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94536发布日期:2020-09-23 01:18阅读:89来源:国知局
柔性屏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柔性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屏设备。



背景技术:

柔性屏具有低功耗、可弯曲等特性,目前已经被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移动智能终端。通过柔性屏在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可以在不增加体积的基础上增大屏幕的尺寸,从而可以在满足携带方便的要求的同时提升观看的清晰度。

柔性屏设备在使用时,通常需要对柔性屏在设备外壳外的长度进行检测。目前大多是通过在柔性屏上设置检测点,在柔性屏设备上增加检测装置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检测方式会影响柔性屏的外观,从而降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屏设备,根据柔性屏触控感测的特点对柔性屏在设备外壳外的长度进行检测,不需要在柔性屏上增加其它的元件,不会对柔性屏的外观造成影响,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屏设备,包括:设备外壳、第一柔性屏、弹性接地导体和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柔性屏,安装于所述设备外壳内,通过所述设备外壳上的开口伸出或者收入所述设备外壳;

所述弹性接地导体,安装于所述设备外壳上的所述开口处,与所述第一柔性屏接触;

所述处理装置,侦测所述弹性接地导体在所述第一柔性屏上产生的触控信号,根据所述触控信号确定所述第一柔性屏在所述设备外壳外的长度,在所述第一柔性屏伸出或者收入所述设备外壳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一柔性屏在所述设备外壳外的长度确定所述第一柔性屏的显示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设备,通过将第一柔性屏安装于设备外壳内,使第一柔性屏通过设备外壳上的开口伸出或者收入设备外壳,在设备外壳上的开口处安装弹性接地导体,使弹性接地导体与第一柔性屏接触,通过处理装置侦测弹性接地导体在第一柔性屏上产生的触控信号,根据触控信号确定第一柔性屏在设备外壳外的长度,在第一柔性屏伸出或者收入设备外壳的状态下,根据第一柔性屏在设备外壳外的长度确定第一柔性屏的显示模式;本申请实施例,是根据柔性屏触控感测的特点,利用弹性接地导体在柔性屏上产生触控信号,通过侦测弹性接地导体在柔性屏上产生的触控信号,来检测柔性屏在设备外壳外的长度,可以根据柔性屏在设备外壳外的长度来确定柔性屏的显示模式,不需要在柔性屏上增加其它的元件,不会对柔性屏的外观造成影响,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屏设备的一种组成结构的方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屏设备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柔性屏的一种组成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屏设备的另一种组成结构的方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屏设备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装置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触控模块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柔性屏中触控感测面板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金属长条在触控感测面板上产生的触控信号的示意图;

图9b为对图9a中触控感测面板上产生的触控信号进行二值化处理后的示意图;

图10a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金属长条和手指在触控感测面板上产生的触控信号的示意图;

图10b为对图10a中触控感测面板上产生的触控信号进行二值化处理后的示意图;

图11a为本申请实施例在第一柔性屏上建立坐标系的示意图;

图11b为根据图11a确定第一柔性屏在设备外壳外的长度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模块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3a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屏设备的第一显示模式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13b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屏设备的第二显示模式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13c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屏设备的第三显示模式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屏设备的又一种组成结构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屏设备的一种组成结构的方框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屏设备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屏设备可以包括:设备外壳110、第一柔性屏120、弹性接地导体130和处理装置140。其中,第一柔性屏120安装于设备外壳110内,通过设备外壳110上的开口111处伸出或者收入设备外壳110。弹性接地导体130安装于设备外壳110上的开口111处,与第一柔性屏120接触。处理装置140侦测弹性接地导体130在第一柔性屏120上产生的触控信号,根据触控信号确定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在第一柔性屏120伸出或者收入设备外壳110的状态下,根据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确定第一柔性屏120的显示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柔性屏设备可以为采用柔性屏的现有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移动智能终端,此时设备外壳110可以为现有设备的外壳;或者,柔性屏设备也可以是一种采用柔性屏的新设备,此时设备外壳110可以为新设备的外壳;本申请实施例对柔性屏设备及其设备外壳110的实现形式不作限定。可选地,在设备外壳110内可设有供第一柔性屏120安装并卷收于设备外壳110内的卷收机构,例如,卷收机构可以包括安装座和卷轴等,本申请实施例对卷收机构的实现形式不作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设备外壳110上还设有供第一柔性屏120伸出或者收入设备外壳110的开口111,本申请实施例对开口111在设备外壳110上设置的位置和形式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柔性屏120可以为触控屏,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柔性屏120的实现形式不作限定。可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柔性屏120可以包括上下叠置的触控感测面板121和柔性显示面板122;其中,触控感测面板121可以包括触控电极,触控电极可以采用具有较好的透光性和导电性的材料制成,例如,碳纳米管、纳米银、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s,简称ito)等,以使柔性显示面板122发出的光可以透过触控感测面板121,并使柔性屏在受到触控时可以在触控感测面板121上引起电容或者电压等的变化;柔性显示面板122可以提供图像显示,例如,柔性显示面板122可以为有机电激光显示(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面板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柔性显示面板122的实现形式不作限定。

可选地,触控感测面板121可以为多点式触控感测面板,例如,电容多点式触控感测面板或者电阻多点式触控感测面板,本申请实施例对触控感测面板121的实现形式不作限定。可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柔性屏120还可以包括柔性透明保护面板123,柔性透明保护面板123可以叠置于触控感测面板121的上方,保护柔性屏不易被刮伤,柔性透明保护面板123可以采用具有较好的透光性的材料制成,以使柔性显示面板122发出的光可以透过柔性透明保护面板123,本申请实施例对柔性透明保护面板123的实现形式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接地导体130可以为具有特定形状的导体,该特定形状可以是指与手指或者手掌触控在第一柔性屏120上形成的形状不同的形状,例如长条形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弹性接地导体130的形状不作限定。可选地,弹性接地导体130可以采用金属或者其它导电材料制成,本申请实施例对弹性接地导体130的材料不作限定。可选地,弹性接地导体130可以与处理装置140共地,例如,弹性接地导体130可以通过导线与处理装置140的接地端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弹性接地导体130实现接地的方式不作限定。

可选地,弹性接地导体130可以安装于设备外壳110上的开口111的上方,使弹性接地导体130可以与第一柔性屏120上方的触控感测面板121接触;或者,弹性接地导体130可以安装于设备外壳110上的开口111的上方,使弹性接地导体130可以与第一柔性屏120上方的触控感测面板121接触,在设备外壳110上的开口111的下方可以安装有绝缘材料;又或者,弹性接地导体130可以安装于设备外壳110上的开口111的上方,使弹性接地导体130可以与第一柔性屏120上方的触控感测面板121接触,在设备外壳110上的开口111的下方可以安装有弹性元件和绝缘材料;本申请实施例对弹性接地导体130在设备外壳110上的开口111处的安装方式不作限定。

在一些可选的例子中,弹性接地导体130可以为金属弹片,金属弹片安装于设备外壳110上的开口111的上方,金属弹片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与第一柔性屏120上方的触控感测面板121接触;在另一些可选的例子中,弹性接地导体130可以包括弹簧和金属长条,金属长条通过弹簧安装于设备外壳110上的开口111的上方,金属长条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第一柔性屏120上方的触控感测面板121接触;本申请实施例对弹性接地导体130的实现形式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40可以通过侦测弹性接地导体130与第一柔性屏120接触在第一柔性屏120上引起的电容或者电压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触控信号,根据所侦测到的触控信号确定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在第一柔性屏120伸出或者收入设备外壳110的状态下,根据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确定第一柔性屏120的显示模式。

可选地,可以根据弹性接地导体130在第一柔性屏120上产生的触控信号,确定弹性接导体130在第一柔性屏120上的坐标,根据弹性接导体130在第一柔性屏120上的坐标,确定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或者,也可以根据弹性接地导体130在第一柔性屏120上产生的触控信号,确定产生该触控信号的触控电极的通道号,根据第一柔性屏120中相邻两个通道的触控电极之间的距离,确定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本申请实施例对根据触控信号确定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

可选地,在处理装置140内可以预设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与第一柔性屏120的显示模式的对照表,在获得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后,可以通过查询预设的对照表,确定第一柔性屏120的显示模式;或者,在处理装置140内也可以预设长度阈值,在获得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后,可以通过将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与预设长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第一柔性屏120的显示模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根据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确定第一柔性屏120的显示模式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设备,通过将第一柔性屏120安装于设备外壳110内,使第一柔性屏120通过设备外壳110上的开口111伸出或者收入设备外壳110,在设备外壳110上的开口111处安装弹性接地导体130,使弹性接地导体130与第一柔性屏120接触,通过处理装置140侦测弹性接地导体130在第一柔性屏120上产生的触控信号,根据触控信号确定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在第一柔性屏120伸出或者收入设备外壳110的状态下,根据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确定第一柔性屏120的显示模式;本申请实施例,是根据柔性屏触控感测的特点,利用弹性接地导体130在柔性屏上产生触控信号,通过侦测弹性接地导体130在柔性屏上产生的触控信号,来检测柔性屏伸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可以根据柔性屏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来确定柔性屏设备的显示模式,不需要在柔性屏上增加其它的元件,不会对柔性屏的外观造成影响,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柔性屏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柔性屏150,第二柔性屏150安装于设备外壳110上,处理装置140侦测弹性接地导体130在第一柔性屏120上产生的触控信号,根据触控信号确定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在第一柔性屏120伸出或者收入设备外壳110的状态下,还可以根据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确定第二柔性屏150的显示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柔性屏设备上设置第二柔性屏150,可以扩展柔性屏设备的应用场景,例如,在第一柔性屏120完全收入设备外壳110的状态下,可以通过第二柔性屏150显示时间和信息通知等,若要查看信息的内容,可以选择该信息通知,从设备外壳110内拉出第一柔性屏120,通过第一柔性屏120显示信息的内容。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柔性屏设备上设置第二柔性屏150,还可以丰富柔性屏设备的显示形式,例如,在显示图片时,第二柔性屏150可以显示图片的缩图,第一柔性屏120可以显示全部图片;在显示视频时,第二柔性屏150可以显示视频的进度条、音量调节条等选项,第一柔性屏120可以显示视频,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柔性屏150在柔性屏设备中的使用方式不作限定。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所示,处理装置140可以包括:触控模块141、处理模块142和显示控制模块143。其中,触控模块141侦测弹性接地导体130在第一柔性屏120上产生的触控信号,根据该触控信号确定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处理模块142在第一柔性屏120伸出或者收入设备外壳110的状态下,根据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确定第一柔性屏120和第二柔性屏150的显示模式。显示控制模块143控制第一柔性屏120和第二柔性屏150以所确定的显示模式生成显示图像。

在一些可选的例子中,如图6所示,处理模块142可以设置于柔性屏设备的主板上,处理模块142可以包括高通的芯片集成处理器或者联发科的芯片集成处理器,触控模块141和显示控制模块143可以设置于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简称fpc)上,fpc可以通过连接器与主板上的处理模块142连接,其中,连接器可以通过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industryprocessorinterface,简称mipi)实现处理模块142与显示控制模块143的连接,可以通过串行外设接口(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简称spi)或i2c总线实现处理模块142与触控模块141的连接。

当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时,触控模块141侦测第一柔性屏120上产生的触控信号,该触控信号既包括弹性接地导体130在第一柔性屏120上产生的触控信号,也可能包括手指或者手掌在第一柔性屏120上产生的触控信号,由于弹性接地导体130具有特定形状,触控模块141可以根据弹性接地导体130的形状,从第一柔性屏120上产生的触控信号中识别出弹性接地导体130产生的触控信号。

因此,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7所示,触控模块141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侦测单元1411、识别单元1412和计算单元1413。其中,侦测单元1411侦测第一柔性屏120上产生的触控信号。识别单元1412基于弹性接地导体130的形状,根据触控信号在第一柔性屏120上的分布情况,识别出弹性接地导体130在第一柔性屏120上产生的触控信号。计算单元1413根据弹性接地导体130在第一柔性屏120上产生的触控信号,确定弹性接地导体130在第一柔性屏120上的坐标,根据该坐标确定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

在一些可选的例子中,第一柔性屏120可以包括电容多点式触控感测面板,弹性接地导体130可以包括弹簧和金属长条,金属长条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第一柔性屏120上方的电容多点式触控感测面板接触,引起触控感测面板中由触控电极形成的电容的变化,触控感测面板中电容的变化量生成触控信号。如图8所示,在第一柔性屏120的电容多点式触控感测面板中,触控电极可以呈mxn的矩阵排布,触控电极可以为ito材料制成的菱形电极,其中,纵向电极可以为接收电极rx,作为x轴,横向电极可以为驱动电极tx,作为y轴,rx和tx可以分别与fpc上的触控模块141中的侦测单元1411连接,弹性接地导体130中的金属长条131可以为长度为m个电极通道,且宽度为2个电极通道的金属条。

作为一个可选的示例,m为15个电极通道,n为20个电极通道,触控感测面板上产生的触控信号,如图9a所示,其中,金属长条131在触控感测面板横向的第7和第8电极通道与纵向的第1至第15电极通道上产生触控信号。触控模块141中的识别单元1412可以基于金属长条131的形状为长度占满整个y轴,且宽度在x轴较窄,即长度为15个电极通道,且宽度为2个电极通道,根据触控信号在触控感测面板上的分布情况,识别出触控感测面板横向的第7和第8电极通道与纵向的第1至第15电极通道的触控信号,为金属长条131在触控感测面板上产生的触控信号。

可选地,识别单元1412还可以对侦测到的第一柔性屏120上产生触控信号进行二值化处理,基于弹性接地导体130的形状,根据二值化处理后的触控信号在第一柔性屏120上的分布情况,识别出弹性接地导体130在第一柔性屏120上产生的触控信号。在一些可选的例子中,识别单元1412可以通过预设信号阈值,将侦测到的触控信号中大于预设信号阈值的触控信号标记为1,将侦测到的触控信号中小于预设信号阈值的触控信号标记为0,实现对触控信号的二值化处理。如图9b所示,通过对图9a中触控感测面板上产生的触控信号进行二值化处理,可以使金属长条131在触控感测面板上产生的触控信号在二值化处理后被标记为1,由此基于金属长条131的形状,只需要对触控感测面板中标记为1的位置进行判断,就可以识别出金属长条131在触控感测面板上产生的触控信号。

作为另一个可选的示例,m为15个电极通道,n为20个电极通道,触控感测面板上产生的触控信号,如图10a所示,其中,金属长条131在触控感测面板横向的第2和第3电极通道与纵向的第1至第15电极通道上产生触控信号,手指在触控感测面板横向的第12至第14电极通道与纵向的第8至第10电极通道上产生触控信号。触控模块141中的识别单元1412可以基于金属长条131的形状为长度占满整个y轴,且宽度在x轴较窄,即长度为15个电极通道,且宽度为2个电极通道,根据触控信号在触控感测面板上的分布情况,识别出触控感测面板上横向的第2和第3电极通道与纵向的第1至第15电极通道的触控信号,为金属长条131在触控感测面板上产生的触控信号,并可以基于手指的形状为长度与宽度的比值约为1:1,根据触控信号在触控感测面板上的分布情况,识别出触控感测面板横向的第12至第14电极通道与纵向的第8至第10电极通道的触控信号,为手指在触控感测面板上产生的触控信号。

可选地,如图10b所示,还可以对图10a中触控感测面板上产生的触控信号进行二值化处理,使触控感测面板上产生的有效触控信号大于预设信号阈值,被标记为1,即使金属长条131和手指在触控感测面板上产生的触控信号在二值化处理后均被标记为1,由此基于金属长条131的形状,只需要对触控感测面板中标记为1的位置进行判断,就可以识别出金属长条131在触控感测面板上产生的触控信号,并可以以同样的方法识别出手指在触控感测面板上产生的触控信号,实现对金属长条131和手指在第一柔性屏120上产生的触控信号的分辨,由于在对触控信号进行二值化处理后不需要再对触控感测面板上产生的无效信号进行判断,因此可以简化触控信号的识别过程。

可选地,计算模块1413可以根据弹性接地导体130在第一柔性屏120上产生的触控信号,通过重心法确定弹性接地导体130在第一柔性屏120上的坐标;或者,计算模块1413也可以根据弹性接地导体130在第一柔性屏120上产生触控信号的触控电极的通道号和第一柔性屏120的分辨率,确定弹性接地导体130在第一柔性屏120上的坐标;本申请实施例对确定弹性接地导体130在第一柔性屏120上的坐标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

如图11a所示,第一柔性屏120的分辨率为1980*1485,以第一柔性屏120的左上角为坐标原点,在第一柔性屏120上建立坐标系,弹性接地导体130可以包括弹簧和金属长条,金属长条在第一柔性屏120的触控感测面板121的第7和第8触控电极的通道上产生触控信号。可选地,计算单元1413可以根据重心法,通过x=[(35+45+47+49+51+54+54+52+52+51+49+47+45+40+31)*7+(11+16+19+24+26+29+31+32+34+37+41+47+53+59+55)*8]/(35+45+47+49+51+54+54+52+52+51+49+47+45+40+31+11+16+19+24+26+29+31+32+34+37+41+47+53+59+55))*1980/20=((702*7+514*8)/(702+514))*99=(9029/1216)*99=735.091,计算得到金属长条在触控感测面板的x轴上的坐标735,其中,7为第7电极通道的通道号,8为第8电极通道的通道号,20为x轴上总的电极通道数,1980为第一柔性屏120的分辨率中x轴方向的像素数;或者,计算单元1413可以根据触控电极的通道号和分辨率,通过x=[(7+8)/(2*20)]*1980=742.5,计算得到金属长条在触控感测面板的x轴上的坐标742.5,其中,7为第7电极通道的通道号,8为第8电极通道的通道号,可以根据(7+8)/2确定中心通道号为7.5,20为x轴上总的电极通道数,1980为第一柔性屏120的分辨率中x轴方向的像素数。

如图11b所示,在得到金属长条在第一柔性屏120上的坐标后,计算单元1413可以通过: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1980–735或742.5,计算得到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本申请实施例的实现方式对第一柔性屏120的分变率不作限定。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2所示,处理模块14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判断单元1421和处理单元1422。其中,判断单元1421可以在第一柔性屏120伸出或者收入设备外壳110的状态下,判断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是否大于第一长度阈值;若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大于第一长度阈值,则判断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是否小于第二长度阈值;其中,第二长度阈值大于第一长度阈值。处理单元1422可以在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长度阈值的状态下,确定第二柔性屏150为第一显示模式;在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大于第一长度阈值,且小于第二长度阈值的状态下,确定第一柔性屏120和第二柔性屏150为第二显示模式;在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长度阈值的状态下,确定第一柔性屏120和第二柔性屏150为第三显示模式。

在一些可选的例子中,如图13a所示,第一显示模式可以为在第一柔性屏120完全收入设备外壳110的状态下的显示模式,此时,只有第二柔性屏150进行显示,可选地,可以在设备外壳110上设有唤醒按钮160,唤醒按钮160与处理装置140连接,在第一柔性屏120完全收入设备外壳110的状态下,可以通过按压唤醒按钮160开启第二柔性屏150。如图13b所示,第二显示模式可以为第一柔性屏120的显示界面的长度和宽度可以随着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改变的显示模式,此时,第一柔性屏120和第二柔性屏150均进行显示,第一柔性屏120部分伸出于设备外壳110外,部分卷收于设备外壳110内,第一柔性屏120显示内容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随着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改变,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第一柔性屏120在设备外壳110外的长度,改变第一柔性屏120中显示内容的大小,例如放大或者缩小第一柔性屏120中显示的视频,以达到防偷窥等效果。如图13c所示,第三显示模式可以为在第一柔性120屏完全伸出设备外壳110的状态下的显示模式,此时,第一柔性屏120和第二柔性屏150均进行显示,可以满足大尺寸屏幕观看的需求。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4所示,柔性屏设备还可以包括:天线170、麦克风与扬声器180、指纹识别模块190、影像获取模块210、电池220和充电孔230等,处理装置140还可以包括:通信模块144、人机模块145和电源模块146等,其中,通信模块144、人机模块145和电源模块146设置于主板上,分别与处理模块142连接,天线170与通信模块144连接,麦克风与扬声器180、指纹识别模块190盒影像获取模块210分别与人机模块145连接,电池220和充电孔230分别与电源模块146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柔性屏装置和处理装置140的实现形式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