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散热器与主板之间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88867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Cpu散热器与主板之间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CPU散热器与CPU主板之间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电脑的CPU在工作过程中要散发大量的热量,如不及时排出,将会严重影响到电脑的正常工作。为此,散热器是电脑处于正常工作所必须配备的重要设备,为了固定散热器的位置,电脑的机箱内必须设置一种连接装置。专利号为03247189. 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 “一种CPU散热器的固定装置”,该CPU散热器的固定装置包括有支架和背板,支架 和背板分别位于PCB板的两侧,其上分别开设有位置对应的连接孔,该CPU散热器的固定装置还包括有一销套,销套的中部开设有一贯穿其下端面的纵向通槽,该纵向通槽将销套分为左右两部分,销轴外圆面的下端成型有两个位置对称的倒钩,当销套穿过连接孔后,其下端的倒钩可钩在背板上,从而将支架和背板连接起来。上述CPU散热器的固定装置设置有必不可少的背板,背板安装在CPU主板的背面,而CPU散热器安装在CPU主板的正面,在组装或拆卸CPU散热器时比较麻烦。另外一种CPU散热器的固定装置没有设置背板,而是采用膨胀胶钉或者是采用塑胶卡钩进行连接、固定,由于所用材料的性能、加工过程及使用环境等因素会影响膨胀胶钉或塑胶卡钩的稳定性,所以,凡是采用了膨胀胶钉或采用了塑胶卡钩作为连接部件的CPU散热器的固定装置,其使用寿命都不理想。因此,人们迫切希望一种安装方便、连接牢固、使用寿命长、实用性强、值得推广应用的CPU散热器与主板之间的连接装置问世。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CPU散热器的固定装置在组装或拆卸CPU散热器时比较麻烦、或其连接部件的稳定性较差、使用寿命不理想的缺陷,满足人们的愿望和CPU散热器与主板之间的连接装置的市场需求,提供一种CPU散热器与主板之间的连接装置,这种CPU散热器与主板之间的连接装置不需设置背板,其安装方便、连接牢固、使用寿命长、实用性强、值得推广应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CPU散热器与主板之间的连接装置,包括风扇连接座和散热器连接座,该CPU散热器与主板之间的连接装置还包括螺杆、脚套、脚钉和弹簧,脚套和脚钉一体成型,脚套和散热器连接座装配在一起,弹簧、风扇连接座、脚套和脚钉自上而下依序和螺杆装配在一起,脚钉和CPU主板卡连接在一起。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上端抵触螺杆头,下端抵触风扇连接座。进一步的,在螺杆上设置有外螺纹,在脚套内设置有内螺纹,螺杆和脚套经外螺纹和内螺纹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在螺杆上设置有C卡台,在脚套内设置有内卡位,所述C卡台和内卡位卡连接在一起。[0008]进一步的,在脚套上设置有A凸位、B凸位和伸缩缝,所述A凸位和散热器连接座下端连接卡在一起,在散热器连接座上设置有长方形口,所述B凸位凸入所述长方形口中,所述伸缩缝沿轴向设置在脚套上。更进一步的,在脚钉上沿轴向设置有二条以上的膨胀槽。更进一步的,在脚钉上设置有用于牢固地卡住CPU主板的A卡台和B卡台,A卡台卡住CPU主板的一面,B卡台在脚钉穿入CPU主板一定长度后卡住CPU主板的另一面。更进一步的,制造螺杆、脚套和脚钉选用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其结构能实现CPU散热器与CPU主板之间的快速安装。由于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螺杆、脚套、脚钉和弹簧,脚套和脚钉一体成型,脚套和散热器连接座装配在一起,弹簧、风扇连接座、脚套和脚钉自上而下依序和螺杆装配在一 起,在脚钉上沿轴向设置有二条或二条以上的膨胀槽,即脚钉为膨胀钉,在脚钉上设置有用于牢固地卡住CPU主板的A卡台,B卡台用于限制脚钉穿入主板的长度,当将脚钉插入CPU主板的安装孔,再将螺杆拧入脚套、脚钉,膨胀状态下的脚钉与CPU主板牢固地卡在一起,其A卡台卡住CPU主板的背面,节省了背板,简化了安装步骤,节约了安装时间,且安装方便、安装速度快。2、由于节省了背板,所以,本实用新型节省了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3、在从CPU主板上更换、拆卸CPU散热器时也比较容易,为了达到螺杆防脱的目的,尽管在螺杆上设置有C卡台,在脚套内设置有内卡位,所述在脚套上还设置有伸缩缝,使C卡台和内卡位卡更容易连接在一起;在往外拧螺杆,有弹簧使螺杆和脚钉更容易分离,达到CPU散热器从CPU主板上更换、拆掉的目的。4、由于制造螺杆、脚套和脚钉选用的材料为金属材料,从而使得CPU散热器在CPU主板上连接牢固、安装稳定,使用寿命长。5、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提升了产品的档次。6、该CPU散热器与CPU主板之间的连接装置实用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与风扇、CPU散热器装配在一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螺杆、脚套、脚钉和弹簧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螺杆、脚套、脚钉和弹簧的部件分解图。图I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说明1—螺杆;2—脚钉;3—弹簧;4—风扇连接座;5——散热器连接座;6——脚套;7——A卡台;8——B卡台;9——A凸位;10——B凸位;11——膨胀槽;12——伸缩缝;13——外螺纹;14——C卡台;15——内卡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如图I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CPU散热器与主板之间的连接装置,包括风扇连接座4、散热器连接座5、螺杆I、脚套6、脚钉2和弹簧3,脚套6和脚钉2 —体成型,脚套6和散热器连接座5装配在一起,弹簧3、风扇连接座4、脚套6和脚钉2自上而下依序和螺杆I装配在一起,脚钉2和CPU主板卡连接在一起。该方向以图I为准,图I中上部为上,下部为下,风扇在上,散热器在下,所述连接装置分为四组部件对称分布在风扇、散热器周围。所述弹簧3上端抵触螺杆头,下端抵触风扇连接座4。在螺杆I上设置有外螺纹13,在脚套6内设置有内螺纹,螺杆I和脚套6经外螺纹13和内螺纹连接在一起。在螺杆I上设置有C卡台14,在脚套6内设置有内卡位15,所述C卡台14和内卡位15卡连接在一起,C卡台14和内卡位15用于螺杆I和脚套6定位,防止螺杆I从脚套6中松动或脱落。在脚套6上设置有A凸位9、B凸位10和伸缩缝12,所述A凸位9和散热器连接座5下端卡连接在一起,A凸位9起定位作用,能防止脚套6上移;在散热器连接座5上设置有长方形口,所述B凸位10凸入所述长方形口中,B凸位10起定位作用,能限制脚套6在散热器连接座5中的转动幅度;所述伸缩缝12沿轴向设置在脚套6上,伸缩缝12起到脚套6能膨胀的作用,有利于螺杆I卡入脚套6,弹簧3在螺杆I和风扇连接座4处,便于拆卸CPU散热器。在脚钉2上沿轴向设置有三条膨胀槽11,膨胀槽11起到脚钉2能膨胀的作用,有利于脚钉2与CPU主板卡连接在一起。在脚钉2上设置有用于牢固地卡住CPU主板的A卡台7和B卡台8,A卡台7卡住CPU主板的一面,B卡台8在脚钉穿入主板一定长度后卡住CPU主板的另一面。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同样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保护范 围内。
权利要求1.CPU散热器与主板之间的连接装置,包括风扇连接座(4)和散热器连接座(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杆(I)、脚套(6 )、脚钉(2 )和弹簧(3 ),脚套(6 )和脚钉(2 ) 一体成型,脚套(6)和散热器连接座(5)装配在一起,弹簧(3)、风扇连接座(4)、脚套(6)和脚钉(2)自上而下依序和螺杆(I)装配在一起,脚钉(2 )和CPU主板卡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CPU散热器与主板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3)上端抵触螺杆头,下端抵触风扇连接座(4)。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CPU散热器与主板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螺杆(I)上设置有外螺纹(13),在脚套(6)内设置有内螺纹,螺杆(I)和脚套(6)经外螺纹(13)和内螺纹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CPU散热器与主板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螺杆(I)上设置有C卡台(14 ),在脚套(6 )内设置有内卡位(15 ),所述C卡台(14 )和内卡位(15)卡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CPU散热器与主板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脚套(6)上设置有A凸位(9)、B凸位(10)和伸缩缝(12),所述A凸位(9)和散热器连接座(5)下端连接卡在一起,在散热器连接座(5)上设置有长方形口,所述B凸位(10)凸入所述长方形口中,所述伸缩缝(12 )沿轴向设置在脚套(6 )上。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CPU散热器与主板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脚钉(2)上沿轴向设置有二条以上的膨胀槽(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CPU散热器与主板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脚钉(2)上设置有用于牢固地卡住CPU主板的A卡台(7)和B卡台(8),A卡台(7)卡住CPU主板的一面,B卡台(8)在脚钉(2)穿入CPU主板一定长度后卡住CPU主板的另一面。
专利摘要CPU散热器与主板之间的连接装置,属于电脑零部件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风扇连接座、散热器连接座、螺杆、脚套、脚钉和弹簧,脚套和脚钉一体成型,脚套和散热器连接座装配在一起,弹簧、风扇连接座、脚套和脚钉自上而下依序和螺杆装配在一起,脚钉和CPU主板卡连接在一起;弹簧上端抵触螺杆头,下端抵触风扇连接座;在螺杆上设置有外螺纹和C卡台,在脚套内设置有内螺纹和内卡位,在脚套上设置有A凸位、B凸位和伸缩缝,在脚钉上设置有A卡台、B卡台和二条以上的膨胀槽。本实用新型用于将CPU散热器和CPU主板连接在一起,节省了背板,简化了安装步骤,节约了安装时间,且安装方便、安装速度快;连接牢固,使用寿命长,实用性强。
文档编号G06F1/18GK202512488SQ20122014187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6日
发明者文家春 申请人:东莞市浩威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