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8367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触控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一般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有机发光显示技术,尤其涉及触控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机交互界面交互操作要求的提高,希望显示屏能够根据人们对显示屏的触摸操作而展现不同的图像内容。

通常可以将接收及检测人们的触摸操作的触摸电极,例如触控驱动电极、触控检测电极,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向触摸电极提供触控驱动信号、或者触摸电极通过其发出触控检测信号的触控检测信号线通常设置在非显示区中。

另外,在非显示区中通常还设置有驱动电路,例如向显示区中的扫描线提供信号的移位寄存器,以及向驱动电路提供电压信号的电压信号线,可以包括传输高电平电压信号的信号线、传输低电平电压信号的信号线以及传输脉冲电压信号的信号线等等。

触控信号线与上述与驱动电路连接的各信号线之间存在干扰。通常可以在触控信号线以及与驱动电路连接各信号线之间设置绝缘层来降低触控信号线与上述与驱动电路连接的各信号线之间的干扰。

但是在一些封装形式中,例如薄膜封装时,触控信号线和与驱动电路连接的各信号线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较薄,触控信号线受到与驱动电路连接的信号线的干扰较严重。同时,由于与驱动电路连接的、不同的信号线上传输的电信号不相同,因此使得不同触控信号线上传输的脉冲信号所受到的干扰信号也不相同,这样一来容易发生触控检测误判,使得触控检测精确度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触控显示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至少部分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在显示区,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之上的第一电极、设置在第一电极远离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一绝缘层、以及设置在第一绝缘层远离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触控电极;在非显示区,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之上的屏蔽电极、设置在屏蔽电极远离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绝缘层以及设置在第二绝缘层远离衬底基板一侧,并与各触控电极电连接的多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其中在非显示区,任意一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向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落在屏蔽电极向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内;第一电极与屏蔽电极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如上的触控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触控显示装置,通过在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与第一信号线之间设置屏蔽电极,且屏蔽电极向衬底基板的投影覆盖上述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向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这样使得各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上传输的触控信号只受到屏蔽电极上的电压信号的干扰。同时由于屏蔽电极各处电压值相同,因此各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上传输的电信号所受到的干扰信号相同,从而可以降低由于各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上传输的电信号所受到的干扰信号不同而引起的触控检测误判,从而可以提高触控检测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沿虚线bb’截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所示触控显示面板沿虚线cc’截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所示触控显示面板沿虚线dd’截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5所示触控线面板中第一子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结合图1和图2,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沿虚线bb’截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aa以及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na。

在显示区aa,触控显示面板100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111之上的第一电极112、设置在第一电极112远离所述衬底基板111一侧的第一绝缘层113、以及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13远离所述衬底基板111一侧的多个触控电极114。

在非显示区na,触控显示面板100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111之上的屏蔽电极122、设置在屏蔽电极122远离衬底基板111一侧的第二绝缘层123以及设置在第二绝缘层123远离衬底基板111一侧、并与各触控电极114电连接的多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在非显示区na,任意一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向衬底基板111的正投影落在屏蔽电极122向衬底基板111的正投影内。第一电极112与屏蔽电极122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00还包括集成电路ic与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26。设置在触控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区na中的集成电路ic可以通过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26向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传输触控驱动信号或者通过第二触控电极信号线126接收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发送的触控检测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100可以是互容式触控显示面板,也可以是自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接下来以互容式触控显示面板为例进行说明。触控显示面板100的触控电极114又可以分为触控驱动电极114’和触控检测电极114”。触控驱动电极114’与触控检测电极114”交叉设置。任意一条触控驱动电极114’和至少一条触控检测电极114”具有正对的区域。触控驱动电极114’和触控检测电极114”正对的区域构成触控电容。在触控期间,触控驱动电极114’可以通过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接收集成电路ic生成的触控驱动脉冲信号。当用户手指触控显示面板100的任意位置时,触控点附近的触控驱动电极114’和触控检测电极114”之间的耦合会发生变化,从而触控点附近的触控驱动电极114’和触控检测电极114”之间形成的触控电容的电容量会发生变化。可以根据各触控驱动电极114’与各触控检测电极114”之间交叉形成的多个触控电容的电容量发生变化与否可以推断出触控点的坐标。

但另一方面,由于在非显示区na中通常还设置有多个驱动电路(图中未示出),例如向设置在显示区的扫描线提供驱动信号的栅极驱动电路。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上述驱动电路可以设置在屏蔽电极朝向衬底基板的一侧。驱动电路与屏蔽电极之间设置第三绝缘层127。为了使上述驱动电路正常工作,通常在非显示区na中还设置有与驱动电路连接的多条信号线,这里可以将与驱动电路电连接的信号线记为第一信号线(如图2中所示的第一信号线125)。第一信号线125可以位于屏蔽电极122远离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的一侧,第一信号线125与屏蔽电极122之间设置上述第三绝缘层127。在一些应用场景中,至少一条第一信号线125向衬底基板111的正投影与至少一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向衬底基板111的正投影部分重合。当第一信号线125与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之间的绝缘层的厚度较薄时,任意一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可以与多条第一信号线125之间形成寄生电容。在这里可以只考虑与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相距最近的一条第一信号线125形成的寄生电容对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以及与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连接的各触控电容的影响。这里,与任意一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相距最近的第一信号线125可以为其向衬底基板111的正投影与该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向衬底基板111的正投影存在重合部分的第一信号线125。

任意一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与第一信号线125形成的寄生电容和与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连接的各触控电容串联连接。当由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向各触控电容充电时,首先需要对其与第一信号线125形成的寄生电容充电。

假设各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与第一信号线125之间的寄生电容相等,由于不同的第一信号线125上传输的信号各不相同,例如不同的第一信号线125上可以分别传输高电平、低电平、正/反时钟脉冲信号等等。由于各条第一信号线125上传输的信号各不相同,导致不同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上传输的脉冲电压信号与各自对应的第一信号线125上传输的电压信号之间的压差不相同,这样就使得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对应的寄生电容的充放电时间各不相同,进一步导致在触控电容上采集到的触控检测脉冲信号的脉冲上升时间、脉冲下降时间以及幅值电压信号的保持时间各不相同。当分析在同一时刻在各触控电容上采集到触控检测信号时,由于从各触控电容上采集到的触控检测脉冲信号的脉冲上升时间、脉冲下降时间以及幅值电压信号的保持时间的差异将导致触控检测的精确度下降,影响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特性。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非显示区na中,将与各触控电极114电连接的多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设置在了屏蔽电极122远离衬底基板111的一侧,且任意一条触控电极信号线124向衬底基板111的正投影落在屏蔽电极122向衬底基板111的正投影内,第一电极112与屏蔽电极122电连接。在非显示区na中向驱动电路传输信号的第一信号线125可以设置在屏蔽电极122与衬底基板111之间。这样,当第一电极112中传输的电压信号为恒定电压信号时,屏蔽电极122上的电压信号也为恒定电压信号,各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上传输脉冲信号时,即使各条第一信号线125上传输的电压信号不相同,在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上传输的脉冲信号只受屏蔽电极122上的电压信号的干扰。各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上传输的脉冲信号的幅值电压与屏蔽电极122上传输的电压信号的电压之间的压差相等。假设各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对应的寄生电容的电容值相等,则各个寄生电容的充放电时间趋于一致,因此各触控检测电极向集成电路ic上传输的触控检测信号的波形趋于一致,这样有利于提高触控检测的精确度。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任意一条第一信号线125向衬底基板111的正投影落在屏蔽电极122向衬底基板111的正投影内。这样,屏蔽电极122将第一信号线125与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完全隔离,可以进一步提高触控检测精确度。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显示区aa中,触控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薄膜晶体管13,上述薄膜晶体管13设置在第一电极112与衬底基板111之间。进一步地,薄膜基板晶体管13可以包括栅极131、源/漏电极132。其中栅极131与源/漏电极132之间设置绝缘层。这里,栅极131与源/漏电极132之间的绝缘层例如可以为无机材料形成的绝缘层。第一信号线125可以与源/漏电极132由同层金属形成。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上述屏蔽电极122与第一电极112同层。也就说,屏蔽电极122与第一电极112使用同层导电材料形成。上述导电材料可以为金属材料。在一些应用场景中,触控显示面板100可以为液晶触控显示面板,则形成上述第一电极112的导电材料可以为铟锡氧化物。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上述触控显示面板100可以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则形成上述第一电极112的导电材料可以为金属(例如金属银)。将屏蔽电极122与第一电极112使用同层导电材料形成,可以简化触控显示面板100的制作工艺。

进一步可选地,第一电极112可以为阴极。这里,当触控显示面板100为液晶显示面板时,阴极是指公共电极。当触控显示面板100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时,第一电极112可以为有机发光器件的阴极。

当将屏蔽电极122与阴极同层设置时,屏蔽电极122上的电压信号与阴极上的电压信号相同。通常阴极上的电压信号是恒定不变的。这样一来,若各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与屏蔽电极122之间形成寄生电容,当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上传输同电压幅值的脉冲信号时,各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124上传输的脉冲电压信号的幅值电压与阴极上传输的电压信号的电压之间的压差相同。也就是说各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对应的寄生电容的充放电时间趋于一致,从而使得在没有触摸操作时,从各触控电容上采集的触控检测脉冲信号的脉冲上升时间、脉冲下降时间以及幅值电压的保持时间趋于一致,这样有利于提高触控检测的精确度。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为同层沉积形成。也就是说,可以使用同一道沉积工艺在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分别形成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这样可以进一步简化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

请结合图3和图4,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所示触控显示面板沿虚线cc’截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与图1和图2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00相同,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200同样包括显示区aa以及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na。

在显示区aa,触控显示面板200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211之上的第一电极212、设置在第一电极212远离所述衬底基板211一侧的第一绝缘层213、以及设置在第一绝缘层213远离所述衬底基板211一侧的多个触控电极214。触控电极214可以进一步包括触控驱动电极214’和触控检测电极214”。

在非显示区na,触控显示面板200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211之上的屏蔽电极222、设置在屏蔽电极222远离衬底基板211一侧的第二绝缘层223以及设置在第二绝缘层223远离衬底基板211一侧,并与各触控电极214电连接的多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224。在非显示区na,任意一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224向衬底基板211的正投影落在屏蔽电极222向衬底基板211的正投影内。第一电极212与屏蔽电极222电连接。上述第一绝缘层213和第二绝缘层223可以同层沉积形成。

与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200的显示区aa中还包括第一导电层216。第一导电层216可以设置在第一电极212与衬底基板211之间。

屏蔽电极222可以与第一导电层216同层,第一电极212与屏蔽电极222通过过孔24电连接。也就是说,屏蔽电极222是与第一导电层216使用同层导电材料形成。此外,屏蔽电极222上传输的电信号与第一电极212上传输的电信号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216可以是位于第一电极212与衬底基板211之间的任意一层导电层。例如当第一电极212为阴极时,第一导电层216可以为与薄膜晶体管的源/漏极同层的导电层,或与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同层的导电层,或与薄膜晶体管的遮光金属同层的导电层,或者为与驱动电路中的电容的极板同层的导电层。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将非显示区中的与第一导电层同层的导电层作为屏蔽电极,并且屏蔽电极通过过孔与第一电极连接,因此屏蔽电极上的电压信号与阴极上的电压信号相同。阴极上的电压信号是恒定不变的。与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同理,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同样可以起到提高触控检测精确度的作用。

另外,与第一导电层同层的屏蔽电极所能设置的范围相比与阴极同层的屏蔽电极所能设置的范围较大,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的布线区域也较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的布线区域大。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利用显示面板中原有的位于非显示区中的导电层作为屏蔽电极,可以避免在显示面板中增加新的导电膜层,简化了制作工艺和生产成本,此外还可以在非显区中减少设置或不设置与阴极同层的导电材料,从而可以使得非显区中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减薄。当触控显示面板为柔性显示面板时,可以增加非显示区的可弯折性能。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触控显示面板200还可以包括显示层215以及第二电极层。当触控显示面板200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时,上述显示层215例如可以为有机发光材料层。当触控显示面板200为液晶显示面板时,上述显示层215例如可以为液晶层。当触控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时,显示层215还可以设置在第一电极212远离衬底基板211的一侧。

第二电极层中例如可以形成多个第二电极217。第二电极217例如可以为阳极。当触控显示面板200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时,上述显示层215中的有机发光材料位于第一电极212与第二电极216之间。由第一电极212与第二电极216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电流驱动有机发光材料层中的有机发光材料发光,从而使得触控显示面板显示图像。当触控显示面板200为液晶显示面板时,上述阳极例如可以为像素电极。上述第二电极层可以位于显示层215与第一电极层212之间,第一电极212与第二电极层中的第二电极217形成电场驱动液晶转动而使光线透过液晶从而显示相应的画面。此外,上述第一电极212也可以位于显示层215与第二电极217之间,这样,第一电极212与第二电极层中的第二电极217形成电场驱动液晶转动而使光线透过液晶从而使得触控显示面板显示图像。

这样,一方面,在非显示区na中,将与阳极同层的导电层作为屏蔽电极222,并且屏蔽电极222可以与第一电极212(阴极)通过过孔24电连接。屏蔽电极222中的电位可以与第一电极212上传输的电压信号相同,可以使得位于屏蔽电极222远离衬底基板211一侧的各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224与屏蔽电极222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的充放电时间相接近,有利于提高触控检测精确度。另一方面,在非显示区中使用与阳极同层的导电层作为屏蔽电极,可以减小第一电极212所覆盖非显示区的面积,这样非显区中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可以相应减薄。当触控显示面板为柔性显示面板时,非显示区中使用与阳极同层的导电层作为屏蔽电极,可以增加触控显示面板在非显示区中的区域的可弯折性。上述柔性显示面板可以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也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如图4所示,触控显示面板200还至少包括在非显示区na中,设置于衬底基板211之上的第一挡墙227。第一挡墙227可以围绕显示区aa。形成第一挡墙227的材料例如可以与在衬底基板211上的各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的材料相同。当在在各导电层之间的位置处形成覆盖衬底基板211的绝缘层时,在非显示区na中也形成层叠的各层绝缘层。然后在非显示区na中使用刻蚀工艺在待形成第一挡墙227的区域与显示区aa之间的位置处形成凹槽,这样,第一挡墙227就形成了。

在对触控显示面板200进行封装时,封装层可以覆盖显示区aa以及部分非显示区na。具体地,在对触控显示面板200进行封装时,液态的封装材料可以涂覆在触控显示面板200的显示区aa以及与显示区aa相邻的部分非显示区na中。由于第一挡墙227及凹槽的存在使得液态封装材料不会越过第一挡墙227。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第一绝缘层231和第二绝缘层223例如可以是封装层。在上述分析中可知第一挡墙227与上述衬底基板211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等于非显示区na中的第二绝缘层223与上述衬底基板211之间的最大距离。

上述使得第一电极212与屏蔽电极222之间电连接的过孔24可以设置在第一挡墙227与显示区aa之间。

上述封装层(第一绝缘层213和第二绝缘层223)的结构可以为无机材料层/有机材料层/无机材料层的结构。也就是说,封装层中靠近衬底基板211一侧的材料为无机材料层,远离衬底基板211一侧的材料层为无机材料层,在两层无机材料层之间为有机材料层。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封装材料还可以包括无机材料层与有机材料层的多层堆叠结构,在多层堆叠结构中,最外层的两层封装材料层为无机材料层。

进一步可选地,在第一挡墙227与显示区aa之间还可以设置第二挡墙(图中未示出)。第二挡墙可以围绕显示区aa。第二挡墙可以设置用于阻止封装层中的有机材料层流向第一挡墙227。第一挡墙227用于对无机封装材料层进行限制。上述过孔24可以设置在第二挡墙与显示区aa之间的位置处。过孔24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此处不做限制。

请参考图5和图6,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所示触控显示面板沿虚线dd’截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与图3和图4所示触控显示面板相同,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300包括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

在显示区aa,在显示区aa,触控显示面板300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311之上的第一电极312、设置在第一电极312远离所述衬底基板311一侧的第一绝缘层313、以及设置在第一绝缘层313远离所述衬底基板311一侧的多个触控电极314。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上述触控电极314可以包括触控驱动电极314’和触控驱动电极314”。

在非显示区na,触控显示面板300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311之上的屏蔽电极、设置在屏蔽电极远离衬底基板311一侧的第二绝缘层323以及设置在第二绝缘层323远离衬底基板311一侧,并与各触控电极314电连接的多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324。在非显示区na,任意一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324向衬底基板311的正投影落在屏蔽电极向衬底基板311的正投影内。第一电极312与屏蔽电极通过过孔34电连接。第一绝缘层313和第二绝缘层323同层沉积形成。

屏蔽电极与设置在第一电极312与衬底基板311之间的第一导电层同层设置。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第一导电层与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二电极层同层。第二电极层中可以形成多个第二电极317。上述第二电极可以为阳极。

当触控显示面板300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时,上述阳极可以为有机发光线器件的阳极。当触控显示面板300为液晶显示面板时,上述阳极可以为像素电极。

与图3和图4所示触控显示面板不相同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屏蔽电极包括多个第一子电极322。各第一子电极322之间互相电连接。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324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第一子电极322的延伸方向相同。任意一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324向衬底基板311的正投影位于一个第一子电极322向衬底基板311的正投影中。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图5所示触控显示面板中,在虚线31所框定的范围内的第一子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7所示,各第一子电极322互相电连接。同时,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324向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一个第一子电极322向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中。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将屏蔽电极分为多个第一子电极322,且多个第一子电极322之间互相电连接。同时任意一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324向衬底基板311的正投影位于一个第一子电极322向衬底基板311的正投影内。这样,在可以利用各个第一子电极322上的电压信号作为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324上传输的脉冲信号的屏蔽信号的同时,封装层的封装材料可以通过任意相邻两个第一子电极322的缝隙与设置在第一信号线325与屏蔽电极之间的绝缘层接触。封装材料与第一信号线325与屏蔽电极之间的绝缘层的接触的密着性大于封装材料与屏蔽电极之间接触的密着性。相比图3和图4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200,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触控显示板中,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水汽进入显示区aa中,可以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由于将屏蔽电极分割成多个第一子电极322,可以使任意一个第一子电极中形成的裂纹的延伸的路径被断开,可以进一步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可靠性。此外,当触控显示面板300为柔性显示面板时,上述结构还可以提高非显示区中的屏蔽电极耐弯折的性能。

进一步地,任意相邻两个第一子电极322之间的刻缝可以露出设置在第一信号线325与衬底基板311之间的无机材料,第二绝缘层323中的无机封装材料层可以与第一信号线325与衬底基板311之间的无机材料密切接触,从而进一步增加触控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值得指出的是,图1和图2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100、图3和图4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200以及图5和图6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300中均以互容式触控电极结构为例进行说明,此外,上述图1和图2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100、图3和图4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200以及图5和图6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300还可为自容式触控电极结构。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上述图1和图2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100、图3和图4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200以及图5和图6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300均可以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或量子电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的一种或几种。

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示意图。

如图8所示,触控显示装置400可例如为手机,该触控显示装置400包括如上所述的图1~图6所示的触控显示面板。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本申请的触控显示装置除了包括触控显示面板之外,还可以包括其它的一些公知的结构,例如向触控显示面板提供显示信号的驱动电路等。为了不模糊本申请的重点,将不再对这些公知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此外,上述触控显示装置400还可以为各种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播放器(movingpictureexpertsgroupaudiolayer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p4(movingpictureexpertsgroupaudiolayer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触控显示装置,通过在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与第一信号线之间设置屏蔽电极,且屏蔽电极向衬底基板的投影覆盖上述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向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这样使得各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上传输的触控信号只受到屏蔽电极上的电压信号的干扰。同时由于屏蔽电极各处电压值相同,因此各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上传输的电信号所受到的干扰信号相同,从而可以降低由于各条第一触控电极信号线上传输的电信号所受到的干扰信号不同而引起的触控检测误判,从而可以提高触控检测的精确度。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