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50286发布日期:2018-07-17 22:23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触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柔性触控屏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当中。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手机屏幕长边方向的边缘区域设计弯折区,使手机屏幕可以向上或者向下发生弯折,从而体现手机屏幕的柔性可弯折特性。

对于架桥结构的柔性触摸屏,由于桥接方向的通道电阻较大,现有技术中通常将桥接方向设计在短边方向,以降低通道电阻,改善产品整体通道电阻的均一性。但是这样设计会使桥接方向与弯折方向垂直,故在弯折区中,桥点极易因弯折而发生断裂或者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触控基板上电极块之间的连接部不易断裂的触控基板。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触控基板,包括基底,在所述基底上设置的多行第一电极块,多列第二电极块;其中,位于同一行的第一电极块中,任意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块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位于同一列的第二电极块中,任意两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块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交叉设置,且在二者所在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所述触控基板沿行方向划分为弯折区和固定区;其中,

位于弯折区处的第一连接部和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电极块为一体结构;位于固定区中的第一连接部通过贯穿所述绝缘层的过孔与相应的第一电极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弯折区包括两个子弯折区,所述两个子弯折区分别设置于所述触控基板的边缘区域。

优选的,位于弯折区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形状为弯曲状。

优选的,至少位于固定区的中间区域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形状为弯曲状。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块、所述第二电极块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优选的,位于所述固定区中的第一电极块、所述第二电极块,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进一步优选的,位于所述弯折区的第二连接部与位于所述固定区的第一连接部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

优选的,位于弯折区的用于连接两相邻所述第二电极块的第二连接部为多个。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触控基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基底上形成多行第一电极块,多列第二电极块;以及用于连接位于同一行的第一电极块中两相邻所述第一电极块的第一连接部,位于同一列的第二电极块中两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块的第二连接部;其中,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交叉设置,且在二者所在层之间形成有绝缘层,

所述触控基板沿行方向划分为弯折区和固定区;其中,

位于弯折区处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一电极块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制备;位于固定区中的第一连接部通过贯穿所述绝缘层的过孔与相应的第一电极块连接。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种触控基板。

本发明的触控基板中,弯折区中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一电极块为一体结构,而第二连接部则通过贯穿绝缘层的过孔与相应的第二电极块连接,从而第二连接部的设置方向与弯折区11的设置方向相同,进而当弯折区11发生弯折时,第二连接部不易因弯折受力而发生断裂或者脱落,且第一连接部由于与第一电极块21为一体结构,也不易发生断裂。故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的可弯曲性和可靠性都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触控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种触控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触控基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基底;11、弯折区;12、固定区;21、第一电极块;22、第一连接部;31、第二电极块;32、第二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其包括基底1,以及在基底1上设置的多行第一电极块21,多列第二电极块31;其中,位于同一行的第一电极块21中,任意两相邻的第一电极块21通过第一连接部22连接;位于同一列的第二电极块31中,任意两相邻的第二电极块31通过第二连接部32连接;第一连接部22与第二连接部32交叉设置,且在二者所在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其中,行和列指两个不同的方向,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以行方向为横向方向,列方向为纵向方向为例进行说明。即每行横向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块21通过第一连接部22横向连接,每列纵向设置的多个第二电极块31通过第二连接部32纵向连接。

特别的是,本实施例中,触控基板沿行方向划分为弯折区11和固定区12;其中,位于弯折区11处的第一连接部22和与其连接的第一电极块21为一体结构;位于固定区12中的第一连接部22通过贯穿绝缘层的过孔与相应的第一电极块21连接。

其中,触控基板的弯折区11可以向上或者向下弯折(此处的上下是相对于基底1所在位置而言)。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触控基板的弯折区11和固定区12沿行方向设置(图1中竖直方向)。具体的,弯折区11可以位于触控基板的边缘区域、中心区域等。优选的,弯折区11包括两个子弯折区11,两个子弯折区11分别对应该触控基板的边缘区域的两相对的位置(也即图1中触控基板的左侧和右侧边缘区域位置),即优选触控基板的竖直方向上的两侧边可以向上或者向下弯折。

具体的,在弯折区11中,第一连接部22与相连接的第一电极块21同层设置,且为一体结构;第二连接部32则通过贯穿绝缘层的过孔与相应的第二电极块31连接,从而将纵向相邻的第二电极块31连接。也就是说,在弯折区11中,第一连接部22与第一电极块21为横向连接,而第二连接部32与第二电极块31纵向连接,即第二连接部32的设置方向与弯折区11的设置方向相同。这样以来,本实施例中,当触控基板的弯折区11发生弯折时,由于第二连接部32的弯折方向与其设置方向相同,故其不易因弯折受力而发生断裂或者脱落;而第一连接部22由于与第一电极块21为一体结构,受力相对较均匀,故其的设置方向虽然与弯折方向垂直。但是也不易发生断裂。

而在固定区12中,第一连接部22通过贯穿绝缘层的过孔与相应的第一电极块21连接;第二连接部32与第二电极块31同层设置,且为一体结构。之所以这样设置是因为:当连接部(第一连接部22或者第二连接部32)通过贯穿绝缘层的过孔与电极块连接时,其的通道电阻相对于与电极块(第一电极块21或者第二电极块31)为一体结构的连接部的通道电阻更大。而触控基板的形状通常为长方形,弯折区11通常位于触控基板的长边方向,即如图1所示,触控基板的短边在水平方向,长边在竖直方向,也即横向连接的第一电极块21的数量比纵向连接的第二电极块31的数量少。故本实施例中,优选将固定区12中的第一连接部22通过贯穿绝缘层的过孔与相应的第一电极块21连接,从而尽量减小对通道电阻的影响,进而保证触控基板整体通道电阻的均一性。

优选的,位于弯折区11的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形状为弯曲状。也即,如图2所示,弯折区11的第二连接部32至少纵向的边为曲线。具体的,第二连接部32的形状可以为正弦波、s形等。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连接部32设计为弯曲状,可以使第二连接部32在触控基板弯折时不易发生断裂或者脱落现象。

现有技术中,在产品测试时可能需要将触控基板在纵向上对折,即在弯折区11以及固定区12的中间区域发生弯折。故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至少位于固定区12的中间区域的所述第一连接部22的形状为弯曲状,从而尽量避免第一连接部22在产品测试时发生断裂或者脱落现象。

优选的,位于弯折区11的用于连接两相邻所述第二电极块31的第二连接部32为多个(图中未示出)。也即,弯折区11中,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块31之间通过多个第二连接部32连接,虽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部32不易发生断裂或者脱落现象,但是仍有一定的风险,故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各第二连接部32以保证相邻第二电极块31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块21和第二电极块31可以分别为触控电极块或者感应电极块,具体不做限制。

实施例2: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触控基板,该触控基板包括位于基底1上第一电极块21、第二电极块31;其中位于同一行的第一电极块2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22连接,位于同一列的第二电极块3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部32连接;且第一连接部22和第二连接部32交叉且绝缘设置。

具体的,该触控基板的第一电极块21、第二电极块31、以及位于弯折区11的第一连接部22、位于固定区12的第二连接部32位于同一层,且材料相同,此时可以将这四者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形成;在第一电极块21、第二电极块31、以及位于弯折区11的第一连接部22、位于固定区12的第二连接部32所在层上设置绝缘层;位于弯折区11的第二连接部32和位于固定区12的第一连接部22设置在该绝缘层上方,且这二者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同时位于弯折区11的第二连接部32通过贯穿绝缘层的过孔与相应的第二电极块31连接,位于固定区12的第一连接部22通过贯穿绝缘层的过孔与相应的第一电极块21连接。

其中,位于弯折区11的第二连接部32采用弯曲型结构,例如s型、折线型、波浪形等,这样以来,在对触控基板施力,以使触控基板在弯折区11发生弯折时,第二连接部32所受到的力的方向与对触控基板施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也即弯曲的第二连接部32此时所受到的应力减小了,从而可避免触控基板弯曲时第二连接部32因受力而产生断裂。当然,也可以将位于固定区12的第一连接部22设置为与位于弯折区11的第一连接部22的形状相同的结构。特别是,将固定区12的中间区域的第一连接部22设置为弯曲型结构,这样以来,可以防止测试弯折触控基板,而导致固定区12的中间区域的第一连接部22断裂。

本实施例中,将弯折区11中的第一连接部22设计为与第一电极块21为一体的结构,而第二连接部32则通过贯穿绝缘层的过孔与相应的第二电极块31连接,从而使第二连接部32的设置方向与弯折区11的设置方向相同,进而当弯折区11发生弯折时,第二连接部32不易因弯折受力而发生断裂或者脱落,且第一连接部22由于与第一电极块21为一体结构,也不易发生断裂。故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的可弯曲性和可靠性都得到了提高。

实施例3: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基板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实施例1或2中的触控基板,其包括:在基底1上形成多行第一电极块21,多列第二电极块31;以及用于连接位于同一行的第一电极块21中两相邻所述第一电极块21的第一连接部22,位于同一列的第二电极块31中两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块31的第二连接部32;其中,且所述第一连接部2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2交叉设置,且在二者所在层之间形成有绝缘层。

特别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基板沿行方向划分为弯折区11和固定区12;其中,位于弯折区11处的第一连接部22与第一电极块21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制备;位于固定区12中的第一连接部22通过贯穿所述绝缘层的过孔与相应的第一电极块21连接。

以下以第一电极块21、第二电极块31、以及位于弯折区11的第一连接部22、位于固定区12的第二连接部32位于同一层;位于弯折区11的第二连接部32和位于固定区12的第一连接部22位于同一层为例,对本实施例中的触控基板的制备方法进行说明。

步骤一、在基底1上,沉积透明导电层,并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包括第一电极块21、第二电极块31、以及位于弯折区11的第一连接部22、位于固定区12的第二连接部32的图形。

步骤二、在完成上述步骤的基底1上形成绝缘层,并在绝缘层中刻蚀形成位于弯折区11将第二连接部32与第二电极连接的过孔;位于固定区12将第一连接部22与第一电极连接的过孔。

步骤三、在完成上述步骤的基底1上形成金属层,并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包括;位于弯折区11的第二连接部32和位于固定区12的第一连接部22;其中,第二连接部32与纵向相邻的两第二电极块31连接,第一连接部22与横向相邻的两第一电极块21连接。

优选的,位于弯折区11的第二连接部32采用弯曲型结构,例如s型、折线型、波浪形等,这样以来,在对触控基板施力,以使触控基板在弯折区11发生弯折时,第二连接部32所受到的力的方向与对触控基板施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也即弯曲的第二连接部32此时所受到的应力减小了,从而可避免触控基板弯曲时第二连接部32因受力而产生断裂。当然,也可以将位于固定区12的第一连接部22设置为与位于弯折区11的第一连接部22的形状相同的结构。特别是,将固定区12的中间区域的第一连接部22设置为弯曲型结构,这样以来,可以防止测试弯折触控基板,而导致固定区12的中间区域的第一连接部22断裂。

至此完成触控基板的制备。

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触控基板中,弯折区11中的第一连接部22与第一电极块21为一体结构,而第二连接部32则通过贯穿绝缘层的过孔与相应的第二电极块31连接,从而第二连接部32的设置方向与弯折区11的设置方向相同,进而当弯折区11发生弯折时,第二连接部32不易因弯折受力而发生断裂或者脱落,且第一连接部22由于与第一电极块21为一体结构,也不易发生断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实施例1或2中提供的触控基板。

其中,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装置,例如液晶面板、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本实施例中,将弯折区中的第一连接部设计为与第一电极块为一体的结构,而第二连接部则通过贯穿绝缘层的过孔与相应的第二电极块连接,从而使第二连接部的设置方向与弯折区的设置方向相同,进而当弯折区发生弯折时,第二连接部不易因弯折受力而发生断裂或者脱落,且第一连接部由于与第一电极块为一体结构,也不易发生断裂。故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可弯曲性和可靠性都得到了提高。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