同侧但高度不同的圆弧部312c、312c’ ;举例来说,导引结构31c具有位于直线部311c左侧的圆弧部312c,而导引结构31c’具有位于直线部311c’左侧的圆弧部312c’,但圆弧部312c与圆弧部312c’所设置的高度位置不同。藉此,无论定位导柱(图未示)移动至圆弧部312c的第一端3121c或圆弧部312c’的第一端3121c’,均可以逆时针方向沿着圆弧部312c或沿着圆弧部312c’执行旋转操作,提供具有不同高度的旋转操作变化的实施方式。
[0064]请一并参考图6及图7。图6是本发明的支撑座Id的第五实施例结构分解图;图7是本发明的支撑座Id的第五实施例前视图。本实施例为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变化形式,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支撑座Id还包括加强件50,此加强件50包括凸设于其表面的加强部51 ;而壳体30d包括单一个导引结构31d,此导引结构31d还包括镂空部314d。镂空部314d设置于定位导柱21沿导引结构31d移动的一侧,且加强件50的加强部51可穿过镂空部314d以供与定位导柱21直接接触,藉由加强部51以提供导引结构31d对定位导柱21较佳的止挡及耐磨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镂空部314d对应设置于导引结构31d的直线部31 Id的右侧,使得加强件50的加强部51可穿过镂空部314d与沿着直线部31 Id移动的定位导柱21相接触;然而需注意的是,镂空部314d亦可延伸设置于圆弧部312d甚至止挡部313d处,且加强部51亦因应镂空部314d而改变结构形式,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0065]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壳体30d可采用塑性材料(例如塑料)所制成,而加强件50则采用金属材料(例如铁件)所制成,以提高其结构强度,但前述各结构件的材料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0066]请一并参考图8及图9。图8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90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90的装置本体91进行旋转操作的示意图。
[0067]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90包括装置本体91及如前所述的支撑座1,支撑座I供放置于平面S上,并藉由前述固定框架40结合装置本体91。藉由前述支撑座I的结构设计,使得装置本体91可随着固定框架40及旋转件20旋转或/及实质上直线移动,来调整装置本体91的摆设位置。其中支撑座I的相关结构及动作方式已公开于前述各实施例中,在此不多加赘述。
[0068]如图9所示,其中装置本体91包括中心位置911及至少一角落位置912,此中心位置911对应于支撑座I的旋转件的枢接部P ;而支撑座I的导引结构31的圆弧部312所对应的圆心位置O与平面S间的高度H,不小于中心位置911至任一角落位置912的距离L。藉此设计,当装置本体91随着支撑座I的固定框架40移动至可旋转位置(即导引结构31的圆弧部312所在位置)时,装置本体91能以中心位置911为圆心旋转,此时因高度H不小于距离L,使得装置本体91的任一角落位置911不会受到平面S的干涉;而在装置本体91移动至其他非旋转位置时,亦提供其旋转限制的效果。
[0069]综上所陈,本发明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处处均显示其迥异于公知技术的特征。惟须注意,上述实施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及精神下,对实施例做修改与变化。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当如后述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述。
【权利要求】
1.一种支撑座,该支撑座放置于一平面上,该支撑座包括: 一基座,该基座包括一主体及一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可移动地结合该主体; 一旋转件,该旋转件可转动地结合该定位装置以形成一枢接部,且该旋转件随着该定位装置移动,该旋转件包括一定位导柱;以及 一壳体,该壳体结合于该主体,该壳体包括至少一导引结构,该定位导柱在该定位装置移动时沿着该至少一导引结构移动,并藉由该至少一导引结构界定该定位导柱随着该旋转件转动的一旋转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座,其中藉由该至少一导引结构界定该旋转操作的一旋转位置、一旋转方向及一旋转角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座,其中各该导引结构包括一直线部、一圆弧部及一止挡部,该圆弧部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该直线部,且该第二端连接该止挡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座,其中该圆弧部的外形呈四分之一圆弧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座,其中当该定位导柱移动至该圆弧部的该第一端时,该旋转件的该枢接部位于该圆弧部所对应的一圆心位置,使得该旋转件旋转时,该定位导柱可沿着该圆弧部移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座,其中该圆弧部相对设置于该直线部的左侧,该定位导柱沿着该圆弧部以逆时针旋转。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座,其中该圆弧部相对设置于该直线部的右侧,该定位导柱沿着该圆弧部以顺时针旋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座,其中该壳体还包括至少一滑槽结构,该定位装置穿过该至少一滑槽结构以相对于该主体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支撑座,其中该壳体包括二导引结构,且该二导引结构上下对齐排列或以该壳体的中线为基准呈对称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座,该支撑座还包括一加强件,且该导引结构还包括一镂空部,该镂空部设置于该定位导柱沿该导引结构移动的一侧,且该镂空部供设置该加强件以使该定位导柱直接接触该加强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座,该支撑座还包括一固定框架,该固定框架结合于该旋转件以随着该旋转件相对于该基座旋转,该固定框架用以结合一电子装置。
12.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 一装置本体;以及 一支撑座,该支撑座放置于一平面上并结合该装置本体,该支撑座包括: 一基座,该基座包括一主体及一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可移动地结合该主体; 一旋转件,该旋转件可转动地结合该定位装置以形成一枢接部,且该旋转件随着该定位装置移动,该旋转件包括一定位导柱;以及 一壳体,该壳体结合于该主体,该壳体包括至少一导引结构,该定位导柱在该定位装置移动时沿着该至少一导引结构移动,并藉由该至少一导引结构界定该定位导柱随着该旋转件转动的一旋转操作。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藉由该至少一导引结构界定该旋转操作的一旋转位置、一旋转方向及一旋转角度的其中至少一者。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各该导引结构包括一直线部、一圆弧部及一止挡部,该圆弧部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该直线部,且该第二端连接该止挡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圆弧部的外形呈四分之一圆弧状。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当该定位导柱移动至该圆弧部的该第一端时,该旋转件的该枢接部位于该圆弧部所对应的一圆心位置,使得该旋转件旋转时,该定位导柱可沿着该圆弧部移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装置本体包括一中心位置及至少一角落位置,且该圆心位置与该平面间的高度不小于该中心位置至任一该角落位置的距离。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壳体还包括至少一滑槽结构,该定位装置穿过该至少一滑槽结构以相对于该主体移动。
19.如权利要求12或1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壳体包括二导引结构,且该二导引结构上下对齐排列或以该壳体的中线为基准呈对称设置。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还包括一固定框架,该装置本体藉由该固定框架结合该旋转件 ,以随着该旋转件相对于该基座旋转。
【文档编号】G06F1/16GK103576765SQ201210293544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0日
【发明者】江俊仪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