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和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9775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和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具有多记录层的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信号的方法和一种用于这种记录方法的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通信装置的发展,需要能够处理大量信息的光盘即能够记录或存储更多数据的光盘。
能够记录大量信息的这种光盘、DVD(数字多功能盘)已作为所谓的单面双层型盘被提供,其中从作为光盘的一个侧面的单面读取信息。单面双层型盘以这样一种方式形成,即将两个记录层在一个盘板(disc board)上相互平行地层叠。第一记录层位于离盘板的光入射面大体0.6mm(毫米)的位置,第二记录层位于离盘板的光入射面大体1.2mm的位置。将信息信号记录在设置在单面双层型盘上的两个记录层之中的任何一个上,或者通过将作为来自盘板的光入射面的光束的激光束会聚在第一层或第二层上再现记录的信息信号。
在被用作信息通信装置等的信息处理设备的记录介质的光盘中,需要可重写或一次性写入的单面双层型光盘。在该种光盘中,信息信号能够在两个记录层被重写或一次性写入,并且这种类型的光盘已被逐渐地利用。对于这种光盘,各种使用相变(phase change)记录材料用于记录层的单面双层型光盘已经被提出。
在使用相变记录材料作为光记录材料的相变型光盘例如单面双层型光盘中,激光束被施加到记录层。因此,相变记录材料在结晶状态和非结晶状态之间改变以记录该信息信号并通过利用结晶状态和非结晶状态反射率的差来读取和再现来自光盘的记录的信息信号。
在上述单面双层型光盘中,相变记录材料被用于位于光入射面的第一记录层。在这种情况下,众所周知根据形成第一记录层的相变材料的结晶部分和非结晶部分,第一记录层的光透射率部分地不同。第一记录层的记录材料可以不由相变记录材料制成,并且例如用于作为只能够被一次性写入的一次性写入型光盘的CD-R(可记录的压缩光盘)、DVD-R(可记录的数字多功能光盘)的有机染料材料可以被使用。甚至在这种情况下,被照射激光束部分和没有被照射激光束部分之间其透射率是不同的。因此,当有机染料材料被用于第一记录层时,与当相变材料被用作记录材料时的相同的问题出现。
在通过透光中间层层叠在第一记录层上的第二记录层中,当只提供单一物质的第二记录层而不提供第一记录层的情况下,对于第二记录层最佳的记录光的记录功率是不变的。在上述单面双层型光盘中,在第二记录层上记录信息信号所必需的记录光的记录功率的最佳值改变。记录光的记录功率的最佳值在当信息没有被记录在第一记录层和当信息已被记录在第一记录层之间改变。由于该记录光穿过第一记录层然后通过透光中间层入射到第二记录层,因而出现上述现象。
当信息被记录在第二记录层时,可通过任何方法检测信息信号是否被记录在第一记录层。因此,在作为施加到第二记录层的记录光的激光束的记录功率可以被实时校正的情况下问题可以被解决。但是在现有情况下,当信息信号被记录在第二记录层时,用于检测信息信号是否被记录在第一记录信号的方法还没有被建立。即使可以实现这样一种检测方法,但记录和再现装置将变得昂贵。因此,该方法是一种所希望尽可能避免的解决方法。
当读取记录在第二记录层的信息信号时,从第二记录层返回的光的量在其中作为再现光的激光束穿过信息信号已被记录在其上的第一记录层以读取在第二记录层上记录的信息信号的情况和其中在其信息信号还没有被记录状态下激光束穿过第一记录层以读取在第二记录层上记录的信息信号的情况之间是不同的。因此,在用于检测返回光和进行信号处理的电路系统中需要用于校正返回光数量的变化的电路。特别是当读取记录在第二记录层的信息时,由于将激光束施加到第一记录层和非改变部分,作为再现光的激光束横过改变部分的边界,例如在上述相变材料的情况下结晶部分和非结晶部分的边界。此时从靠近这个边界区的第二记录层返回的光的数量被突然改变。因此,要求信号处理电路具有高性能并且采用这样一种信号处理电路的记录和再现装置是昂贵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记录介质的新的记录方法,和一种用于能够解决上述传统的记录介质问题的这种记录方法的记录介质,以及使用该记录介质记录信息信号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和一种用于该记录方法的记录介质,其中当信息信号被记录在多个记录层上时,信息信号被记录在第一记录层之前和之后光透射率的改变几乎不影响第二记录层上的信息信号的记录或记录的信息信号的再现以便可以记录该信息信号。
本发明还有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和用于能够通过压缩其高成本提供一种廉价的记录和/或再现装置的这种记录方法的记录介质。
提出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当信息信号被记录在包含多个层的记录介质上时,所述多个层包括光透射保护层;第一记录层,从光透射保护层入射的激光束沿第一引导槽在其上扫描;和第二记录层,从光透射保护层入射的激光束沿第二引导槽在其上扫描,该信息信号被记录在引导槽或第一记录层的记录层的引导槽和位于靠近光透射保护层的第二记录层之间的区域中。
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的记录介质包含光透射保护层;第一记录层,其被设置在光透射保护层的一个面上以相对于光透射保护层形成一个层,并利用通过光透射保护层入射的激光束沿第一引导槽照射;和第二记录层,其作为相对于第一记录层的层被设置,并利用从光透射保护层入射的激光束沿第二引导槽照射。信息信号被记录在引导槽或第一记录层的记录层的引导槽和位于靠近光透射保护层的第二记录层之间的区域中。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通过本发明得到的具体优点将参照附图从该实施例的描述中看得更加明显。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多层光盘的剖面图;图2是显示设置在多层光盘的第一记录层上的引导槽的透视图;图3是显示通过凹槽记录将信号记录在光盘后设置在第一记录层上的引导槽的示意性配置的透视图;图4是显示通过接合槽记录将信息信号记录在传统的多层光盘上后第一记录层的引导槽的示意性配置的透视图;图5是显示当具有约650nm波长的激光束被用作根据本发明的记录和再现光时靠近多层光盘中的第一记录层的各层结构的剖面图;图6是显示当具有约400nm波长的激光束被用作根据本发明的记录和再现光时靠近多层光盘中的第一记录层的各层结构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在下文具体描述其中将本发明应用于光盘的示例。
图1显示了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盘1的一部分。光盘1是所谓的单面双层光盘,其中记录层在两个层中形成。
如图1中所示,光盘1包含支撑板2、第二记录层3、中间层4、第一记录层5、光透射层8和光透射保护层6。
支撑板2通过利用例如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等合成树脂形成具有例如0.3到1.2mm(毫米)厚度的盘的形状。在支撑板2的一个面上形成同心或螺旋式引导槽21。第二记录层3通过使用例如溅射、沉积等薄膜形成技术被形成并粘附在其上形成了引导槽21的表面上,用以覆盖该表面。
在第二记录层3上,具有例如10到60m厚度的中间层4形成,以覆盖第二记录层3的所有表面。中间层4由紫外线固化树脂构成。在中间层4的一个面上形成同心或螺旋式引导槽51。例如将紫外线固化树脂施加到为第二记录层3所覆盖的支撑板2,使压模(stamper)能同第二记录层3紧密接触然后将紫外线施加到第二记录层3以固化紫外线固化树脂。其后将该压模剥去使得具有引导槽51的中间层4能够形成。
第一记录层5通过例如溅射、沉积等方法形成并粘附在中间层4的引导槽51在其上形成的表面,用于覆盖该表面。在第一记录层5上,光透射保护层6通过光透射层8被设置。光透射层8由紫外线固化树脂构成。光透射保护层6在平板上形成,具有例如90m的厚度。记录或再现激光束通过光透射保护层6和光透射层8入射到第一记录层5和第二记录层3。
如上所述,在光盘1中,第一记录层5和第二记录层3被层叠以便从激光束L入射面侧通过中间层4相互平行。
如图1中所示,光盘1被设置有中心孔7,当光盘1被安装在记录和/或再现装置的盘旋转机构时,该中心孔7用来对盘旋转机构进行定心或夹紧操作。
尽管以上描述显示了支撑板2是由例如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等合成树脂构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合成树脂,并且支撑板2可以由玻璃构成。当支撑板2由玻璃构成时,引导槽通过2P(光聚合)法在由玻璃构成的支撑板2的紫外线固化树脂层的一个面上形成。
第一记录层5和第二记录层3由信息信号能够在其上被重写或能够被一次性写入的光记录材料构成。如下所述,第一记录层5是由例如相变记录材料层、介质材料层、结晶加速层等组成的复合层。第二记录层3是由例如相变记录材料层、金属反射层、介质材料层、结晶加速层等组成的复合层。作为形成第一记录层5和第二记录层3的相变记录材料层的材料,例如Sb(锑)、Te(碲)、In(铟)、Ag(银)、Ge(锗)等被使用,并且通过合成这些材料中的两种或更多种材料产生的化合物被使用。
图2显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一记录层5的示意性结构。从光盘1的光入射面看到的为凸出部分的引导槽51形成。引导槽51和引导槽51之间的部分被称作接合区(land)52。将从光盘1的光透射保护层6入射的激光束L顺着引导槽51沿图2中箭头标记T所示的方向扫描。因此,通过从光透射保护层6侧入射的激光束L信息信号被记录在引导槽51和/或光盘1的接合区52。在光盘1中,通过以锯齿的形式沿光盘1的径向方向延伸引导槽51,记录记录信息信号所必需的地址数据。该地址数据可以通过从引导槽51返回的信号检测光获得。
作为用于记录和再现光盘1的激光束,具有约400nm波长的紫蓝色激光或具有约650nm波长的红色激光被应用。用于将激光束会聚在第一记录层5或第二记录层3的物镜的孔径(NA)的数值约是0.85。在被涂覆了第二记录层3的支撑板2上引导槽21同样被形成,其是相对于如图1中所示的激光束L的入射面的凸出部分。引导槽21和引导槽21之间的部分被称作接合区22。
为了将信息信号记录在光盘1上,当形成膜时,使形成第一记录层5和第二记录层3的相变材料层的初始化为初始状态,即当将它们从工厂发运时,第一和第二记录层5和3分别处于非结晶状态。因此,形成第一和第二记录层5和3的相变材料层的所有面分别由激光束或其他方法照射以将其温度升高到结晶温度或更高,然后相变记录材料层被相对较慢地冷却。因而相变记录材料层的所有面被从非结晶状态相变到结晶状态以初始化相变记录材料层。
在形成第一和第二记录层5和3的相变记录材料层被初始化的状态下,相变记录材料层由具有记录所必需的输出电平的激光束照射。因此相变记录材料层在激光束会聚在其上的区域中被加热并被熔化。将光盘1旋转以便激光束相对第一记录层5或第二记录层3移动以快速冷却相变记录材料。因此,从结晶状态到非结晶状态的相变在相变记录材料层产生以在激光束被会聚在其上的部分上形成显示光反射率被改变的记录标记。当记录标记在第二记录层3上形成时,在激光束穿过第一记录层5后,将激光束施加到形成第二记录层3的相变记录材料层。已经会聚在第一记录层5的激光束可以被会聚在第二记录层3。这时用于沿与它的光轴平行方向即至少聚焦方向驱动例如物镜的致动器的偏压值被改变以沿聚焦方向偏移该物镜。
在根据本发明的光盘1中,记录在光盘1的第一记录层5或第二记录层3的信息信号以如下所述的这样一种方式被再现。输出电平低于记录时的电平的激光束被施加到第一和第二记录层5和3的相变记录材料层时,因此,在作为由第一记录层5或第二记录层3反射的激光束的记录标记的非结晶状态区和在其周边的结晶区之间的光反射率的差被检测以形成再现信号。当记录在第二记录层3的相变记录材料层上的信息信号被再现时,作为再现光的激光束穿过第一记录层5后,将激光束施加到形成第二记录层3的相变记录材料层。由第二记录层3反射的激光束即返回光也穿过第一记录层5,并通过记录和/或再现装置的光记录头的光检测器接收并检测。从第二记录层3返回的光穿过第一记录层5两次。因此由于通过检测返回光获得的信号电平低,该信号电平的降低通过记录和/或再现装置侧的信号处理电路部分被校正。
图3显示了当信息信号被记录在应用了本发明的光盘1的第一记录层5后的状态。在光盘1的第一记录层5上,只在引导槽51中记录信息信号的所谓的凹槽记录系统被使用,即显示作为非结晶区的信息信号被记录的记录标记60只在引导槽51上形成。相比较而言,图4显示了作为比较示例的显示信息信号被记录后状态的第一记录层100的示意图。图4中所示的比较示例使用了一种被称作接合槽记录(landgroove recording)的记录系统,信息信号被记录在第一记录层100的引导槽101和接合区102,即作为其中信息信号被记录的非结晶区的记录标记103在凹槽101和接合区102上形成。
从图3显然应当理解在该实施例的光盘1中,信息信号只被记录在第一记录层5的引导槽51上。在这种情况下,当该信息信号被完全记录在引导槽51的所有区时,当观察整个第一记录层5时,作为记录标记60的结晶区与非结晶区之比几乎为3∶1。应当理解当信息被记录时,根据调制系统3∶1的比率可以改变。另一方面,从图4显然应当理解通过作为比较示例的接合槽记录方法,信息信号被完全记录在第一记录层100的引导槽101和接合区102。在这种情况下,当观察整个第一记录层100时,作为记录标记103的结晶区与非结晶区之比几乎为1∶1。
此时在形成第一记录层5的相变记录材料层中,所有的相变记录材料层通过上述的初始化而处于结晶状态。因此其中没有记录信息信号的引导槽51的区和接合区52构成结晶区。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当信息被完全记录在第一记录层5的引导槽51时,结晶区与非结晶区之比为3∶1。与其相比较而言,当全部的信息通过作为比较示例的接合槽记录系统被记录在引导槽101和接合区102时,结晶区与非结晶区之比为1∶1。因此该实施例即图3中所示的结构所具有的非结晶区与结晶区的比率小于图4中所示的结构的比率。因而信息信号被记录在第一记录层5的相变记录材料层之前和之后的第一记录层5的光透射率的变化,即形成第一记录层5的相变记录材料层的变化可以被减小。在信息信号没有被记录的状态下,第一记录层5的所有面形成结晶区。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减小由于通过在第一记录层5的相变记录材料层中记录信息产生的光透射率的变化对第二记录层3上的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现的影响。在根据该实施例的单面双层型光盘1中,信息信号能够以平稳的方式被记录在第二记录层3或从第二记录层3再现。
可以通过如第一记录层5的凹槽记录系统或通过如图4中所示的接合槽记录系统将信息信号记录在第二记录层3。可以使用接合槽记录系统的理由是从激光束L的入射面观察第二记录层3位于第一记录层5的内侧。因此,第二记录层3的记录系统不会影响第一记录层5的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现。
图5显示了当具有约650nm波长的激光束被用作记录和再现激光束时第一记录层5的层结构的示例。如上所述,第一记录层5包含相变记录材料层53、结晶加速层54和介质材料层55。对于相变记录材料层53,具有例如Ge∶Sb∶Te=2∶2∶5(原子比率)的相变记录材料被使用。分别在相变记录材料层53的结晶状态和非结晶状态下的第一记录层5的反射率和光透射率被显示在表1中。


结晶加速层54是被设置用于同相变记录材料层53接触以提高相变记录材料的结晶速度的介质材料层。结晶加速层54例如由Si3N4组成。介质材料层55例如由ZnS-SiO2组成。
图2显示了当根据凹槽记录系统通过使用具有约650nm波长的激光束记录信息信号时、以及当通过接合槽记录系统记录该信息信号时相变记录材料层53的平均光透射率,以对图5中所示的第一记录层5的层结构进行比较。


如表2中所示,当通过接合槽记录系统记录信息信号后,相变记录材料层53即第一记录层5的平均光透射率从45%的光透射率升到55%。光透射率增大为其中在信息信号没有被记录的结晶状态下45%的光透射率的1.22倍。另一方面,在通过根据该实施例的凹槽记录系统记录该信息信号后,相变记录材料层53即第一记录层5的平均光透射率甚至在记录后仅增大到50%。光透射率仅增大为信息信号没有被记录的状态下的45%的1.11倍。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可以使信息信号被记录在第一记录层5的相变记录材料层53之前和之后之间的光透射率的变化和改变变小。因此可以减小由于将信息信号记录在第一记录层5引起的光透射率的变化对第二记录层3上的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现的影响。
当具有约650nm波长的激光束被使用时,相变记录材料层53的复折射率在结晶状态下约为(4.5-4.0i),而在非结晶状态下约为(4.0-1.8i)。因此,作为处于非结晶状态第一记录层5的光透射率大于处于结晶状态的光透射率。因此正如上文描述的那样,当具有约650nm波长的激光束被用作记录和再现激光束时,第一记录层5的引导槽51或接合区52能够被初始化。因此在第一记录层5的相变记录材料层53中,在光透射率大的非结晶部分的区域尽可能地被加大以使第一记录层5的光透射率保持在高数值。因此该信息信号能够容易在第二记录层3上被记录和再现并且可以增加来自第二记录层3的返回光的数量。换句话说,可以增大第二记录层3的视反射率并且当在第二记录层3上记录和再现该信息信号时可以提高信号特性、伺服特性等。
如上所述,例如当仅相变记录材料层53的引导槽51或接合区52被记录而不是初始化相变记录材料层53的整个部分来具有结晶区,当观察整个相变记录材料层53时,其结晶区与非结晶区之比基本上是1∶1。因此在信息信号没有被记录的状态下,相变记录材料层53的光透射率为54.5%。
在进行这样一种初始化并通过凹槽记录系统记录该信息信号之后,相变记录材料层53的平均光透射率为59.3%。光透射率可以被抑制增大为在记录该信息信号之前的光透射率的约1.09倍。由于上述的初始化可以使通过将信息信号记录在第一记录层5产生的光透射率的变化或改变变小,因而可以更加减小其对在第二记录层3上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现的影响。
图6显示了当具有约400nm波长的激光束被用作记录和再现激光束时第一记录层5a的层结构的示例。第一记录层5a包含相变记录材料层53a和介质材料层55a。对于相变记录材料层53a,具有共晶成份并含有例如作为主要元素的Sb和Te的相变记录材料被使用。在相变记录材料层53a的结晶状态和非结晶状态下第一记录层5a的反射率和光透射率分别被显示在表3中。


作为介质材料层55a的物质例如ZnS-SiO2(硫化锌-二氧化硅)被使用。表4显示了当根据凹槽记录系统通过使用具有约400nm波长的激光束记录信息信号时、以及当通过接合槽记录系统记录该信息信号时第一记录层5a的平均光透射率,以对图6中所示的第一记录层5a的层结构进行比较。


如表4中所示,在通过接合槽记录系统记录信息信号后,第一记录层5a的平均光透射率为52%。由于在其中信息信号没有被记录的结晶状态下第一记录层5a的光透射率为58%,因而光透射率减小到记录该信息信号之前光透射率的0.9倍。另一方面,当通过根据该实施例的凹槽记录系统记录信息信号后,第一记录层5a的平均光透射率降为55%,该平均光透射率只减小到在其中信息信号没有被记录的状态下的58%的光透射率的0.95倍。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可以使通过将信息信号记录在形成第一记录层5a的相变记录材料层53a上产生的光透射率的变化和改变变小。因此,可以减小由于通过将信息信号记录在第一记录层5a产生的光透射率的变化对第二记录层3上的信息信号的记录或记录的信息信号的再现的影响。
当具有约400nm波长的激光束被使用时,相变记录材料层53a的复折射率在结晶状态下约为(2.0-3.0i),而在非结晶状态下约为(3.0-2.0i)。因此,处于结晶状态的第一记录层5a的光透射率大于处于非结晶状态的光透射率。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正如上文描述的那样,当激光束具有约400nm的波长时,第一记录层5a的相变记录材料层53a的整个部分被初始化。因而在光透射率大的结晶部分的区域尽可能地被加大以使第一记录层5a的光透射率保持在高数值。因此,该信息信号能够容易地在如图5中所示的结构的第二记录层3上被记录和再现,可以增大第二记录层3的视反射率并且可以提高信号特性、伺服特性等。
尽管通过该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变。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相变记录材料被用于第一记录层5或第二记录层3的示例被描述。此外,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使用由例如花青染料、酞青染料、偶氮染料等组成的有机染料材料的情况。
当有机染料材料层被用于第一记录层5时,作为记录光的激光束被施加到有机染料材料层。因此,激光束所施加的部分的有机染料吸收该激光束以产生热。激光束所施加部分的有机染料在热条件下被改变,其中染料被改变部分的光透射率不同于有机染料材料层的其他部分的光透射率以便在其上形成记录标记。因此第一记录层5的光透射率在信息信号被记录前和后是不同的。
在使用有机染料材料层用于第一记录层5的多层光盘中,信息信号被记录在第一记录层5的有机染料材料层上。在这种情况下,当不通过接合槽记录系统而是通过凹槽记录系统记录信息信号时,减小了其中有机染料在有机染料材料层中被改变部分的比率。因此,通过将信息信号记录在第一记录层5的有机染料材料层产生的光透射率的变化或改变可以被减小。因而通过将信息信号记录在第一记录层5产生的光透射率的变化或改变几乎不会影响第二记录层3上的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当信息信号被记录在第一记录层5时该信息信号只被记录在引导槽51的示例。但是应当理解也可以将该信息信号只记录在接合区52来达到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描述了信息信号可以在第二记录层3上重写或一次性写入的示例,但本发明还可以被应用于仅在第二记录层3上读取该信息的示例。
工业的可应用性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将信息信号记录在具有多记录层的记录介质上。这时该信息信号被记录在引导槽或第一记录层的记录层的引导槽和位于光透射保护层附近的第二记录层之间的区域上。因此消除了对第二记录层上的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现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其中当信息信号被记录在包含多个层的记录介质上时,所述多个层包括光透射保护层;第一记录层,从光透射保护层入射的激光束沿第一引导槽在其上扫描;和第二记录层,从光透射保护层入射的激光束沿第二引导槽在其上扫描,该信息信号被记录在引导槽或第一记录层的记录层的引导槽和位于靠近光透射保护层的第二记录层之间的区域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其中至少第一记录层的记录层和位于靠近光透射保护层的第二记录层由相变型光学记录材料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至少第一记录层的记录层和位于靠近光透射保护层的第二记录层由有机染料材料构成。
4.一种记录介质,包含光透射保护层;第一记录层,其被设置在光透射保护层的一个面上以相对于光透射保护层形成一个层,并利用通过光透射保护层入射的激光束沿第一引导槽照射;和第二记录层,其作为相对于第一记录层的层被设置,并利用从光透射保护层入射的激光束沿第二引导槽照射;其中信息信号被记录在引导槽或第一记录层的记录层的引导槽和位于靠近光透射保护层的第二记录层之间的区域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第二记录层利用通过光透射保护层并穿过第一记录层的入射的激光束被照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至少第一记录层的记录层和位于靠近光透射保护层的第二记录层由相变型光学记录材料构成。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至少第一记录层的记录层和位于靠近光透射保护层的第二记录层由有机染料材料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记录层的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当信息信号被记录在包含多个层的记录介质上时,所述多个层包括光透射保护层(6);第一记录层(5),从光透射保护层(6)入射的激光束沿第一引导槽(51)在其上扫描;和第二记录层(3),从光透射保护层(6)入射的激光束沿第二引导槽(21)在其上扫描,该信息信号被记录在引导槽或第一记录层(5)的记录层的引导槽和位于光透射保护层(6)附近的第二记录层(3)之间的区域中。
文档编号G11B7/24GK1483192SQ02803046
公开日2004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18日
发明者黑川光太郎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